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溼度、緯度...對病毒傳播發出「天氣預報」有何作用?

2020-12-21 環球網

溫度、溼度、緯度,一些科研團隊圍繞新冠病毒傳播的外部環境條件進行研究,並就疫情進展發出類似於「天氣預報」的「警報」。而這對當前防疫乃至未來「預防」有何作用?

來自美國馬裡蘭大學醫學院人類病毒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近日發表預印版論文稱,新冠肺炎疫情主要沿著狹窄的東西向分布,即在北緯30度至50度的「走廊」,中國湖北、韓國、日本、伊朗、義大利北部等疫情嚴重的地區均在其間。受疫情影響的城市與溫溼度具有相關性,溫度在5攝氏度至11攝氏度,溼度在47%至79%。這些地點還有共同點,「疫情暴發時間與年度溫度周期的最低點重合,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溫度相對穩定」

該科研團隊又使用天氣模型,預測未來幾周內最有可能出現新冠肺炎社區嚴重傳播的高風險區,包括東北亞、中亞、東歐、中歐、不列顛群島、美國東北部和中西部等。這份「走廊」地圖最早繪製於2月下旬。截至記者發稿時,歐洲報告的確診病例數和死亡人數已超過除中國以外世界其他地區的總和,美國、英國的確診病例數均已破千。

將新冠肺炎疫情與氣候結合研究的還有來自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王茂團隊。他們收集了1月20日至2月4日、429個城市和地區每日確診人數與溫度數據,發現氣溫與新冠病毒傳播存在相關性:當平均氣溫上升到8.72攝氏度時,日累計確診人數達到峰值。 科研人員由此推測「可能存在最適合新冠病毒傳播的溫度區間」,認為隨著日平均溫度超出這一溫度區間,疫情可能得到相應控制。這一結論也以預印版論文的形式發表。

對於這些尚未正式經過同行評議的研究,已有學者提出質疑。比如,沒有考慮確診人數的增加與輸入性病例、感染人群基礎的關係;又如,僅考慮確診時氣溫,忽視了病毒感染的潛伏期;再如,沒有納入年齡、性別等傳播因素。

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研究所教授楊佔秋對媒體分析相關研究時說,作為流行病學分析,樣本量還是不足,特別是湖北以外其他省份病例較少,會有較大誤差。他補充說,實驗室研究發現呼吸道病毒的培養在34攝氏度左右時繁殖能力最強,但在自然環境中適宜傳播的溫度還不明確。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深圳)院長舒躍龍、清華大學全球健康與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張林琦等專家看來,氣溫的上升可能會對病毒在自然條件下的存活有一定影響,「但不是決定性的影響因素」。

以SARS(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病毒為例。上海市氣象局曾回顧了「非典」時期每日新增確診數量與當日氣象因素的關係,通過數據建模得出結論:SARS發病數量與發病前7天的環境溫度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SARS病例出現的最佳環境溫度在16攝氏度至28攝氏度之間 。還有研究表明,SARS病毒在低溫(22攝氏度至25攝氏度)、低溼(相對溼度40%至50%)環境中具有更好的穩定性。

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內各方普遍認為SARS病毒是在綜合因素的作用下消失,既有溫度、溼度、日照時間等自然因素,也基於病例通報透明公開、各國盡最大努力控制患病人員流動等切實舉措。專家強調,眼下不能寄希望於「讓天氣消滅疫情」,特別是在防控取得成效的中國,切不可因氣溫回暖而放鬆警惕。

不過,繼續摸清新冠病毒傳播的「脾氣」仍有其必要性 。一方面,查明病毒在受汙染的物體表面存活條件,有助於指導人們科學消毒,避免「過度防疫」;另一方面,一旦新冠病毒成為類似於流行性感冒的「常客」,這些研究或將用於指導防控,比如分析哪些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面臨風險最大,應加強何種規模的控制措施,如何預測來年季節性表現等,繼而幫助可能處於「疫區」的人們做好準備。

而對新冠病毒「天氣預報」來說當務之急是提高精準度。研究者認為,應進一步整合「流行病學—人類系統模型」,結合氣候和天氣等變量及其時空變化,加入對人類互動場景的模擬,改進現有模型。還有科學家建議納入病毒變異考量,「不排除病毒傳播到其它動物,從而演化成一種新的人畜共患病,長期存在於自然界中的可能」。舒躍龍說,應加強對動物中新冠病毒的監測。

