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車站大廳坐不坐?網友揭過去真實用途

2020-12-14 華夏經緯網

    北車大廳坐不坐?網揭過去真實用途。圖為包括人權團體在內的400人23日中午在北車大廳席地而坐,抗議臺鐵,網友卻不以為然 (圖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陳佑誠攝)

    臺鐵一度研擬臺北車站大廳永遠禁止席地而坐,引發部分民眾不滿,23日吸引上百人至該處靜坐抗議。看到此事件,就有網友在PTT上詢問「北車大廳不能坐,到底在吵什麼?」引起許多人熱烈討論,留言中也有人表示,北車大廳本來就不是設計來給旅客走動的路線,他並揭密過去「真實用途」。

    有網友在 PTT 八卦板以「北車大廳不能坐,到底在吵啥?」為題發文,原PO認為北車大廳本來就是要讓大家經過的地方,到底坐在那邊幹嘛?該想法獲得部分網友支持,表示網友指出,「難道大廳不能坐就是歧視移工?」、「要不要去紐約、倫敦車站坐坐看」、「吵什麼!去外面坐啊,還不是因為有冷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吵起來,臺鐵不開放做,阿龍說要開放,臺鐵不要,然後一堆覺青去那邊抗議」。

    另外,也有網友指出,「那塊大廳本來就不是設計給民眾走動的路線,以前是售票大廳跟服務中心,民眾不會穿越中間,只會沿著四邊走,會說中間那塊是動線的人,應該是沒有經歷過以前的臺北車站」,而該想法仍遭對立方反駁,持不同看法表示,「現在售票處就在大廳兩側,中間空間就是動線。」

 

