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衣庫合作的不是JIL SANDER,是Jil Sander?

2021-01-13 Voicer


剛出爐的Uniqlo +J系列被不少人以為是Uniqlo和時裝品牌JIL SANDER的合作,實際卻是年近八十的Jil Sander本人與Uniqlo再次聯手。


或許你對她並不熟悉,因為這位「Queen of less」用三十年定義了影響至今的極簡主義美學,就在1990年代的黃金十年後毅然轉身淡出,以傳奇的姿態空出大段留白。 


低調務實的Sander大概根本無所謂是否被人記住,但極簡美學的擁躉,從來都忘不了她。


                       


簡約、克制、幹練、精準,無論哪個年代的粉絲,大概都會在這幾個詞語描繪的實感中繼續為JIL SANDER的極簡美學充值。 這自然要歸功於Jil Sander本人對品牌形象的定性。智性、理性、無性,她在30年裡堅持著去繁從簡的原則,並帶領同名品牌在1990年代上升為主流,且影響至今。 所以在引入Raf Simons之後平添浪漫柔和,換將Lucie & Luke Meier夫婦之後注入高街機能,同名品牌依然得以流暢地起承轉合;Phoebe Philo等極簡主義後來者,也能在已經鋪就的進階之路上走得相對平穩。 晃眼多年,和Helmut Lang、Calvin Klein共同創造極簡美學的Jil Sander,卻因為隱退而不再成為熱門話題。但「Less is more」的信徒們,仍然在不斷想念、反覆品味她的「減法」理念。 趁這次Sander終於釋出新作,我們不妨把購物車改裝成時光快車,和Voicer一起通過這8件事看看,「江湖傳說」級別的前輩Jil Sander是如何在30年裡讓時裝更加簡單純粹的

美國在「嬉皮」,倫敦在「搖擺」,巴黎時裝在上演太空夢,1960年代的人們走出了戰後的陰沉殘破,躍進了消費至上的世界。

👈考古1960s、1970s時裝夢👉

即便先後在紐約和漢堡擔任了4年的時裝編輯,剛20歲出頭的Jil Sander並沒有被主流裹挾,只是對華麗浮誇的時髦感到厭倦。於是她選擇辭職,在漢堡開了自己的時裝店,從母親贈予的一臺入門級縫紉機開始,實踐並完善自己的設計美學。 

1968年Jil Sander開了自己的時裝店

1975年Sander在巴黎發布了第一個系列,因為太過超前、與主流格格不入而陷入死寂。 好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東瀛三巨頭」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和川久保玲硬生生地打入巴黎,用沉穩、內斂的新風格開闢了另一種可能。 1988年,Jil Sander帶著新系列再次來到米蘭闖蕩,終於得到了《The New York Times》等媒體的垂青:「她手中的時裝剪裁精良、反映當下,又有著精微的性感,正定義著90年代的時尚。」 


Sander並非一味追求簡潔,而是追求一種至繁和至簡的和諧、加法和減法的同步運用。她的設計總能在色彩的克制和諧、裁剪的精準上乘,以及衣服與人的和諧共生之間實現兼顧。 因此,對外界的評價"Queen of less",她並不完全贊同:「我不是一個『極簡主義者(Minimalist)』,而是一個『純粹主義者(Purist)』。」



Bauhaus


The Bauhaus building in Dessau


Jil Sander內心中對「去繁從簡」的執著從何而來?這得從她的家鄉德國小鎮Krefeld說起。 


Krefeld市的當代藝術中心正由魏瑪Bauhaus學校的最後一任校長Ludwig Mies van der Rohe設計,除此以外,他也在當地留下了家具等諸多作品。 



Museen Haus Lange Haus Esters

by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不僅是Mies,很多從Bauhaus畢業後的前輩也回到了Krefeld生活工作;不僅是建築,諸如Anni Albers等Bauhaus前輩也曾努力通過精進工藝、研發麵料,使紡織品在保留實用價值的基礎上,同時擁有藝術品的美學價值。 


從小在Bauhaus美學中成長,Sander設計的衣服,廓形上往往有著立體剪裁帶來的空間感和體積感,色彩上也常常以Bauhaus的經典配色作出變奏。



JIL SANDER 2013/2014



我的設計植根於包浩斯運動中,它將實用主義的理性運用在日常生活的設計裡。但這種理性只是我創作的出發點。我還希望通過時裝,以一種幽微的方式同時呈現出現代性的複雜和感性上的簡單。



