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經絡不通,就會發出很多不舒服的信號來求救。在這裡我們就具體看看,如果經絡不通,人體會發出哪些不舒服的求救信號!
各種不通的信號代表著不同的情況,可以根據自己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方法和穴位來調理。
一、經絡不通的首要感覺:疼痛
還是那句話: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經絡不通的第一個感覺就是疼痛,比如有時候我們會有莫名的疼痛,那說明的是此處經絡不通。
1、疼和痛有區別!
疼和痛是兩個概念,雖然兩者都和經絡不通有關,但程度上還是有些差異的。
比如我們被扎了一下,立刻產生的感覺叫做「疼」;
如果接著按壓一下受傷的地方,這時候產生的感覺才叫做「痛」。
(1)什麼是疼?
疼字是「疒」下面一個「冬」字泛指由寒邪侵襲經絡所致的不適,一般是剛發病的時候,經絡受到外邪幹擾,身體自動發出「疼」的信號,以便募集更多的氣血救援。
但是「不通暢」、「堵塞」的局面還沒形成,所以,「疼」通常是一閃而過的,呈現點狀或散點狀,如果沒有堵塞,疼過以後也可能無跡可尋。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只要加強防護,就可以自愈或者不再復發。
(2)什麼是痛?
痛字是「疒」下面一個甬字。古代甬是「隧道」、「走廊」的意思,可以理解為人體內部通道—經絡的疾病。實際上,痛就是經絡集結了很多氣血,瘀滯不通而發出的信號。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痛感一般是按壓、觸摸才會感到,痛是可以反覆發作的,面積比疼要大一些。
2、「初病在經」,「久病、久痛在絡」
人體上,穴位是「點」,經是「線」是,絡則是「面」。
總的來說,「疼」是經絡不通的初發期,位置在「經」,「痛」則是經絡不通的進一步加重,擴散到「絡」。
遇到疼痛類的問題,可以採取點面結合的方法來疏通經絡。
二、氣血不通:冷
除了頭涼之外,身體其他某些部位發涼,比如最常見的是手腳發涼,常常是經絡不通的信號。因為人的體溫是由氣血輸送來決定的,氣血旺盛,體溫才會正常。哪個地方發冷,哪個地方可能經絡不通,氣血難以到達。
此外,還有體溫、出汗不對稱出現,如某些半身不遂的人,經絡嚴重不通,健康部位和不健康部位會出現一側體溫正常一側涼的情況。
經絡不通對皮表的影響,除了冷熱感覺外,還可以表現為皮膚毛孔粗大、毛囊淤堵等問題,血氣不至,毛孔內垃圾排不出來,把毛孔塞住了,毛囊自然長不好。
三、熱氣不通:熱
經絡不通引起的熱主要表現為身體某些地方低熱、乾燥,或者局部異常出汗。這是因為體內經絡不通,熱氣不能通過正常渠道散發出去引起的。
除了外邪引起的紅、腫、熱、痛與發熱所在的經絡不通有關,一般低熱可能來自相連的經絡。
氣血在體內運行周而復始,如果此路不通,它就會從臨近的經絡那裡尋找突破口,首先容易影響的就是具有表裡關係或者子母關係的經絡,使該經絡發熱。
比如頭部低熱,不一定全是膀胱經的問題,而可能是與它相表裡的腎經氣血不足或者不暢造成的。
四、經絡徹底堵塞:麻和木
經絡不通進一步的發展就是麻或木!
