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觀察丨瀏陽:微網格大作用 矛盾就地化解

2020-12-08 紅網

編者按:今年4月至6月,十一屆省委第八輪巡視啟動,省委10個巡視組完成了對全省26個縣(市、區)的常規巡視。部分縣(市、區)以堅決的態度、有力的行動、嚴格的要求,確保巡視整改任務落地落實。紅網時刻開闢《清風觀察》欄目,展示巡視整改變化和成效。

紅網時刻記者 潘錦 瀏陽報導

鄧友餘所在的瀏陽市神仙坳社區宜和家園小區,以前矛盾重重,糾紛不斷。省委巡視組針對瀏陽基層黨建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提出整改要求後,黨建+微網格工作體系發揮作用,該小區發生了很大變化。

鄧友餘是名老黨員,退休後熱心公益事業,業主們推舉他當小區業委會主任。他們在小區每個單元建立「連心群」,推選網格長,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解決了小區不少歷史遺留問題。

「我們的網格長基本都是黨員,必須由單元裡幾個人推選才能當上。」鄧友餘說,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網格長們都不拿工資,齊心協力讓小區變得和諧、文明、幸福。

9月初,神仙坳社區宜和家園小區周邊路段施工,原先預計是一個星期竣工,但由於天氣原因需要延期,施工噪音很大,小區不少業主怨言不斷。有名網格長及時把這個情況上報相關部門,很快就加快了施工進度,緩解了業主與施工方的矛盾。

在小區管理方面,鄧友餘和網格長們開源節流,每年做好預算,把小區物業費降到了每平方米0.4元,並積極推進垃圾分類等舉措,讓小區變得整潔、宜居,一系列舉動深得民心。

依託黨建+微網格工作體系,高坪鎮志民村馮家灣屋場也變了樣。自成立微網格後,在網格長的示範帶領下,村民們積極參與、籌資籌勞,實施屋場亮化、美化工程,建設休閒廣場、便民碼頭、涼亭等鄉村「微項目」20餘個,馮家灣屋場也成為村民休閒的好去處。

目前,瀏陽市劃分了3.2萬個微網格,3.5萬名黨員參與聯戶,覆蓋41.92萬戶群眾;全市微網格長已自行解決問題6655個,協調黨支部、村(社區)、鄉鎮(街道)解決問題1萬多個。截至10月,全市信訪總量同比下降57.2%。

省委巡視組巡視後,瀏陽的變化還不止這些。

年初,瀏陽市張坊鎮人溪村有村民發現,自己2019年的水源保護補償金少了0.5元 。一打聽,村裡其他人帳上都少了0.5元。「5毛錢事小,不按標準事大!」今年4月20日,省委巡視組進駐瀏陽市,沒多久就有人反映了這個情況。

隨後,巡察組圍繞水源保護資金的走向、撥付、使用等關鍵環節,開展深入調查,發現各村、社區在資金使用上存在撥付不到位、發放不規範、未專款專用等問題。巡察組及時將問題向相關單位交辦,追回水源保護資金51.8萬元,督促撥付、補發資金226.14萬元,其中,為人溪村每人追補0.5元,共1885元。

同時,巡察組督促株樹橋水庫管理局協同市財政局出臺管理辦法,全面實行一卡通支付,確保水源保護補償金及時直補到戶。

今年,自省委巡視組反饋意見後,瀏陽市委迅速將整改任務落實到相關市領導、12個牽頭單位和相關責任單位。在整改過程中,一項一項拉條掛帳、對帳銷號,立行立改、標本兼治,確保取得實效。

「堅持『快改』和『長改』,實實在在、認認真真地把巡視反饋問題整改到位。」長沙市委常委、瀏陽市委書記黎春秋表示,我們的目標是通過「黨建+微網格」的長效治理機制,實現「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就地化解」。同時,促使每一個黨員增強身份意識、勇於擔當作為,進一步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

目前,巡視反饋的49項具體問題,已完成整改40個,基本完成整改6個,長期整改3個;巡視移交的14個立行立改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交辦的573件信訪件,已全部辦結。

