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鳳岐,女,1939年12月12日生於北京。1959年考入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系(面人湯)工作室,成為當年「面人湯工作室」全國唯一弟子。
董鳳岐從事麵塑工作59年整,現為山東省工藝美術學院副教授,山東省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山東省傳統技藝大師,山東省省級濟南麵塑代表性傳承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人湯)第二代傳人,山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其麵塑作品曾榮獲山東省泰山文藝獎(省級最高獎項)民俗類二等獎、法國世界農業博覽會——華人麵塑捏塑個人表演金獎、北京工藝美術國際博覽會國家級金獎等獎項。
董鳳岐的麵塑技藝由面人湯(子博)先生親自指教,她又接受現代造型藝術的教育,因此,她的作品不僅繼承和發展湯派麵塑的傳統特色,還融合現代造型藝術的精華。上學期間,董鳳岐就展露出在麵塑藝術上的天賦,上世紀60年代初,她還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其麵塑作品精品——戰國時政治家、詩人屈原,就被郭沫若先生收為藏品。
在泉城生活近40載,她的作品自然融入許多濟南元素,從而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濟南麵塑的代表。她的麵塑技巧純熟,刻畫細膩,敷色華麗,結構準確,製作過程乾淨利落,尤其擅長塑造古典美女。
董鳳岐的另一絕技是捏塑高僅1釐米左右的的微型人物造型,置於挖空的核桃內俗稱「核桃面人」。八仙過海、十八羅漢、觀音、佛像、鍾馗等,人物雖小,但表情生動,形象傳神,衣紋髮絲皆有細緻入微的表現。她的一個代表作品《老壽星》,就是在凹凸不平的核桃殼中,老壽星拄著拐杖,笑眯眯地望著觀眾,眉毛、手指、衣褶刻畫得細緻入微。
「面人的頭比綠豆粒還小,但是表情要生動,眉毛、鬍鬚都很細,黑白眼珠都要表現出來。」年輕觀眾還要瞪大眼睛才能看清「核桃面人」的細節,已經77歲的董鳳岐製作麵塑卻只是憑藉一雙肉眼,「眼不花,戴眼鏡覺得隔了一層」。
在董鳳岐的手下,麵塑已不僅僅是兒童的玩具,而是成為具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
50餘年的藝術生涯,董鳳岐收徒50餘人,普及教育4000多人次,「原來還在濟南大學授課,現在年齡大了,主要在家教學生了。」
讓董鳳岐欣喜的是,現在政府、社會各界逐漸重視傳統藝術,「很多學校都開設了麵塑課程,學生也都非常喜歡。」
更多精彩看這裡!
月白、鴉青、黛藍……這才是你不知道的人間絕色!
穿短裙秀美腿的51歲周慧敏宛如少女!21歲的我,敗了!
沒身高、沒肌肉、沒顏值,這樣的他憑什麼是志玲姐姐的理想型?
一把扇子一萬多,一個頭面上百萬!《延禧攻略》道具憑啥這麼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