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體、褚體、顏體:楷書三體先學哪家為好

2021-01-08 書法網

文/一者

學書當取各家之法,各家有各家面貌,各家有各家風格。前人評宋四家「蘇蘊藉,黃流麗,米峭拔,而蔡以渾厚居其上」黃魯直書,筆勢縱橫舒展,似虯髯俠客,豪放不羈;米南宮書,奇逸超邁,如氣宇軒昂,磊落瀟灑之人;東坡書,豐腴奇偉,似風流倜儻飽學之士,沉著衝和。這就是我們取法各家之長的目的。

初唐四家「 歐、虞、褚、薛」

在書法史上楷書四家「顏柳歐趙」或唐楷初唐四家「 歐、虞、褚、薛」 歐陽詢都有極高的地位,凡習楷書基本是從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開始,但也有從其他幾家學起,尤其是學習顏體者眾多,但綜合各家的風格特色還是從歐體學起最好。關於歐體和顏體書哪家更適合初學,古代書法理論家也已說清楚。王澍《虛舟題跋·唐顏真卿自書太子少師告》:

臨顏書者,當得其淡古之韻,但以雄厚求之,皮相耳。

顏楷易學難精,原因在於顏真卿楷書從篆隸脫化而來,整體講求以古為新,以拙求巧,故顏體書有雄渾之氣,暢絕千古。世人學顏書往往只學其雄厚之氣,而不解其淡古之韻。賞其楷書《自書告身帖》風神蕭散,神採茂密,點畫渾厚質樸,結字生動絕俗,大小櫛比,參差錯落,結體雄厚之中有一種清曠之氣,沒有一絲一毫的做作之處,有不可思議之妙,自然造化中求得淡古之韻。這是初學者較難以理解的。

顏真卿《自書告身帖》墨跡本

關於歐體和顏體,清梁巘曾經這樣評論,梁巘《評書帖》曰:

顏不及歐。歐以勁勝,顏以圓勝。歐書力健而筆圓,後世學者不免匾削。歐書勁健,其勢緊。柳書勁健,其勢松。

梁巘這裡說的顏不及歐,並不是指顏字不如歐字,而指初學顏字不如初學歐字也。歐字以骨力勝,力健而筆圓,且結字茂密,楷法森嚴,最適合初學,為楷書打好基礎。學書先立其骨,然後再添以血肉,則下筆有本,將來方可深造,有廣闊的擴展空間。由於歐體點畫偏瘦硬,結體險絕,不易寫,用筆不當則犯匾削之病,學歐體書的關鍵是否能用中鋒行筆。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局部

歐體與褚體比較,褚遂良楷書古雅絕俗,清勁瘦硬,結字參以隸法,體勢平直;用筆參以側法,筆勢流動。《雁塔聖教序》婉媚遒逸,於平直端莊中饒具姿態細玩其用筆,雖瘦實腴,似輕實沉,一枝筆極提得起,極擒得定,極鋪得下,極兜得轉,畫之中段雖用裡鋒提飛之法,極無浮薄空怯之弊,挺勁婀娜,點畫凝練,尤其是筆畫盡頭鋒末處,筆筆送到,尖銳而飽滿,其用筆極其精妙,這也是不易初學的原因。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字體放大

蔣衡在《拙存堂題跋·虞恭公碑》指出了褚體的與歐體的核心區別:

唐人書,如褚登善以姿態勝,故舉筆輒變;歐陽信本以骨力勝,故變而不覺其變。所謂有完字具於胸中,若構凌雲臺,一皆衡劑而成者也。褚因天資,歐全學力,後惟顏魯公書亦能大小如一,皆由間架既定,雖縱橫跌宕,無或逾矩。

歐楷矩矮森嚴,以骨力勝。尤其是《九成宮醴泉銘》,是奉敕之書,一點一畫,不敢有絲毫超逸於規矩之外,這就要求學習者臨習不能太刻板,若是刻意摹其形,很容易落入板滯痴重,而無飄逸靈動之韻致。

褚遂良《大字陰符經》局部

褚體楷書,放逸疏宕,以姿態勝;靈動、清雅、絕俗,尤其是《房梁公碑》、《雁塔聖教》以及傳世墨跡《大字陰符經》、《倪寬贊》,用筆輕靈飄逸,瘦硬如百鍊鋼,習者若骨力未備,肆意摹之,則落入佻浮軟俗,而無沉瑩清雋之態度。所以初學唐楷,可先臨歐字,以求其骨力;繼臨褚字,以求其流動。如只學歐,字易板刻;只學褚,又恐飄浮,當相交而學,乃為得法。

