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抗敵期間,寫了一首詞,抒發雄心壯志,第一句盡顯豪氣

2020-12-06 古今文化記

辛棄疾,南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雖然身在北地,但是卻始終想要回歸故國,當時為了回到故國懷抱,不惜參加對金人的起義。試問這樣的愛國之人,回到南宋之後能夠不受到重用嗎,然而事實卻是殘酷的。

辛棄疾雖然在初期受到了南宋政府的重視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這個南歸的身份,越來越敏感。在最初辛棄疾身在渴望繼續進入軍隊,帶兵北上,北擊金人,收復失地。

然而來到南宋之後,辛棄疾根本沒有機會進入軍隊之中,因為他的身份太敏感了,最終也僅僅是將他安排到了文職之中。

其實這種安排我們並不意外,畢竟當時的政治形勢有多麼緊張就不用說了,尤其是在南宋初期,對於金人的防範還是非常嚴峻的

尤其是辛棄疾的祖父辛贊投靠了金人,即便辛贊是為了保護辛家男女老少;但是無論是怎樣的原因,依舊無法擺脫他投降的身份,而辛棄疾也頭頂投降之人的後代的名聲。

即便在南宋之時,宋廷也曾將其安置到軍中,但是卻並非是讓辛棄疾去帶兵打仗,而是用來安撫人心。

辛棄疾自從來到南宋之後,先是受到了宋高宗的稱讚,大火了一把,而之後辛棄疾向宋孝宗也寫了許多北伐之策。

雖然沒有被啟用,但是卻在臨安城中廣泛流傳,因而辛棄疾的名聲也是廣為傳播。而這一效應帶來最大的影響,就是辛棄疾成為了南宋北伐的形象大使。

由於當時南宋和金人之間矛盾時好時壞,戰爭不斷。軍隊內部的情緒一直不穩定,而邊境之地的百姓也是經常有著怨念。因此宋廷也是經常派辛棄疾卻到這些地方上任,看上去時有著北伐之態。

但是等到辛棄疾到任之後,隨著軍民等的騷亂和不滿之聲逐漸的衰落,對於北伐也是不了了之。但是即便是這樣,辛棄疾對於南宋的忠心也從未改變。而且一直都堅持北伐,收復失地。

雖然面對軟弱的宋廷,辛棄疾也是多次心感無力,不知所措;甚至多次隱居,表示不再參與朝政,但是卻始終沒有辦法忘卻自己的理想。每逢朝廷派人邀請他出山,辛棄疾也是猶豫再三,還是選擇出山。

也許這才是辛棄疾的偉大之處,無論皇帝同僚如何懷疑和排斥自己,也終究不能夠改變自己的心意,這是對於自己理想的堅持;也是對於國家的效忠,而非是封建皇帝的效忠。今天就來看看辛棄疾的詞,究竟多麼的有氣勢和愛國;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這首詞應該是最為人所熟知的一首詞了,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這不就是辛棄疾嚮往的金戈鐵馬生活嗎,然而事實卻是殘酷的,寫著首詞的時候辛棄疾卻在隱居,其中的一切都是想像而已。

辛棄疾沙場之上的豪放之氣卻一點不少,不僅僅是在規勸有人奮勇殺敵,建功立業;同時也在表達自己心意。

自己雖然隱居在此,但是卻絲毫沒有忘卻對於國家的責任,無時無刻都想著北伐建工,為國家出力,將君王的擔憂解決掉,至於名垂青史,那些都是後話。

這本詞傳收集了辛棄疾一生的詩詞,而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主要以辛棄疾的詞為主題。

當時的社會觀念和背景出發,對辛棄疾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深刻的分析,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更是錦上添花。

一套詞傳238元,現在活動價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何樂而不為?

古今文化記總結:

