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量巴黎/畢卡索博物館--千人千面畢卡索

2021-02-08 丈量巴黎


畢卡索,相信大家對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他是現代藝術的泰坦(Titan),大師中的大師,在二十世紀沒有一個名字比他的影響力更大。與很多藝術界的大師不同,畢卡索是少數在生前就獲得了人們的認可和讚譽的藝術家,甚至法國的藝術評論界認為1973年畢卡索的逝世提前結束了二十世紀。是他,讓白鴿成為和平的象徵;是 他,讓海魂衫風靡世界;是他,讓「畢卡索」成為「標新立異,與眾不同」的代名詞。但是,你可知道,畢卡索並不是他的本名?



"—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莎士比亞(Shakespeare)

—想到畢卡索,你可能會想到這樣的畢卡索?


▲自畫像1901



這樣的畢卡索?





這樣的畢卡索?




還是這樣的畢卡索?



相信"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畢卡索。」因為在畢卡索長達92年的一生中,不斷打破 自己已經形成的藝術風格,不斷超越自己,並不斷創立新的藝術風格。



★巴黎畢卡索博物館★


畢卡索博物館(Picasso Museum)在世界上有三座,一座在巴黎,一座在巴塞羅 那,另外一座在馬拉加。



法國巴黎畢卡索博物館是著名的畢卡索博物館是世界上三所畢卡索博物館之一,坐落 在巴黎三區的薩雷公館內。薩雷公館被譽為是「17世紀巴黎大公館中最宏大,最特別 的公館。(始建於1656-1660)。1975年,巴黎市議會經過商議決定將薩雷公館改 造為國立畢卡索博物館。



在這裡收集了許多畢卡索的畫作及雕刻作品,館中藏有畢卡索的5000多幅藝術作品,從油畫到素描、版畫、陶塑,種類非常繁多。畢卡索繪畫作品的歷史在巴黎國立 畢卡索博物館的藏品中得以充分展現,包括近300件畫作。從藍色時期的《自畫像》 和《賽樂絲汀娜》到晚期的吻、大裸女、鬥牛士和樂師,涵蓋了畢卡索藝術生涯中主 要時期的代表作。《亞維農的少女》的素描稿、1912年的《藤椅上的靜物》(第一 件現代藝術拼貼畫)、立體派傑作《彈吉他的男子》和《彈曼陀林的男子》(1911- 1913年),立體主義時期別具一格的組裝、紙張拼貼和結構系列(1912-1916年), 古典主義傑作《泉邊三女子》和《排笛》,1924-1930年期間卓越的超現實主義油畫 系列,描繪西班牙內戰的「戰爭繪畫」,納粹佔領法國時期的《死亡象徵》,50年代混 合了波普精神的繪畫和雕塑,以及最後十年與古代大師們對話的作品。


▲三泳客1918


作為西班牙人的畢卡索為什麼會在巴黎有這樣一座藏品豐富博物館呢?畢卡索的藝術創作又經歷了多少個不同的風格時期呢?而在各個不同的時期,又是哪些繆斯女神讓畢卡索汲取靈感呢?畢卡索又是如何向其他藝術大師學習並向他們致敬的呢?請大家跟我一起走進巴黎畢卡索博物館,通過館藏展」畢卡索的晝與夜」一起來探索大師畢卡索的傳奇一生!


另外,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我還將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巴黎畢卡索博物館的最新特展 「畢卡索.魔術畫」


▲女人胸像及自畫像1929


從1926年夏天到1930年春天的四年期間,畢卡索創作了大量的繪畫作品並形成一套體系。

1938年,藝術評論家ChristianZervos將其描述為「Tableaux magiques」(魔術畫)。

通過這些作品,尤其是奇特的人物肖像,畢卡索體驗了不同造型方式,探索了深刻的情感維度,也開啟自己藝術道路上的一個新篇章。這個創造性實驗也預示了十年後《Guernica》(《格爾尼卡》)的成就。


