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鐵的臺北車站內黑白相間的棋盤格大廳,是其特色之一,常見臺灣民眾席地而坐聊天。不過因應防疫需求,臺鐵從2月29日起,禁止民眾在臺北車站大廳群聚,席地而坐,近期評估考量這個空間應是作為旅客購票服務及疏散場所,永久不開放席地而坐。對此有臺灣旅客抱持不同意見,有些人認為剝奪了多元文化的價值,也有不少人支持臺鐵,認為車站本來就不該是非遊客的遊憩場所。
臺鐵擬永久禁止民眾在臺北車站大廳地板席地而坐,十年特色恐成為追憶,加上外界質疑此舉是歧視移工,引發熱議。就連臺當局交通部門負責人林佳龍也在臉書發表565字看法,他說希望自己的同胞在外怎麼被對待,就該那樣對待離鄉背井來到臺灣工作或生活的「外籍朋友」。昨天已指示臺鐵,在疫情穩定後,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商評估逐步管理開放。理念上支持適度開放臺北車站大廳給包括移工在內的民眾,特別定節日或假日使用,但必須管理得宜,此案已交由臺鐵研議規劃。
臺網友:野餐唱歌躺臥皆可
即使林佳龍支持開放,各種輿論仍在臺灣網絡上沸騰。昨天晚間就有臺灣網友在臉書發起「坐爆臺北車站,野餐唱歌靜坐躺臥皆可」活動,預計於本周六(23日)中午12時舉行,屆時將號召民眾群聚於北車大廳,向臺鐵表達不滿。截至目前活動已發起12小時,已有逾3000人表示有興趣,500多人表示會參加。有網友就說,就是因為位置少,才要席地而坐,不應限制人民行為。
不過此事在也引發了正反兩極討論,有旅客說,席地而坐確實影響旅客動線,但也有外來移工表示,「臺北車站就像她們的家,若永久禁坐,這個家也沒了。」
旅客蕭小姐說,對離鄉背井到臺灣工作的外來移工朋友來說,假日有一個場地聚會,聊天休息是很重要的事情,臺北車站大廳就是這樣的地方。如果僅考量國際觀感,就不讓民眾坐在地上,等於和臺灣社會提倡的多元、包容等價值相違背。
民眾李先生說,很多移工如果在不同的地點上班,選擇在臺北車站碰面當然最方便,慢慢變成他們聚會的地方。但相見之後,應該要有另一個空間,可以讓他們聚會,不是在臺鐵車站裡面。臺鐵要永久禁坐,沒有不對,畢竟大廳有人群聚,會影響旅客動線。不是針對移工,而是車站為運輸中心,不是交誼廳,也不是休閒景點,「政府」要適時介入。
另外也有旅客曾先生說,建議臺鐵在兩側增加至少一倍的椅子。現在旅客選擇坐地板,很大原因是椅子太少。
臺鐵提醒遵守防疫規定
臺鐵局隨後發表聲明表示,臺北車站為全臺第一大站,臺北站區每日進出約50萬人次,如何在提供旅客舒適便利旅運空間的同時,兼俱尊重各族群多年來自然形成的使用習慣,將多方徵詢各界意見,針對正反意見審慎評估規劃,以期在尊重與包容的同時,亦保障旅客權益不受影響。
臺鐵局也提醒。因目前仍在防疫期間,臺北車站大廳依「指揮中心」指示仍然禁止席地而坐及群聚活動,請民眾配合遵守規定,以確保自身及他人健康。
海峽導報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