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作為承載歷史的媒介之一,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外,或許是太頻繁地出現在生活中,總是很容易就被人忽略她美麗的本質。所以,紙,如果作為主角,都能訴說一千零一個以上的故事了吧。
日本紙業公司竹尾(紙業的「網紅」公司,彩色紙牆就是這家公司的作品之一),今年展開的第48回竹尾paper show,選用了precision・精度這個主題,通過10位設計師的創意理念,向我們展示了高級紙張fine paper的9種可能的存在方式。
是上乘的,被精煉過的,高品質的紙,所以有著感性的靈魂。
takeo paper show 2018
precision ・ 精度
-
會 期|2018年6月1日 2日3日(已結束)
地 址|SPIRAL 3F 東京都港區南青山5-6-23
http://www.takeopapershow.com
|紙布|
紙と布の協働、あいまいな関係
紙與布的律動,曖昧的關係
-
安東陽子 Ando Yoko
紡織布藝設計師
似布非布,用紙的纖維織成的布,紙布。根據編織密度的不同,可以交織成不同厚度的布。
|色紙|
闇に溶ける紫
融化在黑暗中的紫色
-
葛西薫 Kasai Kaoru
藝術總監
紫色,在日本和中國,都象徵著高貴而神秘的顏色。通過高彩度技術,調整色彩濃度,竹尾和設計師葛西 薫製作出了18中紫色。從偏紅的紫色到偏藍的紫色,並且從中選出了最暗色的,最接近日語中「闇」的顏色。
|和紙|
土紙
風土紙
-
田中義久 Tanaka Yoshihisa
平面設計師
造紙技術在2000多年前被我們老祖宗發明之後,大約在7世紀經由高麗傳到了日本,然後日本人又改良發明了和紙。和紙融合了日本的風土人情。不同地域的和紙,質感顏色都不相同。而且和紙的韌度強度之高,被廣泛用在了裝飾和產品的製作中。田中義久通過對不同地區的調查,採用當地的水,即紙的主要原料之一,製作了具有風土人情的紙。
|紙板|
ハレの段ボール、その成型
非日常紙板與成型
-
DRILL DESIGN
產品設計事務所
由設計師林裕輔和安西葉子創立
用作包裝材料等紙板箱的紙板。一般都是茶色的。這組作品讓我們看到了不同的可能性。這個進化的過程,像是把紙板的內層無限擴大化,賦予了其不同的意義。「非日常」是兩位設計師給予的新定義,紙板不將是單一的捆包用材料,更可以作為創意材料運用到各種製作中。
|情報紙|
情報の風合い、プロトタイプ
情報的風情,原型
-
永原康史 Nagahara Yasuhito
平面設計師
紙一直以來都有著記載情報的功能。通過文字或者圖形。如果將這些都去除,或者說升華,把情報數位化,然後將數位化的2進位的編碼轉化成看似雜亂的、不規則的線條凹印在白紙上,那麼紙作為記錄的工具之一,又被增添了一種新的使命。
紙面的凹凸不是採用壓印,而是2.5維度列印技術。不需要製版,是一種可以直接微凸列印的新技術,可以使列印的圖形的線條更為流暢。
|半透明紙|
「チョコレートの帽子-2」-穴あきの紙
巧克力的帽子2 -同心圓紙
-
原研哉 Hara Kenya
設計師
通過最新雷射切割技術,可以在不留下焦痕的情況下,切出高精度的圖形。而半透明的紙則更加凸顯了這種特殊的質感。
紙上大小不一的同心圓們,被設計師原研哉形容為宇宙中的恆星行星,相互吸引排斥著,感覺可以產生一股新的力量,在無秩序的排列中透露出秩序的相關性。
|厚紙|
記憶の肌理
記憶的紋理
-
原田祐馬 Harada Yuma
設計師
紙的循環。
東日本大地震以後,社會福利機構のぞみ福祉作業(殘疾障礙人士收容所)所開始收集全國各地的牛奶紙盒和廢紙,手工製作紙張便於利用。設計師原田祐馬選定自然循環這個主題,將廢品紙通過降解後再還原製作成高級厚紙。
紙張有了記憶,成為了新的生命。
|紙模具|
mix
混合
-
藤城成貴 Fujishiro Shigeki
產品設計師
紙模具的設計。通過低價的回收紙作為主原料,然後不加入化學膠水作出的包裝,更環保也更實用。不同的回收紙,加工時不同的溶解時間,可以在模具成型時形成不同的表面紋理。或像是大理石,或像是皮革,這種不同的質感為今後的紙模具製作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功能紙|
動紙
動態的紙
-
三澤遙 Misawa Haruka
設計師
正如設計師三澤遙為這個作品命名的所說,會動的紙。
通過增加紙的磁力,在桌子的背面裝上磁鐵,有著磁性的紙片便會動了起來。
微小的距離,偏轉,像賦予了紙生命一般。
整個展覽還有個很有趣的結尾。
在會場出口的樓梯口,擺放著大量裝著彩色高級紙的透明紙桶。會場的人在最後都可以免費地選自己喜歡的紙,就這麼撕掉一部分裝進贈送的塑膠袋裡。
這種多贏的互動的參與方式,真的是很有意思了。我們當然也是厚著臉皮大膽地撕了些自己喜歡的顏色和質感的紙,而且因為這種小興奮,更想多多了解紙的本身了。
🔗 你也許會喜歡
藝×設|和田朋子,A Fountain of Form,鏡頭下的多材料結合的玻璃藝術。
藝×設|攝影「新」人宋濟達:人與自然的距離,大概就隔了一層光的距離吧。
藝×設|【箱根】鈴木康廣,空氣和水,還有時間。一切都從自然開始。
藝×設|【珠洲市】奧能登國際藝術祭・大海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