相關焦點

  • 細「治」入微 瀏陽集裡打通基層治理最後一公裡
    ……自從胡超擔任微網格長後,他的手機就沒有「消停過」,有時候一天能收到幾十條信息,而他總是機不離身,第一時間為居民解決好問題。今年以來,在瀏陽集裡街道黨工委的統一指導下,各村(社區)以支部為依託,將轄區劃分為2887個微網格,聘請黨員、志願者擔任微網格長,讓問題解決在一線,治理落實到基層。
  • 瀏陽「十微」舉措強化社會治安防控
    瀏陽「十微」舉措強化社會治安防控2020-12-14 10:18  中國警察網訊 記者李剛、劉海平、通訊員羅紅報導:今年以來,湖南省瀏陽市公安局大力創建「黨建+微網格」警務新模式,推行微網格、微民情、微化解、微管控、微治理、微課堂、微宣傳、微巡邏、微服務、微平臺的「十微」舉措,完善鄉鎮街道、社區村組綜合治理機制。
  • 瀏陽社港:網格「管家」微服務 讓返鄉留學生落地速隔離
    瀏陽社港:網格「管家」微服務 讓返鄉留學生落地速隔離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18日訊(通訊員 林曉煒)體溫測量、酒精消毒、掃碼登記……近日,瀏陽市社港鎮社港村返鄉留學生周某抵達黃花機場,該鎮防疫辦公室主任羅湘波現場指導對其開展醫學觀察並落實
  • 【「格格」網事㉖】瀏陽北盛:環境美百姓樂 撈刀河畔鄉村振興...
    隨著瀏陽經開區(高新區)的北擴東進,北盛鎮作為「園區主戰場、金陽新中心」的地位日益凸顯。聚焦「服務經開區,建設金陽城,打造新中心」,近年來,北盛鎮立足自身實際,面向園區發展,跑出了北盛加速度。堅持黨建引領,按照「就地、就近、就便、就熟」原則,把全鎮劃分為1468個微網格,覆蓋12個村11391戶61280人,推動基層黨建與社會治理同頻共振。
  • 立足小網格 融入大服務——海拉爾區健康街道為民服務彰顯愛民情懷
    健康街道結合前期人員、企業摸排情況,根據地域特點、人員結構等,按照「規模適度、無縫銜接」的原則,明確網格管理範圍,組建網格員隊伍,積極與物業、居民聯繫,行走在網格之內,將問題解決在網格裡。細化網中責任。明確職責劃分,織緊責任網,規範化促進社區治理精細化建設。以「微網格」為作戰單位,以「微視角」為民生視角,認真記錄、及時反饋、細化總結。
  • 創新矛盾糾紛化解 做居民群眾的「知心人」
    在接到求助後,中心負責人第一時間聯繫對接街道婦聯,並組織協調網格員和婦聯工作人員,跟隨當事人到其婆婆家進行現場調解,同時電話與其丈夫溝通。很快,趙女士和婆婆達成了共識,這場家庭矛盾得到了化解,趙女士心裡的一塊石頭也終於放下了。「2019年街道矛盾糾紛化解聯合服務中心成立以來,我們已經處理了許多起居民的矛盾糾紛。」
  • 優化整合資源化解矛盾糾紛在基層 永康經濟開發區打造立體式大調解...
    特別是自開展「一月一鎮平安大會戰」以來,永康經濟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立足創新形式、豐富載體,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整合各類調解資源,深化工作聯動、問題聯治、平安聯創的機制,不僅建成「聰哥調解室」,有民間金牌調解員「坐鎮」,還成立「喜哥調解室」,著力將矛盾糾紛進行精準分類化解,零距離為群眾排憂解難,實現矛盾不上交,打造立體式大調解工作格局,進一步完善和升級了開發區「1+3+N」大調解體系,不斷夯實平安園區建設的基礎
  • 上萬斤椪柑壓心頭微網格長、志願者帶貨解難題
    在微網格長和志願者的共同幫助下,陳茂叨(左)原本滯銷的椪柑售罄了。受訪者供圖瀏陽日報訊(記者羅曉芳通訊員肖歡)「之前家裡一團糟,自己感覺很無助,望著一屋子椪柑,就像一塊大石頭壓在心口,看著臥病在床的妻子,我急得整夜睡不著覺。」
  • 200個微網格懷住每一戶 文成巨嶼鎮社區治理細「治」入微
    正壪村網格員鄒連平在日常巡查中發現這一情況後,第一時間安撫當事人情緒,同時上報網格平臺,積極聯繫鎮聯村書記、駐村幹部,會同村支部書記一同調解。經過大家的耐心勸解,雙方達成協議,弟弟分期向潘某還款並籤署協議。網格工作是基層治理的前沿陣地,巨嶼鎮以細「治」入微的服務,夯實社會治理「一張網」建設,打造全科網格2.0版。
