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一說到器材,我都要思考很久,要想想該怎麼樣表達才能給大家表達的清楚。因為自從攝影器材在近些年得到長足的發展之後,其功能及性能的提升,讓很多人陷入了對性能和功能瘋狂追求的漩渦之中。然後也讓很多新手快速的淪落為我們常說的器材黨之列。
但是想想以前那些老師們,一個膠捲相機可以玩很多年也創做出了不錯的攝影作品。所以今天這裡給大家在分享正題內容前還是想要再次強調一下,不要過度的依賴器材,這樣只會讓你的攝影技能停滯不前。也不會有更深的造詣。器材對於自己來講,夠用就好了。
上一章節已經給大家分享了關於攝影創業的17個細分領域,今天同樣將圍繞這17個細分領域對器材的要求進行交流和討論。給各位想要創業的朋友提供一些引導和啟發的思路。
在說到器材時,這裡有一個概念需要大家注意的就是,所有的領域裡對器材都沒有絕對的要求,同時也是根據攝影主題來選器材選鏡頭。同時在很多時候各種器材之間又有著密切的關聯與互補的關係。所以大家不必較真非得用什麼,只要你能拍出好的產品或能讓它為您生產價值,就OK了,這裡只是給大家一些建議。
所以會先說到機身的選擇,有時候我們會聽到這樣的一些話語,說拍人像用佳能,拍風光用尼康,其實這真的不絕對,試問一下,那些用佳能拍出很多風光大片的老師不也很多嗎?用尼康拍人像的老師也同樣很多,同時還有索尼、富士、萊卡等。所以這裡大家完全不用糾結要用什麼機身,關鍵需要考慮的是,這臺機身是否適合你,能否滿足你的要求。無論是選擇了什麼樣畫幅的機身,關鍵是一定要適合你。當然,如果經濟條件充足,你可以選擇一些性能更加優質的機身為你服務,為您生產價值。
一、影樓攝影師
影樓攝影師的題材我們可以這樣來思考一下,因為影樓攝影性質的原因,採景取景的變化跨度還是比較大的。有時候室內,有時候戶外,有遠景有近景,所以對鏡頭的焦段要求有時候會比較多,範圍也比較廣。早期的時候,很多影樓用過很多半幅機,更多的是配一支廣角的鏡頭及拍人像專用的鏡頭,比如50大光圈的鏡頭。有條件的會用一些大光圈35的鏡頭來拍這些商業片,近可人像,遠可風景。無論是室內或戶外都可以通用。
通常影樓常用的是:24-70、70-200。也有很多追求大廣角的店家使用16-35或17-40。機身大部分都用的是5D系列,這個系列的全幅機性能的成像素質還是比較不錯的。尼康派全幅機的也有很多影樓在使用。相機是根據影樓風格而定的。
同時室內的攝影還會對攝影環境的布置、及燈光也有很多要求;另外附加器材、補光燈、反光板、三腳架、離機閃這些都是很直觀的要求。相對來講,現代影樓為了工作效率,及爭取更多的客戶,很多影樓都會更新配置更多的器材與配件。
二、個人攝影工作室
這個要根據你的業務模式來選擇,不過很多個人攝影工作室會做的業務比較廣泛,有人像、商品、小視頻、以及一些活動會議等業務都會做。這樣就要求幾乎該有焦段都必須要有。當然機身可以不用要求很高,但是成像素質要夠用。比如我們常用的大小三元鏡頭組、以及長焦和超廣角,甚至是一些微距鏡頭等,都可以幫你拍出不同的題材類型 。另外也有很多個人創業者會選擇一些較靈活的變焦鏡頭。關於鏡頭焦段根據拍攝對象的多樣性也同樣會使跨度變的較大,一般從16端到200端都會用到。
三、婚禮跟拍攝影師
關於婚禮拍攝,主要就是跟拍這一塊比較多,如果你拍的更專業一些,可能還需要拍攝一些視頻。但是專做婚禮跟拍就不會要求太多的鏡頭焦段,一般是一個變焦和定焦兩支鏡頭就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