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200年來的最美行書,得王羲之真傳!專家:格調太低

2020-12-21 三餘書社

王羲之是行書集大成者,其代表作《蘭亭序》,驚豔了後世1000多年,通篇遒媚飄逸,字字精妙,點畫猶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歷代書界奉為極品。

後人在行書方面,再也無法超越王羲之,所以中書協劉洪彪副主席「超越古人」之論,是調侃,當不了真!

劉洪彪講書法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書壇對創新的有了更迫切的要求,劉洪彪副主席提到:

書法一定要創新,老在古人的範圍打轉轉,出不了好作品!

很多書法名家開始「創新」之路,比如功力深厚的曾翔老師,放棄傳統路子,結合西方後現代藝術,創作之前,大吼一聲,用拖把寫字,揮斥方遒,洋洋自得!

曾翔書法

還有邵巖教授,先用注射器,再用漁網,並對自己作品,頗為自負,說自己的作品,可比王羲之《蘭亭序》!

漁網書法

這些教授、專家,一方面搞創新,一方面對傳統書法作品進行抨擊,尤其是明清時期的書法,動不動就說是「館閣體」!

甚至連啟功老先生也沒有放過,說他的作品是形同「火柴棍」,是「館閣體」。

啟功書法

啟功先生的書法,其實在書法界早有公論:「不僅是書家之書,更是學者之書、詩人之書。」只是不符合現代書壇的審美觀點而已!

啟功的書法有如此高的評價,是跟他學習清代大書法家梁詩正的書法有關!

梁詩正書法

啟功先生曾經說過:200多年來,書法,我只服他!他的書法深得王羲之真傳,不愧為最美行書之一!

據書法史記載:

梁詩正得王羲之、王獻之的真傳,後來又學柳公權,繼參趙子昂,晚年師顏真卿,李北海等人,其行書作品有疏朗有致的布局,挺秀雙逸的風神,簡單有效的筆法,縱橫自如的取勢,被譽為「清代最美行書」。

梁詩正書法

梁詩正是乾隆的大學士,也是書法著作《三希堂法帖》主編,他在編著時,接觸了王羲之等130多位名家大作,他臨寫百家名帖,作品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瀟灑流麗,讓人嘆服不已!

乾隆經常讓梁詩正代替自己在名帖名畫上進行題跋,包括不乏《快雪時晴帖》、《富春山居圖》、《清明上河圖》等名作。

梁詩正書法

通過這些跋文,可以看出梁詩正的書法,屬於典型的傳統路數,不被當今所壇所喜,被這些專家、教授貶為:「館閣體,格調太低!」

書法本是一門傳統藝術,書法首重「繼承」,在繼承上再去創新,而不是胡塗亂抹,這是不是創新,這是褻瀆!

在「醜書」橫行的今天,可能更需要學習王羲之、梁詩正這樣傳統書法,才是書法的出路。

今天特別向大家推薦一本《梁詩正書法集》,期待您的喜歡!

