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導致皮膚起水泡後該怎麼辦?(實用知識)

2021-12-26 針灸正骨平臺

新朋友點擊標題上方藍色字體「針灸正骨平臺」關注我們,每日推送健康知識,推廣中推課程,關注我們後-免費觀看針灸、正骨、推拿、埋線、減肥、美容的中醫視

如果體內溼氣太重,艾灸時間過長,離皮膚過近等很多因素,都可能導致水泡現象。如果水泡過大,用消毒過的針或者牙籤從水泡的邊緣扎破,擠出液體就可以了,然後撒點艾灰或者麵粉在上面,有收斂作。如果水泡不大,不需要理會,會自動吸收的。

  艾灸如果出現了水泡,心理上不要有太大的負擔,起水泡對於健康益處大於害處,艾灸是利用艾草的疏通經絡的特性來調節身體系統的,艾灸結束了,由於水泡存在,對於經絡的刺激還在繼續,等於處長了艾灸發揮作用的效果,所以這是好現象。

  對於出現的水泡,一般不需要處理,時間長了水泡會縮小直到消失,這樣不會留下疤痕。


  出現水泡後,由於平時不注意將水泡搞破了,容易引起感染,出現化膿。在直接灸時,灸後幾天內也會出現灸處化膿的現象,中醫認為這是好現象,說明通過艾灸刺激了身體的免疫力,化膿是身體清理創口處細菌的產物。

  實踐表明,對於直接灸後出現化膿現象的患者,都預示著治療效果好,身體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對於直接灸後不化膿的患者,表明身體疾病比較嚴重,患者自身能力不足,疾病治療效果不佳。

  朋友們在艾灸時,如果有顧慮,最好不進行直接灸,但對於健身治病來說,直接灸要比溫和灸的功效大得多,如果決定進行直接灸,就要從心理上接受化膿的現實。

  對於灸點出現化膿現象,恢復期一般比較長,而且處理不當會留下黑紫色的疤痕,幾年後才會消失,這也是很多朋友特別是女性朋友不願實踐艾灸的主要原因。


  實踐中採用以下的辦法可以最大限度的消除疤痕的影響:

  一是出現化膿後不要將表面的瘡皮揭掉,這樣可以保護其中的創面,防止感染,到一定程度後,膿液會自然將瘡皮頂出。

  二是對於化膿創面,可以撒上艾灸後的灰燼,有止痛消炎的作用,很快會再次形成瘡皮保持創面,只是容易引起灸點皮膚發黑,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消除。


  三是用艾葉放3倍水煮開15分鐘,放溫後將化膿處放艾葉水中浸泡半小時左右,自然讓創口乾燥,一般一次就可清理掉膿瘡,創口在幾天內形成新皮膚。四是如果不想留下瘢痕,可以將桂圓的核研磨成細粉,撒在創面處,不要包紮,一天多次,可以促進創口皮膚的癒合,減少疤痕的形成。

如果太嚴重,則建議去醫院處理。

聯繫手機:於主管15350579713 趙老師15350560832(同微信)諮詢QQ:1164640079交流QQ群:219013475微信公眾平臺:針灸正骨平臺ID: zjzgpt


附:中推協會近期中醫培訓課程安排表(長按保存)

