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世界眾籌大會如約而至,一行三會的領導沒有來,馬雲、馬化騰沒有來,國內許多知名眾籌平臺也沒有來。但印度飛餅來了,紹興臭豆腐來了,洲際小姐也來了,只是不知道他們和眾籌有什麼關係,或許他們能和"世界"扯上點關係。
大會落幕,一切都明了,又是一場營銷推廣罷了,只不過加入了一些官方背景,加入了一些所謂的國際元素。真正的受益方大概只有其主辦方貴陽眾籌金融交易所,而所謂的貴陽眾籌金融交易所其實只是一個變相的股權眾籌平臺而已,除了名字聽起來更創新,更官方一點以外沒有任何新意。
據其官網介紹,貴陽眾籌金融交易所成立於2015年5月27日,是全國首個以眾籌金融資產為標的創新類金融交易所。交易所宣稱將進行網際網路非公開股權融資、債權眾籌、經營權眾籌、智慧財產權眾籌、產品眾籌五個項目,然而目前打開其官網唯一能點擊進入的只有網際網路非公開股權融資一項。點擊進入後,發現其於"人人投"等眾籌網站別無二致,活脫脫一個眾籌平臺。如果非要找出區別的話,那就是網站做的比別人差遠了,界面粗糙,毫無用戶體驗可言。
作為第一家眾籌金融交易所實際上是第N家股權眾籌平臺,如何能夠做到後來居上,佔據行業領先位置,同時打響名氣,貴陽眾籌金融交易所無疑給大家上了一課。
首先要起個好名字。俗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在各類公司紛紛投身眾籌行業之時,取一個創新的名字能比較容易的使自己脫穎而出。別人叫京東眾籌、京北眾籌時,你總不能繼續叫京南眾籌,京西眾籌吧。當大家都標榜自己叫某某眾籌時,你應該佔據更高的立意,學習一下P2P行業的龍頭陸家嘴金融交易所,起一個眾籌金融交易所這樣的名字。一則更顯高端,二則聽起來有些官方意味,從而更加容易獲得投資者信賴,雖然大家本質上做的是同樣的業務。
其次要具有一些官方背景。同樣做的是網際網路非公開股權融資,有著官方背景則顯得更為安全。雖然貴陽眾籌金融交易所並非國有控股企業,但是貴陽正舉全市之力力圖將貴陽打造成為世界眾籌之都,而目前唯一可靠的抓手就是眾籌金融交易所了,這也是為什麼眾籌所能請到貴陽市政府為其站臺的原因。因為具備了一些官方背景,使得眾籌所在股權眾籌這一充滿不確定性的行業內更加安心,也更加與眾不同,畢竟有政府可以兜底。
最後辦一場世界級盛會。沒有錢不要緊,請不來人也不要緊,只要宣傳到位就可以,畢竟我們所列的名單都是擬邀嘉賓嘛,嘉賓到時候也不一定有空。但是這個大會名頭一定要大,中國眾籌大會都不過癮,最好能加上國際、世界之類的字眼,不用擔心名不副實,到時候可以請一些印度飛餅、阿拉伯烤肉之類的過來助陣,增加國際範。
當然在這場世界級盛會之前可以辦一場眾籌項目選拔賽之類的活動,那麼眾籌平臺的項目來源都有了。對於初創企業來說,建一個平臺很容易,但如何讓平臺熱鬧起來很困難,即如何吸引籌資人與投資人進駐平臺。舉辦選拔賽一方面可以匯聚優秀項目進入平臺進行眾籌,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這一比賽吸引投資者進入平臺投資,供求兩旺,何樂而不為呢?
說到這裡,想必你應該能明白為何文章開頭認為世界眾籌大會不過是眾籌金融交易所的一場營銷推廣活動。那麼眾籌金融交易所是否真的如筆者所說的毫無新意呢?其官網上所列的八大創新機制難道都是擺設嗎?且聽筆者一一道來。
機制一:零門檻備案:實行零門檻登記備案制,大大降低了廣大創業型中小微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門檻。零門檻備案制降低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門檻的同時增加了投資者的風險,一旦發生跑路事件,零門檻備案,那麼投資者去找誰?
