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員戰「疫」 清華長庚醫院行政後勤這樣「築營盤」

2020-12-23 清華大學新聞網

全員戰「疫」 清華長庚醫院行政後勤這樣「築營盤」

通訊員 韓東野


醫院,是一個複雜的運行系統,負責著治病救人這樣一件最複雜的事。疫情之下,醫院每個崗位上的員工都是一顆螺絲釘,一顆鬆動,就為新冠病毒的傳播開了一個孔,這是一場實實在在的考驗。

自誕生起,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即實行專業化醫療團隊與職業化行政團隊分工協同治理的模式。醫療團隊是衝鋒陷陣的抗「疫」戰士,行政團隊就要做支持抗「疫」的鐵打營盤,團結協作跑贏疫情!

接哨吹哨守哨層層闖關

1月6日,醫務管理部(下稱「醫管部」)面向全院發布了「不明原因肺炎排查及管理要求」的正式通知。在醫院黨委高度重視與領導下,先後成立了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黨委書記周月紅、執行院長董家鴻擔任組長,下設醫療救治組、感染管制組、後勤保障組、輿情與宣傳組;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小組,由肝膽胰中心主任魏來擔任組長,醫管部副部長張文硯、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明貴、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牟向東擔任副組長,下設醫師協調、護理調配、診療培訓、疾控感控、文件追蹤、信息匯報、科技攻關、後勤保障。

疫情防控工作小組會

從「領導4組」到「工作8組」,醫療、行政各有分工,又緊密合作協同治理。疫情是突然爆發的、冠狀病毒是新型的、診療方案是多變的、涉及患者診療的事都是複雜的……這個為疫情防控特設的組織,在之後的兩個月時間裡,接受的各種考驗從未間斷! 

疫情防控工作小組組長魏來(右二)等深夜擬訂方案

不斷演變的疫情,一刻不停地響著警報。院長辦公室接收著國家、北京市、清華大學緊鑼密鼓下達的各項指示,統籌協調各部門落實執行;醫管部無疑是24小時隨時準備「接哨」的打頭兵,擬訂院內方案,嚴格執行院內感控管理;「工作8組」討論細化;「領導4組」做出決策,然後面向全院「吹哨」,每一步在要求快速反應的同時還要盡力保證科學、嚴謹,這是對管理水平的一大考驗。再嚴密的計劃,遇到了情況百出的醫療現實,也會漏風,全員「守哨」才是最關鍵的一關!「不抱怨、說問題、想辦法」,這不僅是清華長庚醫院疫情期間的工作風格,也是醫院團隊管理中一直提倡的做法,大到發熱門診疑似患者的院內動線,臨時隔離留觀區的布置完善,小到每日播放的院內廣播……抗擊疫情,醫院職工沒有一個是旁觀者,都是策應者、參與者、貢獻者。

人、財、物、E「戰疫四寶」

清華長庚荷塘雨課堂數據監測

戰「疫」,人、財、物、信息化(「E」)缺一不可。一批醫護人員尤其是黨員在黨委辦公室的組織下全力支援抗擊疫情,奔赴武漢,支援北京市定點醫院。除了這批英勇的「逆行者」,清華長庚非疫情一線的各崗位人員還有千餘位。人力資源部聯合醫管部藉助清華大學「荷塘雨課堂」平臺,對全院人員特別是值班人員分類開展在線強化培訓,聯合信息管理部在企業微信建立「健康日報」制度,盤查全院健康狀況,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協調防範處理。此外,人力資源部結合抗「疫」工作,進行了薪資方案調整、考勤規則調整。經營管理部落實值班費,為支援助力、為靈活辦公開路。教學部組織針對全院醫務人員的防疫專業培訓,同時結合防控小組的要求,分類落實管理住院醫師、進修生、實習生、研究生。護理部統籌調配護理人力,強化培訓和病區進出人員的陪護、探視管理。 

供應處、護理部、藥劑科、總務處等部門聯合為馳援隊員準備的物資

1月下旬,醫院裡的「四把鑰匙」就早早警覺地動了起來。財務與資產處主動協調醫院疫情防控小組,確定防疫資金需求,第一時間下達了防疫保障預算,建立了應急防疫資金管理流程和使用的「綠色通道」。打仗,武器裝備至關重要,採購處抓住除夕前後的搶購時機,應急採購防疫所需的防護物資、醫用耗材、防疫相關設備,並聯合醫院「二期專班」,推進臨時隔離留觀區工程建設項目。供應處作為全院物資的供應保障部門,「物資管家」的角色至關重要,看不到疫情的戰線長短,看得到物資進與出的差量,這考驗著物資管理的能力與水平。供應處一方面「廣爭取」,同樣搶佔除夕前後的先機,通過各個渠道爭取防疫物資,並與院長辦公室一同協調接應各方對我院的捐贈物資;一方面「嚴勒口」,面向醫療和行政部門制訂防疫物資管理機制,精準發放物資,避免濫用、不合理使用。 

