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5 17:47
浙江新聞客戶端評論員 楊書挺
近日,內地人氣劇《琅琊榜》在臺灣晚8點黃金檔首播,收穫一片好評。連臺灣綜藝天后小S都在微博直呼「迷上《琅琊榜》啦!」
小S微博截圖
大陸劇風靡臺灣早已不是新鮮事,我們不妨一起回顧下這些年在臺灣走紅的大陸電視劇——最近一次是《甄嬛傳》在臺引發全民追劇,甄嬛體盛行;而在島內收視最高的陸劇前三甲是《三國》、《新西遊記》和《新水滸傳》,再往前追溯,就是《宰相劉羅鍋》《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歷史劇,此外,《步步驚心》《蘭陵王》《宮鎖心玉》等古裝偶像劇在臺灣都有不俗的收視成績。
沒錯,在臺受歡迎的陸劇全是古裝劇集!這估計可以歸結於臺灣古裝劇的沒落。
《琅琊榜》在臺灣的海報
從臺灣影視基地中影文化城的蕭條也能窺出一二,這個見證大半臺灣電視電影史的影視城,近年僅《沉默》、《聶隱娘》劇組進入拍攝,影城蕭條,廣大腹地、外景街區都成了荒涼「鬼城」。因為古裝劇在臺灣已沒有任何人想開拍。
眾所周知,古裝劇要比時裝劇的拍攝成本高得多。道具、妝發、衣服、場景架設都是成本,而島內經濟低迷、電視圈不景氣直接影響製作預算,於是古裝劇就成了臺灣電視人不能承受之重。
大陸卻恰恰相反,由於影視市場環境良好,在大陸古裝劇一集製作費高達千萬比比皆是。臺灣資深藝人李烈稱:「大陸電視劇我就是每次看都很感嘆啦,大家很努力地在想怎麼樣可以做更好的東西,臺灣反而是怎麼樣能更省錢,最好是什麼錢都不用花,就可以把電視做出來。」這導致「偷工減料」直接截取大陸電視劇畫面的現象都時有發生。
在臺灣收視最高的大陸電視劇是《三國》
臺灣古裝劇無人製作,但臺灣觀眾對古裝劇的需求卻並未因此減少,於是「引進大陸劇」便成了臺灣電視臺最便捷的方式。
但這只是客觀因素。熱播的更深次原因,引進《琅琊榜》的華視董事長鄧長富一語道破:「這體現了臺灣觀眾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喜愛。」
曾經,我們也迷醉於臺灣製作的古裝劇集
上世紀90年代臺制古裝劇《一代女皇》、《包青天》、《新白娘子傳奇》紅遍大陸,到如今大陸古裝劇逆襲,這顯然是因為兩岸同根同祖的文化使然。
我們學習著相同的古代歷史,我們的「四大名著」同樣也是臺灣的「四大名著」,這種文化脈絡相承,讓臺灣觀眾更易對大陸劇產生認同感、熟悉感。這一點在臺灣政客中表現得也很明顯,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曾對《水滸傳》情有獨鍾,在與國民黨要員見面時,大談觀劇心得;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則戲稱自己是全臺灣看京味電視劇最多的人,曾以《雍正王朝》的情節教育部下要「以民為本」;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是《甄嬛傳》的觀眾,「想了解為何這麼多人愛看?這也是了解時代的脈動。」
相似的文化傳統讓大陸人如痴如醉於曾經的臺灣古裝劇,也讓如今的臺灣人無法拒絕大陸烹製的文化大餐。
14501728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