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幾年的烏克蘭內戰中,烏軍打輸了大多數戰役,損失了6000多輛坦克、裝甲車輛和自行火炮。由於武器裝備比較落後,烏軍經常遭到東烏親俄武裝(實際上就是俄軍)的遠程火力突襲,尤其是遠程火箭炮的突襲,造成嚴重損失。此外,烏軍的多管火箭炮也已經彈盡糧絕,所以急需火箭炮的更新換代。
目前烏克蘭主要繼承了前蘇聯的武器裝備,火箭炮也不例外。烏克蘭軍隊中最常見的蘇聯時期裝備的火箭炮有三種,包括BM-21「冰雹」40管自行火箭炮,BM-27「颶風」220毫米火箭炮, 9A52「龍捲風」300毫米遠程火箭炮,不過,這些火箭炮全都太老舊,而且缺乏零備件和彈藥補充,如果不進行升級,就不能滿足21世紀的現代要求。因此烏克蘭正致力於現代化和開發新的多管火箭炮。
大多數專家認為,烏克蘭的火箭炮至少落後俄羅斯的現代火箭炮20年以上,主要是彈藥,更新火箭炮燃料會大大增加目標射程。例如俄羅斯研製的新型「龍捲風-G」多管火箭彈藥的射程達到40公裡,比傳統的「冰雹」火箭炮射程多出20公裡。因此,烏克蘭正研製不同口徑的「颱風」系列火箭彈,以取代過時的BM-21「冰雹」等各種火箭炮。
4月29日,位於奧德賽地區的阿勒比國家試驗場烏克蘭進行了122毫米「颱風-1」火箭彈的新一輪測試,由尤日諾耶南方設計局負責研製。值得注意的是,烏克蘭並沒有生產「冰雹」火箭彈的能力,坐食山空,現在則面臨BM-21火箭炮斷糧的難題。這是烏克蘭首次測試自產的火箭彈,此次測試是該火箭彈的第二次測試,第一階段測試於2019年11月在位於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的國家軍事武器試驗場進行。
據悉,122毫米「颱風-1」火箭彈是BM-21火箭炮的升級版,彈藥最短射程是5公裡,最大射程達到40公裡,配備重量18.4千克的高爆破片戰鬥部。除了「颱風-1」火箭彈外,尤日諾耶設計局還研製了「颱風-1M」制導火箭彈,以提高射擊精準度,同時大大提升「冰雹」火箭炮的威力。
烏克蘭研製這款新型火箭彈已經好幾年,「冰雹」、「颶風」和「龍捲風」火箭炮都面臨現代化選擇。尤日諾耶設計局正研製以下幾款火箭彈:「颱風-1」火箭彈是BM-21「冰雹」火箭炮的現代化,主優勢是提高射程達40公裡;「颱風-2」火箭彈是BM-27「颶風」火箭炮的現代化,220毫米火箭彈的射程有所增加,預計達到72公裡;「颱風-3」火箭彈是 9A52「龍捲風」遠程火箭炮的現代化。同時,烏克蘭正進行更先進的300毫米「赤楊」多管火箭炮項目;「颱風-4」火箭彈是該設計局自製的新型火箭彈,射程高達280公裡,這更接近於戰術飛彈,口徑將增加到400毫米。
烏克蘭現研製的「颱風」系列火箭彈自產自銷,也可用於出口,主要吸引發展中國家的買家,但烏克蘭的火箭炮依然被俄羅斯的火箭炮吊打。烏克蘭繼承了前蘇聯先進的國防工業和良好的科學生產基地,但其主要問題是長期資金不足、武器和軍事裝備的數量少。在某些情況下,還對外國零部件的高度依賴,這增加了產品的最終成本。另一個問題是,烏克蘭受財政限制,實力不濟無法大量採購軍事裝備和現代彈藥。種種情況下,新型「颱風」火箭彈會努力取得外貿訂單。
有很多國家對烏克蘭研製的制導型火箭彈感興趣,由彈體前部的多個小型脈衝火箭發動機來控制,在彈體發動機前部、戰鬥部後部,安裝80枚小型固體火箭發動機,通過不同部位小火箭發動機的脈衝點火,來控制火箭彈的飛行誤差,達到精確制導。有軍事專家認為烏克蘭的制導火箭彈與中國的300毫米精確制導火箭有一些淵源。因為在2016年,當時著急上火的烏克蘭政府甚至考慮過去中國購買A100型300毫米火箭彈,作為應急彈藥,因為A100火箭彈與俄制龍捲風完全通用。
這次試射檢驗了烏克蘭為新型火箭彈研製的高精度制導系統和新型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不過,讓外界奇怪的是,在場的觀摩人員,居然有越南和波蘭軍隊的人員,看來這兩個國家對這種火箭炮很感興趣,似乎有意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