相關焦點

  • 《書法問集》377、為什麼有人說,學褚體的人很少?
    學褚體的人很少嗎?【學習褚體的人並不很少,和學楷書四大家或者王羲之相比是少。褚遂良的字成就並不是最高的一批,少一點很正常。之前有段時間學褚遂良的人,才是不正常。】擴展閱讀:為什麼有段時間學褚遂良的人突然變多,甚至書法比賽第一名寫得是褚體?原因:有人認為褚遂良的楷書取法高古、筆法靈動。非常適合用「合理的理由」,打壓田英章田蘊章的楷書。
  • 為什麼周圍學褚遂良書法的人比較少?他的書法怎麼樣?
    你說發現學褚遂良書法的人比較少,這是正常現象,中國書法歷史悠久,名家輩出,經典碑帖眾多,書法愛好者依個人喜好選擇學哪家。因為楷書四大家更為人所熟知,所以學他們的字就成為書法愛好者的普遍選擇。其實褚遂良的字很不錯,靈動飄逸,風格很獨特,他的書法很多人喜歡,褚遂良以楷書聞名,他的其它書體水平一般。所以人們說褚體,主要指他的楷書說。
  • 晚清書法家汪洵,楷書融新於古極富顏體神韻:凝厚遒勁、寬綽疏朗
    很多書法愛好者在選擇楷書入門的時候,往往會「聽人勸」避免以顏體入門而優先選擇歐虞褚遂柳趙等楷體,甚至有的還會選擇魏晉或明代的小楷。究其原因,有人就說是初學顏體易寫得過於肥而臃腫,而歐褚等楷書歐體更適合入門,看上去更顯得俊朗。宋後至明清似乎少有學顏的大家,倒是有無歐不取仕之說。
  • 顏體楷書集字書法作品欣賞,運筆勁健,結體秀逸,網友:可做字帖
    我覺得對於多數人來說,所謂顏體指的是多寶塔,顏體一個碑一個風格,東方畫贊,顏勤禮,顏家廟,麻姑壇,顏體越來越老辣,僅就多寶塔來說,足夠普通人把字寫好了。至於成為書法家,在書法史上留下印跡,還是要博覽群帖。學經典書法,學不好,不找自身的原因,而怪經典,這是腦袋少根筋。
  • 「唐人楷書第一」歐陽詢與「廣大教化主」褚遂良楷書有什麼區別?
    而後期其作品完全沒有被所學書風禁錮住,獨闢蹊徑,到《雁塔聖教序》時期,褚遂良前期碑刻的風格一掃而光,完全呈現出一種區別於歐體且富於變化的新風格,體現出很強的創新性。其四,兩人書法成熟期的作品風格完全相反,歐體為研究褚體風格樹立了一個參照物。
  • 他以精美的褚體楷書,在全國書法展獲獎,關鍵在「活」字
    楷書以格為界,一字一格,字繁字簡,大小不論,盡在格中。倘論章法,畢竟是單字與單字的關係,雖不連接縈帶,卻可以感覺到書寫時的一氣貫之,首尾相銜,清暢不梗,如見池月清光,如聞竹露清響,是天機清妙。有豐滿圓潤筆飽墨濃,亦有纖細如絲輕描淡寫,通過用筆上的對比,使楷書顯示出生動跌宕之美。這種美感不如行草激烈,是一種婉約的變宕,在波瀾不驚中轉換。陳龍對筆畫的把握已經十分熟練,儘管字數繁多,但每一筆都井然有序,從容大方,顯示出作者對楷書細節上精美追求的方向。由於筆畫的相近,也就很相似於褚遂良,雖然達不到新創程度,也打上了鮮明的褚體印記。
  • 晚清書法家趙世駿,褚體楷書《聖教序》拓本欣賞,學褚體的首選貼
    趙世俊的楷書字體端莊俊秀,寬博大氣,線條秀美,字如同每個人的性情!在筆法上完全複製了褚遂良的風格,也被人稱為清代的褚遂良。這裡我們簡單的說一下褚遂良的楷書。歷史上的楷書四大家分別是歐陽詢、柳公權、顏真卿、趙孟,雖然褚遂良的楷書並沒有被選入楷書四大家之中,但他的楷書也決不在四人之下,其結構優美,用筆靈活跳動,有行書筆意,是楷書裡面的佼佼者。
  • 書法賞析:中國楷書四大家之顏、柳、歐、趙!
    在書法中, 人們通常說的歐體、顏體、柳體、趙體分別是以唐代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和元代書法家趙孟這四位的姓來命名的。一、顏體顏體是由唐代書法家顏真卿 所創的一種字體,和柳公權合稱為「顏柳」,有「顏筋柳骨 」的說法。「顏體」是針對顏真卿的楷書而言的,其楷書結體方正茂密,筆畫橫輕豎重,筆力雄強圓厚,氣勢莊嚴雄渾。
  • 書法國展上的歐體楷書,為何更青睞小歐?
    12屆國展上的柳體楷書作品以十二屆國展為例,就有多件歐體作品,尤其是歐陽詢的行書風格的作品比較多。作為楷書,歐體風格的也有好幾件。由此可見,歐陽通的書法淵源家法,盡學父書,《述書賦》有「繼美」之譽,並贊之曰:「父掌禮邦,子居廟堂,隨運變化,為龍為光」。
  • 揭秘顏體楷書「轉折」技法
    下面結合顏體楷書舉例說明。在顏體楷書中:《顏勤禮碑》多接搭、提按;《多寶塔碑》多頓挫;《麻姑仙壇記》多環轉,當然都不是絕對的,四種方法在顏體楷書各個碑帖中或多或少都有使用。下面逐一介紹。接 搭 法接搭是隸書的用筆技法,轉折處不連寫,一橫一豎分開寫,但筆斷而意連。此方法較簡單,易掌握、應用廣。
