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臺灣人包括年輕人也瘋追大陸劇。不少人對《甄嬛傳》《延禧攻略》《軍師聯盟》等大陸電視劇耳熟能詳。臺灣民眾透過大陸電視劇了解大陸風土民情,社會發展概況以及民眾日常生活用語與習慣。如今除了造訪大陸來加強了解之外,現在更可以透過電視劇,進一步認識一些熱門議題,諸如醫療、養老或是子女教養等。
這可是之前沒有的情況。當年臺灣最先引進港劇。幾部以金庸或古龍小說為劇本的電視劇,在臺灣都引起不小的轟動,例如《楚留香》《天龍八部》《鹿鼎記》《小李飛刀》等。臺灣也在引進港劇之後,引進日本電視劇,接著是韓劇。這些都是臺灣民眾晚間或是閒暇時收看的節目。大陸電視劇則是近十幾年來才陸續引進。
大陸電視劇進入臺灣首推《雍正王朝》,這部堪稱經典的電視劇在臺灣不斷回放,也是在臺灣家喻戶曉的名劇。繼《雍正王朝》之後,也有不少電視劇進到臺灣,直到《甄嬛傳》在臺灣引起轟動,大陸電視劇在臺灣佔有一席之地。這代表大陸電視劇在製作質量上已經獲得臺灣民眾的認可。加上科技的進步,一般民眾使用手機或是平板也可以在搭乘交通工具時收看,在臺灣形成一股追劇的風潮。
《雍正王朝》海報 (圖片來自網絡)
就臺灣民眾愛看的宮廷劇講起。最受歡迎的宮廷劇,《甄嬛傳》《琅琊榜》與《延禧攻略》等,為何受到臺灣民眾的青睞?可從幾點原因談起。首先是劇本,有好的劇本才能有好的電視劇,再搭配上適合的演員,自然可以吸引住觀眾的目光。《甄嬛傳》充滿戲劇性轉折,就算放在現實生活中或職場上,某些橋段總能引起共鳴。曾有臺灣的編劇說過,在臺灣沒人可以寫出《甄嬛傳》這樣的劇本。
除了劇本外,大陸電視劇的拍攝手法先進,也是它在臺灣受到歡迎的原因之一。以《延禧攻略》為例,每一個鏡頭都是那樣簡潔,出現在同一個鏡頭的演員,不論是表情或是動作都能讓人看得一清二楚,而不是用大場面來呈現,這可以讓觀眾知道這個鏡頭的重點在哪裡。
當《延禧攻略》在臺灣熱播時,劇中出現元代畫家趙孟頫所繪的《鵲華秋色圖》,讓許多臺灣民眾了解,有這麼一幅名畫收藏在臺北故宮,有關此畫的文創商品因而幾乎銷售一空。臺北故宮也趁此機會將《鵲華秋色圖》做一特展,讓民眾得見真跡。
《延禧攻略》劇照 (圖片來自網絡)
大陸現代劇也風格獨特。《都挺好》呈現了大陸家庭倫理觀念,所謂的重男輕女,長子愛面子,喜愛逞能的一面,這些都讓臺灣民眾了解到大陸一般家庭中的生活。還有《歡樂頌》中委曲求全的樊勝美,母親對於兒子的溺愛。其實這種家庭在兩岸都有,所謂戲臺上演的,戲臺下就有,大概就是這類的寫照。
現在臺灣收看大陸電視劇的人數明顯增加,尤其是透過網絡就可以收看,只要有好的電視劇,在臺灣總是會引起討論。如今不少人見面總是說:追劇了嗎?有啥好劇可以追呢?推薦一下吧!透過大陸電視劇,其實兩岸的距離越來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