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個牛雜分類去腥及加工處理工藝

2021-02-17 食品研發與生產

牛肚祛腥

牛肚加食用鹼、白醋(2500克牛肚加250克食用鹼、300克白醋)揉搓,去掉粘液後加麵粉500克,繼續揉搓(加麵粉可以使原料不發烏,還能去掉原料的異味),最後用清水衝漂20分鐘至無鹼味,撈出即可烹調。

剛剛取出的牛肚一般是黑色的,俗稱黑毛肚。市面銷售的黑毛肚有水發和未水發的兩種。兩種相比,水發黑毛肚質地比較脆,但彈性較差,而且沒有亮度,色澤黑中帶白,品質明顯不如未水發品。黑毛肚經過汆水、去黑膜後即成白毛肚。白毛肚也有水發和未水發兩種。水發品質地比較脆,彈性也較差,亮度非常高,品質也次於未水發品,所以一般我們都挑選未水發品。很多不法商販為了提高白毛肚的白度,用雙氧水浸泡,這種毛肚色澤非常白,同時毒性也非常強。

牛肚的烹調方法以水煮、燜、爆炒、涼拌為主。由於有一定的異味,所以成菜風味都比較濃鬱。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牛肚的成熟時間非常短,約10秒,而水發後的牛肚成熟時間會更短。

1、新鮮牛肚放入溫水中衝洗兩遍,洗掉表面的汙血。

2、取5千克牛肚加入麵粉250克、鹼面100克、白醋500克,洗掉黃色黏液。

3、取姜塊250克、啤酒600克入攪拌機中打成汁,倒入一個盆中,放入牛肚、麵粉500克、鹼面50克、白醋600克、陳皮30克,搓洗20分鐘至牛肚表面光滑,且呈黃白色,然後用清水衝洗兩遍,再加入鹽80克、八角50克、幹紅辣椒60克、料酒45克、大蔥100克、大姜70克醃製半個小時。經過處理後,牛肚最適合滷製。

牛肺祛腥

將牛肺的肺管插在水龍頭上衝至膨脹,倒出水後繼續衝漂1個小時至無血水,待色澤發白時,即可用於烹調。烹調前,加入少許蔥段、薑片和料酒汆水,祛腥效果更好。

挑選牛肺時,一定要選擇表面光滑、潔淨,色澤發紅,表面沒斑點的。有斑點的牛肺內含有淤血,所以腥味非常重,不容易祛除。牛肺多用來燉湯,也可用於煲、燒或炒。

牛板筋祛腥

牛板筋是牛脖子上的一條軟筋,也是連接全身運動肌肉的主大筋,一頭牛身上只有一條,平均一百多千克的牛隻有不到1千克的牛板筋。牛板筋質地堅硬,不易煮熟。烹調前,應先將牛板筋邊角的油撕去,然後用流動水衝漂1-2小時,至無血水後撈出,放入高壓鍋內,加蔥、姜、黃酒、花椒、八角、鹽、小蘇打(2500克牛板筋加15克小蘇打,小蘇打可以加速牛板筋的成熟)和清水大火燒開,改小火加熱40-60分鐘。取出牛板筋後,可用來製作乾鍋菜、紅燒菜、涼拌菜、燒烤等。如果採用燒烤的方法,牛板筋的壓制時間可以縮短到30分鐘。

牛腸祛腥

用剪刀剪開牛腸,先用刀刮淨腸壁上的肥油,然後加食用鹼、白醋(2500克牛腸加250克食用鹼、300克白醋)揉搓,去掉粘液後加麵粉500克,繼續揉搓,最後用清水衝漂20分鐘至無鹼味,撈出即可烹調。汆水時,一定要加入少許蔥段、薑片、料酒、八角、白酒。牛腸的成熟時間較長,一般為40分鐘,如果採用高壓鍋壓制,上氣後再加熱5分鐘。牛腸適合製作煲菜和乾鍋菜。

