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畢節的李某報案稱:自己所在的裝修公司為提升業績,對未完成工作目標任務的員工進行懲罰,先後有多名未完成目標的員工受到罰款、喝生雞蛋、做深蹲、做伏地挺身、掃廁所等懲罰。
5月25日,李某因未達標也被公司懲罰吃蚯蚓,後因實在受不了改為罰款500元。畢節七星關警方今日發布警情通報:因體罰、懲罰員工生吃蚯蚓,該裝修公司責任人曹某某、冷某某被處行拘5日。
近年來經常見到有些公司因業績不達標,就要求公司員工要當街跪地爬行、女生剃光頭、交罰款、上街乞討、喝馬桶水等違背人性的懲罰措施。
在這裡我想說的是:任何在不尊重員工的基礎上踐行的所謂「企業文化,狼性文化」都是耍流氓,都是無知的體現。這些老闆和高管要麼聽課聽傻了,要麼是「走火入魔」的追求所謂的狼心文化!
不可否認,企業為了激發團隊活力,衝刺業績,展示團隊風採而採取一些PK,懲罰手段無可厚非,因為,管理學中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當競爭起來的時候,管理將變得極其簡單」,但是一定是要爭得員工同意,尊重員工人格,符合一定原則和底線之上才是可行的。像這種不健康的,甚至有毒的企業文化是絕對不可取的。
在這裡我也總結了幾點,關於企業如何建立起內部的PK和獎懲機制的經驗,只要按照這幾條經驗去做,企業就能慢慢培養起正確的競爭文化。
一、PK(懲罰措施)一定要做到「三化原則」
1、公開化:形成書面文稿並存檔
2、數位化:具體的措施要落實到數字上,例如請大家吃飯,餐標是500
3、合理化:不觸犯國家法律,不違背社會道德,不侮辱社會人格,不對人身造成嚴重傷害
比如,我之前遇到一個企業就是業績沒達標的人當街跪著爬行,這就是侮辱了大家的社會人格;還有就是做500個伏地挺身,這個是有可能對人身造成傷害的。這些都不可取。
二、關於獎懲也有五個原則
1、獎要及時,罰不過夜;恰恰有很多企業是把兩者搞反了,說好的獎勵拖了幾個月才發,而處罰措施卻想著要讓你當場執行
2、公開獎懲,讓大家形成記憶,增加榮譽感或羞恥感,但要把握尺度。
3、獎要捨得,罰要狠心:這裡說的罰要狠心不是說你要罰的他感覺到痛苦,比如一個月薪20000的高管你罰他100,他沒有感覺,那就失去了懲罰的意義。所以獎勵要獎他最喜歡的,懲罰要懲罰他最害怕的。
4、獎勵要跟榮譽相結合:只獎金錢不給榮譽,那麼員工就會變得唯利是圖,自私自利;而只獎榮譽,不給金錢,那是耍流氓。
5、獎勵要自下而上,懲罰要自上而下;獎勵先從員工開始,出發先拿領導開刀。很多企業也是經常把這一條原則給搞反,懲罰永遠實現懲罰員工,而獎勵永遠是領導先得;如果你遇到這樣的領導,那就趕緊換個環境吧
你的職業生涯中有遇到過類似的「有毒」的企業文化嗎?評論區留言大家交流一下吧
我是老鄒,終身成長實踐者,專注職場核心競爭力提升;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歡迎關注,轉發。
多謝,感恩。#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