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拔火罐是祖先留給我們最健康、最原始的調理身體,預防疾病的方式,很多人在感覺自己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都會選擇去拔拔火罐,也知道拔完火罐後身上會留下一些罐印,但看看也就過去了,沒放在心上。熟不知,拔火罐的過程並不是最重要的,最害怕的是留在你身體上的罐印都代表了你身體有哪些亞健康問題你自己居然不知道!下面,「養生之道」帶你學會「罐印辨症」。
上期,我們簡單的講了一下拔罐後的罐印辨症,現在,我們為您詳細分解五臟六腑區域的罐印。
五臟六腑區域怎樣劃分?
(一)心肺區
A.沿著督脈,畫一條豎線;
B.在大椎處畫一條,然後沿著肩胛的下沿畫一條橫線,兩線之間,即為心肺區;
C.以中點為界,上為肺區,下為心區。
(二)肝膽脾胃區
A.沿著肋下沿畫一條線,這條線和脊柱相交處,即為第二腰椎;
B.在第一腰椎處,畫一條橫線,此條橫線和肩胛下緣的橫線之間,為肝膽脾胃區;
C.以中點為界,上為肝膽,下為脾胃。
(三)腎及大小腸區
A.沿著胯上緣畫一條橫線,與脊柱相交,即為第四腰椎。
B.在第三腰椎處,畫一條橫線,此條橫線和第一腰椎之間,為腎區;
C.第三腰椎和第五腰椎之間,為大小腸區。
(四)生殖膀胱區
A.第五腰椎和骶椎之間,為生殖膀胱區,女性表現為婦科,男性表現為男科。
旋轉四維能量火罐罐斑辨症及對症調理方案
(一)共性:1、看顏色
A.正常顏色:粉紅色;
B.紅色:炎症、實症、熱症;.
C.白色:虛症、氣血兩虧、功能低下;
D.青色:虛症、寒症、風溼;
E.紫色:瘀證、陳舊性病、原來的病。
2、看形狀
A.點狀 :初發證;
B.片狀 :局部病;
C.圈狀 :慢性病;
D.梅花狀:受驚嚇;
E.雲霧狀:原來的病;
F.條狀:梗塞;
G.凸出的月牙狀:腫瘤的早期。
(二)個性:(註:未標明「起罐時」顏色的皆為起罐後長期保持的顏色)
1、肺區
A.紅色:肺熱 ,一般可見呼吸道炎症,症狀為咽幹,咽癢 ,咽痛;
B.白色:肺虛,症狀為氣短 ,懶語 ,頭痛 ,注意感冒;全身無力,怕冷,皮膚乾燥,不喜油膩。
C.青色:寒氣侵體,氣不夠用,缺氧、有氣喘、咳而無力等;
D.紫色:肺氣瘀積,症狀為胸悶氣短、陳舊性呼吸道炎症等;
E.紫色圈狀:表示陳舊性肺炎,結核留下的鈣化點等;
F.起罐時兩側出現紫紅色時支氣管炎;
G.起罐時出現淡紫色或紅色為扁桃體炎;
H.毛孔張開:感冒症狀。
對症調理:
白色,青色,配套背部綜合套(補法),著重肺俞、腎俞、脾胃俞;
紅色,紫色,配套肩頸調理套(瀉法),著重肺經,肺俞。
2、心區
A.紅色:心肌炎,心慌如心律不齊、臉紅等;
B.白色:頭暈氣短、心煩、心氣心血虛、手腳涼、大腦缺氧等;
C.青色:早期冠心病如胸悶、心絞痛、失眠、頭痛等
D.紫色:心經不通、頭陣痛、稽睡、心動過緩、左肩臂疼痛不適等
E.紫紅色:椎管炎、有痛感(重時);
F.青紫色:椎管狹窄、後腦部陣痛、記憶力下降、睡眠質量不高等;