執行院長董家鴻帶領專家團隊與信息管理部一同研發系統

如果說人、財、物是抗「疫」的三要素,信息化就是串聯起他們的手段和途徑,在抗「疫」中貢獻科研的智慧力量。在醫院執行院長董家鴻的帶領下,醫院臨床專家、研究部、信息管理部等一起提升醫院的信息化智慧管理水平。研究部與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理工科相關院系及中國醫師協會一同聯合申報了多項科研項目,其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自測評估系統、輔助分診系統、輔助診斷系統均已在清華長庚落地。信息管理部針對科研部分項目進行在地化信息系統改造與部署,並通過遠程技術支持串聯起各地的清華長庚人;開發「開藥量管制系統」,為慢病患者提供就醫便利;改造及上線非急診全面預約掛號系統,降低院內交叉感染風險……醫院管理早已進入「E」時代,科研為臨床和醫院管理帶來新的飛躍,信息化則讓醫院管理更加透明、大數據化。

他們也在前線

 一位行政人員在進行預檢分診,桌上放置的是暖寶寶貼

對於醫院內部而言,發熱門診是疫情的最前線,一批醫護人員勇敢地走上了支援「前線班」的崗位。1月19日,前線還多了一個默默的崗位——醫療事務處櫃檯人員。防護服讓所有人的面孔變得相似,防護服下的醫、護、技、管各自分工著。藥劑科是醫事服務櫃檯的「好鄰居」,門診大廳裡,它們對望,一起直面患者;急診大廳裡,它們相鄰,急診藥房還直接承擔了發熱門診的發藥任務。 

發熱門診醫事服務人員與急診科藥房人員工作場景

疫情期間,除正常的春節門診停診外,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門急診照常開放,力求保障基本醫療需求。病患及家屬的流動為院內防控帶來很大挑戰,為此,1月21日,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醫療大樓的各個入口開始出現隔離服工作人員,那是由各個行政部門抽調的人力組成的預檢分診隊,從臘月隆冬到春暖花開,從手持的體溫槍到清華大學支援的紅外測溫儀,從手動登記到信息管理部研發了自動分檢系統,執勤的行政人員不斷交接著預檢分診的接力棒,更新升級著「武器」,已經成為了不可或缺的一線人。 

保衛處人員負責急診、兒科急診入口預檢分診及臨時疏散與警戒等工作

受疫情的影響,原本簡單的工作都變得複雜。比如任何一例伴有發熱情況的患者就診、搶救,都意味著會帶動一連串的反應,意味著臨時疏散、拉好警戒、重點消毒,於是黑色的警衛制服外常常要隨時披上粉色的隔離衣,在急診、在疑似患者的動線中值守;又如疫情期的硬體保障,辦公電腦、網絡、印表機等等出了問題,無論在哪裡,信息管理部網管科的同仁作好防護準備後都要儘快趕到。

後勤提供「幕後」保障

防疫,意味著各個環節防控的特殊化。比如直接涉及到病毒傳播的通風、醫療廢物廢水處理等事宜,在這些日常少人接觸、察覺的地方,工務人啟動了全新風系統、關閉手術部迴風閥,對全院300餘颱風機、千張過濾網逐一排查,對80餘間口空調風機房每日巡檢;針對醫療垃圾、醫療廢水處理,總務處、工務處加大對監測器具消毒頻次,落實跟蹤與檢測記錄。 

護理部主管布置臨時隔離留觀區

前線需要,後勤就得跟上,步調匹配,才不會被疫情鑽了空子。疫情需要隨時送檢疑似患者的咽拭子,總務處的班車成為了實時在線的「快車」;疫情需要臨時擴增隔離留觀區,工務人在零下10度的寒冷裡連夜趕工,護理部全體主管出動對兩批隔離留觀區空間進行緊急布置;疫情需要做好特別消毒,總務處強化保潔人員培訓與調度,增加對醫院公共區域衛生消毒的頻率,除了對電梯、病床、門把手這些身體經常觸碰的部位進行不限次數的擦拭消毒外,同時承擔了發熱門診和隔離區的清潔消毒工作…… 