機制二:投資者定價:股權發行價格由市場決定,即投資人在領籌人與發行方商定的定價區間內報價,投資人報價的加權平均價即為股權的發行價格。這一措施本想將價格進行市場化運作,然而由於其非公開特性,大部分項目的投資人數都不會超過50人,所謂的市場定價基本上就是在這50人中進行。根據科斯的交易理論,一項資產只有在市場上進行交易的次數越多,其價值越公允。50人的投資市場很難形成公允價格,且不排除容易受到操縱的影響。
機制三:折價交割:按照發行價格的一定比例折讓(如8折)進行交割。該機制本意上是為了減少眾籌項目中股東的變動,但是折價的方式是否得當依然值得討論。
機制四:發行價回購:如企業在約定時間內如3年未實現上市,大股東承諾無條件按照發行價回購股份。表面上看起來該機制是保護投資者,但事實上這違背了最明顯的市場定律。若企業順利上市,投資者取得利益還好說。但是企業在約定時間內沒有順利上市,必然是企業出現了經營或其他方面的問題,甚至有可能破產清算,那麼此時大股東如何按發行價回購股份?增加這一條款後,毫無疑問相當於減少了平臺的項目來源,沒有任何一個企業可以保證在幾年內上市。
接下來的四個機制分別是:併購轉板、股權託管交易、超額收益靈活分配、政府引導基金配比,均沒有變革性突破,充其量不過是修修補補,擴展了業務流程,核心思想並沒有變。
其實眾籌金融交易所真正應該解決的問題是如何促進股權投資的流動,使得投資者短期套利成為可能。中國的股市幾乎沒有指望紅利掙錢的,更多的是短期套利。對於股權眾籌來說,由於其項目大多為創業性質,往往風險較高,投資期長,流動性不足,許多投資人希望中途退出變現。但流動性問題並不能在短期內得到很好的解決,一是對於網際網路非公開股權融資來說,其服務對象一般有限責任公司,變更股東的流程往往非常麻煩,不如證券市場來的便捷;二是由於中小企業往往沒有建立年報公開制度,企業的價值不易判斷,導致交易價格難以確定。
由此來看貴陽眾籌金融交易所不過是披著交易所外衣的眾籌平臺,真正需要其解決的問題並沒有解決。
建設眾籌之都的豪言猶回聲在耳,不過憑藉眾籌金融交易所恐怕是難以實現。原因有二:
一、行業內競爭激烈,目前大佬地位難以撼動。作為一家今年剛剛入局的新平臺,眾籌所面臨著京東眾籌、淘寶眾籌、騰訊樂捐等一系列行業大佬的競爭,實在難以有所作為,畢竟別人有乾爹。股權眾籌市場雖然仍呈混戰局面,但前十格局已定,人人投等一些老牌企業想必也不會輕易把蛋糕分給別人。由此印證了筆者前文所述,眾籌所把自己定位為股權眾籌平臺就是不合理的,而更應該偏重於股權投資的交易或者基礎設施建設,使自己成為行業內的補缺者而不是競爭者。
二、貴陽的眾籌基礎不足。第一,眾籌服務於創業,而貴陽的創業氛圍並不濃厚,在人們的心目中,貴陽更多的是旅遊城市,避暑天堂。第二,參與眾籌需要資本,作為傳統內陸城市,貴陽的資本並不密集,投資人比較難於尋找。第三,眾籌需要創意,尤其是產品類眾籌,但就貴陽來看,由於科教機構較少,創新能力也有待提高。有些人可能認為,網絡眾籌並不懼怕實體距離的遙遠,北京的創意也可以在貴陽進行眾籌,實則大錯特錯。一家北京的科技企業在北京有京東眾籌、人人投等一系列平臺為其服務,試問他為何要捨近求遠去貴陽?此外對於投資者來說,項目距離其越近,其安全感越強,說不定他晨跑就經過自己的投資項目,可以在外面觀察或者進去消費。因此眾籌所得項目來源存在很大問題。
貴陽若真要做眾籌之都,不應只依賴眾籌金融交易所,更多的應該從底層出發,建設服務於眾籌交易的基礎設施,如結合大數據交易所建立徵信系統,同時建立眾籌股權投資的交易轉讓系統,但這必定是崎嶇坎坷的。
眾籌是好的,眾籌金融交易所的設想是好的,世界眾籌大會也是好的,但是掛羊頭賣狗肉是不好的。
非常感謝您的報名,請您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沙龍分享群。
[Source]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