G.起罐時出現有小面積斑點,表示相交頭部有腦供血不足現象;
H.起罐時出現紫紅色斑條表示患者是頸椎疾病;
I.起罐時出現紫色圈狀表示多發性腦溢血、頭陣痛、局部有血栓等;
J.起罐時毛孔張開,有風溼、局部關節痛等;
K.起罐時出現白色為氣血兩虧。
對症調理:
白色,青色,配套養神益元套(補法);
紅色,紫色,配套背部綜合套(瀉法),著重下焦火灸,心俞,腎俞。
3、膽區
A.紅色:膽囊炎、口乾口苦、兩肋痛、食後腹脹等;
B.白色:膽虛、神經衰弱、失眠、怕聲響等;
C.青色:膽陰虛、多夢、睡眠差、噩夢等;
D.紫色:排洩功能差、口乾、口苦、厭嘔等;
E.起罐時出現白色凹進去的小坑,是膽結石;
F.起罐時圈狀罐印表示膽囊手術;
G.起罐時出現毛孔閉塞,呈現灰白色是膽氣虛弱。
對症調理:
白色,青色,配套養神益元套(補法);
紅色,紫色,配套美體塑身套(不做平衡大壓法)。
4、肝區
A.紅色:肝火旺、易發脾氣、眼睛乾澀等;
B.白色:肝虛、精神萎攠不振、無力等;
C.青色:肝氣不舒、肝陰虛、頭暈、眼花迎風流淚、抽筋、腰酸膝軟等;
D.起罐時圈狀罐印,表示氣滯,中間圈狀有肝囊腫,兩肋痛;
E.起罐時出現白色是肝血虛;
F.起罐時出現隨毛孔粗大是肝風內動,容易腦中風偏頭疼;
G.起罐時出現斑中央發青,表明患者有肝炎;
H.起罐時出現紫色並僵硬為肝硬化,圈狀凸狀紫色為肝囊腫、肝區疼痛等;
I.起罐時整個肝區出現紫色或是紫紅色為血粘調度高、脂肪肝、事物模糊等。
對症調理:
白色,青色,配套背部綜合套(補法),
著重肝俞,脾俞,腎俞;
紅色,紫色,配套背部綜合套(瀉法),著重下焦火灸。
5、脾區
A.紅色:脾熱、飲食停滯、腹脹滿疼痛、頭重、小便不利、乏力無力、口舌生瘡、口苦口膩等;
B.白色:脾虛、面氣萎黃、腹痛腹瀉、四肢涼、消化不良、頭暈(低血壓,貧血)等;
C.青色:脾功能失調,肌肉消瘦,腹脹,腹瀉,完谷不化,食欲不振;
D.紫色:脾瘀、高血脂、血糖度高可能伴有高血壓、胃脹滿等;
E.起罐時出現淡紫色或紫色圈,表明氣滯、脾氣不好、經常發脾氣;
F.起罐時出現白色伴隨有毛孔粗大是脾寒停滯症;
G.起罐時出現灰白色隨毛孔閉塞是脾虛症。
對症調理:
白色,青色,配套背部綜合套(補法),著重脾俞,心俞,腎俞;
脾經:陰陵泉,血海,地機;
紅色,紫色,配套美體瘦身套(不用平衡大壓法)。
6、胃區
A.紅色:胃病、胃炎、胃痛、消谷善飢、胃烷灼痛、牙齒紅脹痛等;
B.白色:胃虛、面氣無光華、吐納濁氣等;
C.青色:消化不良、遇冷則痛、遇溫則減等;
D.紫色:表明上火、食欲不振、積食、胃脹等;
E.起罐時出現上紅下青,大便先幹後稀。
對症調理:
白色,青色,配套背部綜合套(補法);
紅色,紫色,配套背部綜合套(瀉法)。
7、大小腸區
A.紅色:大小腸熱,大便乾燥或伴有口臭,頭暈症狀。陽虛便秘:容易疲倦、陰虛便秘、胸煩氣躁、吐黃痰等;
B.白色:大小腸虛、大便稀、腹脹等;
C.青色:大小腸寒,多見腹痛腸鳴大便排不淨、大便不成形、口有異味、頭暈等;
D.紫色:大小腸實症、大小腸瘀積,有毒素、導致大便不正常、婦科白帶異味、尿黃等。