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不滿臺北車站大廳禁止席地而坐 島內約400人到場靜坐抗議
    不滿臺北車站大廳禁止席地而坐 島內約400人到場靜坐抗議 2020年05月23日 14:4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網友發起「坐爆臺北車站」活動。(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5月23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鐵路部門研擬疫情後繼續禁止民眾在臺北車站大廳席地而坐,有網友發起「坐爆臺北車站」活動,相約今日(23日)中午12點到臺北車站大廳靜坐抗議,現場估計有400人到場。臺鐵指出,疫情過後會邀集相關單位與學者,討論大廳該如何使用。
  • 臺北車站大廳「禁坐令」解除?柯文哲給答案
    臺北車站大廳是否延續禁坐令引發論戰,臺交通部門政務次長王國材指出,臺鐵沒有永久禁止的選項,擬用規劃座位、限制時間等措施,臺鐵到7月底解禁前都會持續檢討。身為臺北市大家長的市長柯文哲20日在社交平臺上發表對禁令的看法,「只強調管理方便,常常成了壓抑多元的殺手」。柯文哲甚至打趣說:「我比較喜歡坐在白色格子,能坐就不要站」。
  • 臺北車站大廳禁席地而坐 臺鐵局擬不再開放
    臺鐵局因疫情關係,自2月29日起禁止民眾於臺北車站大廳席地而坐。由於島內疫情趨緩,臺交通部門正研議三階段鬆綁海陸空禁令,其中,預計8月1日起公共空間重新開放。不過,臺鐵有意延續禁止民眾席地而坐的禁令。
  • 臺北車站「永久禁坐令」引不滿 島內網民發起「坐爆」活動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北車站內黑白相間的棋盤格大廳是其特色之一,經常可以看見民眾席地而坐聊天。為防範新冠肺炎,臺鐵2月29日起禁止民眾在此聚集,近日臺鐵又表示,可能對臺北車站大廳實施「永久禁坐令」,引發島內關注。
  • 400人群聚坐爆臺北車站 網友怒了:別人怎麼通行!
    包括人權團體在內的400人昨日在北車大廳席地而坐,抗議臺鐵,網友卻不以為然 (圖/陳佑誠攝)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5月24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鐵研擬臺北車站大廳禁坐政策
  • 臺北車站大廳是否開放席地坐 指揮中心提2原則
    臺北車站大廳開放席地而坐議題引起討論,臺灣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室內空間若要開放,應維持1.5米社交距離,若不能維持要戴口罩;且應落實實名制或實聯制,方便追蹤。    莊人祥說,如果臺鐵局管理北車大廳能落實相關防疫措施,訂定可執行的方案,可送來指揮中心討論研議是否開放。
  • 不滿臺北車站禁坐地板,臺灣人要去野餐唱歌躺臥抗議
    臺鐵的臺北車站內黑白相間的棋盤格大廳,是其特色之一,常見臺灣民眾席地而坐聊天。不過因應防疫需求,臺鐵從2月29日起,禁止民眾在臺北車站大廳群聚,席地而坐,近期評估考量這個空間應是作為旅客購票服務及疏散場所,永久不開放席地而坐。
  • 下一站, 臺北車站 臺北車站,不只是車站
    ,不只是車站這裡藏滿了故事是許多人夢想和現實交織的地方是開始但一定不是結束「 每一個捷運站,都有它的意義 "via:微博@俊揚額臺北車站美得很古典卻又現代站在人潮中明明匆忙卻又覺得安靜在這裡每時每刻都有不一樣的故事
  • 臺中遊客在臺北車站問路遭冷遇 網友:車站太複雜的錯
    ­  圖為臺北火車站大廳。(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北人真的比較冷漠?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一名來自臺中的網友上網發問,稱自己第一次來臺北,想要問路怎麼去西門町,但是一路上問了好幾個路人,卻只得到敷衍答案,不是要他去問別人,就是要他跟著別人走就對了。該網友說,最後反而是一位從高雄來的大媽告訴他怎麼搭捷運去西門町。­  該網友在臉譜網社團「爆怨公社」分享自己第一次到臺北的問路經驗。
  • 臺北車站,一個有故事,會讓你流留忘返的車站!
    前言臺北車站,不只是車站
  • 臺北車站不開放移工群聚 未規劃提供特定地點
    臺北車站移工群聚現象存在已久,若北車不開放群聚,雙北尊重移工移動的自由,雖無提供場所給移工休憩聚集的規劃,但部分地點因常見移工身影而別具特色。    臺鐵因應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防疫,2月29日起禁民眾在北車大廳席地而坐及群聚,隨著疫情減緩而擬朝不開放方向規劃,引起部分人質疑,甚至有外溢到雙北其他地區的聯想。    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統計指出,全市約有4萬名外籍移工,高達9成來自印度尼西亞,其他則是菲律賓、越南、泰國。移工多半會在臺北車站、大安森林公園、二二八公園等地出入。
  • 臺北捷運女童全裸坐地惹議 母親:尊重孩子的選擇
    (原標題:臺北捷運女童全裸坐地引熱議 放任or尊重?)
  • 鞠婧禕不怕壓力坐在機場大廳,卻忘了穿短裙,救援行動驚呆了
    鞠婧禕不怕壓力坐在機場大廳,卻忘了穿短裙,救援行動驚呆了鞠婧禕真的很不走運,當她開始事業的時候,網友們顯然很喜歡她,說她長得很甜美,儘管她對美的有著遠大的抱負,但她的形象確實很有感染力,看到鞠婧禕變越美,網友們也感受到有了不少正能量。
  • 臺北捷運女童全裸坐地引熱議 母親:尊重孩子的選擇
    (原標題:臺北捷運女童全裸坐地引熱議放任or尊重?)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了尾聲,漸漸地襲來了一絲涼涼的秋意。不知道大家是否見到過這樣的場景:一群光著屁股的小孩在其爺爺奶奶的帶領下到小區廣場上嘮嗑、玩耍。
  • 臺北最大交通樞紐,二樓的微風臺北車站有各式小吃和臺灣伴手禮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臺北車站是臺北最大的交通樞紐,每日乘坐人數高達60萬,為臺灣鐵路縱貫線、臺灣高速鐵路、臺北捷運紅線和藍線的轉運車站。臺北車站是鋼筋混凝土的構造,設計呈現古典與現代元素的完美融合,翹起的屋簷是古典元素的最佳體現。車站分為地上6層和地下4層建築。
  • 臺北地鐵:旁邊有座沒人坐 文明細節無處不在
    明明旁邊就有座位,可沒人去坐;  上下扶手電梯,乘客都齊刷刷一字靠右;  列車還沒駛入,乘客已整整齊齊按指示線排好隊;  便利的手機充電設施、婦女夜間候車區、哺乳室、無障礙親子廁所等以人為本的服務,周到貼心,細緻周全;  ……  這就是記者每天乘坐檯北地鐵——捷運,觀察到的一個個文明細節。
  • 火車站坐按摩椅遭老闆驅趕,男子大吼:買票進來就該享受
    其實這樣的事情今天不發生,早晚有一天也會發生,為什麼呢,這個按摩椅其實就是商業行為,和車站合作的,也是給了車站租金的,雖然按摩椅沒有店面,但是和其他的店面性質一樣,為了方便疲勞的旅客,提供按摩椅服務,給有需要的人,商家的做法沒有問題,坐上去不消費,影響別人想消費按摩的人,這種做法是無理取鬧至於旅客所說的進到車站就要享受服務這沒有錯
  • 坐捷運玩臺北 挖掘城市「骨」和「肉」
    不過注意千萬別坐錯車,臺北的捷運不像廣州一樣以阿拉伯數字來分線,也不像香港那樣以顏色來分線,雖然每條線的顏色都不一樣,但是臺北人習慣按照站點來叫,而且同一種顏色的線也會有分叉,等捷運的時候要注意看清楚車身標識是去哪條線的車,尤其是在去淡水、臺大的時候。
  • 臺北——交通交通常見問題
    費用:從桃園機場到臺北市區,大約NT1000~1500元不等,價格是跳表+15%,晚上11點後多加NT20元。優點:進入臺北市區以後,可以直接送你到想去的任何地方。2)客運/巴士-臺北車站(最普遍)因為班次多,而且很便宜,在臺北車站下車。下車後可以打車或選擇捷運到達目的地。票價:約NT110~140元。
  • 臺北車站是「三鐵共構」的車站,是全臺最大的交通樞紐
    臺北車站臺北車站,位於中國臺灣省臺北市中正區,是臺灣鐵路管理局管轄的特等站,也是臺灣高速鐵路北端起訖點站 ,為三鐵共構(地鐵、臺鐵、高鐵)車站。臺北車站為地上六層(每層樓約3000坪) 、地下四層建築,站場規模為4臺9線。臺北車站(第四代站房)建築主體系仿中式傳統建築設計,其屋頂採單簷廡殿頂,建築中央並設有天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