  • 谷裡「網格+」機制巧解矛盾「千千結」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杜瑩  通訊員  餘夢陽)  網格化及時收集矛盾信息,常態化聯動信訪工作,通過早介入、早處置,從而迅速化解基層矛盾。記者近日從江寧區谷裡街道獲悉,自今年推出網格+信訪機制以來,街道信訪投訴大幅壓降約26%。
  • 江山峽口鎮推行「專家+草根」矛盾聯調機制
    傅金城曾擔任該鎮大巒口村黨支部書記11年,有著豐富的基層矛盾糾紛調解經驗,去年8月被峽口鎮政府聘為專職調解員,至今已先後調處矛盾糾紛86起,其中參與了11起信訪積案的調處,被江山市人民法院、江山市司法局分別聘為「特約人民調解員」「百名專職調解員」。設立「清風峽」工作室、通過專職調解員調處矛盾糾紛,這是峽口鎮運行「專家+草根」矛盾聯調機制的一大亮點。
  • 鄂託克前旗:「小網格」凸顯「大效能」
    鄂託克前旗:「小網格」凸顯「大效能」 2020-12-15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瀏陽「廉政文化周」 清風勁吹「廉」花開
    從2018年起,瀏陽在每年11月下旬舉辦「廉政文化周」活動,有計劃開展廉政宣傳教育工作—— 清風勁吹「廉」花開 通訊員 董碧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王文隆 11月25日,瀏陽市第三屆廉政文化周舉行 「傳承紅色基因 踐行時代使命」主題分享會,活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其中
  • 「人民調解」化解百姓「煩心事」
    「人民調解」化解百姓「煩心事」 2021-01-14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縷微風沁人心——我的微網格日記
    文/袁長江全市推行「黨建+微網格」工作後,作為村醫的我有幸成為了官橋鎮集鎮村15戶村民的微網格長,其中趙娭毑家是離我家最遠的一戶。趙娭毑患有帕金森病、高血壓和糖尿病,兒女又不在身邊,唯一與外界接觸的方式就是手機。可能是因為孤單,她喜歡時常打我的電話,聊聊她的病情和生活瑣事,每次接到她的電話,我都會立即放下手頭的事情,聆聽她的傾訴。
  • 人民網丨湖南瀏陽:脫貧路上闊步行 一河詩畫滿城歡
    在第十六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 「大圍山梨」捧回了農產品金獎。目前,瀏陽共有7個地理標誌和5個農產品地理標誌,分別為瀏陽花炮、瀏陽煙花、瀏陽鞭炮、瀏陽夏布、瀏陽蒸菜、瀏陽菊花石雕、瀏陽茶油,以及天巖寨柑桔、瀏陽金桔、大圍山梨、葛家雞腸子辣椒、瀏陽黑山羊。
  • 永春桃城鎮創新基層治理 探索「微網格」服務更便捷
    轄區桃溪社區編號0305的網格員顏麗紅髮現這一情況後,第一時間將現場照片上傳到桃城鎮網格化服務管理微信群,並向社區單元網格長報告具體情況。接到信息,鎮網格化服務管理指揮部馬上同步通知所在社區協助市政部門及時處理並幫忙維持現場交通秩序,整個過程用了不到5分鐘。像顏麗紅一樣的網格員遍布桃城鎮。
  • 細「治」入微 瀏陽 「和事佬」們共奏基層治理「和諧曲」
    為有效攻破難關,完善好基層「微治理」體系建設,今年3月以來,瀏陽市集裡街道堅持以「黨建 微網格」工作為抓手,選任2887名經驗豐富,熟悉基層的微網格長下沉到基層一線,將46445戶居民串聯起來,傾聽民聲,了解民意,充當微網格裡的「和事佬」。
  • 徐州:「梳網清格」地毯式排查化解隱患
    江蘇省徐州市公安局以開展「梳網清格」基礎管控會戰為抓手,在疫情防控中地毯式排查各類安全隱患,就地化解矛盾糾紛。徐州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王巧全表示:「把每一個網格單元裡有風險隱患的事情『梳』出來、『清』理掉,就能以『小網格』的善治良序累積『大社會』的平安穩定。」
  • 江西遂川:「小網格」託起「大服務」
    董淑芸立即將情況上報,於是便有了社區幹部和網格員帶著生日蛋糕上門為老人賀壽的一幕。在江西省遂川縣泉江鎮,像董淑芸這樣的網格員有190名。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毛細血管」和「免疫系統」,每天開展常規化網格巡查,把政府的服務管理延伸至社會最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