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新聞眼丨後疫情時代G20如何引領全球治理,習近平提出中國主張

2020-12-13 內蒙古新聞網

  11月21日晚,本月內第四場重要國際會議——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15次峰會拉開帷幕。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出席第一階段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針對後疫情時代G20如何在全球治理方面發揮更大引領作用,習主席鮮明提出中國主張。

  △視頻丨習近平出席G20領導人第15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危機之下的第15次峰會

  2008年,當G20領導人舉行第一次峰會時,他們的使命是在百年來最嚴重的國際金融危機中拯救世界經濟。

  今年11月,G20領導人迎來第15次峰會,一個更嚴重的危機擺在他們面前。習主席在21日的講話中說:「即將過去的一年,人類經歷了百年來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超過百萬人失去生命,世界經濟陷入衰退,社會民生遭遇重創,影響超出2008年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

  △北京人民大會堂,峰會開始前的現場。(總臺央視記者李曉周拍攝)

  為了應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今年3月26日,G20舉行了歷史上第一次特別峰會。習主席在峰會上作了題為《攜手抗疫共克時艱》的發言。這次峰會給世界帶來信心,也為全球抗疫合作引領了方向。

  △今年的G20領導人第15次峰會在沙烏地阿拉伯的首都利雅得舉辦,利雅得在阿拉伯語中是「庭院」之意。

  近8個月後,G20領導人第15次峰會再次以視頻方式舉行。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一些國家面臨第二撥疫情威脅,國際格局加速演變。在這樣的背景下,世界矚目於G20這個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壇,矚目於這個舉足輕重的經濟板塊。

  △當天G20峰會40位與會者同框(來源於G20官方社交媒體)

  11月21日晚,連續第八年出席G20峰會的習主席在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發表題為《勠力戰疫共創未來》的講話,既提出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的路線圖,也呼籲G20在全球治理方面發揮更大引領作用。

  從「築牆」「通脈」到「非接觸經濟」:

   G20如何發力

  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要努力穩定和恢復經濟,這是疫情之下的當務之急。在當晚的講話中,習主席建議G20在四個方面進一步發力。

  構築全球抗疫防火牆

  習主席重點談到了疫苗。今年5月,他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致辭時承諾: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在21日的講話中,習主席說,我們將履行承諾,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和支持,努力讓疫苗成為各國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產品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當天的發言中表示,俄羅斯願為有需要的國家提供疫苗。

  暢通世界經濟運行脈絡

  習主席強調,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恢復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順暢運轉,搭建「快捷通道」,便利人員有序往來。在此前一天的APEC第27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習主席提出,我們要推動國際防疫健康信息互認。21日晚,他進一步表示,中方提出建立基於核酸檢測結果、以國際通行二維碼為形式的健康碼國際互認機制,希望更多國家參與。這是一個用科學暢通脈絡的好辦法。

  △德國總理默克爾和各聯邦州州長於本月16日舉行「新冠峰會」。默克爾在峰會後的記者會上呼籲民眾「儘可能將社交接觸減少到最低水平」。

  發揮數字經濟的推動作用

  疫情是危也是機,關鍵是主動應變、化危為機。習主席指出,疫情激發了新技術、新業態、新平臺蓬勃興起,「非接觸經濟」全面提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新路徑。他尤其強調,要為各國科技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環境。

  △「防疫版機器人」亮相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功能包括智能巡邏、體溫檢測和識別未佩戴口罩人員並進行提醒。

  實現更加包容的發展

  今年3月舉行的G20領導人特別峰會提出,要緩解發展中國家債務負擔。據中國財政部負責人介紹,中國是G20成員中落實緩債金額最多的國家。習主席在21日晚的講話中表示,中方支持延長緩債倡議期限的決定,將繼續同各方一道全力落實。在幫助婦女擺脫疫情影響、重視糧食安全挑戰等方面,G20也要進一步發力。

  △沙特國王薩勒曼主持G20領導人第15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來源於G20官方社交媒體)

  習近平:G20應該在全球治理方面

  發揮更大引領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重大挑戰,凸顯了全球治理存在的短板。習近平主席在當晚的講話中強調,G20應該在後疫情時代的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方面發揮更大引領作用。

