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技能大賽上,副省長戴柏華「點讚」漯河「非遺」麵塑!

2020-12-14 騰訊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通訊員 王建輝

12月14日,記者了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近日在廣州琶洲國際會展中心開賽,本次大賽以「新時代 新技能 新夢想」為主題,設86個比賽項目,共有2500多名選手、2300多名裁判人員參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格最高、項目最多、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賽事。來自漯河技師學院師生們的非遺麵塑作品,在該比賽上驚豔亮相。

12月10日晚,中央電視臺一套晚間新聞節目播出了正在舉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的消息。其中,色彩豔麗、人物栩栩如生的麵塑作品畫面頓時讓人眼前一亮,而這些麵塑作品則來自於漯河技師學院師生們的創作。

當天上午,在技能展示區的河南省展區,來自河南代表隊的漯河技師學院師生們帶來了非遺麵塑製作的項目展示,「貴妃醉酒」、「關公提刀」等麵塑作品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欣賞。據介紹,河南省共有8個項目參加技能展示交流,分別是漯河麵塑、靈寶小吃、汴繡、布雕畫、紙藝、玉雕、手工皂製作、中藥傳統技藝。在接下來的比賽中,來自漯河技師學院的9名學生代表河南省參加七個技能項目的比賽。

上午10時許,河南省副省長戴柏華,及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劉世偉一行,蒞臨全國技能展示交流活動河南省展區視察調研。看著現場多件惟妙惟肖、活靈活現的麵塑作品,戴柏華副省長稱讚了作品中彰顯的工匠精神,並肯定了漯河技師學院「工匠精神進校園、傳統文化進校園」的辦學思路。得知漯河有7個項目代表河南參賽,劉世偉廳長由衷點讚了他們的參賽實力。

