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O牌是一款風靡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桌遊,以簡單的規則,豐富的卡牌等特點吸引了一大批玩家的喜愛。不管是朋友聚會,還是家庭聚餐,抑或是企業團建,用來活躍氣氛,增進感情,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不過,有如此大影響力,UNO牌作為一款遊戲,也在積極探索如何幫助弱勢群體,增進社會福祉,比如UNO牌曾推出盲文版本和色盲/色弱版本,讓視覺上有障礙的朋友們也能夠享受到遊戲的樂趣。
除了遊戲,UNO牌還在外語教學界佔有一席之地,這是很多人所不知道到。今天,我們可以一起來了解,UNO牌如何幫助學生學習外語的吧!
說到外語教學,外語學習,想必部分讀者已經開始搖頭,覺得苦不堪言。
我曾見過有人,買來單詞書,從第一頁開始反覆抄寫"abandon,動詞,遺棄,離開,放棄,終止,abandon",不過據說,十天半個月下來,abandon可能是這本單詞書中你唯一記得的單詞。
如何學外語更有效呢?
這裡我們要提到」多感官教學「,首先我們要了解,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人對外界信息的加工和處理,然後內化為個人知識建構的一個過程。
而這就需要我們身體的各個感覺器官幫助我們獲取外界的信息,包括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和本體感覺等。這些感官將外界信息傳送到大腦,而大腦則會處理這些信息,進行解碼,並作出反應和學習。
而」多感官教學法「就是幫助學生,通過互動,將聽,說,看,寫等都動員配合起來,更加有效,快速地學習。
胡御珍(2005)‧《以「多種感官教學法》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
當學習新的資訊時,學生透過親身體經驗,利用多種感官渠道輸入消息,即是利用視覺,聽覺,觸覺及動作感覺的訊息同時輸入到大腦裡,就是一種豐富及整合的多感官學習習經驗 。
於"操練和深化"的過程中,重覆地透過多個感官的資料輸入,可以將學習內容更突顯,整全和持久地從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印象。同時 ,在加強操練程過中,令學生感到更有趣味並更專注地學習。
舉個例子,現在主頁君對你說一句話,請你先在心中默念,你要怎麼回答我噢~
1.「Hi!」>>>>> 你是不是也會回我一句「Hi」或者「Hello」
2.「OK, good bye!" >>>>>我猜你也會回我一句"Bye!"或者"Bye bye」吧
你不會去把Hi和Good Bye翻譯成中文,你會直接做出反應行為。這是為什麼呢?我想是因為,這兩個短語,你是通過互動,從多個感官直接習得了,聽到他們時,你所需要做出的反應。
我想,當你的對手喊UNO的時候,我想你也不會去翻譯「UNO,西班牙語/義大利語,一」吧?
UNO牌有哪些優點呢?
UNO牌,規則簡單,普及度高,幾乎不需要在課堂上另外花時間解釋遊戲規則,學生可以快速上手;
UNO牌的顏色鮮明,豐富,紅,黃,藍,綠,黑,非常易於識別,讓學生快速將語料和顏色進行聯結,幫助記憶;
UNO牌追求互動,你一個+2,我一個反轉,也是語言課堂上所希望看到的,學生們通過互動,進行更多輸出;
最後UNO牌容量靈活,3個人到12個人,都可以玩,很方便課堂上的靈活分組。
UNO牌是如何被應用到外語課堂的?
我們可以看看這個最簡單的例子。
來自義大利的Larissa老師,在UNO牌上做了一點」手腳「,在UNO牌的中間寫了一些短語和任務。規則和UNO完全一樣,只不過,當你打出這張卡牌的時候,需要完成牌上指定的任務,或者用牌上的短語,完成一個句子。
比如,當我打出黃色的1的時候,我就需要用go abroad造個句子,「He doesn't need any Visa to go abroad!",而我的下家可能就需要打出一張黃色的2,上面的短語是"take an exam",那她/他就需要用這個短語造句,"I have to take an exam before I go study abroad!"。
在打牌的過程中,學生沒有很多時間去進行思考,然後造句,翻譯,而這樣的反覆造句,則會讓學生將不同顏色的卡牌,與自己所造的句子進行聯結,或許當他以後看到黃色的卡牌,他就會想到,「Oh, I have to take an exam before I go study abroad!"。
或者,讓我們來看看《102 more uses for uno》這本書,裡面有各種各樣以UNO牌為原料,創造的各種語言學習小遊戲。
(《102 more uses for uno》封面)
比如,我現在想要和學生們一起練習英語的基本句子結構。我可以自己先在空白的模板上填上我想要的自定義內容。
比如藍色牌=狀語,藍1=before class,藍2=last Monday,藍3=last night
而黃色牌=動詞,黃1=go,黃2=eat,黃3=play
將卡牌按照顏色分好類,請同學A隨機在黃,藍兩種牌中選取一張牌,並組成一個問題,詢問同學B,而同學B則需要如實回答A的問題。
舉個例子:A同學拿了一張藍2和黃3,那他就要用last Monday和play造個句子,詢問B同學。「What sport did you play last Monday?",B同學回答:「Oh, I didn't play any sports."。
在這樣的交流中,學生從眼睛(視覺)獲取顏色和短語等信息,然後說出來,並且獲得來自耳朵(聽覺)的信息,並用這些信息與同學進行真實的互動。
大家說說,這樣的多重感官學習和一個人默默抄寫"last Monday = 上周一,狀語",哪種方法更能讓你快速學習一門外語呢?
參考資料
胡御珍(2005)‧《以「多種感官教學法」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 香港:教育局
教育局(2005)‧《「多感官教學 - 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校本支援計劃分享會簡報》‧ 香港:教育局
教育局(2006)‧《如何提升學童的讀寫能力家長培訓課程 ─ 導師手冊》‧ 香港:教育局
Dana Chaffin. "102 more Uses for UNO®", accessed April 1, 2020. http://www.trimir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