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裡的科學:饅頭、爆米花……火箭,咱們分子有力量

2020-12-15 科學塢

科學距離我們很遙遠嗎?不,其實我們每一天都在「看見」科學。

科學已經用足夠的證據告訴我們,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由原子組成的。這些微小的物質粒子擁有相似的結構,它們都是由外層帶負電的電子圍繞著帶正電的質量較大的原子核組成。本文不是要帶著大家去複習原子結構的知識,這裡要講的是,由原子、分子組成的氣體的「膨脹」和「爆炸」行為。

一提到「膨脹」或者「爆炸」,大家肯定會覺得沒有好事。事實上,人類一直都在利用著氣體的體積「膨脹」現象來豐富我們的生活內容,或者是提高生活品質,今天我們更是用它來開拓宇宙。

一、爆竹

最容易想到的爆炸應該是爆竹了吧。馬上就又要過年了,這種用紙卷包裹著火藥和氧化劑的小東西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節日氣氛。中國最早的爆竹是用我們的四大發明之一「黑火藥」製成的。其配方通常表示為「一硫二硝三木炭」,反應過程如下:2KNO3+ S + 3C ==== K2S + N2 ↑+ 3CO2↑。

當點燃引信,酸鉀分解放出的氧氣,使木炭和硫磺劇烈燃燒,瞬間產生大量的熱和氮氣、二氧化碳等氣體。由於體積急劇膨脹,產生的壓力猛烈增大,足以脹破紙卷,紙卷爆裂引起空氣劇烈震蕩,就產生了爆炸的聲音。

據測,大約每4克黑火藥著火燃燒時,可以產生280升氣體,體積可膨脹近萬倍。在爆炸時,固體生成物的微粒分散在氣體裡,所以產生大量的煙。由於爆炸時有K2S固體產生,往往有很多濃煙冒出,因此得名黑火藥。

二、饅頭

除了爆竹這種利用氣體的快速膨脹帶來的聲音效果,其實人類更多的是利用相對溫和一些的氣體膨脹現象。最常見的案例就是蒸饅頭。

饅頭或麵包只是用麵粉和酵母等基本成分製成。酵母其實是一種叫做真菌的小生命,它們在溫水的刺激下,生命的活性增加,開始分解和消化麵粉中的糖,並且會代謝產生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氣體被困在麵團中。

上了蒸鍋之後,剩餘的真菌會拼命的吞噬糖並釋放出二氧化碳,這些麵團中被困住的二氧化碳的體積會在溫度升高的情況下,迅速膨脹,並在麵團內撐起一個個的小空間。這就是我們看到的饅頭中的那些小孔。當然了,隨著溫度的增高,最後這些真菌都會死掉,饅頭也就不會再繼續變大了。

三、爆米花

另外一種我們比較常見的利用氣體膨脹現象來製作的食品就是爆米花。人類食用爆米花的歷史已經有幾千年了。製作爆米花最常見的原料是玉米、大米和小米,我們就以玉米為例。

幹玉米粒中富含多種營養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鐵和鉀),但它們都被堅韌的外殼緊緊包裹在緻密的種粒裡面。我們在平底鍋內放入油,然後上火加熱,之後就是把幹玉米粒放到鍋裡,好戲就開場了。

玉米粒中的胚乳是給胚芽提供生長養分的原料,它的含水量大約為14%,這些胚乳在被熱油加熱之後,其中的水分就開始蒸發變成氣體。這些高溫的水分子左衝右突。但是它們卻被困在玉米粒的種皮之內。現在,每一個小玉米粒都變成了一個小高壓鍋,水分子無處可逃,所以玉米粒中的氣體壓力就會越來越大。

隨著氣體分子不斷相互碰撞,及撞擊種皮,種皮承受的壓力也逐漸攀升。不過,玉米粒種皮所能承受的壓力畢竟是有限的,當玉米粒的內部溫度上升到180°時,內部的氣壓接近10個標準大氣壓。隨著第一聲清脆的爆裂聲開始,平底鍋內的的爆裂聲就開始越來越激烈。

