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研究稱,太陽系有可能曾是雙星系統,另外一顆去哪兒了?

2020-12-22 百家號

哈佛大學研究稱,太陽系有可能曾是雙星系統,另外一顆去哪兒了?

在宇宙當中,太陽系是極為特殊的一個星系,因為只有太陽這一顆會發光發熱的恆星,我們所知道的木星,金星,土星等等它們都屬於行星,所以在銀河系當中。太陽系是只有一個恆星運轉的行星系統。然而在銀河系中除了太陽系之外,大多數的星系都是擁有多顆恆星的,有的有三顆有的四顆,像太陽系這樣單一的結構並不多見。

「三體」系統

在劉慈欣的《三體》當中描述來自於地球四光年之外的三體系統,在三體世界當中就擁有三顆恆星,它和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比鄰星幾乎相同。由於恆星的數量過多,也就導致在這一星系當中環境是非常惡劣的,那顆像太陽一樣的恆星不斷發光發熱,導致整個星期的溫度都非常高。我們經常所提到的北鬥7星裡面有一顆天樞星,就是一個雙星系統,著名的北極星也是三星系統,諸如此類在銀河系當中的多星系統比比皆是,為何太陽系尤為特殊?只是單顆的恆星系統呢?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現象呢?

太陽系只有一顆恆星

長久以來,科學家們對太陽系研究的過程中,就一直認為太陽系中只誕生了這一顆恆星,在太陽剛剛出現的時候,憑藉著超強的引力,吸引了附近區域當中的絕大部分物質,它們匯集成為了不同的星球,其中包括行星,經過億萬年的融合變化之後,才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太陽系。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是什麼原因導致太陽系只剩下了一顆恆星呢?

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在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新的文章,主要內容講述的是他們認為在太陽系當中還有可能存在另外一顆太陽,在生命誕生之前,太陽很有可能會有一顆伴星,早期的太陽系和其他的星系一樣,很有可能是一個雙星系統,之所以會得到這樣的結論,是因為他們對奧爾特雲有了全新的認識。

奧爾特雲位於太陽系的外圍,如果想要真正地走出太陽系,就必須要穿越奧爾特雲,這一區域中全部都是一些星體碎片,主要的物質是一些彗星和小行星,分散在太陽系的周圍,將太陽系團團圍住。奧爾特雲當中的物質出現的原因,科學家認為是一顆大質量的天體將它們拋灑在了太陽系的周圍,但是這些小行星距離太陽都比較遠,很明顯並不是太陽作用的結果。