  • 顏體、柳體、歐體集字春聯
    集字大多是從某位書法家的一幅或幾幅作品中選字,為使集出的作品整體和諧,選字時要儘量選擇字體與風格一致的字。 初學書法者,適合採用集字的方式進行創作。我們可以從經典碑帖中找出需要的字,集成作品範例,然後臨寫。 顏筋柳骨:宋代大書法家蘇東坡說:「書必有神、氣、骨、肉、血。」
  • 黃自元學歐的警示
    比如黃自元學歐體就是(挑大個的來踩,黃粉稍安勿躁,等我把話說完留言區發言吧)要說黃自元學歐楷的警示,我們先得扒扒他的成名路:光緒年間皇帝母親病逝,經熟人介紹,黃自元奉詔入宮做「書寫員」結果秀雅美觀、勻稱工整的字跡大受皇上喜愛,龍顏大悅,
  • 歐體楷書的形成與發展
    「唐楷之冠」——歐陽詢楷書漢字字形的發展是一個從簡單到複雜,又從複雜到簡便的過程。諸如結繩、畫圖等,直到大篆成熟時期,漢字字形是從簡單發展到了一個非常複雜的階段。結繩記事小篆出現後,已簡於大篆,爾後隸書又簡於小篆,楷書又簡於隸書。看起來書體是越來越簡便,而書寫技巧卻是越來越複雜、艱深。
  • 孩子學書法須知:孩子字體臨摹前應注意這一點
    那麼,孩子學書法從何入手?有經驗的書法學者都會告訴您,唐楷和隸書,唐楷常見的有三種歐體、顏體、柳體,也是孩子初學書法的字體選擇。顏體是由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所創的一種字體,其楷書結體方正茂密,筆畫橫輕豎重,筆力雄強圓厚,氣勢莊嚴雄渾;柳體是柳公權的書法體,柳體書法的特點是瀟灑,清瘦,將部分筆畫緊密穿插,使寬綽處特別開闊,筆畫細勁,稜角峻厲;歐體是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創作的一種楷書字體,其特點是方圓兼施,以方為主,點畫勁挺,筆力凝聚,既傾斜險峻,又嚴謹工整,傾斜中保持穩健,緊湊中不失疏朗。
  • 田英章的楷書不能學?
    經常聽到一些書法家討論當代楷書名家田英章,討論他的書法,對于田英章楷書的評價,聽到最多的詞就是「俗」、「不能學」,想學歐體楷書,還是要去練習唐代歐陽詢的《九成宮》,歐陽詢的《九成宮》是歐體之宗,學習它當然是沒有錯的,堅持「學習歐體就要去學《九成宮》」的說法也是正確的,聽起來似乎讓人無法反駁
  • 著名書法家劉炳森,500個顏體楷書常用字欣賞,工整美觀自然雋秀
    在前一篇內容裡我們就已經分享了劉炳森先生的顏體楷書的字帖,但是那是顏體楷書《千字文》的上部,也就說只有500個字。為了滿足大家對書法欣賞的完整性,我們將剩下的500個字分享給大家,希望螢屏前的您能夠喜歡。
  • 歐顏柳趙四大楷書基本筆畫解析,寫好書法就這20個詞!
    二、豎畫歐體—懸針豎多為主筆。垂露豎中段略細。顏體—懸針豎堅持中鋒用筆,中段挺拔。垂露豎兩頭比較圓潤,中間稍略粗。三、點畫歐體—以三角為主(主要是源於魏碑)。顏體—點的形狀飽滿,收筆多鋒為下筆做呼應。如[好]字為向,[北]字為背,[腿]字助右,[剔]字助左,[貽]、[棘]之字並立。偏側一字之形,大都斜正反側,交錯而成,然皆有一筆主其勢者。陳繹曾所謂以一為主,而七面之勢傾向之也。下筆之始,必先審勢。勢歸橫直者正。勢歸斜側戈勾者偏。
  • 盧中南書法作品氣息皆從歐出,得歐體之神髓,學罷很上手
    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硬筆書法委員會副主任、楷書委員會委員;第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設計處處長、研究館員,中國博物館學會會員,中華書畫名家研究院顧問。1986年,獲全國第一屆電視書法比賽一等獎。當年,作品入選《全國第二屆書法篆刻展覽》和《全國第二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覽》,同年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
  • 學鋼筆書法,如何臨帖?
    說起練硬筆字,可謂千奇百怪,學現代人的鋼筆字就不說了,甚至還有抄印刷體、宋體甚至黑體的。不是所有的硬筆字學習都叫學書法。下面書思為大家整理了些硬筆書法臨帖的建議,這樣學硬筆字,才叫硬筆書法。2、楷書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