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一代風流陶庵夢,千古絕響夜航船

2020-12-21 家長必讀

大家都聽說過一個段子:梁朝偉有時閒著,會直接去機場隨便搭上哪班機到任一個城市,比如倫敦,獨自蹲在廣場上餵一下午鴿子,不發一語,當晚再飛回香港,當沒事發生過。

夠任性,夠灑脫。

明朝也有這麼一個人,西湖大雪,他一時興起,夜裡撐著一葉小舟,穿著毛皮衣,帶著火爐,獨往湖心亭看雪,偶遇陌生人便一起飲酒談天。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這個灑脫不羈的人,就是明朝的文人,《夜航船》的作者張岱。

張岱出生於明末紹興顯宦之家,幼年讀書三萬卷,被譽為「神童」,年輕時愛鮮衣駿馬,曾舉辦比蘭亭雅集還盛大的聚會,七百多人宴飲遊樂;愛任性縱情,深夜乘船過寺廟卻要上岸唱一曲,引得和尚驚疑是人是鬼。

卻不曾想,這樣風流不羈的天才,在一夕之間,國破家亡。明亡後,張岱拒不仕清,屏跡深山,但依然擋不住他以筆遊戲人間,正好將胸中學問匯總在一起,寫就了這本「明代小百科」《夜航船》。

這本書可以說是張岱以一己之力完成的維基百科書中涵蓋天文、地理、禮樂、百官、政法、經濟、藝文、循吏、儒林、文苑、妙藝、方技、隱逸、名宦、盜賊、朝貢。從從星辰大海到詩詞歌賦,從山川景致到倫理政史,從衣冠日用到珍寶古玩,從三教九流到番邦異域,從鬼神怪異到符咒方術……中國文人所能接觸到的全部知識結構幾乎都包含在這本《夜航船》裡了。

《夜航船》並非高深莫測的古書,而是用較為淺顯的文言敘述四千餘個文化常識段子,這些條目絕大多數都是作為一個有文化的人所需要熟知的內容。

「少女風」

術士管輅路過清河,倪太守正在為天旱而擔憂。管輅說:「樹尖已有少女般的微風,樹間也有陽鳥在相互鳴叫,雨就要來了。」果然就像他說的那樣。

「耳白於面」

歐陽修耳比臉白,所以名滿天下;但嘴唇包不住牙齒,所以會無故遭人誹謗。

「曬書」

郝隆七月七日看到富家都在晾曬錦衣華服,他也到大太陽底下仰面躺下。別人問他幹什麼,他回答說:「我曬腹中之書啊。」

雖然也收錄了一些現在看來荒誕不經的內容,但作為古人的情趣笑談,看看也未嘗不可。

讀過《夜航船》你會驚訝,百年前竟有如此有趣的靈魂,難怪有位「迷妹」女學者稱「若生在明清,就只嫁張岱」。

很多人好奇,《夜航船》既為百科全書,為何取名「夜航船」?

這還有一個典故。

從前,有位僧人與一位文士同宿於夜航船。文士高談闊論,僧人敬畏懾服,雙腳蜷縮而眠。但僧人感覺文士言語中多有破綻,就問:「請問這位相公,『澹臺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學子說:「是兩個人。」僧人又問:「這個堯舜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學子說:「當然是一個人!」僧人聽了笑著說:「這麼說來,還是讓小僧先伸伸腳吧。」

張岱有感於此,便寫了一本書,取名《夜航船》,寫這本的目的,是讓大家在「夜航船」的時候,能夠有一點談資,侃大山的時候別露馬腳,不能讓老僧這樣的人抓著漏洞,給了他伸腿腳的機會。

《夜航船》一度塵封了300年,一直到了20世紀60年代,一位江南富賈偶翻家中藏書,才得以重現,從此震驚文壇。

連餘秋雨都說,這是諸多學者終生求而不得的書。

賈平凹也親自為這本《夜航船》親筆題名「夜航船」。

原文文言,最不能忍受白話翻譯不夠「傳達」原意。這套《夜航船》是全白話文版本,由著名詩人,丁玲文學獎、徐志摩詩歌獎雙獎得主何三坡全本翻譯。無需任何古文基礎,誰都能完全讀懂。