牛肝祛腥

牛肝的應用不同,祛腥的方法會有所差別。如果採用炒的烹調方法,應先將牛肝洗淨,切成柳葉片,放入容器內,加入蔥姜水(沒過牛肝)、花椒粒和鹽,浸泡約30分鐘,撈出後吸乾水分,加生抽、味精、生粉上漿。炒制牛肝時,一定要採用猛火快炒的方法,否則炒好的菜餚容易出水。首先,滑油時油溫要六七成熱時下鍋,3-5秒後立即出鍋。其次,炒制時,待配料和調料都已經下入後再放入牛肝,炒制時間不超過15秒。

涼拌也是牛肝的最佳烹調方法。處理時,首先將牛肝放入清水中,衝漂1-2個小時,至內部無血水,撈出後加入少許蔥段、薑片、黃酒、八角、花椒,放入清水鍋內小火煮20分鐘,撈出放涼,切片後涼拌即可。

牛尾祛腥

市面銷售的牛尾有帶皮和不帶皮的兩種。如果是帶皮牛尾,烹調前應先用火燒焦牛尾的表面(不能把皮燒裂),然後用刀刮淨焦面,直至無毛,再放入水中,加入少許蔥段、薑片、料酒,浸泡1個小時至無血水,取出後用刀刮乾淨,即可烹調。由於牛尾的腥味比較小,所以無需過多的祛腥處理。如果是不帶皮的牛尾,直接加水和蔥段、薑片、料酒浸泡即可。

牛尾應用前會分成基部、中段、尾部三段。我認為牛尾基部膠原蛋白最多,最適合用來熬湯,而且湯以原汁原味最為可口。牛尾中段形狀完整,非常適合製作紅燒、鐵板菜,菜餚口味非常濃鬱,如「沙茶牛尾煲」。尾部質量最差,一般用來製作「黑椒牛尾」、「椒鹽牛尾」。

將5千克牛尾按其骨節斬斷分檔取料(提高牛尾的利用率,增加毛利),用清水泡1個小時,放在盆中,加入鹽250克、八角角100克、薑汁550克(廣東米酒與沙姜比例為2:1)、玫瑰露酒400克、高度白酒250克(選用二鍋頭性價比最好)醃製半個小時,用清水衝淨撈出,加大蔥、大姜、八角、幹紅辣椒、牛骨高湯,放在爐上蒸半個小時後,撈出放入涼水中過涼,然後放入一5℃的冰箱中冷凍2個小時(為了保證牛骨中的角質層不受破壞)。

牛肚領祛腥

牛肚領是牛肚的中間部位,質地非常脆嫩。處理方法:取石灰100克用1千克熱水化開,放入牛肚領泡2小時,撈出後用刀刮淨黑皮,再用流動水衝掉石灰味。烹調前,將牛肚領放入鍋中煮20分鐘至五成熟,撈出後片去油筋,再入鍋中,加蔥、姜、八角、花椒、黃酒煮爛,在原湯中泡2小時即可。牛肚領最適合用於爆炒,而且風味多以酸辣味為主。烹調時最好放入少許蒜粒,能起到祛腥的作用。

牛蹄祛腥

   

牛蹄也是富含膠原蛋白的原料之一,處理前,應先用火燎淨毛,刮洗乾淨後入開水鍋中略汆,然後加清水、蔥、姜、幹紅椒、八角、花椒、香葉,小火煨至熟爛即可。取出後將牛蹄上的肉片下,用於製作牛蹄煲。

扒也是製作牛蹄常用的烹調方法,處理時需要注意一點:牛蹄多在1500克以上,故成熟時間在3個小時左右。由於烹調時間非常長,所以牛蹄的表面容易散爛。因此,烹調時一般會用筷子將牛蹄固定,用紗布將牛蹄包好後,再用線纏繞,這樣就能保持完好的形狀。

首先要鋸去牛角,然後用火燒焦表面,刮去焦面,直到沒有毛根。燒時要從頂部開始,不能把皮燒裂,燒後用水泡至皮軟,再用刀刮淨即可。牛頭多採用滷製的方法成菜,由於牛頭也含有很多膠原蛋白,故滷製時要在鍋底墊竹墊子。滷好後,將牛頭撈出,將牛頭肉取下,用來製作涼拌菜或乾鍋菜效果都不錯。

