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201119_1037571_taonews.html
《科學通報》是主要報導自然科學各學科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方面具有創新性、高水平和重要意義的研究成果。報導及時快速,文章可讀性強,力求在比較寬泛的學術領域產生深刻影響。
文章數
紅枸杞是民間對寧夏枸杞(Lycium barbarum)果實的俗稱,與之相對的是近年流行起來的黑枸杞(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果實。紅枸杞在我國已有上千年食用和藥用的歷史。中醫認為枸杞味甘、性平,具有補肝益腎之功效。
近年來國內外對紅枸杞養生的效用和機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發揮這些作用的物質基礎到底是什麼呢?《科學通報》發表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蘇國輝課題組撰寫的「枸杞屬中枸杞紅素類成分研究進展」,介紹了枸杞果實中代表性單體枸杞紅素在植物代謝、結構分類和疾病治療機制方面的研究進展。
紅枸杞也稱枸杞子,是傳統的名貴中藥。枸杞子已被國家衛計委列入「藥食同源」物質名單,即這些物質兼具食物和藥物的功能,且能長期服用,藥效明顯,副作用很小。
現代科學研究證實,紅枸杞對於神經系統、眼部、肝臟、腎臟和心血管系統的多種疾病均有顯著的保護和治療作用。但是由於枸杞子本身組成成分複雜,難以釐清發揮這些有益效果的主要單體和具體的分子機制,導致有關枸杞保健的機制研究遲遲未能取得突破,未能像白藜蘆醇、番茄紅素等重要天然產物標誌單體化合物那樣引起國際研究界的重視。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正在逐漸認識紅枸杞中最為重要的單體物質之一,枸杞紅素。
已有的研究顯示,在紅枸杞成熟果實中積累了大量的類胡蘿蔔素類物質,尤其是玉米黃素雙棕櫚酸(Zeaxanthin dipalmitate)的含量在寧夏枸杞紅果中最豐富,佔色素類物質總量的56%~75%以上,此外還包含少量的玉米黃素、玉米黃素單棕櫚酸、β-胡蘿蔔素和β-隱黃質。玉米黃素雙棕櫚酸(別名酸漿果紅素,physalien,CAS號:144-67-2,分子式C72H116O4)是一種脂溶性的聚異戊二烯類化合物,具有大量共軛雙鍵。如下圖:
我們的研究首先發現:
紅枸杞和黑枸杞成熟果實外觀顏色巨大差異的根本原因是前者累積的主要色素是枸杞紅素而後者累積的是花青素。其實在紅枸杞和黑枸杞果實發育的早期,類胡蘿蔔素類物質(葉黃素、β-胡蘿蔔素、紫黃質等)均有積累。但是隨著果實的發育成熟,這些物質逐漸發生降解。在黑枸杞果實發育成熟過程中,沒有其他新的類胡蘿蔔素成分合成,原有的類胡蘿蔔素類物質逐漸減少至無,所以最終果實呈現花青素類物質的深紫色或者黑色。而在紅枸杞果實的發育成熟過程中,從變色期開始,枸杞紅素逐漸積累(同時還有枸杞紅素的合成前體β-隱黃質和β-胡蘿蔔素的少量積累),直至成熟期積累為最大值,所以紅枸杞的外觀是橙色或橙紅色。
枸杞紅素已被證實能夠在動物模型中緩解由四氯化碳引起的肝臟Kupffer細胞炎症反應和氧化應激損傷,以及繼發性膽汁淤積性肝纖維化損傷。它的肝保護能力與公認的肝臟保護劑水飛薊素(silybin)相當。我們的研究進一步證實了枸杞紅素還能夠有效緩解酒精肝、脂肪肝、B肝或者肝性腦病引起的肝損傷,相關分子信號通路都得到了初步研究。
除此之外,我們以及國內外其他研究小組還發現,枸杞紅素及其同類物質能夠預防白內障、老年性黃斑變性、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根據其結構推測,枸杞紅素在預防心血管、消化系統和其他多種腫瘤等疾病中應具有較好的作用,還能提高免疫力及抵禦病原微生物感染。但是有關枸杞紅素代謝、生物利用和疾病治療的具體途徑及相關機制還需要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紅枸杞中還含有很多其他類別的功效物質,如枸杞多糖、枸杞亞精胺和枸杞多酚。與這些物質相比,枸杞紅素是脂溶性的。
枸杞子一般直接嚼服,或者以泡茶、熬湯或煎藥等形式服用,這都有助於脂溶性的枸杞紅素更好的利用。
在泡茶或者熬湯後棄去枸杞子是不正確的做法,因為會導致其包含的枸杞紅素未能被人體利用和吸收。
已有針對人類的研究發現,長期服用紅枸杞(每天15克乾果,接近中醫推薦劑量)後,其血漿中枸杞紅素的濃度比不吃枸杞的人高出1.5倍。更有意思的是,將研磨過的枸杞子與熱牛奶(80攝氏度)共同服用後,枸杞紅素的生物利用率要顯著高於與熱水(80攝氏度)共同服用的方式。
文/肖佳,高昊,周正群,王瑛,姚新生,蘇國輝
本文來自《科學通報》
loading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重新註冊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未經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複製或鏡像
京ICP備1100085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388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1611號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
紅枸杞也稱枸杞子,是傳統的名貴中藥。枸杞子已被國家衛計委列入「藥食同源」物質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