點擊最下面閱讀原文,免費觀看名師針灸正骨推拿美容減肥醫學視頻

相關焦點

  • 艾灸起水泡是什麼原因 艾灸起水泡怎麼處理
    1、施灸過量可能是這次艾灸時間太長了,灸量過頭了,這種情況應該減少施灸的次數或縮短單次的艾灸時間。2、排毒反應正常人艾灸一般是很少起泡的,只有百分之幾的人會起泡。但對於有些人,寒溼氣重等,有病氣要排除,可能會起泡。這是艾灸起水泡最常見的原因。溼氣、寒氣重,經絡不通而造成的大的或小的水泡,是身體裡病邪往外發的表現。溼寒之氣屬於邪,陽氣屬於正,正要把邪逼出來,就會出現灸花。邪氣排除體外需要一個通道,灸花就是這個通道。
  • 艾灸出水泡是燙傷嗎 艾灸起水泡和燙傷區別以及處理
    有些人艾灸後會出現小水泡,非常的擔心。艾灸出水泡是燙傷嗎?艾灸起水泡和燙傷區別是什麼?一起看下文介紹。
  • 艾灸時,若出現「灸花」和「水泡」該如何處理?
    不少朋友在艾灸時,皮膚表面會出現水泡的現象,因為不知道灸花產生的原理,以為是燙傷,對艾灸產生了疑問或者恐懼。我們總對未知的事物容易產生不好的幻想,其實只要解釋清楚,知道其中的原由,便能消除這種想法。今天為大家打破「灸花」的謎團,帶你深入了解灸花產生的原因。事實上,艾灸時皮膚表面會出現水泡,這不是燙傷,而是灸花!
  • 艾灸時皮膚出水泡,這不是燙傷,而是灸花!灸出水泡各不同
    中醫專家指出,艾灸時皮膚出水泡 這不是燙傷,而是灸花。  灸花(瘡)就是身體裡的邪氣自己在找出口,是將我們身體裡的病邪排出體外的一種表現,常表現為起泡甚至流膿。用同樣的火力艾灸的時候,有病灶的地方就會比其他的地方敏感,會感覺更熱、更痛、更有刺激性。比如艾灸後背的時候,如果你有胃病,那麼在胃腧穴的位置會比其他地方更痛,更容易起灸花,這就是在提示你這個地方或這條經絡有疾病。
  • 艾灸起水泡和灸感強烈是好兆頭
    古今許多醫家都對水泡灸推崇備至。因此流傳著「若想胃裡安,三裡常不幹」說法。
  • 艾灸時皮膚表面會出現水泡,這不是燙傷,而是灸花!
    ,皮膚表面會出現水泡的現象,因為不知道灸花產生的原理,以為是燙傷,對艾灸產生了疑問或者恐懼。當有人說——「哎喲,我艾灸莫名其妙出現了水泡可咋整?」「這水泡對身體不會有危害吧!」「我的盛世美顏不會毀於一旦吧?」艾灸時皮膚表面會出現水泡,這不是燙傷,而是灸花! 灸花是灸法術語,也叫「灸瘡」。是指艾灸燻灼穴位局部後,該處皮膚起水泡後所致的無菌性化膿狀態,是邪氣外排的表現。
  • 腳底起了水泡怎麼辦?
    如何預防足底打水泡?1、選擇一雙適宜的鞋子。腳起水泡跟鞋有直接關係,鞋如果過緊,上網、起動時對足底的擠壓就大;鞋過於松垮,運動中足與鞋的摩擦機會就多。鞋子太緊或太松,都可能導致足底起水泡,因此運動中穿一雙適宜的運動鞋、減少腳部摩擦的機會是非常重要的。
  • 腳上起水泡很癢怎麼辦
    腳上起水泡很癢怎麼辦  腳上起水泡一般是由於腳氣引起的,腳氣是一種皮`膚`病,由於真菌而感染引起的
  • 腳上起水泡怎麼辦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並回複數字6了解詳情腳上起水泡怎麼辦1、腳上不要弄破如果水泡較小,不要弄破它。弄破不但會使痛疼加重,而且易感染。3、起水泡要及時包紮如果水泡已經弄破,形成開放性創傷,那就要進行消毒、包紮,並墊上清潔的軟布。專家提醒,腳氣水泡可以弄破,但是要預防感染的發生。平時要多穿透氣的鞋,最好是皮鞋,若是夏天,儘量一整個夏天都穿涼鞋,將感染部位露在外面。每天堅持用高錳酸鉀泡片進行泡腳,每天至少堅持20分鐘,泡腳時會被高錳酸鉀泡片染紅,治好後洗幾次就會掉。
  • 腳上起水泡很癢怎麼辦 止腳癢起水泡的方法妙招
    腳上起水泡很癢怎麼辦?
  • 被燙傷後起了水泡如何處理? 燙傷後正確處理小知識
    被燙傷後起了水泡如何處理? 燙傷後正確處理小知識時間:2020-08-11 09:29   來源:優遊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被燙傷後起了水泡如何處理? 燙傷後正確處理小知識 被燙傷後起了水泡,如何處理?用消毒後的針刺破、用手撕破水泡的皮。這是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8月11日的題目。
