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邱雪冰)
當航天科普和研學活動碰撞到一起,會產生怎麼樣的火花?在研學旅行熱的當下,研學基地有哪些創新模式?
8月17日,深圳開承航空研學基地啟動儀式在深圳龍崗舉行,來自全市200餘名政企代表、教育人士等參加。據了解,該基地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位於龍崗區坪地街道崇德南路8號,是一個以航空航天體驗教育為主,集「知識性、趣味性、科技性、創新性、互動性」為一體兼具國防教育和實踐教育功能的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
該基地以航空研學為主、親子體驗為輔,藉助多媒體、信息化平臺,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理論實操相結合、寓教於樂的方式,提供模擬飛行、機場運控和航空管制、應急逃生等多種主題的沉浸式航空體驗,傳播航空知識,培養航空興趣,弘揚航空精神。
目前,該基地開設「航空知識大講堂」「空客320飛行體驗」「Cessna172飛行體驗」「手工航模DIY」「航空安檢體驗」「逃生艙體驗區」「航空遊戲」「空氣動力學教室」「民航機場沙盤互動」「中國飛機發展史展館」「中國航天發展史展館」「世界飛機發展史展館」等12個航天航空體驗項目。同時,配備相應的舒適餐廳、科普展覽區以及休閒住宿等區域,航天航空主題研學、休閒娛樂等設施一應俱全。
啟動儀式上,來自深圳開承研學基地教師代表和恭和比麟堂龍獅聯手帶來了「醒獅採青」「非遺變臉」「機器人舞蹈」等系列精彩節目,用才藝表演充分展現當代青少年風採;來自社會各界關心關注文化教育工作的人士紛紛表達自己對教育的思考,對深圳開承航空研學基地開業提出殷切希望,堅持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積極發展素質教育,為深圳教育事業增添新風景。
「2020年是深圳推進教育先行示範的關鍵之年,『幼有善育、學有優教』,深圳教育正在被重新定義。」深圳市開承研學基地、深圳市開承航空研學基地董事長林建檬介紹道,「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建設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背景下,開承緊抓深圳『雙區驅動』歷史機遇,搭建新型航空人才孵化平臺,打造深圳市大型科普教育實踐基地--開承航空研學基地,將致力於為青少年提供一系列專業的航空主題體驗課程和實踐學習,為培育高素質科技人才持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