1、牛宰殺,從頸處去掉牛頭。

2、將5千克黃香放入大鐵鍋中,中火燒20分鐘至完全融化,放入牛頭,用鐵鉤將其鉤住,在鍋中翻動,讓牛頭表面沾上黃香,把沾滿了黃香的牛頭,迅速放入冷水盆中(冷水要全部淹沒牛頭),放置約2分鐘後,將黃香塊和牛毛去淨,再用溫水洗淨,把牛頭放在砧板上平立,用斧子把牛頭從中間砍開,取出牛腦清洗乾淨。

3、牛頭5千克加入鹼水500克、鹼面400克、白醋500克、白酒250克醃製半個小時,用清水衝淨,入滷水鍋中滷製。

牛頭皮祛腥

先將牛頭皮放在明火上,燒至落一層皮,然後放入溫水中反覆浸泡半個小時,用刀刮洗乾淨,使皮呈淺黃色。牛頭皮的成熟時間也很長,約為1.5小時。成熟後可用來製作紅燒菜、乾鍋菜,也可以滷後用來涼拌。

牛舌祛腥

   

牛舌洗淨,放入加有蔥、姜、料酒的開水中,小火煮20分鐘,撈出去掉舌上的膜,用清水洗淨即可,牛舌多用來滷製,也可滷熟後涼拌、炒制或製作鍋仔菜。但是牛舌的成熟時間較長,一般為50-60分鐘。

1、將牛舌用40℃的溫水洗去汙血,用刀從舌尖開始慢慢向舌根刮,反覆刮3次,直到露出新鮮的舌肉為止。

2、摘去舌根部的淋巴結,用清水、衝洗乾淨。

3、盆中放入牛舌5千克、麵粉750克、食用鹼100克、白醋1千克、啤酒600克、大蔥300克、大姜200克,醃製半個小時至完全入味,用清水衝洗3遍至牛舌沒有血水,色澤發白。經過處理後,牛舌用於滷製效果最佳。

牛腦祛腥

牛腦的處理方法很簡單,洗淨後撕去筋膜,漂洗約半個小時,入盆中,加蔥姜水、料酒(500克牛腦加蔥姜水800克、料酒100克),浸泡1一個小時至無血水,撈出即可用於烹調。

挑選時,應該選擇筋膜完整,光澤度好,表面有紅色血絲的牛腦。牛腦適合製作鍋仔菜、紅燒菜。由於原料的原因,調味時用料比較多,味道厚重,以麻辣最為多見。不過,由於牛腦沒有豬腦質地細嫩,所以成熟時間較長,約5分鐘。

牛骨髓祛腥

先去掉牛骨髓表面的筋膜和油質,放入清水中,加蔥、姜、黃酒、花椒,浸泡1個小時,撈出即可用於烹調。牛骨髓適合製作扒、鍋仔、蛋黃焗、椒鹽、紅燒菜。它的成熟時間非常短,只有3分鐘。

牛鞭祛腥

牛鞭是雄牛的生殖器,裡面有尿道,俗稱騷筋、故腥味很重。初加工方法:先將1千克牛鞭洗淨,剪開外皮,用開水燙一下撈出,將外皮撕掉,入鍋中加蔥、姜、山植、花椒各15克,八角、桂皮、香葉各10克,白酒50克,胡蘿蔔150克,小火燉約20分鐘至五成熟,撈出後剖開,將裡面的尿道除去,洗淨即可。牛鞭的成熟時間也較長,約40分鐘。

將5千克牛鞭放入40℃的溫水中衝洗兩遍。鍋入水燒開,放入牛鞭煮製3分鐘後撈出,入涼水中過涼,切掉老皮後,用刀從中間片開,片去尿線、黑色物體,打一字花刀製成鞭花,放在盆中,加入啤酒650克、麵粉500克、白醋450克、食用鹼面250克,醃製10分鐘即可。

