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網·人民好醫生客戶端邀請天津市胸科醫院內科行政副主任兼心導管室主任、心內二科CCU病區科主任劉寅在線直播,為大家講解關於心肌梗死的致病因素與日常預防等問題。
劉寅表示,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種急性發作狀態,嚴重情況下會導致死亡。心肌梗死有多種危險因素造成,例年齡、性別和遺傳背景等。近些年心血管病趨於年輕化,是因為現今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一些年輕人承受生活、工作壓力造成了不良生活習慣的產生,同時伴隨著暴飲暴食、飲酒、抽菸,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幹預與控制的不足,造成了心肌梗死的早發。
對於心肌梗死發病前的一些徵兆,劉寅指出,心肌梗死最主要危險是猝死,前期都有一些不典型症狀,但常被忽略。例如,近期出現活動耐量的下降,一活動就出現胸悶、憋氣甚至胸部疼痛,休息後可緩解的頸部、肩背部放射性疼痛,或消化道症狀等,這些症狀其實是心肌梗死早期症狀。
如發現胸痛患者,應採取正確的施救措施,首先讓患者靜臥或平臥,施救時保持鎮靜情緒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患者如果沒有出現低血壓、頭暈症狀,意識清晰,患者可在疼痛時含化硝酸甘油,但是不能多次使用,往往會造成低血壓。患者發生胸痛時,家屬應選擇撥打120,請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接送病人。
對於約三分之一的老年心梗患者是沒有明顯的心前區或胸骨後疼痛的原因,劉寅認為,老年人活動耐量比較低,往往被其他一些症狀所掩蓋,長期的伴有糖尿病的病人可能疼痛的表現不是很突出,往往以憋氣甚至心功能不全的這些表現體現出來。此外,胸痛患者平臥位感覺到不舒服,需要坐起來進行症狀的緩解,氣短同時伴有大汗也是另一特點,需要高度重視。
對於高危險因素人群,預防心梗的發生控制一些危險因素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降低血壓並控制在合格範圍內;其次,控制血糖,合理調整飲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過度飲酒、吸菸,合理安排工作生活降低壓力,這樣才能更好的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
劉寅提到,如果發生心梗或疑似心梗,需要及時打120急救電話到院就診。如果當地未完善胸痛中心建設,可以去急診科或進一步去心血管內科急診,通過急診心電圖、血清標誌物,進行診斷和鑑別診斷,使得病人得到及時的治療。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