  加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

  「全球性威脅和挑戰需要強有力的全球性應對。」在今年9月舉行的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峰會上,習主席提出「三個堅定維護」:要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堅定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堅定維護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核心作用。在21日的講話中,他再次強調,聯合國是合作處理國際事務的核心機制。我們支持聯合國更有效地凝聚全球共識,動員全球資源,協調全球行動。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為敘利亞難民提供糧食等救援。

  完善經濟全球化的治理架構

  習主席強調,要堅定維護以規則為基礎、透明、非歧視、開放、包容的多邊貿易體制,要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要直面經濟全球化遇到的挑戰,使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圖茲湖是土耳其的天然鹽湖,從這裡提取的鹽將被運往60多個國家。

  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在21日的講話中,習主席強調,要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發展環境。在今年9月8日舉行的「抓住數字機遇,共謀合作發展」國際研討會上,中方提出了《全球數據安全倡議》。習主席表示,我們願以這一倡議為基礎,同各方探討並制定全球數字治理規則。

  提高應對全球性挑戰的能力

  習主席指出,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加強全球公共衛生體系,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和其他傳染性疾病。與此同時,也要加大生態環境領域國際合作力度,保護好地球這個我們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正如習主席本月17日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12次會晤時所說:「全球變暖不會因疫情停下腳步,應對氣候變化一刻也不能鬆懈。」

  △本屆G20峰會「全家福」是用虛擬合成技術製作的。(來源於G20官方社交媒體)

  當今世界,至暗時刻仍未過去,戰疫之路任重道遠。習近平主席在講話的最後引用了唐代劉禹錫的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他說:「後疫情時代的世界,必將如鳳凰涅槃、煥發新生。」

