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疫」而動的消毒員

2020-12-22 廣州日報

「我們是最後打掃戰場的人。消毒後不能再檢出病原體。」身著磚紅色的衝鋒衣制服的黃亮宇,背後「中國衛生」四個字在陽光下反著光,他說:「疫點消毒追求時效性,要用最快的速度趕過去。」

46歲的黃亮宇是廣州市越秀區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科副科長,他需要帶領由十來個年輕人組成的消毒組,負責對越秀區內所有新冠肺炎病例的落腳場所進行終末消毒。

「新冠肺炎病毒在合適的條件下可存活一定時間,消毒組要確保徹底『抹殺』環境中殘存的病原體。」他說。

今年1月下旬以來,防控疫情阻擊戰在全國打響。廣州是典型的人口流入超大城市,抗「疫」工作充滿挑戰。

1月21日,廣州首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病例出現在越秀區。越秀區是廣州市中心城區,轄區面積不大,但人口密度極高。聞「疫」而動的黃亮宇和隊員們穿好防護服,背起消毒機,全副武裝踏上了消殺新冠肺炎病毒的戰場。

從事疾控工作23年的黃亮宇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防疫」,也是一名老黨員,他經歷過「非典」、汶川地震,也服務過2010年廣州亞運會。黃亮宇對記者說:「第一次面對新冠肺炎,口頭說是不緊張,其實心裡還是蠻緊張的。」

每次臨場消毒,少則兩三人,多則六七人。出發前,消毒組需要根據消毒需求,計算好人手、藥量和消毒時間。「不同的地方,需要不同的方法。」黃亮宇說,「比如住宅,要知道哪裡是電梯,哪裡是大堂,有多少個電梯。如果是酒店,要知道有幾間房,有沒有開空調等等。」

疫點消殺分空氣消毒和物體表面消毒。物體表面消毒的標準是噴溼物體表面。「門把手、水龍頭開關是我們消毒的重點之一。」黃亮宇說,「對居民住所消毒,需要對被褥這類吸水物體進行噴溼,這會消耗比較長的時間,也會影響住戶後續的使用。我們很抱歉,但沒有選擇。」

疫點的消毒工作看似簡單,但背後藏著大學問:開展疫點消毒前,要充分了解疫點地形、功能、人流情況等,以判斷合理的消毒範圍、進入和退出的線路。黃亮宇把疫點消毒總結為三個心,即「細心、耐心、決心」,每一個細節都缺一不可。

黃亮宇說:「為了讓藥液布滿空間並儘可能長時間地飄在空中,空氣消毒機需要把藥水霧化成50微米以下的微粒,消毒工作急不來。」

每次進場前,消毒組都要在門口消毒區外劃出一個安全區。「鋪上一個麻袋,噴溼。麻袋又便宜又吸水,相當於一個簡單的消毒池,隊員們腳踩麻袋進屋。」黃亮宇抓過一個本子,給記者畫起了示意圖。

一次消毒的全套動作做下來平均需要兩三個小時。消殺完畢,隊員走出消毒區前,先用藥液給自己「洗澡」,再踩著安全區的麻袋走出來,把消毒時穿的防護服扔進垃圾桶裡,換上乾淨的口罩和手套,最後給換衣服的區域做一次消毒。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黃亮宇團隊已累計對工作場所、醫院、酒店等疫點開展終末消毒36間次,消毒容積約113070立方米。黃亮宇的手機保持24小時暢通,臨睡前調為震動模式,隨時保持警惕。

「昨晚11點多,街道還打來電話,講那裡一個疫點的情況。我們這種崗位,沒有責任心就會犯錯,犯大錯。」黃亮宇說。

目前,廣州新增出院人數已超過新增確診人數,過半確診患者已治癒出院,多次出現每日「零新增」。

取下演示時戴了兩分鐘的防護面罩,黃亮宇的臉頰上已經留下明顯的壓痕,說話有一點氣喘。「哪裡有疫點,我們就要撲到哪裡,這是我們的職責和使命。作為一名基層老黨員,困難面前更要發揮帶頭作用。」他說,「我們期待勝利的那天趕快到來。」