相關焦點

  • 天氣這麼悶熱溼度預報卻取消了?氣象部門回應了
    夏天到來,高溫天氣屢屢來襲,不少人感覺「又悶又熱、透不過氣」。但有傳言表示,氣象部門已經不再預報溼度!這是真的嗎?溼度預報並未取消然而近日以來,不少公眾卻發現,氣象部門的預報或是手機APP的天氣提示當中,對於溼度的預報往往「一帶而過」,有時甚至直接略過。有傳言表示,氣象部門對外發布的天氣預報當中,溼度預報已經取消了。事實真的如此嗎?「氣象部門並沒有取消溼度預報。」
  • 天氣預報中的溼度代表什麼意思?
    而筆者提到的4%比例,就涉及到空氣溼度的知識點了。敲黑板 劃重點了!空氣溼度指的是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也就是說液態的水和固態的冰是不包含其中的。而天氣預報和溼度表中常見的溼度顯示指的是「相對溼度」。既然有相對溼度了,那就必然有「絕對溼度」。這兩者是怎麼一回事?又有什麼關係?「絕對溼度」是啥?「相對溼度」又是啥?
  • 空氣溫度和溼度,對新冠病毒防疫有利?
    此外,儘管機制尚不明確,大量研究顯示溼度提高對於處於液滴或氣溶膠狀態的多類流感及SARS等冠狀病毒有直接破壞作用。溫、溼度控制是一個值得研究和開發的空氣防疫手段。新型冠狀病毒不論是以較大的飛沫液滴或者粒徑較小的氣溶膠形式,具備空氣傳播能力。該類傳播在通風不良從而缺乏有效稀釋的室內非常值得關注。那麼,如何阻斷該空氣傳播?
  • 天氣預報來了丨預報氣溫和體感溫度是一回事嗎?
    天氣預報來了丨預報氣溫和體感溫度是一回事嗎?我們每天預報的氣溫和體感溫度是一回事嗎?體感溫度受外界多種因素影響。第一個因素是氣溫。第二個因素是溼度,通常溫度比較高,溼度比較小,由於體表的水分被蒸發掉反而感覺比較乾爽。第三個因素是風速,在有風的日子裡,即使氣溫較高,我們仍會感覺比較涼爽。第四個因素是輻射,一般陰天與晴天,人的體感溫度相差4-6℃左右。地表輻射也是如此,地表溫度高,向外散射的熱量大,如在太陽照射下的水泥地面與比較涼爽的水體或是溼地,體感溫度差距是很大的。
  • 【智庫】跑步的適宜溫度與溼度
    真正讓我們感到難受的原因是當時環境的溫度與溼度並不適宜我們進行跑步鍛鍊。那麼,適宜跑步的環境溫度與空氣相對溼度究竟是多少呢?這是一個十分值得我們探究的問題。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溫度與溼度的高低對跑步有哪些影響吧。一、溫度對跑步的影響溫度對跑步有影響嗎?
  • 今年清明節的天氣預報,與往年有何不同?
    今年清明節的天氣預報,與往年有何不同?不一樣的清明節,你會有什麼樣的工作和生活?往日因清明而忙碌的你,在這個不一樣的清明節又會做什麼?2020年清明前後,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走訪廣州,看看那些原本因清明而特別忙碌的人,如何度過清明節。(文/梁懌韜)【清明專題策劃 氣象篇】今年清明節的天氣預報,與往年有何不同?
  • 【天氣】熱到30℃?溼度95%!夏天的feel來了!不知道病毒會不會熱死……
    王茂團隊在論文中推測,可能存在最適合新冠病毒傳播的溫度區間。他們統計到武漢近期平均氣溫在4.28℃到6.18℃之間,正好在確診人數上升的溫度區間內。因此,武漢氣溫適宜新冠病毒傳播可能是疫情首先在當地暴發的因素之一。
  • 溼度對人體有何影響?上海降溫啦,來...
    高溫熱浪、寒潮等極端溫度事件,會造成呼吸系統和心腦血管等多種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近年來,上海市氣象工作者採用流行病學和毒理學等多種研究方法,關注不同人群,不同場景下氣象條件和大氣汙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開發疾病氣象風險預報產品。
  • 溼度?溫度?還是……
    現在再來說說我們感受到的「溫度」,它的學名叫做體感溫度,體感溫度重在「感」,即人體對冷熱的感覺,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人體皮膚的溫度。體感溫度與天氣預報的氣溫是不同的概念,天氣預報的氣溫是在觀測場中離地面1.5米高的百葉箱中的溫度表上測得的。
  • 預報溫度和體感溫度不是一回事
