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和感性的人,誰是最後贏家?(文末有福利)

2021-12-24 上官文露讀書會

在《理智與情感》這本書中,簡·奧斯汀寫了一對性格迥異的姐妹的情感經歷,理性的姐姐埃莉諾喜歡上一個名叫愛德華的男人,卻發現他早就有了未婚妻,感性的妹妹瑪麗安愛上魅力青年威洛比,但威洛比最終卻因為想嫁個富婆吃軟飯而娶了個富家千金。

一個恨不相逢未「娶」時,一個遇人不淑,聽起來這對姐妹之中的哪一個都非常悲慘對嗎?但是在故事的結局,她們兩個人都獲得了幸福。

因為,在故事的最後,她們都作出了所謂的「妥協」。

當愛德華的未婚妻露西最終選擇嫁給愛德華的弟弟後,愛德華又轉頭向埃莉諾求婚,結果埃莉諾同意了。

沒有讀過這本書的人聽到這兒可能覺得愛德華是退而求其次,而埃莉諾是勉為其難吃了回頭草,但事實上這是一對有情人的終成眷屬。

埃莉諾這個不會為失戀而哭天搶地、總是隱藏自己的心思,無比克制的理性姑娘,動用了感性,拿出了她的善解人意,去理解愛德華的苦衷。

她明白未婚妻露西不過是愛德華在少不更事的年代喜歡的姑娘,儘管後來愛德華已經否定了這種情感,仍抱著一份責任和道義去履行婚約。

這份感性的理解,加上理性的對這份感情和這個人的珍視,讓她不會因為醋意或者其他任何的情緒去和這段真正的幸福擦身而過。

而瑪麗安,那個風風火火、縱情任性的妹妹,最終嫁給了她曾認為非常無趣的布萊登上校。因失戀而大病一場之後,感性的她終於也懂得用一份理性去欣賞那個男人的內斂和他種種的低調品質了。