在爆裂的瞬間,其實是因為種皮無法再繼續困住水蒸氣,衝破了種皮的桎梏。玉米粒中的其它物質也由之前的10個大氣壓迅速暴露在1個大氣壓的環境當中,再也沒有什麼東西能攔住玉米粒中的物質,於是玉米粒中的凝膠開始爆炸性膨脹,直到其內部和外部氣壓相等。

緻密的白色凝膠變成了蓬鬆的白色泡沫,整個玉米粒向外翻了過來,然後逐漸冷卻固化,整個膨化過程就此結束。

四、高壓鍋

除了前面的使用氣體膨脹的例子之外,我們的廚房裡其實還有另外一種利用氣體行為的裝備「高壓鍋」。不過這種裝置,不是利用氣體體積變化來製作食物,而是利用被困住的氣體分子的行為。

當高壓鍋內的水被加熱產生大量的水蒸氣,這些水蒸氣就被困在高壓鍋內。就跟前面講的玉米粒中的水分子的情況一樣,這些水分子之間,以及水分子與高壓鍋內壁之間發生激烈的碰撞,水分子的速度不斷變快。

這樣高壓鍋內的水蒸氣的溫度,就可以超過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溫度。換句話說,就是這個時候高壓鍋內的水的沸點超過了100°。高壓鍋就是利用壓力增加來提高水的沸點,利用更高的溫度,來加速食物變熟的裝置。

五、氣體定律

寫到這裡,看似我們把饅頭、爆米花、爆竹的原理都解釋清楚了,但是科學家們不會滿足於這樣粗糙的解釋,他們希望能了解更深入的問題。在這些情況下,組成這些氣體的那些微小單元(原子、分子)究竟發生了什麼,才產生了這些現象?

早在1662年,英國科學家波義爾發現,壓強增加,容器內的氣體體積就會縮小,容器內的氣體壓強與體積成反比。這就是波義爾定律。100年後,法國物理學家查理發現,氣體的體積與溫度成正比。這被稱為查理定律。

如今我們已經知道,波義爾定律和查理定律,其實都是組成氣體的分子的微觀粒子的行為在宏觀上的統計學表現。在標準大氣壓下,室溫條件下,我們的氧分子(兩個氧原子組成)會以1500千米每小時的時速去不斷撞擊以320千米每小時運動的氮氣分子(兩個氮原子組成)。

有了對於這些微觀現象(原子、分子行為)的理解再配合波義爾定律和查理定律,我們就可以非常明確地了解到蒸饅頭、爆米花和高壓鍋內發生的具體過程了。

不過這裡仍然要提一個反直覺的概念:單個分子沒有「溫度」一說。溫度是一個宏觀的量,它是指一團氣體分子,單個分子無所謂溫度。所以說,溫度實際上是描述分子平均動能的一個物理量。

六、蒸汽機

波義爾定律和查理定律的發現,給我們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變革,一舉推動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我們當地的一所高等學校院內,展放著一輛蒸汽火車頭。仰望這個巨大的鐵傢伙,你很難想像它其實就是一個帶輪子的鍋爐,上面燒著一大鍋開水。爬進駕駛室,我們會發現,如果要開動這個大傢伙,就需要不斷給那個爐子裡添煤。燃燒釋放出來的熱量,使得鍋爐裡的水沸騰蒸發,產生高壓的水蒸氣。

所以,我們可以把這個鍋爐看作是生產無數高速運動的水分子的機器。就跟前文提到的玉米粒中發生的現象一樣,這些高速運動的水分子,被困在一個狹小的空間中。需要釋放這些水分子的能量的時候,就會有一個閥門被打開,讓這些水分子,在被控制的情況下,有條件地釋放出去。

數以億計的水分子,通過閥門,傳過管道,瘋狂地撞擊在活塞上,活塞就會產生滑動。活塞的直線運動,再由與之相連接的連杆和曲軸,轉變成車輪的轉動,我們的火車就可以在鐵軌上前進了。