牛膝蓋祛腥

先去掉牛膝蓋周圍的邊油,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鐘,撈出即可烹調。牛膝蓋一般都用來煲湯、十三香蠍、扒、紅燒、黑椒焗。牛膝蓋成熟時間比較長,大概有70一80分鐘,而且不容易入味,所以很多人都是加入雞骨、豬骨、金華火腿,長時間煲制後再用來烹調。

金錢肚祛腥

  

金錢肚是牛肚的肚頭,由於表面花紋似金錢,故名。金錢肚適合滷製、紅燒和製作乾鍋菜。祛腥方法與前面介紹的牛肚完全相同。

鮮牛蹄筋祛腥

  

處理方法有三種,壓制加工法、蒸製加工法、煲制加工法,我個人認為,壓制加工法處理好的成品形狀完整,效果最好。

壓制加工法

先將鮮牛蹄筋放在清水中反覆漂洗乾淨,入沸水小火汆3分鐘,撈出放入高壓鍋中。取蔥段、薑片、蒜瓣各50克,廣東米酒100克,紹酒80克,八角10克與清水調勻,倒入高壓鍋中,放到火上壓制,待高壓鍋上氣後改用小火壓15-20分鐘取出,即可用於烹調。

蒸製加工法

先將鮮牛蹄筋放在清水中浸泡4小時,洗淨後放在容器內,加入清水(以沒過蹄筋為宜),加入花雕酒100克,胡椒粉20克,蔥段、薑片、蒜瓣各50克,入蒸箱用旺火蒸25分鐘至八九成熟時取出,把蹄筋上的小絨毛摘掙後,重新入蒸箱中,大火再蒸8分鐘即可。

煲制加工法

1、鮮牛蹄筋5千克用溫水浸泡3小時,再入沸水中大火汆5分鐘後撈出。

2、取牛棒骨700克,豬大骨800克,料酒200克,雞爪600克,蔥段、薑片、蒜子各50克放入不鏽鋼桶內,加30千克清水大火燒開,改小火熬約30分鐘門於入牛蹄筋,小火煲約60分鐘,關火燜制20分鐘撈出即可。

牛眼祛腥

1、將5千克牛眼用淨水衝洗兩遍,取大蔥、大姜(比例1:1)榨成汁300克,入開水鍋中,放人牛眼餘煮3分鐘撈出。

2、用竹籤將牛眼膜挑開,入牛骨高湯5千克、鹽300克蒸20分鐘取出,抽出眼球底部的筋後,放入沙鍋,用高湯小火煨半個小時至入味,撈出即可。

牛耳祛腥

將5千克黃香放在一個大鍋中,燒化後投入5千克牛耳蘸一下,馬上放入一個冷水盆中過涼2分鐘,待表面的牛毛被粘掉,然後放入陳村梘水500克、鹼面400克、白醋900克、白酒250克,醃製半個小時,最後清水衝淨即可。