黨委、工會部分領導慰問一線

疫情是殘酷的,戰鬥是艱辛的,這場阻擊戰、攻堅戰已經持續了快兩個月,為保持戰鬥力,潤物細無聲,醫院黨委帶領工會、團委、宣傳中心,通過黨支部、雲見面、愛心快遞等途徑,關心關懷著疫情中的清華長庚人,發出清華長庚好聲音。清華長庚的隊伍在抗疫戰鬥中快速成長,踐行著行勝於言、自強不息的清華精神,堅定信心打贏戰「疫」。

清華新聞網3月12日電

供稿:長庚醫院

編輯:李華山

審核:程曦

相關焦點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行政領導班子換屆 董家鴻任院長
    4月17日下午,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召開全院幹部會,宣布任命新一屆行政領導班子。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王希勤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由院黨委書記周月紅主持。
  • 共築《白衣城牆》,相信《明天會更好》
    在這場疫情防控戰中,清華人從未缺席北京清華長庚醫院11名醫護人員加入支援武漢醫療隊,奔赴一線,正面戰「疫」。程京院士團隊夜以繼日設計開發出可快速檢測病毒的全新微流控晶片,正在申請臨床應用。藥學院和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多個團隊積極投入藥物研發,並將相關平臺和數據免費向社會開放。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醫護團隊馳援武漢
    1月27日,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醫護團隊共計11人從京出發,馳援武漢!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作為抗擊本次疫情的重點科室,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選派了具有應對非典臨床經驗的副主任醫師郭軍,安頓好家裡的一雙兒女後,郭軍立即從遠處趕回,是嶽父幫忙收拾的行李,一同在醫院裡匯合。
  • ...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致學院後勤全體工作人員的感謝信!
    後勤穩則勝疫情,後勤工作是我院師生安心工作、學習和生活的重要保障和堅強後盾。平凡中彰顯偉大,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突如而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此打響,隨著學院一聲號令,眾多後勤人放棄休假,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迅速反應投入戰「疫」,衝到疫情防控阻擊戰第一線,你們無畏無懼,勇往直前,全力出擊,做好學院後勤保障工作。
  • 哈爾濱華德學院發揮「大思政」育人優勢 助力全員戰「疫」情
    等系列活動,強化家國情懷,弘揚正能量,堅定戰「疫」必勝信心。通過聚焦龍江眾志成誠抗擊疫情,與解讀龍江優秀精神的實質與內涵相結合,把最美龍江人、援鄂「逆行者」,華德學子志願服務防控一線等事例貫穿其中,用鮮活生動的戰「疫」故事,教育激發青年學生的報國之志,受到了青年學生的普遍歡迎。課程融思政,增強學習動力。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醫療隊援漢記:把出徵視為正常遠行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護士孫雪潔、朱曉萌聞訊,來到老人身邊。幾番勸說,老人終於重拾信心,同意繼續接受治療。4天後,老人奇蹟般地治癒出院了。圖為清華長庚醫院醫務人員穿上防護服。這件事登上了微博熱搜。若不是這條熱搜,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馳援武漢醫療隊的醫護人員或許仍不為人知,他們低調務實,一直埋頭做事。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用有力的抗疫「聲音」迎接第三個中國醫師節
    18日,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用「一誦、一講、一唱、一言」發出有力的抗疫「聲音」,迎接這個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特別的節日。黨委書記周月紅,黨委副書記陳旭巖、王克霞,副院長王勁、魏來、張萍等醫院領導,以及外派支援醫療隊員代表、各部門主管等職工代表出席活動。活動通過北京青年報·北京頭條客戶端同時在騰訊、網易、鳳凰網、新浪網等8大網絡平臺進行直播。
  • 臺塑10億投資6年落地 清華長庚曲線入京
    近期,投資20億元的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和投資40億元的北大國際醫院前後開業。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兩家醫院中,在人口密集的北京北部天通苑地區開業的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以下簡稱「清華長庚」)更為引人矚目。  該醫院不僅是清華大學目前所擁有的最大醫院,其正式運營,也意味著臺灣長庚醫院品牌第一次在大陸醫療資源最密集的北京醫療市場出現。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中醫科搬家了!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中醫科於2020年11月30日正式搬遷至醫院急診對面建築內,請廣大患者周知。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中醫科組建於2015年,秉承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人本、濟世、厚德、至善的理念,以「大醫精誠」為核心價值取向,以精湛的醫術,真誠的態度服務於患者。科室主診醫師均由來自北京一流三甲醫院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高年資醫師擔任,目前有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2名,主治醫師3名,住院醫師2人,技術人員4人,具有較強的診療能力。
