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靜月驕陽
《大秦賦》已經播出過半,隨著嬴政-張魯一的上線,嬴異人--辛柏青也要下線了,開篇就是要逃亡的嬴異人也該領飯盒了。嬴異人,作為太子嬴柱的兒子,去趙國替父做人質8年,好不容易在呂不韋協助下逃回秦國,還要躲避哥哥公子傒的追殺。前半生都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總之,沒過上一天的安穩日子。
嬴異人短短的35年人生,很不容易,在趙國代父為人質,回國後為了王權認華陽夫人為母,因為按照當時的大秦律法,只有嫡子才能繼承王位,32歲如願登基,過度操心勞累,讓他在和兒子嬴政的一起閱兵現場上死去。縱觀嬴異人的一生,才發現他身邊的三個女人,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趙姬
趙姬,作為呂不韋送給贏異人的「禮物」,可見有過人之處。從另一個方面也證實了呂不韋的投資眼光毒辣,送禮之登峰造極。
其實,從趙姬帶著嬴政和申越出逃時的一句話:「他的話,你也信?」可以看出,趙姬也是喜歡過呂不韋的。他,指的就是呂不韋,因為她自己曾經是呂不韋的歌姬。只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被送給了異人做妻子。
實質上,趙姬只不過是呂不韋手中的棋子而已,可偏偏趙姬肚子又爭氣,為嬴異人生了兒子,也註定了趙姬的命運,隨著兒子嬴政而不平凡。
看來,不管任何朝代,女人嫁對郎比選錯行要好的多。儘管是「二婚」,也不會掉身價。
史載,趙姬是邯鄲朱家巷富家女,可是從趙姬的名字來看,趙姬的趙指的趙國,姬只是一個代稱,如果是富家千金,不可能沒有名字的,也許是後來的史官刻意為之,總之,她的出身是個謎,至今無人知曉。
趙姬,無論學識和膽識,都異於常人,也側面證實了她不是一般的村婦,至少有自己的魄力和主見。
她,在得知自己和兒子再次被呂不韋騙時,並沒自暴自棄,而是在申越的幫助下逃出趙國,雖然困難了點,畢竟成功了。從而也展示了她堅韌的一面。
幾經周折,在鹹陽再次見到她的「恩人」呂不韋時,她並沒有和呂不韋撕破臉,等嬴異人死後,此時位居帝後的她,想再次投懷送抱於呂不韋,而機警睿智的宰相呂不韋並不吃她那一套,而是把嫪毐送給了她。
當一個人有足夠的權利時,內心就會膨脹,膨脹後衍生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而趙姬卸掉帝後的身份,她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女人,在邯鄲被嬴異人拋棄了6年,煎熬6年,心裡的苦,也許只有她自己心裡最清楚。如果能換個角度去分析她後面的行徑就不足為奇了。
由此可見,趙姬出生並不卑微,而她堅守了自己的初心,且嫁對了人,再苦再累沒有放棄,最終為歷史留下了痕跡,不管是好還是壞,終將被後人津津樂道。
夏姬
夏姬,是嬴異人的生母,姬,其實在當時就是偏房的統稱,因為安國君最喜歡的女人是正室華陽夫人,而華陽夫人卻沒給他生一個兒子。
「 被寵愛的有恃無恐,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華陽夫人就是那個被太子寵愛的女人,而夏姬是得不到的那個人,但是她沒有騷動,而是隱忍。
劇中,夏姬出現的次數不多,說明什麼?說明她識時務,能隱忍,顧大局,在步步為營的後宮,稍有不慎,就會遭殃,而且會殃及魚池,會對兒子嬴異人帶來不利。
因此,後來異人改名子楚時,夏姬也只在認親儀式上和兒子打個照面。再後來子楚被公子傒刺傷,為了不給兒子添麻煩,她連話都不敢給兒子說。
多年的後宮生活,讓她懂得趨利避害,為了兒子,為了自己,她儘量的不去和兒子太接近。從而讓華陽夫人放下戒備,助力子楚登上皇位。
夏姬,作為母親她對子楚的愛,是真愛,看似遠離,實則是親近,識大體,懂進退的女人都不簡單。
華陽夫人
華陽夫人,作為安國君的正室,雖然只做了3天王后,3年太后,但是她對秦國的影響也很深遠。
她下面有根深蒂固的楚系集團,勢力不容小覷。講到這裡,不得不說下下聰明的呂不韋,他送禮的門道,簡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先送自己的舞姬趙姬給嬴異人做老婆,再讓嬴異人著楚裝,唱楚歌,在華陽夫人那裡勾起思鄉之情。投其所好,無所不及。
後來,從她和子楚、呂不韋、嬴政等人的鬥爭中,便可以窺見。她的殺伐果斷,她的六親不認,她的政治才能,我覺得並不比武則天差。
華陽夫人,作為嬴異人的人生中是最重要的女人,功不可沒。可以說,沒有華陽夫人,就沒有嬴異人,更沒有統一六國的嬴政。於大秦,也是功大於過。
嬴異人,身邊三個最重要的女人,都不簡單,一個好漢三個幫,缺了誰,都成就不了嬴異人,更別說後面的嬴政了。
古人云:「娶對妻子,富三代,娶錯妻子,禍三代。」深以為然,顯然嬴異人是對的,不管華陽夫人如何要挾他要娶韓霓為妻子。他就是不同意,也不管他後宮有多少佳麗,他依然深愛著趙姬,事實證明趙姬沒讓他失望。
因此,嬴異人的成功除了伯樂呂不韋之外,他身邊的三個女人的功勞也不容小覷,沒有這三個女人,也許真的不會有非凡的嬴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