雖然木星土星這樣大質量的行星也可以完成,但是它們拋灑出來的物質是非常有限的。最好的解釋就是,在太陽系早期奧爾特雲附近還有一顆像太陽一樣的恆星完成了這些物質的拋灑,形成了奧爾特雲。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新研究稱太陽系曾是個雙星系統,那麼太陽的「雙胞胎兄弟」哪去了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只有太陽這一顆會發光發熱的恆星,地球、金星、火星、木星等都是行星,所以太陽系是個單一恆星的行星系統。但是天文學家們發現在銀河系等星系中,像太陽系這樣的單一恆星系統並不是特別多,大多數行星系統都是有多顆恆星的。
  • 太陽系原來是雙星系統?除了太陽以外,我們星系還有「第二太陽」
    在2006之前,所有與天文有關的書籍,對於太陽系行星的描述都是九大行星。除了我們現在所了解到的八大行星之外,還有一顆冥王星。這是因為冥王星的體積實在是太小了,而且在它的附近發現了更多的星球,從而推動國際天文聯合會重新定義了行星。根據重新定義的行星,冥王星正式從地球九大行星中除名。
  • 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系,有沒有可能是一個「雙星系統」?
    雙星系統有不同的類型,包括物理雙星、光學雙星、目視雙星、分光雙星、食雙星、密近雙星和X射線雙星,我們平時所說的雙星系統一般是指「物理雙星」,也就是指一顆恆星圍繞另外一顆恆星運動,並且互相有引力作用。雙星系統如果從「物理雙星」的角度來看,太陽系顯然不是一個雙星系統,因為太陽系內應該只有太陽這一顆恆星,太陽附近並沒有存在第二顆恆星。
  • 太陽系是雙星系統?如果有另一顆恆星,出現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太陽系是雙星系統?如果有另一顆恆星,出現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在對宇宙當中的恆星系統進行觀測的過程中,科學家們將其進行了分類。根據恆星系統當中恆星數量的多少,分為了但恆星系統,雙星系統以及多星系統,在我們生存的太陽系當中只有太陽這一顆恆星,所以太陽系是一個單恆星系統。
  • 太陽系有沒有可能是一個雙星系統?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就目前來看,太陽系是一個雙星系統的可能性並不大。雖然多恆星系統在宇宙中並不少見,例如,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統就是一個多恆星系統,其中包含三顆恆星;天狼星是一個雙星系統;北極星是一個三合星系統。然而,並不存在有力的證據能夠表明太陽也有一顆伴星。
  • 太陽系也是雙星系統?它每2600萬年回一次,還與第九行星有關
    那麼,太陽系邊緣究竟有什麼呢?前段時間,來自國外的科學家團隊通過研究後認為,太陽系或許曾經存在著一顆伴星,這意味著,太陽系或許曾經是雙星系統。太陽系或存在一顆「復仇星」在浩瀚的宇宙之中,恆星是最常見的居民。
  • 10億年前,太陽系曾有3個「地球」,另外兩個去哪了?
    如今人類也在尋找另一顆適合移居的星球,但都沒有理想結果,地球難道真的是唯一孕育生命的星球嗎?按現在的環境來說,火星與金星雖然與地球的大小質量非常相似,但也不適合孕育生命,其實在遙遠的以前,太陽系中是有「三個地球」存在的,但卻只有地球倖存了下來,另外兩顆地球去哪兒了呢?
  • 如果太陽系變為一個雙星系統,會出現哪些變化?一切都會大亂套
    如果天上有兩顆太陽,會發生什麼呢?我們的太陽系中只有唯一的一顆恆星,也就是太陽。所有的行星、小行星都圍繞太陽穩定而有序地運行,這是一種非常簡單也非常穩定的恆星繫結構。而在宇宙之中,並不是所有的恆星系都只有唯一的一顆恆星,有的恆星系有兩顆恆星,這就是一個雙星系統,而如果有三顆恆星,那就是一個三星系統。
  • 另一個恆星系統的第九行星|第九行星|恆星系統|行星|太陽系|軌道|...
    故事要從2004年哈勃首次觀測到HD 106906 b說起,當時人們對它所在的恆星系統知之甚少。同樣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保羅·卡拉斯(Paul Kalas)是論文的作者之一。在與《今日宇宙》的郵件交流中,卡拉斯透露了更多關於HD 106906 b有趣的背景故事:有間接證據表明恆星周圍存在塵埃盤,類似於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帶和柯伊伯帶。
  • 太陽系重排,雙星的證詞,早期太陽繫到底發生了什麼?