七、火箭

現在我們要來說一下火箭,因為火箭同樣是利用氣體分子的撞擊來推動物體的運動,從本質上來說,跟蹦爆米花和蒸汽機的基本原理是一樣的。與蒸汽機在可控的情況下,穩定可控地釋放那些分子的動能不同。人們設想,如果不經過轉換,直接釋放能量的效率是不是可以更高呢?其實,火槍、大炮和爆竹都是這種思路的早期產品。

到了20世紀,在一戰前夕就出現了一個這樣的瘋狂德國人,楚克爾。他研製了一種長度大約是1米的金屬圓筒,圓筒內是一根裝滿了粉末狀炸藥的銅管,噴嘴位於圓筒的底部。這枚火箭被安放在一個支架上,斜斜地指向天空。我怎麼看都感覺這個很像現在敘利亞反對派製造的煤氣罐火箭彈。

發射的時候,利用電池點燃炸藥,產生大量的高壓蒸汽。這些由數以億計高速運動的氣體分子就會猛烈撞擊火箭頂端,推動火箭向前飛行。由於火箭尾部是開放的,所以燃燒後的廢氣只能通過噴嘴直接排放到大氣中。推力的失衡就使得火箭可以高速向前飛行。

德國的V1和V2飛彈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並且在二戰中嶄露頭角。戰後,各國都覺得火箭的潛力無限,開始加大力氣投入研發。隨後的故事大家都了解,除了出現了大量用於軍事用途的飛彈,更是帶來了人類航天技術的發展。火箭成為了人造地球衛星,空間站、登月的運載工具,開啟了人類宇宙航行的新紀元。

特別要提一句,前幾天,我們中國的「胖五」火箭發生成功,這意味著,我們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的運載工具已經成熟,年底前擇機發射的條件已經具備。讓我們一起來期待著,那個讓國人激動的時刻吧。

結束語

饅頭、爆米花、高壓鍋、蒸汽機、火箭……這些看似不相關的東西,其背後都遵循著相同的物理定律。掌握了這些規律,我們就能夠讓組成物質的分子、原子按照我們的需要去運動,從而實現我們的目標。是要蒸出鬆軟的饅頭,還是要推動火箭上天,我們都需要分子和原子的幫助。

這是原子、分子的力量!

這也是科學的力量!