書中精選畫家老樹的24幅繪畫作品作為配圖,他的畫作文藝唯美,更多的是表達一種悠閒愜意的佛系生活,有一種安撫人心的作用。

《夜航船》無論是內容還是排版上,都給人一種清風朗月,如沐春風的舒適感。在浮華的世界中,靜下心來,給自己倒上一杯茶,翻開一頁書,跟著張岱領略中國文人的文化江湖,品味古代夜航船中的大千世界。點擊下面橫條,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賈平凹題名老樹畫畫授權,張岱的4248個文化常識,有多少人了解?
    明代文化大師張岱,就是八年級課文《湖心亭看雪》的作者,他在《夜航船》裡記載到:兒時的李鄴侯,身體很輕。能行走在屏風上。長大後,又練習道家的辟穀和導引之術。身上的骨節,都嘎嘎有聲。人們稱之為鎖子骨。《夜航船》裡記載:三國時期,清河大旱,太守憂心忡忡。這天術士管輅路過,他說:「樹梢已有少女般的微風,鳥兒也在樹叢中相互鳴叫,雨就要來了。」不一會真的下雨了。
  • 張岱:喧囂浮華是我,曲終人散也是我
    張岱紈絝但不痴愚,他幼年聰慧,尤擅對對子。一次文學家陳繼儒以「太白騎鯨,採石江邊撈夜月」來考他,還是個孩童的他立刻工整對道:「眉公跨鹿,錢塘縣裡打秋風。」陳繼儒大喜,連呼張岱為小友。2由於沒有生活壓力,張岱行事皆可隨心,喜歡什麼就去做什麼。
  • 張岱:舌尖上的生活美學大師
    閔汶水在文藝圈能有今日之崇高地位,引得名士大佬紛紛與之訂交,是因為他有著出色的知味能力,他發達而敏銳的舌蕾細胞在他生活的時代幾乎成了一個傳奇,據說他可以分辨出五十種名茶的產地、成色和十多種泉水滋味。如此發達的感官能力構築起的一個幽深精微的世界,在一個以風雅為尚的時代裡怎不讓人神往?
  • 明末大才子張岱迷倒無數女人,有趣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靈魂
    明末大才子張岱1597年出生於浙江紹興城內一個累世顯宦之家。祖孫幾代都工詩擅文,鹹有著述。張岱少年時是典型的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
  • 明末大才子張岱縱情感官聲色之好,被蒲松齡認為投胎轉世成賈寶玉
    明末大才子張岱1597年出生於浙江紹興城內一個累世顯宦之家。祖孫幾代都工詩擅文,鹹有著述。張岱少年時是典型的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
  • 張岱生前為自己寫墓志銘,希望得到理解,人們卻眾說紛紜
    這個有趣的作者就是明朝張岱,他對待自己的墓志銘也是不同尋常。墓志銘一般是人死後,由其家屬請他人撰寫的,但生前就為自己寫了墓志銘的人於世上寥寥無幾,明朝張岱就是其中一人。蜀人張岱,陶庵其號也。少為,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
  • 陳洪綬:有本事風流的人從來都不需要下流 | 雜·趣
    對鏡仕女圖四十二歲時,他與好友張岱在杭州斷橋邊飲酒賞月,結果又惹來一段風流韻事。其中的細節在張岱的《陶庵夢憶》中記錄著:岸上有女郎命童子致意云:「相公船肯載我女郎至一橋否?」餘許之,女郎欣然下,輕紈淡弱,婉瘞可人。章侯被酒挑之曰:「女郎俠如張一妹,能同虯髯客飲否?」女郎欣然就飲。移舟至一橋,漏二下矣,竟傾家釀而去。問其住處,笑而不答。章侯欲躡之,見其過嶽王墳,不能追也。酒後失態,跟蹤女郎。
  • 85黃金一代: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呂徵、陳濤、周海濱相繼宣布退役,連續三位1985年齡段球員告別了足球,尤其周海濱和陳濤還是85黃金一代的中場核心。雖然像馮瀟霆、趙旭日、郜林等人依舊在堅守賽場,但看看如今的國足集訓名單最大的是1987年出生的蒿俊閔,承載著我們許多快樂回憶的85黃金一代,終究在時光列車的追逐下漸漸退出中國足球的主流舞臺。
  • 魏晉名士的特點是風流,但風流的背後往往是極端的醜陋
    魏晉名士的特點是風流,但風流的背後往往是極端的醜陋魏晉名士的精神特質和言行風範,為後世追慕不已,但是拋開時代的局限和個人的掙扎,魏晉名士的特點反而是「醜陋」,即所謂「風流」「通達」背後的「審醜」區位,這種超越了人性價值觀的人生氣度主要是在士族階層中形成,被人們廣泛接受和欣賞的背後,實際上是一種「醜
  • 千古風流因狂狷——中國十大風流才子
    因為不願為五鬥米折腰,這個天真的詩人高唱《歸去來兮辭》回到鄉下老家。唐寅落魄一生,窮困一生,除了詩和畫,唯一剩下的就是狂傲不拘。然而,歷史給他開了很大的玩笑,數百年來,他被演化成了妻妾成群仍到處尋花問柳的花花公子,一生風流快活。這一切都源自於他那枚「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的圖章。「風流」本指自由無羈的精神世界,卻被後世之人移植到褲腰之下,難怪,當今未有真狂士,皆把下流當風流。6.皆因落魄丹青留——徐文長(徐渭)
  • 一代鬥士李敖去世:罵了一輩子,風流了一輩子,精彩了一輩子
    今天上午(2018.3.18)10點59分,臺灣著名作家、一代國學大師李敖去世,享年83歲。離世前,他的親筆信令人唏噓,希望「跟家人、友人、仇人好好告別」。 2017年年初,李敖透露罹患腦瘤。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醫生說他只剩3年時間可活,他最大目標就是在3年內出齊《李敖大全集》85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