相關焦點

  • 漯河麵塑作品亮相全國職業技能大賽
    12月10日晚,中央電視臺一套晚間新聞節目播出了正在舉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的消息。其中,色彩豔麗、人物栩栩如生的麵塑作品畫面讓人眼前一亮。這些麵塑作品出自漯河技師學院師生之手。  當天上午,備受矚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在廣州琶洲國際會展中心開賽。
  • 漯河麵塑亮相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 栩栩如生引人駐足點讚
    大河網訊(記者 劉曉明)8月11日,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在山西大同拉開帷幕。在技能展示區,來自河南代表隊的漯河技師學院師生帶來了非遺麵塑製作的項目展示,栩栩如生的麵塑作品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欣賞。麵塑作品展示麵塑是漯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以麵粉為主料,調出不同色彩,用手和麵塑主刀、開眼刀、小圓棍、擀麵杖塑造各種人物、動物的形象。趙氏麵塑第六代傳人、漯河技師學院教師趙闖告訴記者,做麵塑用的面是高筋粉,其中含有糯米粉和防裂的甘油等,如果不上色素,是完全可以食用的。
  • 貴州麵塑作品亮相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
    8月12日,在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技能展示交流區,由貴州航空工業技師學院師生帶來的「多彩貴州」麵塑作品,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欣賞。由貴州航空工業技師學院師生帶來的「多彩貴州」麵塑作品,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欣賞。
  •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在廣州舉辦 河南省取得優異成績
    12月10日—13日,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在廣州舉辦,我省共摘得2金、2銀、7銅共11塊獎牌,優勝獎54名,總分168分,總積分在全國排名第6、中西部地區第1。
  • 巧手做紙盤貼畫,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活動
    近年來國風盛行,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技藝除了剪紙和刺繡,還有這樣一個好玩的非遺技藝——麵塑。捏麵塑 傳承民間藝術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居民間的互動交流。近日,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製作活動。
  • 巧手做紙盤貼畫,通州區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活動
    近年來國風盛行,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技藝除了剪紙和刺繡還有這樣一個好玩的非遺技藝——麵塑。 捏麵塑 傳承民間藝術 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居民間的互動交流。近日,曼城家園社區開展非遺手工麵塑製作活動。
  • 86個項目決出金銀銅 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閉幕
    2557名選手、2376名裁判順利參賽,6萬人次現場觀賽,3天的比賽時間有1.7億人次通過「雲觀賽」方式觀摩大賽。從比賽結果看,所有參賽代表隊均獲得1個以上優勝獎,30個代表隊獲得了獎牌,20個代表隊收穫了金牌。12月10日至13日,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於在廣州舉行。
  • 湖南人曹立軍任四川省副省長 「70後」副省長再添一人
    「70後」副省長再添一人「70後」曹立軍履新四川省副省長後,全國31個省區市政府中省級政府副職「70後」已達33名,其中遼寧省副省長張立林和四川省副省長曹立軍為湖南人。隨著時間的推移,「70後」副部級已不鮮見。但今年以來,這一群體的提拔任命節奏明顯加快。
  • 全國首個非遺手工藝品設計大賽 讓浙江非遺走進日常生活
    【摘要】今天,全國首個非遺手工藝品設計大賽——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工藝品及相關衍生品設計大賽在寧波落幕。 浙江100餘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工藝特色項目和65項瀕危項目在全國數十家創意團隊的精心設計下重新「煥發青春」。
  • 河西區掛甲寺街新城小區開展非遺進社區——麵塑手工體驗活動
    為了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傳播,增強居民對傳統民俗藝術的了解,掛甲寺街於11月26日下午在新城小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舉辦了「非遺進社區-麵塑手工體驗活動」,邀請了非遺技藝——麵塑的指導老師向掛甲寺街的老人朋友們進行麵塑的介紹和教學。
  • 黃強任四川省副省長、代理省長(照片+簡歷)
    原標題:黃強任四川省副省長、代理省長(照片+簡歷) 12月2日下午舉行的四川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了《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關於提請任命黃強職務的議案》,決定任命黃強為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決定黃強為四川省人民政府代理省長。
  •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在廣州開幕
    21歲的廣東選手範彪懷著平常心迎接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的到來。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格最高、項目最全、選手最多、影響最廣的綜合性、全國性技能競賽盛會,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12月10日在廣州正式開幕。12月9日召開的大賽新聞發布會透露,大賽共設86個比賽項目,分世賽選拔項目和國賽精選項目,共涉及14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均服務於實體經濟。
  • 聚焦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⑧
    12月11日,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進入第二天賽程。競賽場內,各項目選手比拼全面展開,爭分奪秒;賽場之外,技能文化大展演多姿多彩,能工巧匠向公眾現場展示的傳統技藝絕活贏得嘖嘖讚嘆。展廳以「匠心築夢、技領未來」為主題,展示了學院近年來在示範引領、三項工程、產教融合、精準援助等方面的顯著成績,面向全國展示學院技工教育發展成果和新時代技工院校風採,並以學院師生的現場演示,吸引了大批參觀者駐足了解。在廣東省技師學院展廳,一個電子計時器裝置被特意放在了顯眼的位置。
  • 非遺故事 | 麵塑大師——董鳳岐
    1959年考入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系(面人湯)工作室,成為當年「面人湯工作室」全國唯一弟子。董鳳岐從事麵塑工作59年整,現為山東省工藝美術學院副教授,山東省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山東省傳統技藝大師,山東省省級濟南麵塑代表性傳承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人湯)第二代傳人,山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 濟寧麵塑:小小麵團有乾坤
    3月25日,當記者來到「非遺」麵塑曲阜市代表性傳承人張磊家中時,他正在製作鍾南山和李蘭娟兩位院士的麵塑肖像,揉、捏、按、搓間,鍾南山院士那剛毅的眉眼便躍然面上。「我們宅在家時,無數逆行者不顧個人安危、替我們負重前行,我就想用手裡的麵團記錄下他們的模樣,留存這段難忘的記憶。」談起製作抗疫題材麵塑群像的初衷,張磊頓了頓手中的小刀說。
  • 錢翠芳:金陵「麵塑大師」面裡藏真
    【人物檔案】姓名:錢翠芳性別:女年齡:保密職業:麵塑非遺傳承人一雙巧手,捏出萬變造型,捏出世間百態,她就是被人們稱為「麵塑大師」的非遺文化傳承人錢翠芳。她的作品以其獨有的「原汁原味」深受大家的喜愛。
  • 功底20年 麵塑抗疫英雄
    今年全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中華絕技」展演,我送選的「麵塑抗疫群英譜」作品有幸參展。麵塑工藝是民間廣受喜愛的一種傳統雕塑藝術。我是江蘇人,從小就喜歡玩泥巴,與麵塑結緣已有20年。我以湖北省標誌性建築黃鶴樓為原型,將鍾南山院士和奮戰在各戰線的抗疫英雄擺在不同樓層,代表著全國萬眾一心。人物多、造型複雜,還得在二周時間內完成,難度著實不小。每天在上完課後,我就「泡」在工作室裡打磨作品。
  • 看「中華絕技」擂臺比武(聚焦首屆全國技能大賽(上))
    場景萬千不同,現場選手們卻是同樣專注,在方寸天地間盡展技能的精彩。12月10日至13日在廣州舉辦的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格最高、項目最全、選手最多、影響最廣的綜合性、全國性技能競賽盛會。在這裡,技能之美體現得淋漓盡致。
  • 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在山西大同開幕 張紀南宣布開幕 樓陽生致辭
    原標題: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在大同開幕 本報訊(記者楊文俊)初秋雲州,天高氣爽。8月11日,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開幕式在大同市舉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黨組書記、部長張紀南宣布大賽開幕,省委書記樓陽生出席並致辭。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武,省領導張吉福、廉毅敏、胡玉亭、王成出席。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主持開幕式。
  • 省長點讚!菏澤巨野工筆牡丹畫進博會上放異彩
    省長為巨野工筆牡丹畫點讚  11月5日至10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巨野工筆牡丹畫在廣大海內外觀眾面前亮相。11月5日上午,正在第三屆進博會活動現場的巨野縣書畫院院長程軍偉在接受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電話採訪時說,「省長大約參觀了3分鐘左右,對我們的工作高度評價,大家深受鼓舞。」  侯福常現場展示了巨野工筆牡丹畫的創作過程,引來海內外觀眾關注。他現場展示的巨野工筆牡丹畫在繼承傳統工筆技法的基礎上,融合當代繪畫手法,精工細作而成,施筆嚴謹精湛,色彩絢麗多姿,充分展示了牡丹雍容華貴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