  • 9個成語,給你解析安化公安戰「疫」480小時!
    小結:戰「疫」以來,全局民警持續奮戰在縣人民醫院隔離區、集中隔離點、體溫檢測點、車站、賓館、娛樂場所等疫情防控第一線,瘋狂地忙碌著。據不完全統計,1月23日至2月11日,安化縣公安局共接處警600餘起,出動警力2000餘人次,出動警車800餘車次。安化縣公安局民警在疫情期間打擊聚眾賭博。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開通114掛號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新增加114預約掛號方式,有需求的患者可以撥打114電話,或訪問114網站、微信,進行預約掛號。本次開通114掛號平臺,充分考慮到中老年病患通過電話預約的使用需求,旨在提供多圍度、多樣化的便民服務。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董家鴻院士:讓病人最大化獲益
    一直以來,每周二的上午和周四下午,在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肝膽外科董家鴻專家團隊門診內外都是慕名前來看診的肝膽病患者,他們中很多都是抱著最後一絲希望來到這裡,56歲的老劉(化名)就是其中的一位。
  • 決戰2020丨珠海高新區:科技戰「疫」中的區域創新密碼
    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這一大考大戰中,珠海高新區以黨建為引領,凝聚社會各界和轄區群眾力量,眾志成城、全員戰「疫」,取得階段性成效。1—4月,全區主要經濟指標回升向好,工業投資提質提速,增速達40.7%。戰「疫」成效取決於基層治理的精細程度。作為珠海科技創新主引擎,珠海高新區藉助科技力量守護這座城。
  • 抗疫前線受考驗 一線入黨照初心——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召開防疫一線...
    清華新聞網9月2日電(通訊員 郭凱華 周穎喆)「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8月28日下午,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內科第二黨支部召開了一場特殊的黨員發展會。與會人員合影會議由內科第二黨支部書記郭軍主持,清華大學黨委組織部專職組織員梁靜,清華長庚醫院黨委書記周月紅,護理部副主任趙文靜,黨辦副主任高茹等與內科第二黨支部全體黨員、積極分子見證了這次抗疫一線入黨發展會
  • 【院長說】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科技抗疫的「智慧」含量
    【院長說】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科技抗疫的「智慧」含量 央視網消息(記者 高士佳
  • 職場百科:醫院後勤有哪些崗位?後勤崗位工資待遇如何?
    醫院後勤有哪些崗位?醫院後勤崗位主要分為財務管理及總務管理兩部分。財務管理包括會計,出納,財務,統計,人事,採購崗位構成。總務管理包括保安,保潔,護工,電工,水工,設備管理維修,司機,黨委,行政,工會委員,總務科長,病案管理,病員食堂及職工食堂管理,廚師,門衛,電梯工人崗位構成。醫院後勤包括衣、食、住、行、水、電、煤、氣、冷、熱等諸多方面,物資管理,基建設備管理及生活服務管理屬於醫院後勤的職責所在。
  • 戰疫情,管道局海外全員在行動!
    這是為您推送的第1979篇文章 直/面/疫/情/我/們/一/起/行/動防護新型冠狀病毒全員行動 全面防控__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__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2020年春節之際,一場無情的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 醫院品管圈大賽戰「疫」色彩濃
    原標題:醫院品管圈大賽戰「疫」色彩濃(記者姜天一)近日,由中國醫院品質管理聯盟和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醫院品質管理高峰論壇暨第八屆全國醫院品管圈大賽在京舉行。今年品管圈大賽帶有明顯的戰「疫」色彩,很多圈組展示了一線醫務人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患者救治和護理等方面的管理創新與成效。中國醫院品質管理聯盟主席劉庭芳介紹,各地上報參加比賽的圈組數量比去年翻了一番,達到千餘圈組。
  • 鐵皮劃破左眼 清華長庚醫院為4歲藏族女孩保住眼球
    3月12日凌晨,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第2手術間燈火通明,忙碌的身影往來穿梭,4歲的藏族小女孩格桑(化名)在麻醉醫生的撫慰下逐漸進入了夢鄉。格桑是一個堅強的藏族小姑娘,在進入夢鄉前的2個小時內,她經歷了抽血化驗、屁股打針、靜脈輸液。
  • 甘肅省婦幼援鄂醫護人員的戰「疫」日記|我們是幸福的逆行者
    最終,醫院綜合考慮確定了援助湖北醫療隊的人員組成,共選出74名預備隊員,包括領隊、成人及兒科醫生、護理、院感、後勤保障等。科學、合理的團隊建設是打贏這場戰「疫」的根本,是戰鬥力的靈魂。醫院組織開展防護用品穿脫培訓,邀請外院專家現場指導,做到全員培訓,人人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