    天氣預報中的氣溫是指1.5米高處百葉箱中空氣的溫度;體感溫度是指人體感受到的空氣溫度。 體感溫度是指人體感受空氣的溫度,與實際環境的溫度存著出入。 體感溫度受多種因素影響,但主要有四項: 一是溫度,即是天氣預報的溫度。 二是溼度,通常溫度比較高,溼度比較小,人體不感覺到難受,因為人體表的水分被蒸發掉而感覺比較乾爽。
  • 專家解讀:如何提高災害天氣預報的準確性
    日前,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聯合科普中國APP、新華科普、中國科協科技傳播中心聯合舉辦「災害天氣預警與氣候變化」為主題的世界地球日線上直播,邀請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羅亞麗進行視頻連線,圍繞我國災害天氣預報展開討論。
  • 空氣溼度超80%為「高溼天氣」 柳州12日溼度達95%
    2014年03月14日 07:16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 作者:陳楓 編輯:蘇琳 什麼樣的天氣算「高溼」?
  • 天氣預報一定是準確的嗎?聽聽濟南市氣象臺怎麼說
    每天下午2點到4點是天氣預報主要的製作時段,此時濟南市氣象臺裡的工作人員正在忙碌、緊張的進行實時分析與總結。據濟南市氣象臺預報科科長張永婧介紹,現在天氣預報的製作主要是對大量資料的分析判斷,主要包括實況和數值預報兩種。其中,實況資料是指氣象觀測站實際測到的溫度、氣壓、溼度、風向風力等要素,既包括地面的情況也包括高空的情況。
  • ——《新聞聯播天氣預報》四十年曆程回顧及展望
    至此,電視天氣預報的節目樣態基本確立並延續至今。  上世紀末,作為公眾獲取氣象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新聞聯播天氣預報》節目在氣象防災減災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998年,我國長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出現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節目及時播出長江流域將有大到暴雨的預報,發布暴雨警報,準確播出了關鍵性、轉折性的雨勢預報。
  • 為啥感覺濟南天氣總比預報的熱?竟是龜山站在「搞鬼」
    最近濟南很熱,你會不會經常懷疑天氣預報不準呢?明明要熱炸了,預報的最高溫度也就那樣兒,是氣象臺預報有錯誤,還是我們自己搞錯了?今天咱們就來念叨念叨這個事兒。
  • 天氣預報app官網下載
    墨跡天氣是一款提供穿衣、洗車、紫外線、感冒、運動、旅遊等生活指數,是您日常生活、出行旅遊的必備天氣預報APP,此外app還提供15天天氣預報,5天空氣品質預報,實時空氣品質及空氣品質等級預報。特殊天氣提前發送預警信息,幫助用戶更好做出生活決策,從容應對各類天氣狀況。
  • 11月27日南昌天氣/南昌天氣預報
    11月27日南昌天氣:早上好,今天是11月27日,星期五,農曆十月十三。南昌天氣:陰,溫度 8 ~ 12℃,北風4-5級,日出時間 06:49,日落時間 17:19,降雨量 0.0mm,溼度 80%RH。
  • 新鄉天氣預報
    庚子年(鼠年)2020年07月09日農曆五月十九星期四今日穿衣指數:短袖類新鄉 / 小雨轉多雲 / 23°~30°C / 東風3-4級天氣炎熱,可穿短袖等夏季服裝,注意遮陽防曬。未來穿衣指數:短袖類新鄉 / 溫度持平未來幾天氣溫相對今天不會有太大變化,適宜穿著短袖類衣物。今日出遊指數:不適宜新鄉 / 小雨轉多雲 / 23°~30°C / 空氣良 / 東風3-4級天氣不夠晴朗,但即使宅在室內也要保持好心情。
  • 12月8日昆明天氣/昆明天氣預報
    12月8日昆明天氣:早上好,今天是12月8日,星期二,農曆十月廿四。昆明天氣:多雲轉晴,溫度 4 ~ 16℃,微風1級,日出時間 07:42,日落時間 18:20,降雨量 0.0mm,溼度 77%RH。
  • 12月5日昆明天氣/昆明天氣預報
    12月5日昆明天氣:早上好,今天是12月5日,星期六,農曆十月廿一。昆明天氣:多雲,溫度 6 ~ 16℃,微風1級轉微風2級,日出時間 07:40,日落時間 18:19,降雨量 0.0mm,溼度 77%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