另一方面,Bauhaus學派理性、實用的設計原則也與Jil Sander的成長經歷所塑造的物質觀不謀而合。



兒時的Jil Sander和弟弟



二戰中Krefeld遭到了英軍的轟炸,城市東部在沖天火光中淪為廢墟。生於大轟炸後的5個月,在戰爭帶來的物質匱乏中長大,Sander的衣服都由母親縫製,有限的物資從來都經不起繁複鋪張的浪費,每一針都必須將設計美學與現實生活緊密縫合。 


「Less is more」,這句Bauhaus學派最經典的名句經由Sander實踐,便是「用最簡潔的剪裁,做出能讓最多人穿、能經過最長時間檢驗的衣服。」






 清冷幹練的視覺宣言 

Campaign


Uniqlo +J Collection 2020



2020 +J系列的廣告大片,一改品牌一貫溫和日常的視覺語言,用黑白影調勾勒出冷峻氛圍。 


再往前看,Jil Sander在2009至2011年間與Uniqlo初次合作+J系列時,視覺風格也同樣幹練爽颯。 



👈Uniqlo +J Collection 2009-2011👉



在一針一線上堅持極簡美學的Jil Sander,自然要找到最默契的同儕為自己建造向外表達的窗口。而同樣以畫面簡潔有力著稱的David Sims,就是最會用圖像為Sander講故事的人。 





其中最令人稱道的,當屬FW1997的大片。Sims充分詮釋出Sander在面料和剪裁上做到的精確嚴謹,也讓始於職場的幹練理性,歸於自然的寧靜廣袤。


Sims鏡頭前的男女,似乎與世俗保有疏離,在自我或自然中沉澱,偶爾探身光怪陸離的世界,卻終會流露出真實的情感片段。


模特置身草木、天空、陽光之間,或動或靜,面料的紋理和植物的走勢交映,硬挺廓形的西裝或半裙與自然產生碰撞,模特釋然但不放縱感性的表情也被Sims精準捕獲。 





這組極富質感的商業廣告,也在藝術價值上獲得了認可,由M/M (Paris)編輯成冊,成為能慢慢翻閱、值得珍藏的出版物。在此後的很多年裡,Sander的身邊總有Sims左右相助。 


除了David Sims,和Jil Sander一起塑造品牌視覺的頂流攝影師,根本多到數不過來:Peter Lindbergh、Nick Knight、Craig McDean、Mario Sorrenti、Willy Vanderperre、Steve Meisel......

熟悉他們的人都知道,這群大師們各自都攥著一手辨識度極高的構圖、色調、光影配方,卻都能在和Sander的合作中,順暢地與極簡主義達成默契。


反過來,品牌形象又在他們的畫龍點睛中,遊走於電影般的夢境和日常感的現實。極簡清晰的骨骼之上,得以長出飽滿血肉。





 無性別主義的溫柔女權 

Androgynous Feminism




在Jil Sander之前,已有Christian Dior設計的New Look、Yves Saint Laurent設計的煙管褲等蘊含女性解放思想的時裝設計出現,但女性解放這件事,如果只和女性相關,當然行不通。 


所以Sander很明確自己要做的就是用時裝語言賦予女性權力,同時不讓男性感到不適。骨子裡並無「激進」二字,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女權主義者」,她的表達方式並不湍急,而恰如綿長有力的暗湧。 





我們必須給女人們強大的力量,且是男性熟知的力量。而我要做的工作更多關乎男女之間的友好融洽,以及不再用那麼二元對立的觀點看待兩性。



Sander為職業女性設計衣服,希望自己的設計能伴隨女性更好地走入商業世界,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作品既帶有偏向女人的知性,在線條上勾勒出女性的柔美一面,同時又採用了較為硬朗的肩線設計,使得女性同樣獲得男性職業裝帶來的氣場和功能性。 





借用日本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的觀點,彼時的她已經意識到了因為工作帶來的男女不平等:在商業社會,由於家庭勞動沒有創造出用於交易的商品,所以和市場是割裂的。女性不進入商業社會工作,對市場發展沒有貢獻的話,地位就一直會相對低下。


Sander在做的,就是幫助女性衝破「市場」外的「家庭」單元,讓男女創造的社會價值相近,從而實現兩性平等。 





放下布料,Sander也有勇氣大方地裸身走向鏡頭,用不加修飾的身體和鏗鏘有力的肢體,詮釋致敬女性純粹之美的香水廣告。





 是繆斯,也是粉絲 

Who Wears JIL SANDER


Linda Evangelista for JIL SANDER



我在設計服裝時,總是在腦海裡描繪出相應的女性形象:她們是充滿自我意識和自尊的現代女性。

 


