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款滋潤湯水能治皮幹脫屑
多吃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菠菜、胡蘿蔔、茼蒿、豬肝、黃豆、花生和五花肉……
專訪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劉靖 教授
■新快報記者陳豔 通訊員張秋霞
秋冬季節,皮膚乾燥開始困擾人們了。有些人臉上幹得脫皮屑,一小塊一小塊的皮屑掛在臉上怪難受也影響美觀;有些人是腿上脫屑,脫下貼身穿的長褲,那上面一層白花花的「粉末」,輕輕一抖就「皮屑飛揚」;還有的老人,手指頭甚至幹得裂口了,疼痛難忍;由於皮膚幹,有些人還出現了難忍的瘙癢症狀。中醫理論認為:「人與天地相應」,「秋屬金,其氣燥」,秋燥易傷肺,而肺外合皮毛。所以皮膚容易在秋季出現幹、癢、脫皮屑等症狀。再加上冬季來了,寒邪也隨之而來,寒為陰邪,易傷陽氣;且寒性凝滯,易使血脈阻滯,肌膚失於濡養,進而加劇皮膚幹、癢的症狀。
西醫則認為:冬天新陳代謝減慢,皮膚皮脂腺汗腺分泌減少,皮膚會感覺非常乾燥。老年人則是皮脂腺的退行性萎縮,功能減弱引起;年輕人則與穿著化纖毛織品,洗澡用鹼性過強的浴液,洗澡水溫過高等,導致皮脂越來越薄,水分蒸發加快,皮膚缺水有關。
劉靖醫生告訴記者,如果皮膚僅僅是脫皮還沒有開始瘙癢,則應抓緊治。多吃一些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菠菜、胡蘿蔔、茼蒿、豬肝、黃豆、花生等),飲用幾款湯水,並適當吃些含油脂豐富的五花肉,外搽適合自己的滋潤保溼霜,可有效對付脫皮脫屑症狀。「千萬別用含有酒精成分的保溼產品。」劉靖稱,酒精具有揮發性,更容易帶走皮膚表面的水分。油性皮膚別用去油脂功能太強的洗面奶,保溼則用液狀、乳狀的產品效果更好。乾性和中性皮膚秋冬季節一定要搽保溼產品,霜類的產品皮膚吸收效果更好。如屬於過敏性皮膚則可以使用一些藥妝產品。
去皮屑面膜DIY 脫皮時可以自己製作簡單有效的面膜,取維生素A、D膠丸、維生素E膠丸各適量,滴到容器內,再加入鮮牛奶、雞蛋清,攪拌均勻後作為面膜敷臉。嘴唇如果出現乾裂、脫皮,可以先用溫水溼敷,然後直接搽上維生素A、D膠丸裡的油狀液體,這種方法也可以用來預防秋冬季節的嘴唇乾裂。
手乾裂 先用溫水泡手20分鐘或用地骨皮30g煎水泡手,如果有瘙癢,大飛揚30g,等裂口處快幹時搽上凡士林或者尿素軟膏、潤手霜;然後用保鮮膜將裂口處包起來,大約一小時後拆開,這種方法又叫封包療法,每晚一次見效快。藥食同源,因此,劉靖醫生推薦了幾款適合皮膚乾燥人士飲用的湯水。
蜂蜜水 每天一杯蜂蜜水,用30攝氏度的水衝蜂蜜喝。
五指毛桃豬骨湯 這款湯健脾補肺行氣化溼,煲時可加紅棗,老少皆宜,但感冒咳嗽一周內不宜飲用。
石斛茶飲 劉靖醫生將石斛稱為「滋陰聖品」,對於改善秋冬季節的皮膚乾燥非常有效。可用10g石斛用水煮半小時,然後將其放入保溫杯中作為茶水飲用,石斛甘微寒,滋陰降火,尤其適合女性。
石斛麥冬瘦肉湯 石斛10g、麥冬15g,與瘦肉或豬骨一起煲,可加蜜棗調味。煲前將石斛拍拍,更易入味。這款湯尤其適合長期熬夜、陰虛、肝火旺者。因為秋冬季節天氣冷,不少人喜歡用熱氣騰騰的水洗臉、洗澡,這樣容易帶走皮膚表面的水分和油脂,進而引起脫皮脫屑,尤其是臉部和小腿部位,嚴重的可出現冬季瘙癢病,因此,最好用溫水或者冷水洗臉,能預防脫皮。
洗澡五忌 忌勤、忌燙、忌鹼、忌揉搓、忌時間長。洗澡水的溫度40攝氏度左右;一天衝涼一次;儘量別用鹼性的香皂和沐浴露,也可以用清水洗;洗澡時間別超過15分鐘。
面膜DIY 喝牛奶時可適當留一些,將面膜紙浸入,做成簡單的牛奶保溼面膜,能預防秋冬季節皮膚脫皮。
覺得不錯,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