  監製丨申勇

  主筆丨龔雪輝鬱振一

  視覺丨陳括齊歡

  編輯丨王繼陽

相關焦點

  • 時政新聞眼丨心裡更有底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這些鮮明信息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政新聞眼》在會場仔細聆聽,許多信息和感受,迫不及待想與你分享。△江蘇連雲港某口罩企業生產線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幾次說起2018年1月曾講到的一句話——「像非典那樣的重大傳染性疾病,也要時刻保持警惕、嚴密防範」。總書記提醒,要時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謹慎。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疫情防控要毫不放鬆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嚴防死守,確保不出現規模性輸入和反彈。
  • 時政新聞眼丨共謀文明之道、共賞文明之美,這場對話大會意味深長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的。(資料圖片)  從四點主張、四項行動到四大特質,習主席縱論文明觀  大會的前一天,希臘總統帕夫洛普洛斯在見到習主席時,講了這麼一個觀點: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世界和人類作出的貢獻不僅在於創造了多少物質,還在於提出了什麼理念。他對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世界文明觀表示高度讚賞。
  • 時政新聞眼丨歷史交匯之時,習近平為何赴山西大同考察
    全國兩會前夕,習近平再次出京考察,直奔山西。兩個月接連考察四個省,這是黨的十九大以來總書記行程最密集的出京考察。今年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這樣的時間節點,最顯大勢。在山西之行的第一站大同,總書記重點關注的就是如何承前啟後、繼往開來。
  • 遴選時政熱點: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
    遴選時政熱點: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由北京公遴選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中央遴選,北京遴選,備考技巧,時政熱點的內容請關注北京公遴選考試網/中央公遴選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公遴選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習近平一年前提出的「五個追求」 引領全球綠色發展
    如何讓人類在這個美麗星球上詩意地棲居?如何實現順應自然、保護生態的綠色發展?   在北京世園會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習主席提出「五個追求」的主張,為全球同築生態文明之基、同走綠色發展之路提供重要指引,彰顯中國作為全球生態治理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的作為擔當。
  • 聯播+丨賦能新時代 習近平的大數據之道
    10月12日至14日,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辦,主題為「創新驅動數位化轉型,智能引領高質量發展」。「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新聞眼丨心裡更有底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這些鮮明信息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政新聞眼》在會場仔細聆聽,許多信息和感受,迫不及待想與你分享。 答卷:這一年太難了,中國這樣作答       「今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
  • 為2020年後全球氣候治理提出中國方案——外交部、生態環境部解讀...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題:為2020年後全球氣候治理提出中國方案——外交部、生態環境部解讀系列重大氣候政策新華社記者 成欣、高敬近日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對未來全球氣候治理提出了3點倡議,並宣示了提高中國國家自主貢獻的4項新舉措。
  • G20峰會,中國為世界注入強大信心(環球熱點)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第二階段會議以及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守護地球」主題邊會。在此次G20峰會上,習近平主席發表題為《勠力戰疫 共創未來》的重要講話,就攜手應對氣候環境領域挑戰提出3點主張,重點闡述關於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看法。
  • 中國為全球環境治理作貢獻(環球熱點)
    習近平主席提出3點主張:加大應對氣候變化力度,深入推進清潔能源轉型,構築尊重自然的生態系統。中方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力爭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將堅定不移加以落實。   當前,全球環境治理面臨挑戰,國際社會矚目中國「成績單」。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曾由衷稱讚,「中國是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帶頭人。」
  • 時政新聞眼丨在APEC這場對話會上,習近平闡述中國抉擇的世界意義
    在全球正在探索世界經濟復甦道路之時,習主席發表題為《構建新發展格局 實現互利共贏》的主旨演講,深入闡述中國提出的構建新發展格局這一戰略抉擇,為推動世界經濟復甦提供中國動力。  △聯播視頻丨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上發表主旨演講  特殊之年 特殊對話會    應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邀請,習主席將於11月20日出席APEC第27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19日,APEC工商領導人對話會先期舉行。
  • 時政新聞眼丨這次政治局集體學習,習近平強調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
    這次學習的主題非常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接連用了五個「關係」來描述這項工作——關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係高質量發展,關係人民生活幸福,關係國家對外開放大局,關係國家安全。這項工作就是加強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
  • 全面提升參與全球環境治理能力和水平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新時代我國參與全球環境治理指明了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這很好地回答了中國在全球環境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其中「引領者」的角色對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為這個重大國際展會發表視頻致辭,傳遞哪些鮮明...
    2013 年 10 月,習近平在擔任中國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東南亞國家時,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了題為《攜手建設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的演講。 在今年開幕式的致辭中,習近平主席說,7 年來,中國-東協關係成為亞太區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範,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
  • 思力網評:引領世界經濟走出困境的中國方案
    在《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這篇歷史性演講中,習近平總書記針對世界經濟長期低迷,貧富差距、南北差距問題更加突出的狀況,為世界經濟「把脈」,強調「要有分析問題的智慧」,深入剖析全球經濟領域三大突出矛盾:一是全球增長動能不足,難以支撐世界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二是全球經濟治理滯後,難以適應世界經濟新變化;三是全球發展失衡,難以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 從RCEP到APEC、G20,中國在多邊外交領域傳遞了什麼信息?
    近一個月以來,第四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佔據了全球新聞的「頭條」。在這一系列多邊外交平臺上,媒體和專家表示,中方在加強多邊抗疫合作、推動世界經濟復甦、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方面明確闡明立場主張,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姿態與擔當。
  • 系列時政微視頻丨時代創見——跟著總書記一起建設美麗中國
    十五年前的夏天,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考察浙江安吉餘村時,創見性地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科學理念,一場改變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觀的變革由此開始。早在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就曾在《求是》雜誌上發表署名文章,提出「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這一重要論斷,並闡釋了一系列富有遠見的新理念、新思想。2012年,黨的十八大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一起納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 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科學指南——深入學習《習近平談...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中國外交新的歷史徵程中,在保持對外大政方針穩定性連續性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引領人類進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張新倡議,形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取得了新中國外交理論建設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成果。2018年6月召開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確立了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導地位。
  • 為重塑後疫情時代的世界指明方向(和音)
    在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全球經濟陷入嚴重衰退、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的大背景下,習近平主席在全球多邊舞臺上發出時代強音,提出中國方案。國際社會普遍認為,習近平主席系列講話及中方提出的各項倡議,為全球擺脫當前危機提供了思路,為重塑後疫情時代的世界指明了方向。   團結合作抗擊疫情,依然是全球面對的緊迫任務。習近平主席全面系統闡述中國對國際抗疫合作的理念和主張。
  • 全球海洋治理的未來及中國的選擇
    新冠疫情引發的全球危機讓更多的人接受了「全球化已經終結」的論調。那麼,作為全球化產物的全球海洋治理未來究竟將如何?全球主義繼續主導全球海洋治理,還是區域主義替代全球海洋治理進程?中國倡導多邊主義和全球治理,面對「逆全球化」思潮的挑戰將如何處理全球海洋治理問題?本文將從區域主義與全球主義兩個層面探討全球海洋治理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