相關焦點

  • 爆米花和火箭——氣體定律
    廚房裡發生爆炸通常不是什麼好事,不過有時候小小的爆炸能幫你烹製美食。幹玉米粒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鐵和鉀),但它們都被堅韌的外殼緊緊包裹在緻密的種粒裡。要得到這些營養成分,把玉米粒變成能吃的東西,你就得想點極端的法子,比如爆炸。
  • 把菜煮好吃不必靠經驗,關鍵在科學訣竅:《廚房裡的美味科學》
    ★第一本將臺式料理、異國美食結合的科學廚藝書★不得不承認,這本書破解了大廚數十年經驗撇步的精隨。做菜其實沒那麼難,而且你我都學得會,用科學燒菜,讓料理成為最快樂的事!3.不必再在廚房累積挫折感,運用科學原理,讓料理不失敗、更精準美味。4.掌握科學訣竅,成功做出數十道經典臺菜、古早味小吃、異國美食。6.用科學替食物把脈,找出真相!網絡上對食物安全謠言頗多,如:祖先吃過的肉,重新加熱有異味?塑料水瓶會分解出致癌物質?是真的嗎?秉持實驗精神,以科學驗證,一同破解謠言,找出真相。
  • 氣體定律 --- 爆米花
    摘自 《茶杯裡的風暴》 --- 爆米花和火箭有時候小小的爆炸能幫助烹飪美食,例如爆米花。
  • 爆米花
    小時候,一到過年,在鄉村道路場院,在人來人往的街邊,在幽深的巷子裡,你總會見到這樣的場景:人們目不轉睛地盯著一個黑乎乎的「葫蘆」,突然,「嘣!——」一聲巨響,香噴噴的爆米花就這樣出爐了 。隨著第一聲爆響以後,家家的大人帶著小孩,會不約而同潮水般聚攏而來,用碗,茶缸,瓢,盆,或蛇皮口袋,裝著米或玉米,自覺地排隊,等待那幸福的時刻。 「放炮咯!
  • 咱們【攻】人有力量
    咱們【攻】人有力量,快來吧。馬上又是五一假期了,感受了清明假期的景點,那叫一個人多,人多的地方更是寸步難移,假期妥妥的不安排景點了,誰叫咱中國人多呢。五一假期,全國乃至全球同志蜂擁DES,勞動「醉」光榮,咱們「攻」人力量!這位來自臺灣的可愛小哥哥 Neil 有顏又有肉,而且厲害了,他還是蔡依林、羅志祥、王心凌、林志玲、李玟、Ella、費玉清等藝人伴舞!希望你看他跳舞時,不要留口水。白羊座新生代GO-GO,從去年出道以來,活躍在各個熱門派對,筋肉野狼系舞者!
  • 保定老行當——爆米花
    這樣說事論物並不是有意的忽悠,因為下面將要說到的爆米花中就蘊含著這個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1爆米花,這個名字很土的小食品,可不是咱們中國的土特產,而是一種舶來品,它歷史的悠久說出來會嚇你一跳。��別看我是金晃晃的玉米,點一下給你驚喜~但是範成大的文也好,還是趙翼收入的詩也好,說的還都不是咱保定的爆米花。一般說來,爆米花有三種:一種是玉米爆的,第二種是大米,第三種則是小米。
  • 分子料理工具解析,帶你了解分子美食的創造原理
    咱們要懷有一種健康而活潑的情緒,善待自我的性命!要用自我的熱情去呵護,去澆灌自我的性命!
  • 為什麼小時候崩的爆米花和影院裡的爆米花長得不一樣?
    去年有一個令人心碎的新聞:兩人模仿視頻用易拉罐製作爆米花,結果引發酒精爆炸事故造成一死一傷。有些小夥伴震驚地發現:原來爆米花是這麼危險的零食啊?但是在我印象裡,爆米花就是伴隨著巨大爆炸聲而製成的一種零食......
  • KS3科學類書單推薦:想要學好科學課,課外拓展是重點!
    只有在課餘時間一點一點的積累,從廣泛閱讀中汲取更多的營養,才能保證科學課程的學習效果。廣泛閱讀無論是對提升學生的科學基礎知識,或者是英語閱讀理解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通過閱讀科學題材的課外書籍,學生能夠發現除教材之外的更大的世界,所了解的新知識,新觀點都可以應用的課堂的學習和理解之中去,對提升孩子科學素養和學科成績非常有效。
  • 面孔|墨鏡大爺和他的爆米花人生
    視頻平凡之光,草根力量最近在抖音上,美女和爆米花大爺合拍的視頻很是火爆,很多人跟風去和爆米花合拍。在咱們益陽,有一位戴著墨鏡打爆米花的大爺,也因此走紅了。他的爆米花有三種,大米的、糯米的、玉米的,裡面除了一點糖精,其他什麼都沒放,吃的就是一個天然的味道。新出爐的爆米花熱騰騰、香噴噴,路過的男女老少都會忍不住誘惑買上一包。
