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跑到南極,最大的可能是變成南極熊。它們既不會被凍死,也不會被餓死,相反會生活的無比滋潤,甚至會樂不思蜀,毫不猶豫的把故鄉北極給忘掉。
世界各地的人類普遍遭受外來物種的困擾,外來物種來到一個全新的環境中,一旦沒有了天敵的壓制,其生存繁衍的速度會超過想像。很多人低估了動物的適應能力,對於北極熊這樣生存於北極惡劣氣候的物種來說,其適應能力不容小覷。
北極熊的耐低溫能力很強
有些人認為北極熊進入南極的話,很可能會被凍死。北極圈有四季之分,冬季從11月到次年的4月,只有6個月時間,平均氣溫在零下15-20℃,最低氣溫為零下59℃,而南極平均氣溫則為-25℃,內陸高原平均氣溫為-50℃左右,最低氣溫能夠達到零下80℃。南極大陸海拔高、風力強,生態環境更為惡劣,與之相比的話,北極仿佛就是小弟弟。
北極熊能夠適應北極的條件,那麼是否就難以適應南極的自然環境呢?當然並非如此!北極熊怕熱,但不怕冷。北極熊體重的50%是厚厚的脂肪,這些脂肪儲存了大量的能量,為其抵抗寒冷提供了基礎保障,而北極熊的皮毛構造更是堪稱一絕。
其外面濃密的絨毛是中空結構,呈現透明色,可以吸收太陽光,增加體內的溫度,這身透明的皮毛相當於一個天然的加熱器。外層的絨毛之下是黑色的皮膚,同樣能夠吸收熱量,而這層皮膚又被一層厚厚的油脂所覆蓋,使得北極熊皮毛能夠隔絕寒冷,減少熱量損失。北極熊因為這身皮毛的存在,能夠承受最低零下80℃的低溫。
其實南極沿海地區的年平均溫度為零下17至零下20℃左右,這個氣溫跟北極冬季幾乎相同,北極熊來到南極沿海地區根本不用適應,就能夠生存下去。當然,如果把北極熊放到南極內陸,它很可能活不下去,因為南極內陸沒有食物可獵取。企鵝與海豹都在沿海地區生存,靠近海邊的區域無疑是南極最適合繁衍生息的場所,北極熊從北極來到這裡,等同於搬家而已。
北極熊在南極有天敵
大家知道,澳洲大陸野兔泛濫,野兔這種處於食物鏈下遊的動物都能夠在澳洲混的風生水起,如果把老虎或者獅子帶到那裡的話,當地的生態圈一定會遭到一次打擊,大量的野生動物都會被老虎所徵服。同樣北極熊來到南極的話,其實最擔心的應該是企鵝、海豹等南極大陸原生居民,而不是北極熊的生存問題。
作為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雄性北極熊的體重能夠達到500公斤,冬季來臨時,其體重能夠進一步增加到800公斤。如此體重再加上龐大的身軀,使得北極熊在北極根本就沒有天敵。但是在南極的話,北極熊不用擔心企鵝,因為後者的體型並不大,但是在南極海洋裡面,北極熊很可能會遇到一些麻煩。
虎鯨就不用多說了,作為海洋霸主,雄性虎鯨的平均體重高達8噸,其不僅智商極高,而且擅長群體狩獵。北極熊在海裡遇到虎鯨的話,根本沒有任何勝算。
北極熊在南極會營養不良麼?
南極洲企鵝數量高達上億隻,海豹數量也有3千多萬,如此龐大的數量,北極熊來到這裡,根本不用擔心食物短缺難題,甚至可以過上吃了就睡,醒來就吃的美好生活。北極熊為雜食性動物,其主要的食物為海象、海獅、海豹、鳥類以及魚類。
由於南極周圍海洋裡面魚蝦眾多,全球9層的海豹都在南極生活,它們每天在水中吃飽了,上岸就睡,甚至有時候還會獵殺企鵝來打牙祭。由於海豹在南極陸地上沒有天敵,所以經常肆無忌憚的休息。而北極熊的帶來,對於海豹來說意味著幸福生活從此遠去,它們在水裡面需要躲避虎鯨,陸地上也需要遠離北極熊,所以種群的數量肯定會減少。
由於食物豐富,北極熊不再冬眠,本身的體重將會進一步膨脹,也許會面臨肥胖的問題。北極熊在夏天的時候會吃一些漿果或者植物根莖,但這些植物並非必須的,其會根據食物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它是不折不扣的食肉動物,肉食完全能夠滿足北極熊鵝營養需求。
總結
北極熊來到南極之後,企鵝與海豹的好日子就到頭了,也許會逼著它們進行新一輪的進化。若干年後,北極熊變成了南極熊,企鵝與海豹的移動速度更快,這些野生動物會形成新一輪的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