相關焦點

  • 牛雜分類去腥及加工處理工藝匯總
    處理時,首先將牛肝放入清水中,衝漂1-2個小時,至內部無血水,撈出後加入少許蔥段、薑片、黃酒、八角、花椒,放入清水鍋內小火煮20分鐘,撈出放涼,切片後涼拌即可。牛尾祛腥市面銷售的牛尾有帶皮和不帶皮的兩種。
  • 牛雜分類去腥及加工方法
    處理時,首先將牛肝放入清水中,衝漂1-2個小時,至內部無血水,撈出後加入少許蔥段、薑片、黃酒、八角、花椒,放入清水鍋內小火煮20分鐘,撈出放涼,切片後涼拌即可。  06  牛尾祛腥  市面銷售的牛尾有帶皮和不帶皮的兩種。
  • 牛雜加工及處理方法
    製作流程:  將牛肉、牛雜衝淨後分別飛水撈出,放入滷水桶中,大火燒開,小火滷約4小時,關火後在湯中浸泡一晚備用。  三、牛雜碎加工處理方法  1、牛毛肚處理  剛剛取出的牛肚一般是黑色的,俗稱黑毛肚。市面銷售的黑毛肚有水發和未水發兩種。
  • 老師傅退休前傳給我的牛雜秘方,學會就可以去開店了!(附牛雜處理方法)
    處理方法:取石灰100克,用1千克熱水化開,放入牛肚領泡2小時,撈出後用刀刮淨黑皮,再用流動水衝掉石灰味。烹調前,將牛肚領放入鍋中煮20分鐘至五成熟,撈出後片去油筋,再入鍋中,加蔥、姜、八角、花椒、黃酒煮爛,在原湯中泡2小時即可。牛肚領最適合用於爆炒,而且風味多以酸辣味為主。烹調時最好放入少許蒜粒,能起到祛腥的作用。
  • 牛雜祛腥方法及經典菜例
    牛雜祛腥逐個說  牛尾祛腥  市面銷售的牛尾有帶皮和不帶皮的兩種。
  • 牛雜碎加工處理方法及滷牛雜配方拿走不謝!
    那麼,牛雜碎該怎麼處理呢?下面,請看牛身上每個部位的處理方法。烹調時最好放入少許蒜粒,能起到祛腥的作用。牛蹄筋處理處理方法有三種,壓制加工法、蒸製加工法、煲制加工法。壓制加工法處理好的成品形狀完整,效果最好。
  • 不鏽鋼表面工藝及等加工等級分類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或收藏本頁精彩內容【公眾號】搜索公眾微信號號:sdncss不鏽鋼表面工藝2D產品用於對表面要求不嚴的用途,一般用材,深衝用材NO.2B光澤強於NO.2DNO.2D處理後,經過拋光錕用於最終一道輕度冷軋,以取得適合光澤.這是最常用的表面加工,該加工也可作為拋光的第一步一般用材BA光亮如鏡無標準,
  • 電鍍工藝加工分類的原理和特點
    電鍍工藝加工分類的原理和特點電鍍層電鍍件是利用電解原理在一些金屬外表層面上鍍上一層別的金屬件或合金。在此,依斯倍環保將詳細介紹一下電鍍工藝加工分類的原理和特點。鍍鉻鉻屬金白色,微帶天藍色。因為它極強的鈍化處理功能,能在空氣中快速鈍化處理,並表現出貴重金屬的特徵,所以鐵件鍍鉻層就是陰極電鍍件。
  • 詳解各種牛副產品的去腥方法及工藝
    由於牛尾的腥味比較小,所以無需過多的祛腥處理。如果是不帶皮的牛尾,直接加水和蔥段、薑片、料酒浸泡即可。牛尾應用前會分成基部、中段、尾部三段。我認為牛尾基部膠原蛋白最多,最適合用來熬湯,而且湯以原汁原味最為可口。牛尾中段形狀完整,非常適合製作紅燒、鐵板菜,菜餚口味非常濃鬱,如「沙茶牛尾煲」。尾部質量最差,一般用來製作「黑椒牛尾」、「椒鹽牛尾」。
  • 香鍋牛雜及滷牛雜製作技術
    製作流程:將牛肉、牛雜衝淨後分別飛水撈出,放入滷水桶中,大火燒開,小火滷約4小時,關火後在湯中浸泡一晚備用。附  牛雜碎加工處理方法牛毛肚處理剛剛取出的牛肚一般是黑色的,俗稱黑毛肚。市面銷售的黑毛肚有水發和未水發兩種。
  • 牛雜碎加工處理方法,拿走不謝!