  • 一粒爆米花的傳奇
    透明的澱粉粒被堅硬而有彈性的膠質包圍住,外面是比其他玉米品種更加緻密的種皮。[1]這些是我們家族的天賦特長。但是,想要成長為完美爆米花,光有優秀的出生是遠遠不夠的。來源:百度高溫:煉獄磨練我們的旅途的第一步,就是被放進容器中——也就是我們的修煉場所。
  • 追劇必備爆米花,手把手教你做焦糖爆米花,有趣又好吃
    追劇必備爆米花,手把手教你做焦糖爆米花,有趣又好吃爆米花一直都很受歡迎,而且爆米花很適合情侶吃,比如情侶一起看電影的時候,爆米花就成為電影的標配了。2、爆米花是用玉米粒做出來的,但並不是任何玉米粒都可以,要用專門做爆米花的玉米粒,超市一般也有的賣。先用清水將玉米粒清洗乾淨,然後再用廚房紙將上面的水分吸乾。3、玉米粒上面的水分要用廚房紙吸乾,要不然有水分再炸的時候會濺油,準備好的玉米粒先放在盤子裡面備用。
  • 自製爆米花
    自製爆米花By @那時花開@自己在家動手做簡單好吃的爆米花。原料:玉米粒、黃油、白糖。做法步驟:第1步、做爆米花的玉米粒選那種小顆粒、尖頭的玉米粒。第2步、玉米粒衝洗掉灰塵,用廚房紙擦乾。第3步、融化黃油。(沒有就用色拉油把玉米粒拌勻)第4步、倒入玉米粒拌勻。
  • 蒸饅頭,食用鹼、小蘇打別亂放,加點它,蒸出來的饅頭香軟有嚼勁
    ,都離不開饅頭,不管是喝粥、吃麵條,還是吃米飯,手裡總要拿上一塊饅頭,因為不吃上一塊饅頭,總感覺沒吃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樣的感觸呢?因為北方人都是吃饅頭長大的,所以從小就耳濡目染,大多數北方人都能蒸上一手漂亮的饅頭,小劉也不例外,雖然父母沒有教過,但是頭一次蒸出來的饅頭還是相當不錯的,經過幾次探索,有一些自己的心得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按照我的步驟,廚房小白也能蒸出漂亮的大白饅頭!
  • 用麵包製作的爆米花,濃濃的焦糖味,酥脆可口,居家旅遊必備美食
    爆米花是小廚最喜歡的零食之一,特別是去電影院啊,出去旅行啊,都少不了這款美食,不過最近電影院去不上了,賣爆米花的小攤兒也已經消失很久了,所以想吃的時候總會去超市買一點,可是覺得味道有點怪,大概是吃甜品吃多了,所以我決定分享給大家一款不需要用玉米,而是用麵包來製作的爆米花。
  • 當自家廚房成為實驗室:一場美食與科學的邂逅
    這門課通過烹飪的方式,解析在這個過程中用到的科學原理,尤其是化學方面的知識。在上這門課之前我從來沒想過我的愛好能夠和我的學術興趣結合起來,更讓我沒想到的是有一天我能把我們家的廚房變成實驗室(為此我們家還新添置了一個小烤箱來配合我上課哈哈)。
  • 在家有鍋就可以做出美味爆米花,健康又美味,用這款零食搭配周末
    在家有鍋就可以做出美味爆米花,健康又美味,用這款零食搭配周末無論是在電影院還是家裡的一個下午窩在家裡看電視,都希望自己的身邊有一個爆米花可以嚼著吃,只是有時候不願意在外面買零食,那麼可以在家花上十多分鐘的時間,就能完成美味的小零嘴,不再害怕看電影的時候嘴巴寂寞了
  • ★完爆哈根達斯,200杯分子雪糕開業免費試!
    番禺首家分子雪糕【瘋糖博士】,9月21日正式開業,當日早上10點半開始免費送雪糕。沒錯!!是送雪糕,免費勁送100杯仲可以攜眷帶1人,總共送出200杯雪糕!!咁著數,小編梗系開大個喇叭,大大聲咁通知大家去拿著數啦。
  • 分子料理到底是怎麼回事?瑞士最出名的分子料理餐廳在哪裡?
    分子料理被人們稱為未來食物、人造美食,所謂的分子食物是指把葡萄糖、維生素C、檸檬酸、麥芽糖醇等等可食用的化學物質進行組合或改變食材分子結構
  • 親子廚房(3-1)——玫瑰饅頭
    今天我們來介紹一款簡單又健康(有彩蛋在最後哦)的點心:玫瑰饅頭。各位爸爸媽媽們,玫瑰饅頭的做法,你們會了嗎?和你的孩子也來一段廚房歡樂時光吧! 如果還需細細琢磨製作步驟,我們立恆媽媽也很貼心地準備的文字製作攻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