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 藍字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資訊|經驗 知識 |課程
中文體式名稱:單腿加強背部側伸展式
梵文名稱:Parsvottanasana
英文體式名稱:Intense Side Stretch
體式感悟:臣服、謙卑,向內看。
體式功效:半倒立體位,滋養面部和大腦,放鬆腎臟,松解腿後部,緩解骨盆後傾,調整骨盆正位。
體式進入:
以山式站立。吸氣,身體向前伸展。
雙掌在背部相合,肩部和手肘儘量向後。
呼氣,腕部翻轉,雙掌向上接近胸後的中部,手指在肩胛骨的位置。
吸氣,跳步分開兩倍到兩倍半肩寬,保持這個體式,呼氣。
身體轉向右側,右腳右轉90度,左腳轉向75到80度,左腳完全伸展,膝部繃直,頭部後仰。
呼氣,身體前曲。把頭放在右膝上,伸展背部,向上提升膝蓋,雙腿繃直。
保持這個體式20到30秒,正常呼吸,吸氣,頭部回到正中上身回正,雙腳還原。
呼氣,鬆開雙手反側練習
體位解剖圖:
體位詳解:
根基:後退腳跟推地,上提足弓。後腳掌向內扣45度。前腳掌成90度,前後腳跟對齊。
大腿: 穩定大腿,後側大腿肌肉啟動,不要超超伸。前側大腿外旋,讓膝蓋中心和腳踝中心在一直線。提起前腿內側腹股溝深深進入骨盆。
骨盆:骨盆保持正位,儘量讓骨盆與墊子前側b邊緣一致。前大腿髖部向後拉動,後大腿上方髖部向前轉。就像大腿之間夾著一塊瑜伽磚。
軀幹:完全轉向前方大腿上方。拉長軀幹前側。
肩胛骨:把肩胛骨穩固於軀幹後側,並且遠離耳朵。
頸椎:放鬆並自然下垂。
在這個體式,前腿的髖部傾向於抬起向肩膀和方向並向這一側擺動,從而縮短了前側腿這邊。確保縮短前側腿髖部向地面的距離並遠離同側肩膀,同時繼續把大腿外側向內壓。把前腳的大腳趾趾球和腳跟內側牢牢地壓向地板,然後提起前腿內側腹股溝深深進入骨盆。
加強側伸展式強烈地伸展了大腿後側肌肉、小腿後側肌肉、腓腸肌(小腿後方的一塊大肌肉)和比目魚肌(指小腿後面的一塊扁平肌肉)。雙手在背後合十形成祈禱式,肩膀內旋和強烈伸展肌肉、岡下肌、上臂骨、小圓肌外旋。
注意事項:
雙膝直,雙肩儘量向後展開。如果雙手在背後合十困難的話可以抓住手腕或者雙手互抱手肘。由於是頭部向下的動作,回正時候儘量緩慢,以免頭暈。
關鍵部位:
骨盆連接處與骨盆底板、膕旁肌、足部與外展肌(用於平衡)
— The End —
傳播瑜伽精神 分享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