相關焦點

  • 清代的「趙孟」,書風妍美飄逸,啟功都學他!專家:格調太低
    趙孟行書其中被乾隆譽為「當朝趙子昂(趙孟)」的一位大書法家,書風妍美飄逸,雋秀清麗、雅致精美,被譽為「最美行書」之一!梁詩正行書其中有人把梁詩正比作「王羲之再世」,其實有誇大之意!梁詩正的筆法沒有王羲之的高妙,但他化繁為簡,字跡舒展 ,工整精細,在法度嚴謹之中,有奇正姿態的變化,其結構字勢,乃不失為行書中的精品。不知何種原因,很少能見到梁詩正的獨立作品,現在能看到都是他在名帖名畫的跋文,據文獻記載,梁詩正的乾隆御用代筆,經常起草文書,包括在三希堂所收藏的名帖名畫,都見他的跋文!
  • 他臨寫百家名帖,書法瀟灑飄逸,譽為「最美行書」,比王羲之如何
    比如王羲之、趙子昂、文徵明、白蕉、啟功等等,都是有很深的文化根底!為了彰顯自己的創新,就必須要貶低前人的書法,凡是遵循王羲之、趙子昂等傳統書風,統統歸為「館閣體,沒有個性!」這種趨勢,在啟功先生在世之時,已經屢見不鮮,有人直接批評啟功書法屬於「館閣體」,對此啟功先生說:館閣體也是書法,我哪有寫的那麼好!
  • 他是乾隆皇帝的老師,行書被譽「清朝最美」,啟功都受他影響
    啟功老先生的書法在上世紀是很少遭受議論的,當時人們都是畢恭畢敬地學習啟功的書法,但是到了今天,啟功老師的書法卻遭受到很多非議,專家們褒貶不一,現代書法界很多專家、學者都在質疑啟功老師的書法是不是館閣體。
  • 清朝最美行書,啟功正是學的他
    梁詩正擅長書法。清人吳修在《昭代尺牘小傳》稱「詩正工書。」後人對梁詩正的書法評價很高,啟功先生多次提起「二梁」(梁詩正和其子梁同書),啟功先生的書法也受到梁詩正的影響。
  • 啟功臨摹《蘭亭序》,字跡行雲流水!網友:終得王羲之書法精髓!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大家都非常的自豪,因為中國的書法是我國古人的智慧結晶,特別是王羲之的《蘭亭序》更是非常的有名,被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所以在我們當今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書法愛好者都在臨摹王羲之的書法
  • 書法史上小人物,寂寂無名200多年!沒有啟功推薦,少有人知道
    最近網絡上突然出現一個「名人」,這個人就是梁詩正,他的行書被譽為「清代最美行書」,啟功老先生在世,極為推崇,曾經就稱讚他:書法,200多年來,我只服他!可是你翻遍整個書法史,梁詩正竟然寂寂無名,甚至連邱振中老師的《書法》、《中國書法家全集》都沒有提到他,可見200年來,被「雪藏」之深!
  • 啟功的鋼筆行書字帖《赤壁賦》欣賞,墨韻淋漓層色明透,真書法也
    當今書壇影響比較深遠的書法家,啟功先生一定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大書法家,今天我們帶給大家的是啟功先生在1989年用鋼筆書寫的《赤壁賦》,這是非常罕見的。關於啟功先生的介紹我們放在了文末,這裡我們先說一下鋼筆書法學習的方法:練習鋼筆書法這個最重要的是興趣,要想用速成法也不是太好的方法,因從開頭打好基礎持之以恆練字才會紮實。
  • 清代最美行書,妍潤多姿,精美絕倫,絕對不是「狀如算子」
    寫書法,最忌諱是「狀如算子」,算子:是古人用長條形的竹片來計數的「籌碼」,形容書法作品前後平齊,毫無生機!現在書壇,如果您敢評價書法家的作品是「狀如算子」,估計他會跟你拼命,可見這個評價是多麼惡毒!在清代有一位大書法家名叫梁詩正,他的書法作品爭議很大:像啟功老先生等一派傳統書法家,說他是清代最美行書,猶如趙子昂再世,啟功先生還以他為師,經常臨寫他墨跡,如果您仔細比較啟功體與梁詩正的行書,發現相似度高達70%,可見梁詩正對啟功先生影響是巨大的。
  • 他在王羲之作品後面寫了幾行小字,引起注意,被譽為「最美行書」
    他在王羲之行書《快雪時晴帖》後面寫了幾行小字,引起注意,被譽為「最美行書」。王羲之大家都知道,東晉著名書法家、文學家,被後世書法家奉為「書聖」,他的行書代表作品《蘭亭序》被公認為「天下第一行書」,中國書法的5種書體,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有三種書體在他的手上成熟,他的書法作品成為後世學習書法的典範。
  • 最美行書之一,瀟灑流麗!書法主流圈:館閣體,沒有創新
    對此,啟功先生向來都笑呵呵地回應道:這是抬舉我啊,我哪有館閣體寫得好!早年的啟功先生,窮困潦倒,靠畫畫為生,這種經歷,歷代大家都有過,古有唐伯虎,後有齊白石,張大千!啟功先生畫很受歡迎,可是買家嫌他字醜,不讓他題款,讓他深受刺激,下決心要練好書法,他選來選去,決定臨摹清代大書法家梁詩正墨跡來入門!
  • 清朝書法天才梁詩正,寫出「清代最美行書」,書法門外漢也能欣賞