衣服既然是為人設計的,自然只有讓最接近設計師美學的人穿上,精髓才能顯現。JIL SANDER到今天在國內露出都不多,要找到範本不算容易。

 

好在天后王菲早早就在《給自己的情書》的MV裡上身了2000年春夏系列中的一襲白裙。






天性率真、自由不羈的王菲就是能將Sander心目中最自信獨立的女性形象百分百還原。不管是在屋內踱步,還是逆著光擺動手臂,簡單但熨帖的白裙子,就是給情場失意的自己最好的無字情書。

 

碰巧在這一季中,Sander選擇嘗試了更輕盈、更女性化的廓形,王菲上身的這一條裙子胸前還有魚鰭一樣的褶,微微一擺就讓空氣全都凝成了水。





而90年代迎來黃金十年的JIL SANDER,也時常能被頂級超模演繹。她們各自獨有的美、共同的本真和獨立性格,延展並填充了Sander想要描繪的「大女人」形象。



Kate Moss in JIL SANDER SS1996(左)Gisele Bündchen in JIL SANDER  FW1997(右)





 「意」難忘 

JIL SANDER & PRADA


Jil Sander (左)& Miuccia Prada(右)



曾經擔任JIL SANDER創意總監8年的Raf Simons剛開啟與知己Prada的幸福合作,但Jil Sander本人與PRADA集團的愛恨情仇,卻是一場長達十年的分分合合。

 

1999年PRADA成為JIL SANDER的大股東,Sander繼續擔任創意總監,卻因為與PRADA集團CEO發生衝突而在2000年1月憤然離開。

 

PRADA的CEO一開始還能故作淡定:「像JIL SANDER這樣強大的品牌,沒有她本人也能走下去。」但米蘭團隊操刀的新季銷量慘澹,《VOGUE》甚至直言無論留下了多麼豐富的檔案,她的傳奇都無法被複製」

 




出於惻隱或是接受邀請,在2003年和2013年,Jil Sander都有短暫的回歸,卻又因為合作不順或是個人原因選擇離開。

 

幾季作品中,她把自己週遊世界或是與其他品牌、藝術家交流的經歷和收穫說出,然後再次歸隱,繼續追尋自己想守護的東西。

 


也許我像個離了婚的女人,把孩子交給了前夫撫養,但仍想照顧他們。兩次回到JIL SANDER擔任設計師時,我都有這樣的感覺。



👈JIL SANDER SS2013👉





 18個月做作品集 

Jil Sander: Present Tense




「極簡女王」本人的生活也一以貫之地低調,即使功成名就,Jil Sander也沒有經常接受採訪、著書立作云云。這也導致了後來人對她的了解一直相對零散而有限。

 

終於,在2017年,法蘭克福應用技術博物館(Museum Angewandte Kunst)舉辦了關於Sander個人的首次系統性回顧展「Jil Sander: Present Tense」,給足了3000平米空間講故事。

 




Sander也花費了足足18個月梳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更親手復刻了一些沒能保留下來的經典之作。


策展人Matthias Wagner K將所有資料編輯重組,從秀場、後臺、工作室、成衣系列、配飾、化妝品、廣告和大片、藝術、建築與園藝9個角度出發,詳盡地介紹了Sander的生平與成就。

 




雖然資料詳盡,但策展人將敘事輕量化,用植物的紋理等容易親近的物品指向靈感來源、精心挑選剪輯的影像片段快速回顧高光時刻等「極簡」的策展方式展開,避免了長篇累牘的厚重感。





 30年修建伊甸園 

Jil Sander & Dicky Mommsen

 



不難發現,JIL SANDER的廣告中時常出現美麗寧靜的自然風光,這可以追溯到Sander本人對一花一木的喜愛。事實上,她和一樣喜歡園藝的同性伴侶Dicky Mommsen花了30年修建自家的花園,儘可能將自然之美帶到身邊。 

Jil Sander & Dicky Mommsen她們參考了英國著名的Sissinghurst Castle Garden,這座花園不僅因為造園觀念和規劃而成為園藝愛好者心中的聖地,更因為它的主人Vita,是作家Virginia Woolf的同性情人。 Woolf和Vita保持了長達十年的感情,這也是兩位作家最高產的十年。反映性別和性向探索的名篇《奧蘭多》正是Woolf依據Vita一生對自我的探索和困惑寫成的,更被視作Woolf獻給Vita最浪漫的情書。 2013年Sander幾乎完全隱退,實際上正和伴侶Mommsen的身體狀況愈加惡化有關。不幸Mommsen還是在三年後離開了。 



我和Dicky常常一起坐在花園的長椅上修剪玫瑰。你知道,她走了,我得繼續下去。另一面,Jil Sander畢生堅持的無性別主義設計,不正是與《奧蘭多》跨越時空、依憑不同文本的一次互文?