平時這些作品散落在世界各地,而本次展覽將收集畢卡索這套獨特作品中的大一部分,它們不僅能夠呈現出畫家自身的發展歷程,並能融入當代超現實主義與心理學的時代背景。


相關焦點

  • 丈量巴黎 | 畢卡索博物館:千人千面畢卡索
    ★巴黎畢卡索博物館★畢卡索博物館(Picasso Museum)在世界上有三座,一座在巴黎,一座在巴塞羅 那,另外一座在馬拉加。法國巴黎畢卡索博物館是著名的畢卡索博物館是世界上三所畢卡索博物館之一,坐落 在巴黎三區的薩雷公館內。薩雷公館被譽為是「17世紀巴黎大公館中最宏大,最特別 的公館。(始建於1656-1660)。
  • 巴黎畢卡索博物館
    陰雨的冬季,最適合逛博物館了,這次和大家一起走進巴黎畢卡索博物館。
  • 重新開張的巴黎畢卡索博物館為何不可錯過
    畢卡索博物館 巴黎畢卡索博物館與巴士底獄、國立蓬皮杜藝術中心共同構成巴黎瑪黑區的文化地標。
  • 「畢卡索-地中海」:畢卡索博物館國際影響力的完美例證
    (引自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章程的定義,該章程在2007年8月24日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的國際博協第22屆全體大會上被通過)。巴黎國立畢卡索博物館於2010年通過法令成為公共機構(établissement public),需要履行數個突出其藏品的使命,這些使命主要由其科研和文化規劃(PSC)確定。
  • 雨中尋訪畢卡索博物館
    學藝術的都在關注,親愛的!
  • 把畢卡索博物館帶回家
    今天推薦的這套《把畢卡索博物館帶回家》,就是一套能和孩子一起玩起來的藝術啟蒙書,在家就可以和孩子策劃一場獨一無二的畫展!(法) 貝亞特麗斯 · 豐塔內爾《把畢卡索博物館帶回家》 2018年3月 未小讀 出品 可以玩的藝術啟蒙書 《把畢卡索博物館帶回家》的內容組成豐富卻不複雜。
  • musée Picasso | 巴黎畢卡索美術館館藏珍品
    musée Picasso | 畢卡索美術館 museepicassoparis.fr巴黎的>畢卡索美術館位於瑪萊區的一條小街上,館內共藏有3000餘件畢卡索作品,從畢卡索的繪畫到雕塑,以及書信、草圖手稿和拼貼畫等,種類非常繁多。
  • 畢卡索 莫奈 梵谷…他們是怎麼進的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館內收藏了上下五千年、縱橫五大洲的藝術珍品,簡直可以稱為是萬國博物館。尤其是法國印象派畫家的代表作享譽世界,雷諾瓦、畢卡索、梵谷等一代宗師的巨作價值連城,就連盤踞於大門兩側的青銅獅子塑像也成了芝城的標誌。 博物館正門入口處面臨密西根南大街,外觀呈維多利亞風格。整個博物館共分10個展館,收藏了30萬件以上的展品。
  • 畢卡索博物館——「我畫了一輩子,才畫的像個孩子」
    追尋著地中海氣候帶來的放鬆與隨性,我們來到了巴塞隆納畢卡索博物館,這裡曾是畢卡索的寓所
  • 畢卡索《男人半身像》(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畢卡索在早期的立體主義實驗中,把非西方繪畫元素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中,特別是在伊比利亞和非洲雕塑中,他在他經常參觀巴黎民族志博物館、巴黎人類學博物館時看到了這一點。在《男人半身像》中,畢卡索使用了一種非洲木製面具常見的深橙色、鐵鏽色和棕色顏色調色板。這件作品中,形狀簡單但令人難以忘懷的形狀,長鼻子和大菱形眼睛和嘴巴,讓人想起查爾斯·席勒拍攝的丹面具。
  • 巴黎「美女與美女畫廊」藏匿畢卡索等藝術家大量被盜作品
    據悉,原定於6月4日在巴黎刑事法庭開庭的巴黎「美女與美女畫廊」(Belle et Belle gallery)因藏匿畢卡索、米羅、賈科梅蒂和其他藝術家的大量被盜作品而受審的案件被推遲到2021年6月2日至4日。
  • 畢卡索《藍色房間》畫中有畫
    然而,畢卡索的不少作品同時又充滿了神秘色彩,特別是其作品《藍色房間》驚險的「畫中畫」問題,更激發了人們對其作品進行研究與探索的欲望。  據報導,《藍色房間》早在1927年就被美國菲利普藝術博物館收藏。由於畫中所描繪的裸女沐浴形象存在著異樣的筆觸線條,這使得專家們很早就懷疑在這幅作品下隱藏著什麼。
