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佔黃金檔 大陸劇在臺灣火的為何都是古裝?

2021-01-08 浙江在線

2015-12-15 17:47

浙江新聞客戶端評論員 楊書挺

近日,內地人氣劇《琅琊榜》在臺灣晚8點黃金檔首播,收穫一片好評。連臺灣綜藝天后小S都在微博直呼「迷上《琅琊榜》啦!」

小S微博截圖

大陸劇風靡臺灣早已不是新鮮事,我們不妨一起回顧下這些年在臺灣走紅的大陸電視劇——最近一次是《甄嬛傳》在臺引發全民追劇,甄嬛體盛行;而在島內收視最高的陸劇前三甲是《三國》、《新西遊記》和《新水滸傳》,再往前追溯,就是《宰相劉羅鍋》《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歷史劇,此外,《步步驚心》《蘭陵王》《宮鎖心玉》等古裝偶像劇在臺灣都有不俗的收視成績。

沒錯,在臺受歡迎的陸劇全是古裝劇集!這估計可以歸結於臺灣古裝劇的沒落。

《琅琊榜》在臺灣的海報

從臺灣影視基地中影文化城的蕭條也能窺出一二,這個見證大半臺灣電視電影史的影視城,近年僅《沉默》、《聶隱娘》劇組進入拍攝,影城蕭條,廣大腹地、外景街區都成了荒涼「鬼城」。因為古裝劇在臺灣已沒有任何人想開拍。

眾所周知,古裝劇要比時裝劇的拍攝成本高得多。道具、妝發、衣服、場景架設都是成本,而島內經濟低迷、電視圈不景氣直接影響製作預算,於是古裝劇就成了臺灣電視人不能承受之重。

大陸卻恰恰相反,由於影視市場環境良好,在大陸古裝劇一集製作費高達千萬比比皆是。臺灣資深藝人李烈稱:「大陸電視劇我就是每次看都很感嘆啦,大家很努力地在想怎麼樣可以做更好的東西,臺灣反而是怎麼樣能更省錢,最好是什麼錢都不用花,就可以把電視做出來。」這導致「偷工減料」直接截取大陸電視劇畫面的現象都時有發生。

在臺灣收視最高的大陸電視劇是《三國》

臺灣古裝劇無人製作,但臺灣觀眾對古裝劇的需求卻並未因此減少,於是「引進大陸劇」便成了臺灣電視臺最便捷的方式。

但這只是客觀因素。熱播的更深次原因,引進《琅琊榜》的華視董事長鄧長富一語道破:「這體現了臺灣觀眾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喜愛。」

曾經,我們也迷醉於臺灣製作的古裝劇集

上世紀90年代臺制古裝劇《一代女皇》、《包青天》、《新白娘子傳奇》紅遍大陸,到如今大陸古裝劇逆襲,這顯然是因為兩岸同根同祖的文化使然。

我們學習著相同的古代歷史,我們的「四大名著」同樣也是臺灣的「四大名著」,這種文化脈絡相承,讓臺灣觀眾更易對大陸劇產生認同感、熟悉感。這一點在臺灣政客中表現得也很明顯,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曾對《水滸傳》情有獨鍾,在與國民黨要員見面時,大談觀劇心得;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則戲稱自己是全臺灣看京味電視劇最多的人,曾以《雍正王朝》的情節教育部下要「以民為本」;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是《甄嬛傳》的觀眾,「想了解為何這麼多人愛看?這也是了解時代的脈動。」