所以,如你所見我說的所謂的「妥協」並不是任何一種有損原則的退讓,而是一種調和。

相關焦點

  • 感性的人最理性,理性的人很感性
  • 和感性的人戀愛,和理性的人結婚
    總是會喝醉的多傾向於感性,這樣的人愛起來也會像飲酒一般全力以赴的。 無論如何都不會使自己喝醉的人,偏理性一些,和這樣的人談戀愛,如果是同樣理性的人,會覺得找不到感覺,如果是一個感性的人,在戀愛裡總會感到孤單。 談戀愛就像喝酒一樣,是想至少要有點醉意的。
  • 人文|理性與感性
    人文|理性與感性理性和感性就像是天使和惡魔,相依相存、共生共滅。你永遠無法擺脫它們。某種程度上說,在為其苦惱的同時,可能也在享受它們帶給你的矛盾和糾結。大概這就是人的複雜性。判斷一件事情或者做出一個決定,需要智慧,這種智慧首先體現在分析,而且是儘可能地全面分析。
  • 感性的人最理性,理性的人很感性(作者:王路)
    推而廣之,理智解決不了的問題,情感可以解決。邏輯解決不了的問題,直覺可以解決。科學解決不了的問題,宗教可以解決。孔子解決不了的問題,莊子可以解決。從這個意義上說,感性的人其實最理性,理性的人反而很感性。假如一個人妄圖用理性來解決一切問題的話,他往往會得敗很慘,死得頭破血流都不清楚是為什麼。——因為理性思維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是行不通的。
  • 感性的人最理性,理性的人很感性-情感美文-小美主播
    從這個意義上說,感性的人其實最理性,理性的人反而很感性。假如一個人妄圖用理性來解決一切問題的話,他往往會得敗很慘,頭破血流都不清楚是為什麼。因為理性思維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是行不通的。人類社會永遠都具有一種女性化的氣質——與其被說服,更願被感化;與其相信理智,寧願依賴感覺。
  • 感性和理性,終究是感性勝了
    一個事業有成的男人,和一個默默無聞的女人。他們是情侶,一直在一起很多年,可能除了很親近的人,大家都不知道他們的關係。有一天,所有人都知道了他們的關係。女人不再是那樣默默無聞,她勇敢地訴說自己經歷地一切。男人出軌了,多次出軌。
  • 十二星座理性和感性佔比分布指南!
    理性:90% 感性:10%雙子情商很高,處理問題的手段也很高明,你覺得他在跟你談感情,其實他跟你談的是策略,他們是一個理性佔絕對主導地位的星座,他跟你接近、跟你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有目的的、都是有策略的,他並不會盲目地跟你拉近感情、拉近關係。
  • 談談奉俊昊的理性和感性
    韓國導演奉俊昊的電影《寄生蟲》獲得了榮獲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我們就此機會,結合其在之前的代表作,談談奉俊昊在電影創作時候的理性與感性。奉俊昊的理性——對於「虛弱者」形象的構建電影中的人物作為電影元素的核心,不僅承載著敘事的任務,更是影片製造矛盾衝突的關鍵所在。
  • 感性和理性,完美的哲學定義
    我們總是說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其實這只是一個階段,同理,理性也可以上升到感性,這就好比先是有雞,還是有蛋,只能說感性弱於理性,因為作為生命體其感性是第一位的,所以先是有雞,才後來有蛋,因為從繁殖行為來看分為胎生和卵生,而胎生的前提是受精卵的細胞分裂,所以胎生是經過卵生階段的,而胎生是由於體內存在子宮繁孕的條件
  • 理性與感性的辯證
    理性和感性經常被作為一對相互比較的詞,在我看來,無論理性還是感性都是情感的一種表達,理性是理智型的表達,感性是衝動型的表達。感性往往被理解成「感情用事」,感情上來了就不管不顧,什麼門當戶對,什麼醜俊、貧富的,說私奔就私奔——往往來得快也去得快。理性則不同,凡事慢半拍的樣子,前思後想,左右權衡,各種利弊分析,然後決定「YES或NO」——往往口是心非。
  •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感性與理性並存
    可說到這裡就奇怪了,明明每個人都知道,如果自己想要減肥「管住嘴,邁開腿」就能夠做到了,可為什麼明明立志減肥、明明多次立志,卻還是最終敗給旺盛的口腹之慾、最終選擇吃藥呢?難道理性,最終就只能敗給感性麼?或者說你希望未來的自己是繼續感性,還是理性多一些呢?我想會有朋友想要繼續「想幹嘛幹嘛,愛幹嘛幹嘛」,也會有朋友希望自己「能夠別那麼感情用事,稍微理性一些」。確實,評價究竟是理性更好一些,還是感性更好一些的標準,有些太過模糊了。
  • 理性與感性
    福爾摩斯那樣的人,用超越常人的觀察與邏輯推理的方式去解決一個又一個錯綜複雜的問題,拯救一個個無辜的生命,Cool~理性對應的就是感性,我記得李宗盛有一場音樂會好像就叫這個名字:《理性與感性》。李宗盛我覺得是個牛人,且不說他對於音樂的創造力和天賦。單就說歌詞的部分,他文化水平不高,寫的字七扭八歪的,算不上好看。
  • 心理解讀:理性和感性的區別都有哪些?三大區別完全相反
    在當下的社會中,一些觀點認為男性偏理性,而女性偏感性。如此定義理性和感性的性別區分,過於主觀了一些。實際上,理性和感性只是對於兩種思維方式的解釋。我們每個人的思維方式,面對事物的態度各有不同,這也側面的解釋了用性別去定義思維方式的不妥。那麼,理性和感性究竟有何區別呢?
  • 「理性」與「感性」
    大家都知道,炒股要學會獨立思考,並且要理性,不能感性。那這裡咱們先說說感性和理性的概念。比如你看到一個喜歡的人,這人對你也特別好,你倆情投意合的,也沒想太多其它的就在一起了,這叫感性。所以你說,到底是理性好,還是感性好呢?柏拉圖曾說,能做到絕對理性的人,一定是有智慧的人。可絕大數人是不可能做到「絕對理性」。因為一個人如果能做到絕對的理性或絕對的感性,可能連動物都不如。
  • 感性的人和理性的人談戀愛會怎麼樣?
    有讀者在後臺留言問:感性跟理性的人在一起,會是什麼結局?
  • 王東嶽說理性比感性更真實,但不能說理性比感性更可靠?
    要理解「理性比感性更真實,但不能說理性比感性更可靠」這句話的關鍵點在於要搞清楚下面四個問題:什麼叫感性?什麼叫理性?什麼叫真實?什麼叫可靠?什麼叫感性?我們會發現感性就是我們通過五官獲取的信息經過長時間訓練被我們的身體自覺或不自覺而整理出來的一個經驗反應模型塊。什麼叫理性?如果從字面上理解,理是指邏輯推理,理性剛好和感性相反。
  • 感性向左,理性向右!最後一支舞的不完美與完美
    他如果罰丟一球,我們有個暫停,我們還落後兩分。那樣我就要投絕殺球了,但他不想罰丟這一球。」雖然詹老漢本賽季的罰球不是很穩,但是韋德剛剛使的這一招他十多年前就用過了,2006年季後賽首輪G6最後時刻,大將軍走上罰球線,詹姆斯對他說道:「如果你錯過這次罰球,那麼你就會知道誰會投中制勝球。」隨後阿里納斯兩罰皆失,騎士依靠達蒙-瓊斯的絕殺晉級第二輪。
  • 最難「討好」的星座,性格高傲,理性大於感性,一輩子剛正不阿!
    當然處事圓滑有處事圓滑的好處,但最重要的還是真誠相待。而且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被討好,有些人就算你費盡心思,也難靠近。本期星座說,創優咖給大家帶來的話題說十二星座中性格高傲,理性大於感性,一輩子剛正不阿,最難討好的三大星座,下面我們直接進入主題。
  • 你是一個感性還是理性的人?丨擁有幸福的關鍵
    「理性的人永遠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而感性的人永遠只會跟著感覺走。」  在評價自己或者他人的時候,我們經常使用的一對概念是理性和感性,比如你是一個理性的人,還是一個感性的人?情商高,能敏銳的捕捉到對方心理上的細微變化相對於理性分析,更相信自己的感受和直覺不喜歡長久的做同一件事,越往後越沒有耐心不喜歡嚴肅和內斂的影視劇,更喜歡刺激性的爆米花劇感情外露,不喜歡控制自己的情緒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大致可以判斷出自己是習慣於用左腦的、理性的人,還是偏愛於用右腦考慮問題的、感性的人
  • 深度好文!你喜歡感性快感還是理性快感?
    人不僅具有動物性,而且還具有社會性。人的社會性在於人在群體中渴望得到成就和尊重,渴望實現自身的價值。人在追求自身價值的過程中,會有一些偏差。某些行為能夠帶來虛妄的成就和價值,從而帶來快感,但仍然屬於感性快感的範疇。在網吧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些蓬頭垢面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