《奧蘭多》有一句話:「與其當一顆流星,燃盡璀璨卻留不下一絲灰燼,不如默默一生,在身後留下一座拱門,一方苗圃,一堵綴滿果實的牆。」 躬身滿園花草,退居愛人身側,Jil Sander只將頭髮隨意梳攏,面帶笑容享受平靜生活。 在充滿未知和變數的當下,如何做做減法,輕裝上陣去尋找本真的熱愛?答案或許就在她的設計裡。 





相關焦點

  • Supreme 前任設計師去了Jil Sander 後,將給這個極簡風的品牌帶來怎樣的改變
    最近,jil sander的設計師夫婦Lucie Meier與Luke Meier作為上一年新任設計師,推出新系列resort 2019。Luke和Lucie希望把jil sander這個品牌放到更加廣闊的平臺上,這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他們夫婦合力將jil sander 注入更強烈的個人風格敏感性,一種具有創造性的陰陽力。
  • 極簡女王「 Jil Sander 」,以性冷淡風格改變了美的觀念,受到無數人追捧!
    jil sander 2017 · 精選秀場2017年Rodolfo Paglialunga接手Jil sander,設計師採用類似尼龍混紡面料,融入閃亮元素,製成新型面料,盡顯空氣感2017Jil sanderRodolfo Paglialunga以經典的西裝、大衣為基礎,改變其比例,採用結構主義的製作方式。
  • 優衣庫與Jil Sander再度合作
    優衣庫(Uniqlo)宣布,將與德國時裝設計師Jil Sander再度合作,於今年秋季推出+J系列,目前尚未透露更多細節。此前,雙方於2009年達成首次合作,該合作關係於2011年終止。在2014年秋冬和2015年春夏季度中,優衣庫曾經對二者合作系列中的經典單品進行復刻。
  • 探店|優衣庫的Jw Anderson和+J 的質感到底怎麼樣?
    JW系列與+J系列作為優衣庫的合作線一直是作為流量擔當存在,關注優衣庫的朋友們相信在網際網路上不止一次地刷到過這些系列,那他線下的質感是什麼樣的呢
  • Jil Sander降臨優衣庫,終於不用再忍平庸至極的U系列
    Minimalism的女王——Jil Sander,在時隔九年之後,要重啟和優衣庫的合作系列:+J Collection。Jil Sander for Uniqlo Fall 2009看完這個Lookbook,單從設計和優衣庫的性價比角度而言,這一次重啟的合作企劃就足以讓人激動。
  • Jil Sander與優衣庫再次合作的+J系列,你入手了嗎?
    時隔11年,Jil Sander與優衣庫再次合作推出+J系列想不到這波聯名,還是一如既往的受歡迎~畢竟Jil Sander 的單品基本都要五位數,跟優衣庫聯名之後,價格一下變得親民了很多Jil Sander可能也沒有想過自己的聯名會這麼火爆吧,畢竟用優衣庫的價格能買到Jil SanderJil Sander的設計,這還是很香的。
  • 「2020優衣庫U秋冬系列」11件單品全面測評+9套搭配參考
    這期是以優衣庫U系列為主的一個秋季穿搭分享,也有一些我自己陸續買的秋冬裝備,大家可配合視頻版一起食用。01 這季U系列風衣的面料和版型是我個人最喜歡的,相比之前用的blocktech面料,這季面料更有垂感,軟硬適中,挺括之餘不會因為面料過硬與身體不貼合。屬於寬鬆的版型,長度也比較長,建議165以上的小夥伴入手。
  • 日本優衣庫慘遭瘋搶!都是和Jil Sander聯名的「鍋」!這個極簡美學祖師爺,人氣究竟有多旺!
    輕鬆、自然、無為、溫暖……——Jil sanderJil Sander與優衣庫的聯名來了!這波聯名,日站君是真心想不到,可太刺激了!要知道,Jil Sander的西裝定價基本都要以萬計,現在有了優衣庫的加入,居然讓大牌一瞬間變得親民了起來!
  • 找回Jil Sander的優衣庫與低調合作的H&M,快時尚開始「慢聯名」
