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美食之拌飯做法
石鍋拌飯發源於朝鮮半島南部。在石鍋鍋內放入米飯及菜餚,再烤到鍋底有一層鍋巴,噴香誘人,石鍋拌飯又稱為「石碗拌飯」,是韓國特有的米飯料理。 它的發源地為韓國光州,後來演變為韓國的代表性食物。光州的石鍋拌飯之所以名聞遐邇,是因為它曾經是朝鮮時代向中國進貢的菜餚。 在韓國吃石鍋拌飯也是愛情的表徵。情人一起上餐館點石鍋拌飯,男士得先替女友攪好拌飯;若女友無法將飯菜吃個精光,男士就得將剩下的飯完全吃乾淨,以代表對女友的愛情。
做法:
1、淘米做好飯。桔梗收拾好後用鹽水浸泡一下,撕成絲,切成2釐米長,然後用香油、芝麻鹽調好味
2、蕨菜切成2釐米長後,用蒜、蔥、白糖、醬油、香油、芝麻鹽調好味後上鍋炒熟。
3、把黃豆芽用鹽水燙下後,與調料拌好。
4、把去心後的黃瓜與胡蘿蔔切成絲後,用鹽、醋、白糖調味。
5、切細牛肉後,調好味,用油炒熟。
6、用溫水泡好香菇和木耳,並切成絲放入鍋中翻炒一下。 7、雞蛋分成蛋黃與蛋清兩種,把蛋清在熱鍋上攤開做成雞蛋餅,取出切成絲。
8、涼粉和紫甘藍也切成同樣的絲。
9、拌飯裡不可缺少的就是決定味道的辣椒醬。平鍋燒熱之後,倒入少許油,先炒已拌好的牛肉後,添加少許水、辣椒醬、蜂蜜、香油再一起翻炒。
10、在石鍋裡倒入香油搖到石鍋壁上都沾有香油,然後把飯盛到一個小碗裡,做成一定形狀之後,再把飯放入石鍋。在其上面放上不用顏色的黃瓜、胡蘿蔔、香菇、蛋絲、山菜、桔梗、豆芽、木耳、肉、紫甘藍絲和涼粉絲,倒入辣椒醬並在上面放些芝麻和松仁來做裝飾,把石鍋放在火上大火燒到有吱吱的響聲,這樣有著焦黃鍋巴的石鍋拌飯便完成了。 石鍋拌飯營養豐富且熱量不高。尤其能吃到各種蔬菜,這正符合在全世界颳起的吃蔬菜和減肥的潮流。具有很好的營養價值。拌飯裡蘊涵著「五行五臟五色」的原理。菠菜、芹菜、小南瓜、黃瓜、銀杏等五行屬木,利於肝臟。生牛肉片、辣椒醬、紅蘿蔔五行屬火,利於心臟。涼粉、蛋黃、核桃、松子等黃色食品五行屬土,利於脾臟。蘿蔔、黃豆芽、慄子、蛋白是白色食品,五行屬金,利於肺臟。最後,桔梗、海帶、香菇等五行屬水,這些黑色食品利於腎臟;大米中的賴氨酸含量極少,如不能從其他食物中得到補充,以在米為主食的人對蛋白質的利用率就會降低,不僅影響兒童長個兒,也對成年人的新陳代謝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