對症調理:
白色,青色,配套背部綜合套(補法);
紅色,紫色,配套美體塑身套(不用平衡大壓法)著重下焦火灸。
8、腎區
A.紅色:腎陰虛、腰肌勞損、腰困等;
B.白色:腎功能不足、男腰酸、女下肢浮腫等;
C.青色:腎氣不固、面白神疲、聽力減退、腰漆酸軟、小便頻數而清或尿後餘歷不盡或遺尿或小便失禁、頭暈等;
D.紫色:腎虧、腰痛、腰疼、耳鳴等;
E.起罐時出現毛孔擴張,長時間不消退左腎表明腰部有風寒,右腎表明在相交兩腿關節右風溼;
F.起罐時出現紫斑片為腰部受過損傷如扭傷,挫傷撞傷等多種外傷引起的;
G.起罐時圈狀罐印表示有腎囊腫。
對症調理:
配套腰腿調理套或養神益元調理套。重點:肝脾腎經,腎俞,脾俞。
9、膀胱區
A.紅色:前列腺炎症、尿不暢、附件炎、尿燒濁感等;
B.白色:性功能低下、尿頻等;
C.青色:男性前列腺增生、小便淋漓不盡、女性宮寒、手腳涼、易子宮肌瘤等;
D.起罐時毛孔張開,男受嚇、性功能低下等,女性生產後受風、全身關節處酸脹等;
E.起罐時下部出現紫紅色斑點時,患有痤瘡;
F.起罐時整個出現灰白色,並在凹陷狀表明性功能減退。
對症調理:
白色,青色,宮寒血虛,月經不調,配套麗人生殖調理套或麗人乳腺調理套。
火罐禁忌及注意事項
(一)拔罐的禁忌症
1、有出血傾向的疾病禁用拔罐,如血小板減少症、白血病、過敏性紫癜等;
2、新傷骨折、疤痕、惡性腫瘤局部、靜脈曲張等禁用;
3、婦女月經期、妊娠期、斷奶前禁用;
4、心、腎、肝嚴重疾病以及高熱抽搐者禁用;
5、皮膚過敏、外傷、潰瘍處禁用;
6、五官部位、前後二陰部位不宜用;
7、大出血、過飽、大汗、大渴、酒醉、太過飢和太過勞等禁用。
(二)注意事項
1、拔罐時應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夏季避免風扇直吹,冬季做好室內保暖,避免感受風寒;
2、注意清潔消毒。施術者雙手、受術者拔罐部位均應清潔乾淨或做常規消毒,拔罐用具必需常規消毒;
3、瘀血、小水珠、瘙癢、拔罐可以使皮膚局部出現小水泡和出血點等現象,均屬正常治療反應。一般陽證、熱證多呈現鮮紅色瘀斑;陰證、寒證多呈現紫紅色或淡紅色瘀斑;寒證、溼證多呈現水泡、水珠;虛證多呈現潮紅或淡紅。若局部沒有瘀斑,或雖有潮紅,但起罐後立刻消失,說明病邪尚輕、病情不重或病已接近痊癒。(具體參考旋轉四維罐斑診斷)
4、一般拔罐後4小時之內不宜洗澡;
5、四肢發冷、噁心嘔吐、心慌心悸、拔罐過程中若出現臉色蒼白、神昏僕倒、出冷汗和頭暈目眩等症狀,此為暈罐,應立刻停止拔罐,讓病人平臥,飲溫開水或糖水,休息片刻,多能好轉。暈罐嚴重者,應針刺或點掐百會、湧泉、足三裡、中衝、內關和人中等穴位,或艾灸百會、氣海、湧泉、關元等穴位,必要時及時送入醫院進行急救。
----
成功,不在於您贏過多少人,而在於您與多少人分享,分享智慧,功德無量!
旋轉四維網址:www.xzsw001.com
旋轉四維熱線:400-091-6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