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5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媽媽,
你一定要平安回來,
長大後
我要一直和你在一起。」
她叫許虹,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骨科帶組護士,1981年生。曾經在心外重症監護室、呼吸科、神經內科工作過,具有豐富的護理經驗。23日下午接到報名通知後,許虹先報了名,然後回家和愛人女兒溝通。12歲的女兒哭著說,「媽媽,你一定要平安回來,長大後我要一直和你在一起。」昨晚除夕輪到許虹值班,早上7點半到崗。到了晚上6點多,突然接到了出發的指令,許虹立刻打電話,讓愛人從家裡將行李送到醫院。當丈夫和女兒趕到醫院時,許虹還在忙著給進入病區的探視家屬測量體溫。
1月24日,
中國人傳統除夕夜,
萬家燈火、闔家歡聚的時光。
這一夜,
上海第一批醫療隊醫護人員
卻告別家人,
登上了一架駛向武漢的飛機。
其中11位白衣天使,
來自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
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附屬同濟醫院、
附屬東方醫院、附屬楊浦醫院……
他們的身上是重擔,
有期盼,更有愛!
這是附屬第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劉勇超,33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揚帆計劃獲得者,人稱「超哥」。聽說他要出發,科室兄弟們自發過來為他送行。因為要值班,他一個人留在上海,大年夜正在下餃子的時候,突然接到了電話,馬上放下鍋子就地打包行李,趕到了醫院。原本,在大年初三,他和女朋友要一起見雙方父母了,「那就等你從武漢凱旋歸來後再見!」女友在臨別前的微信視頻裡這樣說。
在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2名醫護人員在大年夜同樣告別家人,前往武漢。因為處於備班狀態,接到通知馬上出發,所以年夜飯也沒來得及與家人吃,就向集合地點奔去。
他們是: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程克斌副主任醫師、王箐護師。
除夕前一天,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徐金富教授受國家衛健委抽調,趕赴雲南一線督導雲南省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1月23日接到上海市衛健委相關支援任務後,醫院向醫院醫務人員發出號召,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全體醫護人員積極響應,全體醫生主動自願報名。危重症醫學護理人員積極報名成為醫院醫療預備隊成員。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呼吸與危重症學科劉瑞麟主任和惠蔚護士長作為上海市首批醫療隊成員,也在昨晚奔赴武漢,支援當地醫療救治工作。
他們來不及吃上年夜飯
臨行前
在醫院會議室裡
劉瑞麟主任和惠蔚護士長與同事們
吃上一碗熱乎乎的三十兒的餃子
出發武漢!
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感染科醫生徐月良,重症醫學科護士許詩琨、徐筠昨晚帶上醫療物資,隨隊出發,從接到指令到集結才1個多小時,他們在機場看了一眼孩子和家人就奔赴一線。
抵達武漢後,
他們無暇休息,
第一時間清點物資準備隨時救援!
在眾多的請願戰士中,同濟大學附屬楊浦醫院呼吸內科及重症監護室護士長盛賽花,外科重症監護室護士長趙越也率先出徵武漢。
「昨天知道需要組建醫療隊去武漢,需要有監護室工作經驗,我第一反應:那就是我了!立刻拿起手機報了名!原定計劃本來今天回家的,車上載好了回家買的年貨,還有寶寶的新年禮物,可惜禮物不能親手送到他們手上,只能託他們孃孃帶回去。」
——盛賽花 附屬楊浦醫院呼吸內科及重症監護室護士長
「聽聞武漢告急,我的第一反應是他們需要我們,不僅是需要我們的技術幫助,更需要我們去共同樹立抗擊的強大決心,我是一名白衣天使,當知道需要選派人員時,我更加堅定信念,相信自己的披星戴月和夜以繼日的奔赴,能讓自己成為武漢醫務人員的夥伴。武漢等我,我們一起加油」
——趙越 附屬楊浦醫院外科重症監護室護士長
機場送別
聲聲叮囑
報名請願的名單還在持續加長......
他們不是軍人
卻毅然決然守護
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
白衣是他們的戰袍
藥械是他們的武器
保障患者安全是他們最大的勝利
同舟共濟
眾志成城
我們一起堅守
我們必將勝利
加油,武漢
加油,中國
同濟英雄們
我們等您平安歸來!
整理來源:人民日報、新華社、看看新聞、
文匯報、新民晚報、勞動報、青春上海
特別鳴謝:同濟各大附屬醫院
原標題:《「媽媽,你一定要平安回來……」除夕夜,11名同濟英雄馳援武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