來源:新華社封面圖:資料圖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林傳凌

相關焦點

  • 堤上聞「汛」而動、堤下攜手創文
    堤上聞「汛」而動、堤下攜手創文——盤城街道有一對「最美夫妻檔」他叫王文斌,南京江北新區盤城街道雙城社區黨員;她叫周秀梅,盤城街道雙城社區婦女組長。今年年初,他們堅持走在戰「疫」一線,當汛期來臨,他們又毅然響應社區黨組織號召,攜手加入社區「三色」防汛志願服務隊,舍小家,顧大家,用責任與擔當築起防汛堡壘。一身雨衣、一雙雨鞋、一隻手電筒是他們的「戰服」;一次次值守,一遍遍巡查,是他們的職責;風雨無阻的堅守,不分晝夜地堅持,他們用共同的責任和一致的擔當,為社區平安、和諧貢獻著綿薄之力。
  • 聞旅@交個朋友吧——疫後文旅市場的新渠道探索
    經過3個月的內部探討,我們最終決定去做《聞旅@交個朋友吧》。從本質上來說,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私享會,也並不是簡簡單單的對於目前行業熱點話題的探討,而是大家用一種輕鬆的心態先去交個朋友,然後再整合自己的資源和產品去產生一些合作。
  • 【同心戰「疫」 重回美好】(85)抗「疫」讓我們更加相愛/韋華
    響應國家號召,居家抗「疫」。我們規劃了作息時間表,制定了抗「疫」食譜,不再熬夜,從書櫃中選出了親子共讀的文學名著。每天的午後,都是我們一家閱讀的時間,《歐•亨利短篇小說集》《海底二萬裡》《朝花夕拾》……就這樣一本本地讀下去。這是一家人度過的第一個完全沉浸在書香中的春節。
  • 省軍區聞令而動,全力抗疫!
    天寒地凍戰疫魔為了人民我光榮河北省軍區聞令而動全力參與支援駐地抗疫文省軍區黨委聞疫而動、聽令而行,把打贏疫情防控作為新年度開展戰時應戰、急時應急訓練的主戰場,積極發揮疫情防控中民兵整體防控補充、前運後送、幫扶群眾、輿論宣傳、穩定社會、恢復生產等「六個特殊作用」,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 黨建| 「疫」線黨旗飄飄 抗「疫」黨員先行——浦興路街道社區黨校...
    黨建 | 「疫」線黨旗飄飄 抗「疫」黨員先行——浦興路街道社區黨校停課不停學 2020-04-08 15: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軍隊臨危戰「疫」,誓死不退,不勝不歸!
    周日9:05 12:32 周一9:02 12:32 01 本期導視 新冠疫情,舉世罕見,武漢告急,刻不容緩,人民軍隊聞令而動
  • 《無名者·疫動》殺青 丁叮民國風雙麻花辮造型甜美減齡
    近日,由新生代演員丁叮主演的網劇《無名者·疫動》在橫店殺青。劇中,演員丁叮飾演女二方芳,梳著雙麻花辮造型,甜美減齡又清爽動人,身著白襯衫、格子裙增添民國氣質,年代感十足,更有不少粉絲直呼被甜到。劇中,丁叮飾演善良活潑的方芳,是左大帥府上的管家,也是左大帥之女左蕭蕭的閨蜜。
  • 徐州人民人壽:致敬逆行先鋒 情暖抗疫家屬
    3月17日人民人壽徐州中支工會開展向抗疫一線人員家屬慰問活動,慰問奔赴湖北抗疫一線最美逆行者家屬。他作為一名黨員在嚴峻的疫情面前,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臨危不懼,擔當作為,衝鋒在抗「疫」最前沿,晝夜奮戰在疫情第一線。這種舍小家顧大家,在災難面前義無反顧、一往無前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尊敬。
  • 聞令而動,打響新年新訓第一槍!
    武警北京總隊機動某支隊聞令而動,打響了新年新訓第一槍。北京雖沒有下雪,但在京郊近10攝氏度的晝夜溫差,給任務帶來嚴峻考驗。官兵身負15公斤重的背囊行軍30公裡,在崎嶇的山路上奮步疾行。
  • 哈爾濱華德學院發揮「大思政」育人優勢 助力全員戰「疫」情
    華德師生在戰「疫」一線志願服務。開學第一課,厚植家國情懷。自1月24日(大年三十)開始,學校創始人、校長顧德庫每天堅持用詩歌、短文宣傳引導、慰問、祝福師生校友及家屬,鼓勵大家增強信心、做好防護;要求全體幹部在加強自身防護和關愛家人的同時,主動向親友做好正向宣傳,主動關愛師生健康。
  • 聞「汛」而動!江西九江兩級法院幹警在行動