比如我們盤腿坐得太久,下肢氣血不通,就會疼痛;接著,經絡被堵死,氣血徹底不通,雙腿就會麻木,只有改變坐姿,氣血通暢才能恢復知覺。
麻和木的症狀經常一起出現,但在中醫裡,它們的病因不同,「麻為氣虛,木為血虛」,如果麻得重,說明氣不足,木得重則說明血虛。
肢體出現麻木時,需要引起重視,尤其對於高血壓病患者來說,一定要注意及時疏通經絡,這樣能降低中風的發生概率。
五、氣血供應減慢:酸
身體發酸說明的是經絡氣血供應過慢,不能滿足身體需求。
人在劇烈運動以後,比如短跑比賽,事後機體會發酸或者無力,這是因為短跑需要更多的氣血供應,超過了正常機體氣血供應的限度,導致氣血供不上來而發酸。
正常狀態下,消耗和補充是一個平衡,所以養生運動從來不是劇烈運動,而是氣血供求平衡的運動、比如太極拳、導引術等,西方醫學也非常推崇有氧運動,比如慢跑、柔韌性運動等。
如果機體某個部位無故發酸,或者輕微運動也發酸,則說明該部位經絡不暢通,氣血供應減慢。這個時候,拍打、按摩所在的經絡,就可能發現潛在的痛、腫、脹等經絡不通的症狀。
六、經絡不通的兩種形態:腫和脹
1、經絡不通可以是有形的,這就是腫,常由血瘀引起。
要消腫,就得活血化瘀,可以用拍打法或者拉筋法來調理。很多人拍出來紫色或者黑色「痧」,其實就是經絡裡的淤堵。
經絡不通也可以是無形的,這就是脹,由氣滯引起。脹通常是氣在經絡運行不暢時形成的「渦氣」。身體某部位發脹,首先可以對該部位經絡上循經拍打,找到疼痛點再進行針對拍打。
2、經絡不通也可以是無形的,這就是脹,由氣滯引起。
脹通常是氣在經絡運行不暢時形成的「渦氣」。身體某部位發脹,首先可以對該部位經絡上循經艾灸,找到疼痛點再進行艾灸。
其次還可以在三焦經查找有關痛點,《難經》言:「三焦主氣」,凡是「氣病」,都可以通過三焦經來治療,例如掐中渚穴可以治療小腿抽筋,支溝穴可以治療脅痛。
三焦氣不順主要集中在頸部與上臂之間。把手當作耙子,從頸部、肩部往手臂後方細細地耙下來,直到無名指。然後哪裡痛就重點揉片刻,這樣就能理順三焦之氣了。
疏通經絡這樣做
如果你的身體出現上面的症狀,就要注意自己身體經絡是否不暢了,要及時疏通經絡,多拉筋拍打哦。
1升溫是疏通經絡最有效的方法
身體內寒溼重時,就如面對一塊因冷而凍住的土地,你用按摩和針刺的方法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只有「大地」回暖,河流化冰,土地解凍,河流才會通暢,土地才會鬆軟、透氣。
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只要身體內寒溼重,身體內的管道就會因冷而收縮,身體內的肌肉、組織也會遇冷而板結。遇到這類情況時,就要同時學會為身體升溫、排寒溼的技巧,才能讓身體內全面化凍,各種管道自然暢通。升溫最常用的方式是溫敷、泡腳、喝姜棗茶等。
2輕揉耳輪通腎氣
雙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推摩1分鐘,直至耳輪充血發熱。中醫認為全身精氣有各臟器收集後交腎來保存,腎開竅於耳,耳朵上布滿了全身穴位,所以按摩耳朵不僅能健腎,還能打通全身穴位。
3梳頭促進血循環
用手指或木梳從額頭前至枕後,從兩側的顳部至頭頂進行「梳頭」,每回50~100次,以晨起梳頭為適宜。人體各條經絡都匯聚於頭部,梳頭可以促進頭部血流,疏通經絡。
4吐納調息通五臟
這是利用調節呼吸來調勻氣息,疏通五臟,可以很快地將寒毒排出去。
5拉筋拍打昇陽效果快
雙肘關節、雙手、雙膝、雙腳基本涵蓋了人體的12條正經,每天選擇一個部位進行30-60分鐘的拍打,循環往復就可逐漸疏通經絡。如果能全身拍打,地毯式轟炸,效果會更好。
經絡一堵,一堵百堵,請善待自己, 趕緊做經絡疏通!因為零件不好配還賊貴,有錢也不一定有貨!
【來源:中西醫學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