  • 被燙傷後起水泡,但水泡破了怎麼辦?
    如果起了水泡,最好先不要去掉水泡的那層皮,因為這層水泡的皮還可以對傷口起保護作用。但可以消毒後,先用無菌的注射器抽出液體,再次消毒,塗上溼潤燒傷膏,用紗布覆蓋,一般等三天後,需要去掉表面那層壞死的皮膚。溼潤燒傷膏有利於促進創面的再生。三天後,水泡裡容易滋生細菌,導致感染。所以那層表皮是要去掉的。當然,一些比較表淺的燙傷,表皮的的修復那個時候也快好了。
  • 夏季艾灸好處多!然而艾灸的這些知識,你都了解嗎?
    艾灸具體適用於哪些疾病?如何挑選適合的艾灸工具?哪些人群艾灸時要謹慎?艾灸時有哪些注意事項?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相關知識。艾灸適用於哪些疾病艾灸可以溫經散寒、行氣通絡,對於寒凝經脈的病症效果較佳,例如婦女經行疼痛、月經延後,胃痛、腹瀉、哮喘等常見病。
  • 艾灸48問及常見病艾灸療法匯總!
    1、灸後皮膚發癢,是怎麼回事?答:灸後皮膚發癢,說明體內有風邪,是風邪外排的一種表現。2、艾灸是不是真的能治百病?20、介紹一下水腫的病因,該怎麼艾灸?答:水腫分陽水和陰水兩種,陽水是指發病迅速,起初面部微腫,繼而遍及全身,皮膚光亮,胸中煩悶;陰水是指水腫漸起,開始足面微腫,繼而頭、面、腹部也腫,小便不利,大便糖稀,喜暖畏寒,時消時腫;陽水發病快,從面部開始;陰水發病慢一些,從足面開始,遍布全身。
  • 起水痘,皮膚痒痒有水泡該怎麼辦?
    注意了,說重要的事情需要敲黑板,如果您近期接觸了傳染性極強的水痘病例,皮膚痒痒有水泡,那麼很可能您中招了。水痘潛伏期一般兩周左右,沒有打過疫苗的兒童接觸水痘患者後,感染率為90%,所以兩周內接觸水痘患者就小心了。主要表現就是全身皮膚和黏膜都可以出現水泡樣皮疹,分批出現,可見丘疹、皰疹、結痂疹及皮疹脫落。不過水痘一般都可以自愈,不用太擔心。
  • 你想知道的日常「艾灸」小知識,這裡都有了
    艾條灸最為傳統、直接,應當將點燃的艾條距離皮膚5釐米左右,將溫度控制在皮膚感到溫熱但沒有明顯刺痛感,注意避免艾灰、火星掉落到皮膚或衣物上造成傷害。艾條灸不適用於背部等難以觀察的部位。隔物灸較為常見的為隔姜灸、隔蒜灸,所隔藥餅可增強溫經通絡的效果但操作較為複雜。傳統隔物灸可將艾絨壓緊後置於藥餅上點燃,但因燃燒後重心改變,極易掉落。
  • 灸後起水泡,燙傷or排溼or過敏?專業處理方法在這裡,拿走不謝!
    不少人艾灸後起水泡,難免疑惑,這到底是燙傷還是正常的排病反應呢?今天小編給您全面分析下:1、燙傷:當燃燒的艾條直接接觸到皮膚,除了滋啦一聲,還伴隨著劇痛,自然會起一個大水泡,這明顯是燙傷。還有就是不太好的艾條燃燒後容易掉灰,也容易引起燙傷和水泡,也有人被艾灸罐燙過。所以,當你覺得很痛,再一看馬上起泡,肯定是燙傷。
  • 皮膚撓癢,頸椎不舒服,身體水溼重……該如何艾灸調養?
    點藍字關注,回復「8」領取今天學習好禮《家庭實用艾灸指南》答疑直播第二期講稿精華(中)來啦!滿滿乾貨,給你提供皮膚問題、頸椎問題以及體內水溼重的選穴思路,不要錯過哦~Q17:請問老師,我每次灸印堂都會覺得額頭很緊,有時會覺得裡面在攪動似的,不知道這樣有沒有危險?
  • ☞腳起水泡了怎麼辦?
    運動中不斷出汗,潮溼的腳部不斷與襪子進行摩擦,加上無處揮發的熱量,使真皮和外部皮膚脫離,產生了讓人無比痛苦的水泡T.T既然長水泡的罪魁禍首是「摩擦」,那麼預防長水泡的方法當然就是儘量減輕摩擦了!④提前貼膠布如果你的腳常起水泡,那麼可以考慮在經常起水泡的部位事先貼上膠布或墊上軟墊
  • 25種艾灸反應和應對方案大全,艾灸必備的專業知識
    比如說艾灸中脘穴,胃部會者肝區會感覺不舒服,但是又檢查不出來具體的疾病,其實這就是艾灸的通竄功能在起作用。 8.灸後出汗 解釋:艾灸出汗對現代人是再好不過的養生方法了,人們居住在空調房中,該出汗的時候不出汗,直接導致寒氣閉塞在體內,陽氣受損,疾病叢生。現代人吃的化學物質比較多,比如說人工添加劑、抗生素、藥品殘留等都會無形中損害自己的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