  • 【藝術】巴黎大宮:畢卡索和他的「門徒」
    巴黎大宮(Grand Palais)在2015年10月7日至2016年2月29日舉辦「Picasso.mania」展,15個展廳裡懸掛著412幅作品,100幅畫是畢卡索的,而另312幅則出自其他78名藝術家之手,其中有中國藝術市場寵兒-嚴培明和曾梵志畫的畢卡索肖像,也有鼎鼎大名的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和大衛•霍克尼等人向大師的致敬之作。不容錯過。
  • 畢卡索:一生專注於女人
    我去見畢卡索,問他該怎麼講。他回答,還不是老一套。」 畢卡索一生都在作品與生活中全身心地享受性的樂趣。據讓·克萊爾說,「畢卡索每次換個女人,也是每次換個標準,換個視覺,因為他要全部佔有女人,直至她的視覺;這時他自己也換了個人。」
  • 畢卡索最後的女人
    其中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一見鍾情  1953年的一個秋天,著名畫家巴勃羅·畢卡索「和平時代」個人藝術展舉辦在即。這次,他有一個特別的想法,運用新的材質來展現藝術想像力。  這時,畢卡索正與情人吉洛的關係正陷入僵局,因為畢卡索實在太多情了,女人們總是拒絕不了才子的邀請,而最後受傷害的往住是女人。於是,吉洛這個倔強、不可一世的女人揚言要帶著她與畢卡索的孩子嫁給一個工程師。而正處在苦惱煩悶之際的畢卡索,就這般遇見了傑奎琳。  1953年底,吉洛真的帶著兩個孩子離開了畢卡索,這讓畢卡索十分惱怒;另一方面,畢卡索卻向傑奎琳展開了熱烈的追求。
  • 畢卡索大展2019年登陸北京,UCCA將呈現106件國立巴黎畢卡索美術館的收藏
    此次與國立巴黎畢卡索美術館(Musée national Picasso-Paris)合作的展覽,由該館合作策展人艾米利婭·菲利普策劃,作品也均由館方提供。這標誌著該館藏品在中國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展示,將展出106件藝術作品,其中包含藝術家本人創作的32幅繪畫作品、12件雕塑作品和53件紙上作品,以及9件畢卡索的個人收藏。
  • 畢卡索故事 | 天才的朋友圈
    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比如阿波利納爾和薩爾蒙主編先鋒文學期刊《詩歌與散文》,在一次雜誌晚會上,他們就將畢卡索介紹給法國詩人和藝術評論家莫裡斯・雷納爾(Maurice Rayanl)、法國作家亨利-皮埃爾·羅謝(Henri-Pierre Roché)等人,而後者又將畢卡索介紹給美國作家與詩人、二十世紀巴黎藝文盛景的推手——葛楚‧史坦(Gertrude Stein)和李奧‧史坦(Leo
  • 朵拉·瑪爾:她是畢卡索的愛人,也是才華橫溢的藝術家
    朵拉·瑪爾 , 愚比王,1936,銀鹽照片24 x 18 cm, 巴黎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工業創作中心《愚比王》這幅作品的名字來源於阿爾弗雷德·傑裡恐怖小說中的主人公,是一個怪物的特寫。它眼睛呆滯,耳朵下垂,具有豬、蝨子、大象等元素,挑戰了觀者的視覺認知,體現出超現實主義者對怪誕事物的熱衷。
  • 畢卡索的反戰巨作《格爾尼卡》
    「畢卡索永遠是年輕的」畢卡索出生在西班牙,長期在法國進行藝術創造活動,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之一,立體畫派創始人。他一生畫風多變、不拘一格,後人用「畢卡索永遠是年輕的」說法來形容他多變的藝術風格。
  • 畢卡索的素描與速寫情色畫
    他在一九七三年逝世以後,從分散在各地的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品裡,發現了許多鮮為人知的作品,讓人們看到了畢卡索最隱秘的一面。那就是畢卡索愛女人,愛女人的身體,愛女人身體上的特點。他的一雙炯炯有光的黑眼睛,愣愣地盯著女人的特點,在他的畫筆下表現得纖毫畢露。   一九七一年,畢卡索已九十歲高齡,又畫出《戴裡埃家》組畫,亦名《德加在妓女中間》,畫得同樣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