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軍旅劇有很多好看又經典的劇,《雪豹》、《亮劍》都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尤其是文章飾演周衛國的《雪豹》,是好多觀眾心裡的意難忘。
拋開演員人品問題不說,文章的演技還是很值得讚賞的。
周衛國從一個不諳世事天真莽撞的貴公子到一個孤身一人為國奮戰的大將軍。
這中間的轉變,不能太突兀也不能太膚淺,文章把所有的層次和尺度都把握的很好。後來張若昀也演過一版《雪豹》,演的也不錯。
當年看《雪豹》的時候,是真的沒覺得這部電視劇能稱得上經典。
但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想一想近幾年的劇,還是老電視劇更有內涵。
連一個軍旅劇《雪豹》的愛情戲都比一些所謂的偶像愛情劇寫的要好。
周衛國和蕭雅、陳怡之間的感情糾葛,至今仍是許多觀眾心裡的意難忘。
最終抗日戰爭勝利,周衛國和陳怡在一起的設定,讓人很難接受。
畢竟影視劇裡的愛情,男主還是要專情才比較討喜。
但是,軍旅劇畢竟不是偶像劇,當時不懂的事情,現在回想起來,是有幾分理解的。
就像在一檔綜藝節目裡,蔡少芬聊過自己和張晉的一些生活小事。提到過,如果自己不幸出了意外,那一定要找一個對孩子很好的繼母。
在其他人安慰她張晉會為了她孤獨終老的時候,很清醒地說,現實一點,肯定會再找一個的。
這才是人的真實想法,許多年之後的蔡少芬尚且能清醒的意識到這一點。
更何況是許多年前把結婚生子當成必須任務的周衛國。
身邊的人在戰爭中能離開的都離開了,父母、兄弟、愛人、戰友,上天幾乎沒有留給他活下去的動力。
即使他是一個接受過新式教育的人,可是父親死的時候,他就沒能盡孝道。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為了死去的父親,他也會結婚生子。
02.
既然無論如何要結婚,那和曾經相愛過的陳怡在一起,總是比其他人要好一些。
許多人問,和陳怡在一起的時候,周衛國可曾想起死在南京街頭的蕭雅。
可曾想起這個傻姑娘苦苦等了他那麼多年,可曾還記得這個姑娘為了讓他安全逃離開槍自殺?
周衛國沒有忘,正因為他沒有忘。所以,周圍的人都知道周排長平時冷冰冰的,只要一談起打鬼子就和瘋了一樣。
和大部隊走散,從高高在上的軍官變成一個渾身是傷的閒人。
被追殺被輕視,吃了那麼多苦他都忍著,卻終於忍不住和手下比試的時候,在終點處喊出自己的情緒。
那個吃了那麼多苦都面不改色繼續殺敵的戰士,聲嘶力竭地喊著蕭雅的名字。
一遍又一遍的叫著蕭雅的名字,毫不掩飾自己的思念與愛意。
從前和蕭雅在一起時,他是個羞澀靦腆地大男孩,不喜歡把自己的愛訴諸人前。
可現在他能毫不掩飾的說出自己的愛的時候,蕭雅已經不在了。
身為一個貴公子,他一直覺得權貴們雖然自私卻是愛國的。但是他盲目的自信,一直覺得自己能守住南京。
最後他們不過是用來拖延敵人的棋子,丟了南京,丟了蕭雅,也丟了自己的從前過往。他一直以來效忠的黨國不過是個笑話。
蕭雅的死讓他覺得他從前的人生不過就是一個笑話。
所以他不再做貴公子,徹底變成了周衛國,丟掉了自己身上最後一絲周衛國的影子。
03.
從前的他,一眼看到是個花花公子,是個斯文敗類,這是陳怡最初愛上的周文。
和蕭雅在一起的周衛國,更像是一個急於長大的男孩,想要保護自己愛的姑娘和國家。
這時的他還有一點周文的天真,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可是蕭雅死後,他是一個全新的周衛國。
一次又一次被現實打敗,一次又一次失去自己所在乎的人。
再次見到劉遠的時候,劉遠向他道歉,說自己當初應該強行帶走蕭雅,這樣也不會讓蕭雅自殺身亡。
看著身上沒有半分生氣的周衛國,劉遠是後悔了的,他覺得是自己對不起這個弟弟。沒能替他保護好最愛的人。
可是,這一句又一句的追悔和愧疚何嘗不是在挖周衛國的傷疤。
是他逃婚才讓蕭雅等了他一年又一年,是他說南京守得住才讓蕭雅一直在南京等他。
面對劉遠的關心,他說,不是不能和別人在一起,而是裝不下。
鐵骨錚錚的周衛國,滿身是血的從戰場上下來都沒哭過,摸著自己的心說,這裡已經有蕭雅了,裝不下其他人。
一滴滴滾燙的淚滴在了他自己的心上,紅了眼眶的他或許又想起了那天南京城滾燙的戰火和鮮紅的血。
只是,周衛國往後沒有蕭雅參與的那許多年人生,又經歷過許多場戰爭。在無數場炙熱的戰火和鮮血中保家衛國。
活下去,等到戰爭勝利後,娶妻生子,平平凡凡的度過這一生。才能對得起離開的父親和戰友們。
心裡裝不下就是裝不下,但是和陳怡在一起,互相照顧,不失為一種好的生活。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或許蕭雅一直住在周衛國心裡,但和周衛國攜手共度一生的卻只能是活著的陳怡。
重刷《麻雀》發現,李易峰張若昀在情敵關係中找到了最佳相處方式
李易峰《麻雀》告訴《清平樂》編劇有多重要,不是只有愛情戲好看
鄭爽被胡彥斌發博怒懟,一本書塑造出的暖心前任形象徹底崩塌?
白淺:敢於做一個「嬌氣」的女人,敢於接住所有的寵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