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上海再派350名醫護人員奔赴武漢!
中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行政樓12樓,出徵儀式門外,白衣戰士們紛紛剪成短髮,輕裝上戰場。
元宵夜,華山醫院90分鐘內集結214名醫護人員,瑞金醫院集結136名醫護人員,他們將奔赴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接管當地重症監護照護重症患者。
「此疫艱難多有險阻
我們不言放棄!」
今天早上,理髮師吳師傅就忙著為長發隊員剪短髮。9時30分,再次為隊員進行出徵前的培訓。職能部門忙著為隊員準備28寸行李箱裝進個人生活用品、打包……
幾百隻28寸行李箱鋪滿了地面。而在這些醫護人員的行李箱裡,塞滿了一包又一包的成人尿布!
這些醫護人員一旦穿上防護服,就只能咬牙堅持著無法喝水、不能上廁所的一整天。平日裡嬌滴滴的姑娘們、帥氣的大男孩們,那一刻都成了戰士!
元宵夜,華山人正沉浸在與前三批援鄂醫療隊員連線祝福的氣氛中。20時57分,院長丁強在科主任群裡發布了召集令:明天需要210人馳援武漢,大家可以報名。
不到1分鐘,感染科陳澍教授憑藉他兼任醫保辦主任而在主任群裡的「特權」,第一個報名,接著是消化科、抗生素研究所……主任們顯然是有備而來,原來他們都早已在自己的科室裡排序排好了,醫院召集令一下,立即啟動程序。正肩負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重任的張文宏主任也報名:上海這邊的情況穩定了,他也可以去。
45分鐘,報名人數已超過需要人數。
華山花園大草坪上,214人隊伍雄壯豪邁,明知此役艱險,充滿風險,卻依然毫不猶豫,奮不顧身。他們中,有第一批支援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剛剛離開隔離病房的醫生,有抗疫戰鬥打響以來一直奮戰在急診、發熱門診的醫生護士,有曾經援贛援藏、援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的醫生,也有曾經參加害救援的醫生,還有捐獻造血幹細胞、多次參加無償獻血的醫生……
沒有餞行酒,卻有殷殷囑咐、滿滿期待,「華山加油!」「武漢加油!」「祖國加油!」的口號響徹天空。
看到父母落淚
他們依然笑著前行
「選我,我曾經在感染科工作過,我哪裡都能去!」「健康所系,性命相託,這是我們的醫學生誓言,碰到疫情,我們義不容辭!」2月8日晚8時,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收到緊急任務,要組建130人的醫療隊務馳援武漢。從這時起,瑞金醫院各個群裡提示聲此起彼伏:醫務人員們在主動報名,136人的醫療隊,當晚就集結完畢!
今天,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統一部署,由副院長胡偉國帶隊的136人瑞金醫院第4批醫療隊出徵武漢。醫療隊由30名醫生(其中24名黨員)、100名護士和6名行政管理人員組成,涵蓋重症醫學科、呼吸科、感染科、護理等學科,其中共66名黨員,33名團員。
「我是一名近30年工齡的醫生,作為一名臨床老兵熟悉各種臨床問題和情況,抗擊疫情是我們醫生職責所在;同時我也是一名老師,去年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對瑞金進行臨床教育評估時,就對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培養表示讚嘆,我想此次出徵,作為一名老師我也要做好醫學生的表率,今後,我們的醫學教育也將繼續重視社會責任感的培養。」胡偉國說。
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劉嘉琳此次受國家衛生健康委指派作為專家組成員,小年夜前,她被抽調至山西督導新型冠狀病毒防疫工作,除夕夜才趕回上海。「去年春節在加班,原本希望今年能不要那麼忙,沒想到面臨著更大的挑戰。」但劉嘉琳說,作為呼吸科醫師出身,她更能體會這場戰役的深重意義。昨夜,當她告訴愛人要去武漢的決定時,愛人出奇淡定,「去吧,這是你的工作。」唯一放不下的是還在讀小學的女兒,「她知道我馬上要去外地了,特別地黏人。但作為醫生,我們有家庭責任,也有社會責任!」
呼吸科副主任醫師陳巍曾是一名援藏醫生,今晨在呼吸科出夜班後,立即整理行囊準備出發。「我是呼吸科醫生,是黨員,還有援藏經驗,去武漢太合適了。」他說,整個春節期間的疑似患者排查診療工作,已經積累了一定經驗,「相信到了前方,一定可以用專業知識為阻擊這場疫情作出貢獻。」
在發熱門急診,護士長梁婧依依不捨地為兩位小妹妹送別:東北姑娘周楠楠從疫情爆發開始就取消了探親休假,已經2年沒有回過家的她,不敢把去武漢的消息告訴身體並不好的父母,「最想和他們說,請他們放心,等這次任務結束,女兒一定回家好好陪他們,說好的體檢,一定陪他們去!」上海姑娘梁曉虹之前從未去過武漢,整個春節,持續奮戰在急診化驗室抽血和補液室崗位的她義無反顧選擇跟上前輩們的步伐。「早上父母送我來醫院,看到他們默默流淚,我還是強行笑著,因為這是一份責任、一份使命,我一定會平平安安回來!」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顧泳 黃楊子
微信編輯:皮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