相似的文化傳統讓大陸人如痴如醉於曾經的臺灣古裝劇,也讓如今的臺灣人無法拒絕大陸烹製的文化大餐。

1450172853000

相關焦點

  • 大陸劇在臺灣爆火
    臺灣人狂追大陸劇,完全停不下來……「怎麼可以這麼好看!」記者和一位臺灣的媒體同行小姐姐餐聚,她可是為數不多的有御姐範兒的臺灣女孩。本來在旁正襟危坐,當話題講到《延禧攻略》,突然畫風一變,在臉頰下揮起兩隻小拳頭,歪著頭嘟著嘴,嗲嗲說出剛才那句話。當時心裡咯噔一下,艾瑪,小姐姐你嚇shi我了。要問最近這幾年大陸劇在臺灣有多火?
  • 風靡島內十餘載 這些年,臺灣人追過的大陸劇
    陸劇連連看,精彩不能停——古裝權謀劇《琅琊榜》11月初登陸寶島電視臺,由《甄嬛傳》原班人馬帶來的《羋月傳》11月底又在大陸開播。臺灣觀眾用追劇熱情,點燃了「冬季裡的陸劇火」。  以《我們臺灣這些年》系列書籍聞名大陸的臺灣作家廖信忠認為,這幾年大陸影響臺灣最深的事物是連續劇。
  • 臺灣人為何愛追大陸劇
    近幾年來,臺灣人包括年輕人也瘋追大陸劇。不少人對《甄嬛傳》《延禧攻略》《軍師聯盟》等大陸電視劇耳熟能詳。臺灣也在引進港劇之後,引進日本電視劇,接著是韓劇。這些都是臺灣民眾晚間或是閒暇時收看的節目。大陸電視劇則是近十幾年來才陸續引進。 大陸電視劇進入臺灣首推《雍正王朝》,這部堪稱經典的電視劇在臺灣不斷回放,也是在臺灣家喻戶曉的名劇。繼《雍正王朝》之後,也有不少電視劇進到臺灣,直到《甄嬛傳》在臺灣引起轟動,大陸電視劇在臺灣佔有一席之地。
  • 這部大陸劇剛播出,就在臺灣收視登頂,勢頭不輸《甄嬛傳》
    幾年前大陸電視劇《甄嬛傳》、《琅琊榜》以及《羋月傳》在臺灣引起了巨大轟動,甚至在島內還掀起了一股收視狂潮。尤其是《甄嬛傳》在臺灣的受歡迎程度幾乎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然而也有一些人認為只是大陸劇的靈光一現而已,並不能持久。
  • 中國臺灣藝人和網友痴迷大陸劇,羨慕陸劇有營養、製作精良
    他們都直呼:現在的大陸電視劇特別好看,都不用去電影院了。電視劇題材類型多樣,針對不同的年齡層,製作也十分精良!臺灣省同胞覺得大陸劇製作精良,中國臺灣的年輕人看了可以成長、汲取養分。而如今,隨著內地電視劇不斷發展,現在的大陸電視劇已經是製作精良,口碑爆棚,最近幾年最火的電視劇非《甄嬛傳》莫屬,從內地一直火到國外,臺灣省也表示十分愛看!
  • 臺灣藝人赴陸「淘金」不新鮮 寶島影視劇「墜入凡間」
    除了一些偶像劇還在苦苦掙扎外,其他類型的臺劇可以說連影兒都找不到了。而隨著《步步驚心》、《甄嬛傳》等劇進入臺灣市場,從前名不見經傳的大陸劇也開始逐漸「吞噬」臺灣螢屏。  之前,臺灣電視臺播放的大陸劇基本集中於非黃金時間,而現在,大陸劇已經基本搶佔了臺灣有線電視黃金檔的前五名。《甄嬛傳》、《琅琊榜》在臺灣播出後,更是收穫一片叫好聲。
  • 為了看這些大陸劇,港臺青年超拼的
    part 1 天下追劇女孩是一家 想知道港臺觀眾們對《延禧攻略》有多狂熱,可以說是比高貴妃宮鬥都認真。知乎問題「延禧攻略在香港真的很火嗎?」感覺最愛追大陸劇的小S可以做「愛看大陸劇的臺灣女孩」的追劇「粉頭」,幾乎所有的大陸熱播劇都不放過,而且傾情演繹看一部劇就換一個愛豆——看完《延禧攻略》之後,就和所有的花痴女生一樣,愛上了傅恆;看完《琅琊榜》愛上了胡歌,甚至自我催眠是霓凰郡主;追《那年花開月正圓》,發博感嘆說要和孫儷做朋友
  • 趣讀丨為了看這些大陸劇,港臺青年超拼的
    /天下追劇女孩是一家/想知道港臺觀眾們對《延禧攻略》有多狂熱可以說是比高貴妃宮鬥都認真 知乎問題「延禧攻略在香港真的很火嗎?」S可以做「愛看大陸劇的臺灣女孩」的追劇「粉頭」幾乎所有的大陸熱播劇都不放過而且傾情演繹看一部劇就換一個愛豆——看完《延禧攻略》之後就和所有的花痴女生一樣,愛上了傅恆看完《琅琊榜》愛上了胡歌甚至自我催眠是霓凰郡主
  • 蔡英文都自曝愛看「宮鬥劇」?民進黨為何如此怕大陸劇?
    與大陸有關的新聞,都是經過民進黨加工之後的,為了極力展現大陸的「不好」,民進黨可以說是煞費苦心。而最近「綠媒」可以說連基本的科學都不要了,編造出「三峽大壩洩洪淹掉鳳凰古城,黃河水殺掉錢塘江口。」 這樣的新聞,可以說稍微懂點地理的都會被這樣的言論所驚到,在這些新聞媒體的報導裡,「三峽水可以倒流,黃河水可以南下」,只有他們想不到,沒有他們不敢說。
  • 臺教授:大陸劇在臺灣火熱 原因有三