    科學家對「一對兒」小行星的研究提供了深入洞察早期太陽系的渠道美國西南研究院研究了古天體群中已知的唯一的大型雙星——特洛伊型小行星,發現了太陽系早期行星重排的證據。美國西南研究院的科學家研究了雙星系統帕特羅克勒斯-梅諾提烏斯並發現了巨型行星的重組可能發生在太陽系的早期歷史中——最早的一億年間。圖片來源:威·梅·凱克 天文臺/琳內·庫克「對今天的柯伊伯帶的觀測表明,這樣的雙子星在古代非常常見,」美國西南研究院太空研究部主任威廉·博特克博士說。
  • 最新研究:雙星系統的外星生命可能比太陽系更普遍
    環繞雙恆星系統的行星可能比單恆星系統更可能有生命,根據新的研究,對於可居住的行星來說,恆星靠近的雙恆星系統可能比單恆星系統更好,低質量的雙恆星可以成為最好的宿主,因為它們的綜合能量使適居帶可以比單恆星系統更遠。
  • 天狼星這個雙星系統為什麼讓人類著迷?
    他們沒有望遠鏡,卻知道不可能用肉眼看見的天狼伴星的存在,還說天狼星系有第三顆恆星——這顆恆星至今還沒有被人類觀測到。這些知識以及多貢人知道的其他信息可以證明多貢部落曾有外星人到訪,是外星人教給他們這些知識。多貢人把這種外星人叫作「魚人」——一種兩棲生物。 該書旁徵博引、描述詳盡,要驗證其真實性,需用大量的時間仔細核對其所引用的所有數據。
  • 太陽曾存在「伴星」,這是真的嗎?科學家:它終究會回到太陽系
    而其中就有這樣的觀點,那就是我們的太陽系很有可能是一個雙星系統,這也就是說我們除了太陽之外,還有一顆太陽的伴星。太陽伴星是怎麼一回事?之所以說,太陽系當中很有可能是雙星系統,是因為我們的科學家在1610年時,發現了土星,而土星的種種跡象則是與我們曾經所研究的太陽理論,有著明顯的差異之處,而這樣的差異之處,如果要合理地解釋的話,只有太陽伴星才可以解釋得清楚。
  • 650光年外的雙星系統,其中一顆太過膨脹,物質卻全被另一顆吸收
    650光年外的雙星系統,其中一顆太過膨脹,物質卻全被另一顆吸收我們的地球在太陽系中屬於很安定的一個星球,沒有過多的外星天體幹擾,就連太陽系在宇宙中也算是非常平穩的一個星系。但是,在宇宙中不都是這麼平穩安定的樣子,許多星系都有各自危險存在,除了黑洞還有天體之間的碰撞,都是非常危險的情況。天文學家們也在時時觀測著各自可能會對地球或太陽系都有威脅的存在,讓我們能夠提前發現危險,能夠想辦法提前應對。在天文學家們觀測宇宙的時候,在650光年之外的地方看到了一個即將走向毀滅的星系。
  • 有關係外生命的探索,雙星系統如此普遍,卻常常被天文學家們忽略
    但最近的一項分析表明,其實在我們的星系中,雙日落現象和我們那孤零零的太陽一樣常見,這個發現對人類尋找太陽系外生命有很大的影響。銀河系中有很大一部分恆星系統都擁有著兩個甚至兩個以上的恆星。三分之二以上的大質量恆星都擁有著自己的恆星同伴,孤星系統只佔三分之一。但是說到尋找地球以外的生命,我們往往最感興趣的是類似於太陽的那種單一恆星的系統。
  • 雙星系統有兩個恆星,那行星還能穩定的運行嗎?冥王星給出答案
    帝力於我何有哉?」——擊壤歌冥王星雖已被貶為矮行星,但對它的研究讓我們得到了關於地外遙遠行星重要的信息!假如,一顆行星繞一個雙星系統公轉,當有兩個引力源存在的時候,這個行星的運行會發生什麼?以我們目前的觀測水平,我們無法看到對地外行星進行比較細緻的研究,但冥王星卻為這個問題帶來了一定的啟示!
  • 太陽系周圍10光年內有什麼天體?
    但在現實中,南門二並不是軌道無法精確預測的混沌恆星系統。事實上,南門二的形成時間比太陽還早,其中的三顆恆星已經穩定運行超過50億年。在南門二中,最靠近太陽的是比鄰星,它與太陽相距4.24光年。另外兩顆恆星——南門二A和南門二B離太陽較遠,距離為4.37光年。太陽、比鄰星以及南門二AB並非呈直線排列,比鄰星與南門二AB的距離為0.2光年,相當於日地距離的1.3萬倍。
  • 為什麼月球和地球不是雙星系統,而冥王星和卡戎卻是雙星系統?
    【每日科技網】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雙星系統。  一般來說,雙星系統是指恆星系統。兩顆恆星相對於其它恆星來看,位置很接近,但兩顆星由於質量相差不大都形不成主星地位,兩顆恆星只能圍繞著空間一個共同的質心運動,這樣就是一個雙星系統。宇宙中這樣的恆星雙星系統比較多。
  • 銀河系中最亮的伽馬射線雙星系統可能是由一顆磁星驅動的
    一個研究小組分析了以前收集的數據來推斷一個緊湊的物體的本質是一個旋轉的磁星,一種中子星極強的內磁field-orbiting LS 5039,星系中最亮的伽馬射線雙星系統。 該小組還表明,粒子加速過程發生在LS 5039是由密集的恆星風之間的相互作用的主要大質量恆星,和超強磁場的旋轉磁星。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表親」給天文家提供了重要線索
    一顆巨大的系外行星環繞著336光年外的雙星運行,這可能為我們解開一個更接近地球的謎團提供了寶貴的線索。在太陽系的遠端,海王星之外,存在著一簇被稱為「極端海王星外天體」的冰冷天體,它們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