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白衣戰士的到來,給患者帶來了及時的救治,讓黑夜有了更多光明。等疫情結束後,我們要請你們吃熱乾麵、豆皮、香辣蟹,還要帶你們去遊東湖、賞櫻花……」
這是一封來自武漢江漢方艙醫院44病房18名患者聯名蓋上紅手印的感謝信,信中提名感謝張碧霞、陳麗、龍利華、湯嚴、紀英、吳仁桂、王豔、黎秀榮、吳金融、田茂超、劉利飛、陳亞共12名貴州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
方艙醫院44病房是貴州省支援管理的病房之一,來自獨山縣人民醫院的黎秀榮是這個小組的組長兼護士長,也是受到此次患者提名感謝的成員之一。
日前,記者通過手機視頻聯繫了黎秀榮,了解到他們近期工作的點滴。
病房中,大多數工作是由護理人員完成,他們不僅給病人測生命體徵、抽血、採集咽拭子、發藥、發飯。不忙時,還會教患者一些簡單的防治操,不僅護理身體上的疾病,還注重身心健康……一整天下來,防護服裡浸滿汗水。
「長時間處於密封不透氣狀態,大家時常還會感覺頭昏,呼吸困難,但沒有人退縮。」黎秀榮說。
來到武漢十多天,她有些吃不慣,雖說食堂裡夥食很好,但黎秀榮卻更想念家鄉的蝦酸牛肉和烤魚。
面對家鄉美食的誘惑,黎秀榮只能感嘆:「太饞了」。
她還開心地對記者說,等疫情過去,所有患者都好了,回來之後,這些美食一定要吃夠。
當問及此次護理工作有何困難,黎秀榮侃侃而談。
身為組長的她,剛開始,大家都不會採集咽拭子,黎秀榮便通過課件學習,帶頭採集,還手把手教其他戰友。
由於組長事務較多,除了做護士長的工作外,還要做好15個病房每位護士工作協調、領物資、統工作量、解決病人和病區的所有工作,每次她都是最後一個下班出艙。
「我必須把每個班的事情全部檢查好,交接好才能走,而且同事們都會等著我一起回家,因為我們是一個團隊。」黎秀榮說道。
因為黎秀榮的悉心照料,患者們時常也會給予這位來自貴州的白衣天使很多溫暖。
「餓了麼?」「冷不冷啊?」「要注意休息……」熱心的患者和她拉家常,關心她家裡的情況。
「這裡的患者都很積極樂觀,我們也時刻告訴自己,必須要堅持奮戰到底,每個人都要全力以赴履好職、站好崗,為打贏防疫阻擊戰貢獻自己的力量。」黎秀榮說,我們不怕辛苦,只希望能救治病患,看見他們康復出院,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這幾天,他們收到了諸多患者送來的感謝信,雖然沒有錦紅鑲邊的華麗外表,字裡行間卻流露著滿滿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