    江西省九江市兩級法院幹警聞訊而動、向險而行。入汛以來,九江市兩級法院共出動幹警1364人次、協助轉移疏散群眾7000餘人、準備編織袋2萬餘條、中粗沙20餘噸。在防汛中積極開展「共產黨員示範行動」,哪裡危難險重,哪裡就有黨組織,哪裡就有共產黨員,用實際行動踐行責任與擔當。
  • 家庭抗疫小小說丨更名「疫」聞
    更名「疫」聞作者:盧永鋒    臘月三十日早晨八時,我與女兒正在張貼對聯、窗花、懸掛燈籠之時,兒子從部隊來電話說與媳婦即將啟程回家過年,我與老婆、女兒真是樂得個喜出望外……
  • 寶雞市陳倉區拓石鎮:高擎黨旗戰「疫」情
    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拓石鎮黨委全力動員部署全鎮各黨支部和廣大黨員幹部築強戰「疫」堡壘、發揮先鋒作用,在疫情防控一線擔責在肩、衝鋒在前,讓黨旗始終在疫情防控戰鬥一線高高飄揚。精準部署,建強「聞令而動」指揮鏈。
  • 第三集《最後的時光》 致敬、緬懷逝去的抗「疫」英雄
    惡癘當前,中央擂響戰鼓、誓奪全勝,舉國聞令而動,赤子齊心、眾志成城。脆弱的生命,因為有了守護的決心、必勝的信念變得堅韌挺拔! 陝西廣播電視臺推出原創系列微廣播劇《戰「疫」微光》,以疫情中醫生護士、公安幹警、人民教師、社區幹部、計程車司機等不同群體的真實新聞故事為原型,講述普通人最美戰「疫」故事,用獨特的聲音藝術,留存那些溫暖回憶中的動人力量。
  • ...平凡之中有擔當——宜州區民族中學抗「疫」達人莫儒桉
    更令人欽佩的是,他的兩個女兒也均戰鬥在抗疫一線。消毒達人,築牢校園抗「疫」防火牆疫情發生之後,為了築牢校園疫情防控屏障,嚴把校園疫情防控關口,區民中堅持落實學校領導班子帶頭值班制度,黨員值守先鋒崗。同時,全面開展校園衛生死角的清理、打掃以及校園的消毒工作,堅持做到每天消毒「全覆蓋、無遺漏」。消毒工作就由校工莫儒桉負責。
  • 這個內部工作群「曝光」後,聞「汛」而動的他們相繼「爆料」!
    (左右滑動查看)隨著這個內部工作群的「曝光」,成都環境集團各個單位聞「汛」而動,相繼「爆料」了紮實的一線防汛工作「猛料」。
  • 主題作品展播第十一期|戰「疫」音樂MV《心手相牽》
    視頻作品:戰「疫」音樂MV《心手相牽》推送單位:阿右旗紀委監委◆ ◆ ◆ ◆ ◆ 視頻欣賞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自疫情發生以來,全旗各級紀檢監察幹部聞令而動,主題作品展播第八期 |疫情期間 兩封家書愛的傳達主題作品展播第七期 | 抗疫暖視頻 《一家人》主題作品展播第六期 | 來自一中教師的微小說 《守護》主題作品展播第五期|書法 繪畫作品選登主題作品展播第四期【詩以言志】| 同舟共濟戰疫情之詩詞創作賞析主題作品展播第三期 ▏戲曲快板《眾志成城抗疫情》主題作品展播第二期 | 原創文學 品社區鐵娘子講述《守護家園 是我們的責任》聚焦 |主題作品展播【第一期】
  • 【戰「疫」日記(2)】"情人節還有人送花,讓我倍感溫暖」
    【戰「疫」日記(2)】"情人節還有人送花,讓我倍感溫暖」 2020-02-14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習近平致敬的戰「疫」英雄|抗疫一線鑄警魂
    定點醫院、發熱門診、方艙醫院,戰「疫」一線這些關鍵地點,都是人民警察的戰場。在嚴峻的疫情面前,廣大民警、輔警迎疫向前,無私無畏投入戰「疫」當中。  常二社區是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漢興街道的一個老舊小區,居民以老年人居多。  社區一名82歲的疑似病患陷入昏迷,在轉運過程中,武漢市公安局江漢區分局漢興街派出所民警劉曉鍾在所長黃亮和一名輔警的幫助下,用一把椅子將他抬下樓。
  • 「無論生死,逆向而行」 藏藍色青春在「疫」線綻放
    有人說,在此次戰「疫」中,青年一代瞬間長大。也許在家人眼中,他們還是需要被保護的孩子,然而在疫情面前,他們聞令而動、衝鋒在前,用實際行動為防疫大考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就這樣,在得知監獄系統援鄂工作隊需要女警時,劉碩義無反顧地選擇「逆行」,她要用實際行動向黨組織遞交一份合格的戰「疫」答卷。最特別的禮物3月8日,離家37天,抵漢15天。這一天,湖南援鄂工作隊中的楊晴在武漢「火線入黨」,成為一名光榮的預備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