大概也就只有辛棄疾能夠在隱居之時做出這樣的詞了吧,不論身處何地,都還在關注著國家的危亡,為了國家的未來著想。

這樣的臣子,宋廷卻不去珍惜,使得辛棄疾在南宋為官四十年,隱居時間卻有二十年,一身才華毫無用處,乃至辛棄疾臨死之時仍然不忘殺敵建工,北伐收復失地。

相關焦點

  • 辛棄疾最悲涼的一首詞,短短4句話,道盡人生無常,讀完潸然淚下
    辛棄疾最悲涼的一首詞,短短4句話,道盡人生無常,讀完潸然淚下即使孤身一人的秋風雨夜,也有萬水千山的張力,這就是辛棄疾。既有「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勇冠三軍,錚錚鐵骨的男兒豪氣;也有「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俠骨柔情。他是慷慨悲壯的英雄,也是情感熾熱的詞人,他空有殺賊本領,報國豪情,卻一生寂寞。
  • 辛棄疾冷門一首詞,開頭妙不可言,結尾神來之筆,讓人讚不絕口
    然後其中一首詞,在辛棄疾的詩詞中並不顯眼。可是開頭妙不可言,結尾神來之筆,讓人讚不絕口。這首詩便是辛棄疾的《鷓鴣天·送廓之秋試》,這是一首有關送別的詩詞著作。接下來就讓我們欣賞欣賞這邊文章的精妙之處。白薴新袍入嫩涼。
  • 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詞,卻一開頭就出神入化,讀後大呼過癮
    他便是南宋時期的辛棄疾,現存宋詞629首。而與辛棄疾同為豪放派代表的蘇軾僅有362首。當然本文不是要比較他們現存宋詞的數量多少,而是以此來說明我們從課本上所熟知的宋詞是九牛一毛。也就是說辛棄疾、蘇軾等詞人還有很多冷門的詞作,值得我們去品讀。本文就讓我們先從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詞《滿江紅·點火櫻桃》,來共同品讀它的藝術魅力。首先,這首詞是辛棄疾的一首政治抒情詞。
  • 辛棄疾描寫閒暇時光的一首婉約詞,風格與李清照頗為相似
    辛棄疾剛剛來到南宋的時候,當時的李清照,儼然已經是著名的詞壇大家。喜歡李清照的人,更是不勝枚舉。如果辛棄疾也在這隊列之中,倒也不顯得過於奇怪。按年齡來講,李清照要比辛棄疾年長56歲。在經歷過靖康之難後,她便來到南方。南方生活的這期間,李清照也是經過了許多的坎坷與磨難。最後,才決定在臨安和金華兩地,紮下根來。
  • 我甘願醉臥沙場,辛棄疾經典的詞作,開篇第一句,便豪氣幹雲
    辛棄疾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留給後世的一首首詞都詮釋了他們當年沙場徵戰,壯志難酬,或愛國熱情。辛棄疾二十一歲是參加抗金義軍,想要收復失地,失敗後,回到南宋,安定民生,在四十二歲時被人彈劾,慘遭貶謫。
  • 辛棄疾很「戲謔」的一首詞,向兒孫交代後事,最後13字卻痛到刻骨
    一個沒有筋骨的男人,或者個性不是那麼強硬、執著的人,在充滿消沉和誘惑的年代裡,是沒有力量堅持自己收復河山的雄心壯志的。甚至,想都不會想。出生在金粉堆裡,對著美人和美酒,琴棋書畫消磨此生,不正是一些文人所幻想的生活嗎。
  • 頑童偷梨偷棗,辛棄疾暗中觀察,寫下一首詞,盡顯人生好境界
    歷史上有很多令人敬佩的人生好境界,陶潛的南山菊花,李白的醉酒當歌,蘇軾的風雨疏晴,皆是自少年風月、少年歌舞中凝結而出的灑脫,能拿起能放下,又帶著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的豪氣。不過,此種作風,南宋辛棄疾尤甚。辛棄疾總是給人一副金戈鐵馬的硬漢形象,談情說愛都帶著霸氣,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稼軒的人生境界才是真的高。
  • 辛棄疾很不豪放的一首詞,末尾一句成為經典,多數人聽說過
    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於1140年5月生—1207年10月逝世。在辛棄疾36歲的時候就被封為封疆大史,他的一生都用盡了全力抗金復國。但可惜的是奈何他鬥不過「主和派」的妥協,最終落了個被主流社會拋棄,孤身自憐,落落寡歡的處境。但是也正是因為辛棄疾一直都處於這種情形下,他才懷著複雜矛盾的心情,寫下了讓後人廣為人知的著名佳作《青玉案·元夕》。
  • 辛棄疾回憶沙場往事,寫下一首膾炙人口的詞,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
    辛棄疾作了一首著名的「穿越」詞,陳同甫受到詞作的激勵,三度上書朝廷,要求抗金,結果反被拿下大獄,差一點丟了性命。在詞中,他夢想自己一覺醒來,「穿越」回疆場,與軍中的兄弟們有肉同吃,有酒共飲,一起上陣殺敵。
  • 辛棄疾閒來無事,模仿李清照,寫了一首婉約詞,描寫閒暇時光