    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行書,是為了彌補楷書書寫速度太慢,草書又難以辨認,從而產生的。東晉時期的書法家王羲之寫下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坐穩了行書魁首之位,其後歷朝歷代的書法家也爭相在行書上下功夫,比如顏真卿、蘇軾等人,都是巔峰的行書大家。
  • 自稱啟功「門下」,模仿啟功行書,幾乎亂真,為何被評東施效顰?
    近代名家啟功先生,學識淵博,寫出來的書法書卷氣十足,風格別具,非常符合當下大眾的審美。有人曾評價啟功的書法說:「不僅是書家之書,更是學者之書,詩人之書。」我覺得這句話說得非常到位。今天就給大家一位學習啟功的高手,啟功的學生秦高忠,自稱啟功「門下」,模仿啟功行書,幾乎亂真。遺憾的是,很多朋友看了之後評價說:僅得其形,而無其神,東施效顰,沒啥意義。說了這么半天,秦高忠的書法到底是什麼樣子呢?下圖就是秦高忠模仿啟功筆意寫成的作品,大家看一下,是不是有點啟功的意思?
  • 「最美行書」是如何誕生的?只因他在王羲之作品後寫了幾行小字
    王羲之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文學家,他的書法,靈動飄逸,行雲流水,被後世尊為「書聖」。他留下的書法作品很多,《行書集字聖教序》、《喪亂帖》、《奉橘帖》、《姨母帖》、《黃庭經》、《十七帖》、《快雪時晴帖》等都是相當經典的作品。
  • 吳玉如的行書手札,仙氣十足,啟功誇:300年來就屬他
    啟功曾經誇他說:「300年來無此大手筆,自董其昌後無第二。」著名畫家李苦禪也曾讚嘆說:「玉如公書文絕佳,真是千年不朽之文物,當重之寶之。」今天呢,沐石就和大家一起好好欣賞一下吳玉如的行書手札,可以說是仙氣十足,真的像啟功誇他的那樣:300年來就屬他。自清以來,大多數的書法家都會受到清代碑學的影響,在下筆寫字的時候呢,一手學帖,一手學碑,比如咱們熟悉的沙孟海等人。直到現在,那些各大展覽上的入圍作品,都屬於碑帖融合之後的創新一路。
  • 王羲之、蘇軾、米芾行書春聯來了!
    文化提升品位,閱讀改變生活 國學 | 文化 | 藝術 | 哲理 | 養生 | 視覺 | 美文 | 教育 行書·王羲之
  • 啟功:想學草書?有這3本字帖就夠了
    寫得好不好暫且不說,如果你沒弄明白到底什麼是草書的話,寫出錯別字來,可能自己都不知道。既然草書那麼難寫,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入手呢?啟功先生曾說過:想學草書,有這3本字帖就夠了。啟功先生雖然不擅長草書,但是他老人家對草書的認識還是不同凡人的。再說了,啟功也下功夫臨寫過王羲之的《十七帖》,功力同樣不一般。
  • 簡析王羲之的行書《蘭亭序》寫法技巧
    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此書不僅是王書的代表,也是中國書法的經典之作,影響深遠。如何寫好行書《蘭亭序》?以下技法,僅供參考。一、點畫1.橫、豎《蘭亭序》中的橫畫和豎畫的用筆大多體了王羲之運筆「一拓直下」的特點。″事」、「古」等橫畫均側鋒起筆,中段調鋒,收筆藏而不露。「年″、「引″的末筆或藏鋒或出鋒,但都沉著而不浮滑,厚實有力。
  • 寫行書都學王羲之,但王羲之書法風格是怎麼形成的卻極少有人知道
    寫行書都學王羲之,但王羲之書法風格是怎麼形成的卻極少有人知道。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書聖之地位當之無愧, 他對書法藝術的貢獻尚無人能夠取代。他的書法造詣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吸收民間新風, 並不斷提升境界, 從而成就了楷書、行書、草書三種書體的定型, 並使之成為後世文人流派書風延續的不竭源泉。
  • 《書法問集》725、有人不練楷書直接練行書,能練好嗎?
    【目前來說絕對不行,因為我們當代使用最多的書體就是楷書和行書。】歷史上使用最廣泛的書體,當然是行書。不是因為書聖王羲之,也不是因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行書是所有書體中,長時間使用時間最長的,就算從王羲之算起,也有超過1600年的歷史。可以粗略地說,王羲之之後,人們日常生活書寫最多的書體,肯定是行書。行書最適合,日常書寫的書體。
  • 要想寫好王羲之行書字體,這些技法不能不懂
    談論中國行書字體,王羲之,是一個不能繞過的人物。他的生平我就不多做介紹了,相信稍微有點書法常識的人都知道他。他的行書大作《蘭亭序》,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歐陽詢在《用筆論》中談到他的書體時說:「盡妙窮神,作範垂代,騰芳飛譽,冠絕古今,唯右軍王逸少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