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出時尚圈的極簡主義品牌,最先想到的一定非Phoebe Philo統治下的Céline莫屬,亦或是不爭不搶的The Row,或者一直推行環保理念的Stella McCartney。
而快時尚界的極簡主義代表,那優衣庫一定會高票當選。說到優衣庫的極簡主義自然少不了它和法國設計師Christopher Lemaire合作的「U系列」。
設計師Christopher Lemaire(左)
2015年,優衣庫與剛從愛馬仕女裝設計總監的位置離開不久的設計師Christophe Lemaire合作推出首個聯名系列——Uniqlo U。極簡的設計、親民的價格讓這一系列逐漸發展成為優衣庫的經典產品線之一,如今更是每逢發布必遭瘋搶。
每年的優衣庫 U的春夏、秋冬系列仿佛成了社交網站上新人時尚博主的爆火秘籍,每次發布就意味著新人時尚博主的機會來了。
但是在優衣庫與Christopher Lemaire合作之前還有一位前人鋪路,就是被稱為極簡女王的設計師Jil Sander 。
設計師Jil Sander
早在2009年,優衣庫就與極簡主義鼻祖級人物Jil Sander合作首次推出了「+J」系列。11年後Jil Sander和她的「+J」系列再次宣布回歸,這一消息公布後,它便一躍成為"極簡迷"們心中最受關注的聯名系列之一。這也意味著今年時尚博主們爆火或者翻紅的機會又增加了!
優衣庫 // +J系列
「+J」系列是優衣庫早期歷史最久、也最成體系的聯名。最初由 UNIQLO 和 Jil Sander 的同名品牌合作推出產品,隨後變更為以設計師本人名義來進行創作。
「+J」系列在2009-2011維持了短暫三年,其標誌性的極簡主義設計被狂熱的忠粉們視為優衣庫聯名史上的經典之作。
在和Jil Sander工作的過程中,優衣庫學到了服裝設計的極簡主義哲學,也為日後和設計師Lemaire合作打下了基礎。
全新的+J系列一如既往展現設計師Jil Sander 的招牌極簡風格,整個系列都圍繞著設計師崇尚的「服裝應經典而耐穿」的理念。
我以「服裝應經典而耐穿」的概念
來重新定義全球當代服裝。
服裝本身應該要支持人們的日常需求,
並賦予每一個穿衣者
當下生活所需的活力與自信。
極簡女王 // Jil Sander
設計師Jil Sander一直是時尚圈極簡主義的踐行者,並憑藉「極簡」這一風格在90s繁花似錦的時裝設計中佔據了一席之地,成為了紅極一時的極簡主義服裝風格的代表。
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時尚編輯出身的Jil Sander就提出了「少即是多」 這樣的概念。
1973 年的米蘭秀場上,她帶著個人同名品牌JIL SANDER首次亮相。延展的肩部、擴寬的褲腿、提高的腰線……. 整個系列通過克制的色彩,優異的質感,精準的裁剪以及和諧的形態體現了德國人的「規矩」感。
我的作品更多的是
關乎亦男亦女的中性造型,
我一直在探索
更便於自己打扮成職業女性的方式。
她的作品既真實又古怪,注重表達客觀存在的高雅,而非強調理想虛幻的浪漫。Jil Sander從同名品牌離職後,在時尚圈便是半隱退的狀態,這次「+J」系列的回歸,更是Jil Sander極簡美學的傳奇延續。
+J系列的新故事
時隔多年的再次合作,面對潮流與消費者需求的變化,Jil Sander賦予了+J系列全新的情感。在UNIQLO與服裝設計師Jil Sander的對話中,講述了關於+J系列的新故事。
Q:時尚被稱為時代精神的一面鏡子。您是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從事女裝成衣設計工作的,從那時起,您覺得設計的本質改變了嗎,或者說,那些被視為基本設計的元素改變了嗎?
Jil:每個時代都有能反映其本質的服裝,19世紀末是緊身衣,60年代嬉皮士時代的是藍色牛仔褲。如今很難界定什麼「服裝的本質」,因為人人都只穿最基本的衣服。它們讓人感覺輕鬆休閒,它們的主要訴求是舒適。
Q:和我們分享一下新的+J系列背後的設計思路吧!
Jil:我的設計從來不會只建立在想像、靈感或情緒板之上,而是基於對模特真實試穿的觀察,以及對面料的反覆調試,我通常會將幾個方案不斷進行取捨來推進工作。就像我剛才說的,我的眼睛能捕捉到設計過程中產生的多種形態。
Q:與2009年第一次做+J系列相比,你現在的心境有什麼變化嗎?
Jil:我感覺一切都不同了,包括時尚本身。大家都已經厭倦了那些讓人感覺老舊過時的款式。如今,無論是服裝材質還是製作技術都取得了進步,為了適應新面料,就必須要有新的處理方式、剪裁和樣式。就算設計無需反映出時代氣息,也需要體現出當下先進的科技水平。如今,我時刻關注人們感興趣的事物,找到人們緊張情緒和情感共鳴之間的平衡點,並通過設計將這些內容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