    中評社8月31日報導,臺灣朝陽科技大學傳播藝術系副教授鄭淑慧表示,她早在20年前就開始關注大陸劇,發現有些大陸劇拍得真不錯,演員演技好,畫面也拍得很到位,但是過去看大陸劇確實年齡偏高,但近幾年有越來越多青年追大陸劇。
  • 蔡英文都自曝愛看《甄嬛傳》 民進黨當局為啥怕大陸劇?
    「行政院長」蘇貞昌回應聲稱,一定要防止,將召集相關部會研議,如果法不夠就請「立法院」支持修法,一定不會讓大陸達到「併吞」臺灣的目的。電視劇《羋月傳》劇照  按此神邏輯,臺灣民眾看幾集大陸劇,就會被洗腦,導致臺灣被「併吞」。
  • 蔡英文都自曝愛看《甄嬛傳》,民進黨當局為啥怕大陸劇?
    「下架」大陸影音平臺、屏蔽大陸劇,一向標謗「自由」的民進黨當局到底在怕什麼?「行政院長」蘇貞昌回應聲稱,一定要防止,將召集相關部會研議,如果法不夠就請「立法院」支持修法,一定不會讓大陸達到「併吞」臺灣的目的。電視劇《羋月傳》劇照。來源:@羋月傳官微按此神邏輯,臺灣民眾看幾集大陸劇,就會被「洗腦」,導致臺灣被「併吞」。
  • 蔡英文看大陸劇 臺網友:「不怕被統戰嗎?」
    大陸歷史劇近幾年屢屢在臺灣掀起收視熱潮倒是不爭的事實,就以去年的《延禧攻略》為例,臺灣點播人次突破百萬,被臺媒稱為「延禧旋風」。有臺灣媒體曾分析稱,大陸劇在臺灣熱播,說明了「兩岸文化DNA相同」。而這恰恰是近幾年蔡英文當局試圖弱化甚至阻斷的。
  • 陸劇「霸屏」 臺灣電視 幼童習得京味口音
    一時間,大陸劇似乎形成「霸屏」臺灣螢屏之勢,不僅臺灣網友,包括臺灣影視界人士,也對大陸劇集的精良製作,爆紅程度所驚嘆。  回想當年梅超群版《包青天》、《梅花烙》、《流星花園》等臺灣劇作在大陸火爆播出的場景,至今仍是很多70、80後的美好回憶, 二三十年間,臺灣和大陸電視劇似呈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之景。
  • 追陸劇、玩抖音 大陸元素融入臺灣民眾日常生活
    「兩岸文化同根同源,隨著文化交流加深,近年來臺灣讀者對簡體書的需求不斷增長。大陸圖書選題廣、內容新、性價比高,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天龍書局老闆沈榮裕說。  大陸劇引領觀劇潮流  除了簡體書,大陸電視劇也為臺灣民眾打開精彩的古典世界。
  • 綠營汙為「統戰工具」的這部大陸劇 蔡英文竟然也在追
    這讓不少臺灣網友大喊意外:「不是說統戰嗎?怎麼還敢看大陸劇?」「蔡英文嘴上喊『臺獨』,吃著『統一』(泡麵),看著《延禧攻略》。」有臺灣媒體曾分析稱,大陸劇在臺灣熱播,說明了「兩岸文化DNA相同」。而這恰恰是近幾年蔡英文當局試圖弱化甚至阻斷的。於是乎,媒體觀察到,島內就出現一種自相矛盾的現象:一方面臺當局在大幅修改學校課綱,弱化中國歷史教育;另一方面大陸歷史劇卻不斷搶佔臺灣市場、吸引島內年輕觀眾追劇。
  • 碰到大陸劇就「心慌氣短」?民進黨當局到底在慌什麼?
    民進黨當局一直主張所謂的「言論自由」,還自詡「軟實力」非常強,為何碰到大陸劇就「心慌氣短」?民進黨當局到底在慌什麼?民進黨當局對大陸劇「又愛又恨」早在之前,就有某民進黨「立委」表示臺灣島內民眾在愛奇藝平臺的下載率能夠達到600萬人次,還發出了類似「預警」的信號。
  • 「這麼好的大陸劇,怎麼能讓臺灣民眾看?」
    今年早些時候,某民進黨「立委」稱愛奇藝在臺灣有超過600萬人次下載,要警惕大陸「統戰」。夠上綱上線吧?豈料「立法院長」蘇貞昌回應的調門還要高八度,直呼要防止大陸節目「入島、入戶、入腦」,一定不能讓大陸達到「吞併臺灣」的目的!這是什麼神邏輯?臺灣民眾看幾集大陸劇,就會導致臺灣被「吞併」?
  • 讀簡體書追陸劇玩抖音 大陸元素融入臺灣民眾生活
    在臺灣,很多人已習慣逛書店買簡體書,熬夜追大陸熱門電視劇,分享抖音短視頻……近年來,越來越多大陸文化產品成為臺灣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臺灣讀者陳昭安在天龍書局看大陸簡體書。簡體書店逆勢成長由於網際網路衝擊、店面租金上漲、連鎖店競爭等因素,臺北重慶南路的百年書街近年來慢慢走向衰落,而大陸出版的簡體書在這裡卻「買氣常旺」。
  • 民進黨當局為啥怕大陸劇?蔡英文自曝愛看宮鬥劇?
    「行政院長」蘇貞昌回應聲稱,一定要防止,將召集相關部會研議,如果法不夠就請「立法院」支持修法,一定不會讓大陸達到「併吞」臺灣的目的。電視劇《羋月傳》劇照按此神邏輯,臺灣民眾看幾集大陸劇,就會被洗腦,導致臺灣被「併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