南報網訊(通訊員 王偉 融媒體記者 談潔)一起清潔維護航空航天館外陳列的寶貝,擦拭直—5及直—6型直升機、殲—8型原型機、轟五轟炸機、米格15等機型機身上的灰塵……日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弘揚勞動精神、鑄造國之重器」大學生勞動教育課程實踐基地揭牌,新發展學生黨員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擼起袖子參加勞動。
「勞動教育在人才的全面發展中有著重要作用,為國家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南航航空學院黨委書記馮紹紅說。實踐基地聘請了11位教師代表作為「航空學院大學生勞動實踐指導教師」,包括「強—5」副主管設計師、90多歲仍指導學生的喬新教授,C919總師吳光輝院士的老師、80多歲的魏志毅教授,直升機泰鬥王適存生前助手、梅衛勝教授,國內微型飛行器開拓者、70多歲的全國教學名師昂海松教授。
清理機身裡的落葉、擦拭機身上的灰塵……航空學院空氣動力系的博士生林星箭在現場忙得不亦樂乎。「勞動可以鍛鍊動手能力,可以放鬆心情,還有利於激發靈感。」他說,他平時很喜歡勞動,住在宿舍都是自己手洗衣服,從不用洗衣機。
據悉,接下來,南航航空學院還將不斷拓展勞動教育的載體,提升勞動教育的效果,重點探索開始勞動教育課程,構建包括社會實踐、科研實踐、專業實踐在內的勞動教育體系,以「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培養更多具有勞動精神的高層次航空航天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