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老式桿秤和臺秤退出市場後,大家買東西的時候放心了不少,因為機器精密了,作假的可能性就降低了。但從來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電子秤早就被商家研究出各種破綻。
今天就跟大家講一下關於電子秤的秘密,買東西一定睜大眼睛了!
電子秤「縮位計價」,深藏貓膩 ↓↓
輸入商品單價時,往左移動1到3個小數點,電子秤就會像中了武俠小說中的吸星大法一樣,讓最終價格高出不少。
比如,購買716克蘋果,按照單價10塊錢輸入,電子秤顯示的是7.16元 ↓
如果將單價小數點向左移動3位,按照單價0.01元輸入 ↓
電子秤顯示的是0.01元 ↓
小數點復原:0.01乘以1000,換算後總價就是10元。
這時攤販會告訴你總價是10元!和7.16元相比,同樣重的蘋果就要多付2.84元!
這些很多人都不會注意到!其利用的原理就是電子秤只能精確到小數點後第二位,當把單價設為0.01元時,後面的數字就顯示不出來,秤會自動四捨五入……
所以以後去買東西,一定要注意老闆在電子秤上按的單價是否正確,單價顯示是否是以千克(公斤)為計價單位、單價顯示窗口是否縮位。
通常,單價輸入前的單價顯示窗口應顯示「0.00」,單價輸入後應顯示實際單價。如56元/kg的商品,單價顯示窗口應顯示「56.00」,如顯示「5.60」的,就有縮位嫌疑。
1、「輸密碼」
一位曾經經營過水果攤的商販說,電子秤都是靠密碼校準的,只要在電子秤的鍵盤上輸入密碼,再按調整鍵就可以調整稱重。一般電子秤顯示以公斤為單位,公斤與斤的轉換係數應設為2.0,但一些商販在校準電子秤時,故意將轉換係數設為2.1或2.2。這樣通過調整,就可以將一斤秤改成九兩、八兩、七兩秤不等。
2、利用託盤
一些商販還會在電子秤上放「託盤」,一般情況下,放「託盤」後,秤的顯示屏上的重量為零,說明託盤是除了秤的。
但攤主在把東西放進託盤時,另一隻手可沒閒著,會將秤背後的按鍵同步按一下,這時在電子秤上,託盤與商品的重量總和,就變成了商品的重量,而顧客則會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商品連同託盤重量一起買單。當商販把商品從託盤上拿起時,另一隻手也不忘將同步鍵還原,讓重量回零。
3、電子秤下放泡沫或紙板
如果把電子秤放在泡沫或者紙板上面,稱出來的重量往往會加重!
這是因為,秤下墊了泡沫、紙板,會引致變形緩衝,產生向上的加速度,導致託盤對物體的支持力大於物體的重力,出現超重現象,所以秤的指針讀數偏大。而如果墊高秤的後方,這已經違反了彈簧秤、電子秤的使用方法,稱出來的重量肯定不準確。
既然電子秤有這麼多的貓膩,顧客該如何防範呢?這名商販表示,顧客購物前,可以隨身攜帶一個已知重量的物品,例如鑰匙、手機等,稱準重量,記在心中,當懷疑賣主的秤有問題時,可以將此物放在電子秤上稱重,如果相差不大,便可放心。而應對帶託盤秤時,顧客要注意看帶託盤的時候電子秤計數是否是0.000,同時要注意攤主有沒有做手腳。
來源:現代快報(ID:xiandaikuaibao) 綜合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