    優衣庫(Uniqlo)和H&M是最先有所行動的品牌之一。暌違近十年,極簡主義時裝設計師Jil Sander將再度與優衣庫合作,於今年秋季推出+J系列。官方信息透露,此次合作將延續低調簡約風格,依舊主打質感高端的制服設計。2009年,二者達成首次合作,後於2011年中止合作關係。
  • 找回Jil Sander的優衣庫與低調合作的H&M,快時尚開始「慢聯名」
    優衣庫(Uniqlo)和H&M是最先有所行動的品牌之一。暌違近十年,極簡主義時裝設計師Jil Sander將再度與優衣庫合作,於今年秋季推出+J系列。官方信息透露,此次合作將延續低調簡約風格,依舊主打質感高端的制服設計。2009年,二者達成首次合作,後於2011年中止合作關係。
  • 優衣庫 x Jil Sander +J 傳奇系列 經典回歸
    關於+J系列2009年,優衣庫令人遺憾的是,該合作於2011年結束。2020年,+J 系列傳奇故事重新續寫,優衣庫和設計師吉爾+J 系列是優衣庫與設計師Jil Sander本人共同創作的合作系列,與JIL SANDER品牌或設計工作室無關。
  • 傳Jil Sander將再次易主
    Jil Sander品牌重回主流消費者視野主要得益於品牌創始人與優衣庫不久前推出的+J 2020秋冬系列 Jil Sander品牌重回主流消費者視野主要得益於Jil Sander本人與優衣庫不久前推出的+J 2020秋冬系列。由於設計師不再擁有其名字的商標權,因此不能以Jil Sander的名義與優衣庫聯名。
  • 等不及優衣庫Jil Sander聯名,先看看愛馬仕秋冬U系列
    X Jil Sander合作的+J系列今年又要回歸了,我身邊時髦的姐妹都沸騰了。除了2009年Jil Sander和優衣庫合作的「+J」系列。堪稱平價品牌與時裝設計師史上最好的合作之一,精良的剪裁、不譁眾取寵的設計,才是縱橫時尚界數十年恆久不變的真理。
  • 極簡當代美學 | 優衣庫 × Jil Sander 膠囊系列
    UNIQLO x Jil Sander 膠囊系列 近日,UNIQLO 正式公布了2020 秋冬膠囊系列,J+是優衣庫從UNIQLO +J 2020 秋冬聯名系列在配色上延續了優衣庫極簡的黑白灰藍乾淨的色調
  • 傳:Jil Sander 品牌的所有權或再度易手
    上月,Jil Sander 本人與優衣庫第二度攜手,推出全新+J合作系列,在各地優衣庫門店與線上旗艦店正式發售,受到了時尚愛好者的追捧。Jil Sander 以極簡線條勾勒出流動立體的工學廓形,採用優質面料,在襯墊、口袋和拉鏈等細節處都進行了巧妙處理,以極簡設計打造人們日常穿著的經典單品。
  • 10 年之約,優衣庫和 Jil Sander 的 +J 系列即將回歸
    核心提示:總的來說,當時那5年左右的時間裡,優衣庫的聯名沒現在這麼多,當時也還是國內社交網絡的早期,產品傳播力度也遠沒有現在的產品這麼大,但+J仍然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Jil Sander為優衣庫這個系列賦予的氣質和質感,甚至比在自家品牌做的還要更清晰明確。
  • Jil Sander 品牌的所有權或將再度易手
    上月,Jil Sander 本人與優衣庫第二度攜手,推出全新+J合作系列,在各地優衣庫門店與線上旗艦店正式發售,受到了時尚愛好者的追捧。Jil Sander 以極簡線條勾勒出流動立體的工學廓形,採用優質面料,在襯墊、口袋和拉鏈等細節處都進行了巧妙處理,以極簡設計打造人們日常穿著的經典單品。
  • 「純粹主義者」-- Jil Sander
    他們家的Logo藝術是從Sander女士開始承襲至今的經典,而與著名設計師合作的概念廣告也比比皆是。那些90年代的創意現在看來也依舊新穎。Campaign. SS 2000 by Malgosia Belapic 1-2 | Campa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