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寶臣
大凡名著經典,自有流傳理由。或者故事迷人,或者教益深刻,或者文筆引人,或者內容可餐,不言而喻,必是百讀不厭。
讀書需要時間,可當下正是工作時候外出,沒有任務時候居家,正是可以搖頭晃腦地當一個書呆子。
看著案頭的《金瓶梅》不時讀上幾回章節,這時又被幾句話吸引:為人多積善,不可多積財。積善成好人,積財惹禍胎。石崇當日富,難免殺身災。鄧通飢餓死,錢山何用哉!今人非古人,心地不明白。只說積財好,反笑積善呆。多少有錢者,臨了沒棺材。
還有,門楹上的對聯:府洞無窮歲月,壺天別有洞天。書中不時的正是:「金逢火煉方知色,人與財交便見心。」「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書中的詩曰:參透風流二字禪,好姻緣是惡姻緣。痴心處處人人愛,冷眼觀時個個嫌。野草閒花休採折,真姿勁質自安然。山妻稚子家常飯,不害相思不損錢。
可見,書中有社會的浮華、人生的狂濤撥弄,意想不到的非難幹擾,也有諸多對人生的艱難體味,也有好多人生的尷尬,有對地位低下女士遭遇的同情,也有對普通百姓的憂患,社會奢靡之風蕩然筆端,勸世之心需要自我體味。
從《金瓶梅》知道,原來古時大戶人家有兩層窗戶,外面為窗,裡面為寮,合起來稱作窗寮,書中就有「關上兩扇窗寮」的語句。就如現在住高樓的,也是雙層玻璃,可以在夏季避熱、冬季防寒呀。
閒話少說,還是談一下書中的勸世格言。我記下了這幾首:富貴自是福來投,名利還有名利憂。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看看,可不是我們看影視劇中常說的「富貴還需險中求」,相比那也是一種無數今人的誤解,錯誤的知識讓他們走上歧路。
看看這首:造物於人莫強求,勸君幾事把心收。你今貪得收人業,還有收人在後頭。另一首:世上只有人心歹,萬物還教天養人。但教方寸無諸惡,虎狼叢中也立身。
不想解釋,說得都很明白了。也有給人希望的語句,就作為結尾吧:樹葉也有相逢時,豈可人無得運時。祝福大家都好!生活有希望,人人都健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