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藥有幾千年的歷史,是人們在生活生產過程中不斷試驗及總結的寶貴經驗,是我們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藉此平臺與大家分享中草藥的辨別及功效,希望對朋友們有所幫助。
今天與大家分享的中草藥是--八稜麻。
八稜麻別名:接骨草,陸英,蒴藋,排風藤,大臭草,秧心草,小接骨丹等。為灌木狀草本,高可達2-3米,主根直生分根少,莖具稜條(約八條稜)易折斷,內有髓心平滑無毛,多分枝。葉對生,單數羽狀復,小葉5~9片,長橢圓狀披針形,長8~15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偏斜稍圓或闊圓形,邊緣具密而尖銳的鋸齒,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均平滑無毛,或葉脈上有短柔毛;葉柄長約3釐米,無託葉,小葉柄短或近於無柄。復傘房花序頂生,漿果紅色球形。
八稜麻多生長於山坡,林下,溝邊或陰溼的草叢中。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接骨草全草皆可入藥,秋後採根,莖葉夏末秋初收,鮮用或切片曬乾備用。
八稜麻性溫,味甘微酸。有祛風除溼,活血散瘀,止血等功效。主治:風溼疼痛,腎炎水腫,腳氣浮腫,風溼痺痛,痛風,大骨節病,跌打損傷,骨折腫痛,外傷出血,丹毒等症。用法及用量:鮮用2-3兩,幹品20-40克水煎服。活血散瘀類草藥孕婦忌服。聲明:用法及用量僅供參考,實際用量謹遵醫囑
好啦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吧。每日分享傳統中草藥的基礎知識,希望對朋友們能有所幫助,有喜歡的朋友可以多多關注一下,有任何疑問或經驗交流歡迎評論區留言,本人都將認真回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