    李清照年長辛棄疾56歲,在經歷靖康之難後,來到南方,期間也是經歷了許多的坎坷。之後先後定居於臨安和金華兩地,在這段時間之中,人生悽苦,多是獨居於此;但是通過李清照的詞我們能夠了解到。這其中更多的是對於這位詞中皇后的尊敬,此時的辛棄疾堪堪二十來歲,正是年輕氣盛之時。一心想要建功立業,對於李清照「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般豪氣之詩詞,定然非常喜愛。因為明知李清照之詞多為婉約之詞,但是卻能夠寫出這般家國大義、豪放之氣,著實令人傾佩。
  • 辛棄疾見到朋友侍女,寫了一首詞,用了6個「笑」字,讀完心動
    因而北宋的豪放詞更多的是對自己的心情的一種抒發以及感慨,其中夾雜的大多都是個人的情感。在加上北宋繁華經濟之下的生活,使得北宋的詞人更多的關注的是自己的生活環境下所產生的對世界的認知。尤其是像辛棄疾、陸遊這樣的詞人,他們不僅愛國,還投身軍伍之中想要北伐收復舊土。而這些軍伍經歷,自然而然的也就影響了他們的詩詞創作,哪怕是寫的其他人、其他事物,其中對於家國之情的描寫也是無法避免的。
  • 辛棄疾壯志難酬,登亭觀景,寫了一首憂傷之詞,說說理想抱負
    將鄉緒盡顯淋漓。再有詩中人傑王維難掩孤悲,高喝「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將親念傾瀉而出。感情基於特定時間、場合、事物發展規律而盡數不同,「孤獨」感亦是。對故鄉的想念算是「孤獨」感的一種,對親人的緬懷亦算是一種。
  • 辛棄疾很豪放的一首詞,中間13字氣壯山河,卻透露著濃濃的悲涼
    但是活躍在兩宋期間這些英雄卻被一一銘記青史。不為他們取得功績和他們坎坷多愁的一生,為的是他們身上的豪情凜然。說他們不是英雄嗎?他們就是英雄。今天要講的人物,是辛棄疾。辛棄疾的一生充滿了悲情,被朝廷放還閒居了大半輩子,但是收復中原的願望卻在他的心中呆了一輩子。
  • 辛棄疾繼戒酒、破戒之後又寫了一首詞,這次把酒杯給玩壞了
    其實細讀其稼軒詞集就會發現,辛棄疾身上的標籤可不僅僅是「豪放」。他還有「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的安逸祥和之時;也有醉酒後「以手推松曰去」的憨態可掬之時;還有「舊歡新夢裡,閒處卻思量」的細膩婉約心思。
  • 辛棄疾的這首《破陣子》描寫的是什麼內容,詞中的關鍵字是什麼?
    思慮再三,所以我想將自己對這首詞的看法寫出來。這是一首現實與夢想結合的詞作,也是一首抒發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的詞作。在解讀詞作以及分析詞中的關鍵詞時,我認為非常有必要對辛棄疾和這首詞的創作背景做一個交代。這樣更有助於理解好這首詞作的內涵和意義,以及詞中的關鍵字。
  • 辛棄疾可愛的一面,喝醉酒後,寫了一首「冷門」詞,風趣幽默
    而我們一直視為不苟言笑的辛棄疾,甚至也曾酒醉題詩,頗有趣味。讓我們看到了這一心繫國家的愛國詞人可愛有趣的另一面。既然是文人墨客的日常喜愛,辛棄疾也是好酒之人,本是鐵骨錚錚的抗金將領,也曾作得這麼一首《西江月.遣興》將他的醉後憨態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出來。
  • 辛棄疾被貶後寫下一首詞,豪邁背後儘是柔腸,道盡人生滄桑
    公元1181年~公元1192年,辛棄疾被彈劾後,便被免去了官職,隨後一直在帶湖一帶居住。在這期間,辛棄疾看起來已經是閒散之人了,沒有朝堂之事來煩憂,而實際上,他內心卻是猶豫的。他是個極為愛國的人,國家的局勢一日不如一日,自己卻也遭受免職。這是辛棄疾被彈劾去職、閒居帶湖時所作的一首詞。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 辛棄疾下決心戒酒,寫了一首詞,對著酒杯發牢騷,令人捧腹大笑
    ,這是作者寫自己與酒杯的對白,多有意思呀,一個大活人,大詩人,居然對著酒杯發起了牢騷,竟然還戲稱自己為老子。是一個多麼灑脫的文壇大家才能這樣擁有如此灑脫的氣質呀,此時,辛棄疾可能是酒喝多了,但並不影響他的思維邏輯。詞的上闋,開頭就用口頭語的形式寫了,酒杯你快過來呀,老子我今天準備認真自仔細照顧愛惜身體了,所以得把酒給戒了。
  • 辛棄疾有多牛?寫一首詞,用94字囊括25種中藥材,你能找出幾種?
    辛棄疾的這首《懷古》氣勢磅礴,表達了他欲像當年劉裕那般北伐出徵的雄心壯志。他的作品,想必黃口小兒也能娓娓道來幾首。 辛棄疾在南宋可以說是文人裡仗打的最好的、軍營中最有才華的,可惜一生懷才不遇,到老也沒能見到王師定中原。而辛棄疾多有才華,他的一首《靜夜思》,融入25味中藥材,你能找到幾種?
  • 辛棄疾最美的一首元宵詞,元宵詞中千古絕唱,開篇結尾都是名句
    導讀:辛棄疾最美的一首元宵詞,元宵詞中千古絕唱,開篇結尾都是名句。是愛情詞經典名篇,王國維:這首詞的境界是人生第三境界。 辛棄疾,是自古以來,少有的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