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是行書集大成者,其代表作《蘭亭序》,驚豔了後世1000多年,通篇遒媚飄逸,字字精妙,點畫猶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歷代書界奉為極品。
後人在行書方面,再也無法超越王羲之,所以中書協劉洪彪副主席「超越古人」之論,是調侃,當不了真!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書壇對創新的有了更迫切的要求,劉洪彪副主席提到:
書法一定要創新,老在古人的範圍打轉轉,出不了好作品!
很多書法名家開始「創新」之路,比如功力深厚的曾翔老師,放棄傳統路子,結合西方後現代藝術,創作之前,大吼一聲,用拖把寫字,揮斥方遒,洋洋自得!
還有邵巖教授,先用注射器,再用漁網,並對自己作品,頗為自負,說自己的作品,可比王羲之《蘭亭序》!
這些教授、專家,一方面搞創新,一方面對傳統書法作品進行抨擊,尤其是明清時期的書法,動不動就說是「館閣體」!
甚至連啟功老先生也沒有放過,說他的作品是形同「火柴棍」,是「館閣體」。
啟功先生的書法,其實在書法界早有公論:「不僅是書家之書,更是學者之書、詩人之書。」只是不符合現代書壇的審美觀點而已!
啟功的書法有如此高的評價,是跟他學習清代大書法家梁詩正的書法有關!
啟功先生曾經說過:200多年來,書法,我只服他!他的書法深得王羲之真傳,不愧為最美行書之一!
據書法史記載:
梁詩正得王羲之、王獻之的真傳,後來又學柳公權,繼參趙子昂,晚年師顏真卿,李北海等人,其行書作品有疏朗有致的布局,挺秀雙逸的風神,簡單有效的筆法,縱橫自如的取勢,被譽為「清代最美行書」。
梁詩正是乾隆的大學士,也是書法著作《三希堂法帖》主編,他在編著時,接觸了王羲之等130多位名家大作,他臨寫百家名帖,作品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瀟灑流麗,讓人嘆服不已!
乾隆經常讓梁詩正代替自己在名帖名畫上進行題跋,包括不乏《快雪時晴帖》、《富春山居圖》、《清明上河圖》等名作。
通過這些跋文,可以看出梁詩正的書法,屬於典型的傳統路數,不被當今所壇所喜,被這些專家、教授貶為:「館閣體,格調太低!」
書法本是一門傳統藝術,書法首重「繼承」,在繼承上再去創新,而不是胡塗亂抹,這是不是創新,這是褻瀆!
在「醜書」橫行的今天,可能更需要學習王羲之、梁詩正這樣傳統書法,才是書法的出路。
今天特別向大家推薦一本《梁詩正書法集》,期待您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