    那麼,牛雜碎該怎麼處理呢?下面,請看牛身上每個部位的處理方法。牛毛肚處理▼剛剛取出的牛肚一般是黑色的,俗稱黑毛肚。市面銷售的黑毛肚有水發和未水發兩種。兩種相比,水發黑毛肚質地比較脆,但彈性較差,而且沒有亮度,色澤黑中帶白,品質明顯不如未水發品。黑毛肚經過汆水、去黑膜後即成白毛肚。白毛肚也有水發和未水發兩種。
  • 怎麼開一家火爆牛雜餐廳,牛雜配方
    【特點】   香滑綿軟,味濃汁厚    牛雜火鍋  牛雜火鍋因主要 涮食牛雜而得名。流行於四川各縣。吃法是點火涮菜沾碟食之。特點是麻辣鮮香、牛雜軟糯、無 腥羶味、鍋品檔次不高、適合大眾。其前景因不同地區而宜。味型為麻辣味。
  • 【牛雜】巧用麻辣風味滷水燉牛雜
    我的回答是麻辣滷水特別適合味大的食材,比如牛雜、肥腸。還有學員問滷水後期如何補料?說實話,一鍋滷水滷肉的數量和品種不一樣,後期補料還真不一樣,起碼是個經驗活,因此我建議補料掌握不好的朋友,滷水用過兩次之後可作他用,比如燉牛雜、調麵湯。剛好這幾天有好幾個人諮詢我牛雜怎麼做,考慮其它方法總是很麻煩,我們還是建議把麻辣滷水利用起來,不但味道好還不浪費,這也符合我們用簡單方法做美味的初心。
  • 中國頂級牛雜吃法大賞
    要做一碗牛三星,每天早上4點就要起床,4點半就要到市場選材料,因為牛市場一早就宰割,不一早去牛就不新鮮。加工就更麻煩了,首先去筋,量多的時候,去筋就要兩個小時。去完筋反覆清洗再脫水後切片,然後到醃製,剛好趕上早餐最新鮮。
  • 中國最瘋狂的牛雜吃法大賞
    要做一碗牛三星,每天早上4點就要起床,4點半就要到市場選材料,因為牛市場一早就宰割,不一早去牛就不新鮮。加工就更麻煩了,首先去筋,量多的時候,去筋就要兩個小時。去完筋反覆清洗再脫水後切片,然後到醃製,剛好趕上早餐最新鮮。
  • 順德牛雜屆「新寵」來了,不像牛雜店的牛雜店
    我們平常去的牛雜店,一般都是從小吃到大的老店,走的也是懷舊路線。當我踏進這家店時,就感覺很有活力,跟平時去的截然不同。這裡的裝修風格比較年輕化,別以為店內只有幾張桌子不夠坐,外面也是他們的,晚上開了燈特有氣氛。二樓是私人包間,平時可以約上好友來這搞個小聚會,還有紅酒提供,美食隨叫隨有,一切都安排好了。想訂這個包間,需要向店家提前預定哦!這裡的牛雜有三種,牛肚、牛腸、牛膀,還可以另外拼搭牛筋腩。
  • > 牛皮的加工分類
    牛皮的加工分類 2020-09-07 11:32:08 來源:全球紡織網 牛皮的加工分類,牛皮革用牛生皮經脫毛和鞣製等工序製成的已經變性不易腐爛的皮革。
  • 六大茶類工藝分類科普
    想必大家都知道茶葉有六個分類,那麼你們知道茶葉是如何分類的嗎?或者說六大茶葉的工藝區別到底在哪裡?今天我就帶大家來看看六大茶類的工藝分類。六大茶類按照發酵程度分別為: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烏龍茶)、紅茶、黑茶。
  • 8號混凝土化糞池分類和工藝
    8號混凝土化糞池分類和工藝   合肥峰昊化糞池公司專業生產玻璃鋼化糞池、水泥化糞池、塑料檢查井、大口徑埋地排水管材等一大批新型建材產品,如有需要,歡迎隨時來電諮詢!
  • 工藝|最常用的表面處理工藝——拋光
    在之前的文章裡,小夫子跟大家講過了表面處理工藝的電鍍和鐳雕,(戳藍字可看相關內容)今天小夫子來為大家講一講表面處理工藝--拋光。精密線紋尺的拋光是將加工表面浸在拋光液中進行的,拋光液由粒度為W5~W0.5的氧化鉻微粉和乳化液混合而成。拋光輪採用材質勻細經脫脂處理的木材或特製的細毛氈製成,其運動軌跡為均勻稠密的網狀,拋光後的表面粗糙度不大於Ra0.01微米,在放大40倍的顯微鏡下觀察不到任何表面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