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網友問怎麼理解茅臺五糧液。
這是一個古老的問題,也是一個哲學問題。
就用我幾年前的古老答案來回答吧——
由於站在道德制高點,以及對未來年輕人不喝白酒的憂慮,這幾年大部分人都看衰白酒行情。
90後、00後不喝白酒了?80後還說要改變世界呢,現在還不是跟父輩一樣油膩。上世紀50年代就說年輕人抽菸越來越少,但請看菲利普莫利斯的囂張走勢。人類使用穀物製造酒類飲料已有8000多年歷史,怎麼可能嘎然而止。這種投資偏見,說明對人性、對成癮行業還沒有足夠的認知。
酒、菸草、遊戲、不可描述之事……都是一種癮 ,凡是利用人性的弱點賺錢,而又不被禁止的,都是暴利 。
人性會變嗎?恐怕很難。
藥中茅臺,不是恆瑞醫藥,而是以片仔癀、雲南白藥為代表的中藥企業,有著古老文化、神秘基因,卻沒有抱殘守缺,而是擁抱變化,持續進化。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不僅是經驗積澱,還因為你會玩的新東西他都會。
不要再把片仔癀、雲南白藥看成中藥股,有沒有藥效也不重要。
藉助品牌知名度與文化底蘊,已轉型為消費醫療。
這周醫藥股大幅回調,中證醫藥指數下跌6.31%,恆瑞醫藥下跌7.85%,而廣譽遠微漲,片仔癀持平,雲南白藥微跌。
雲南白藥的前身百寶丹
1938年3月,臺兒莊戰役。在中方軍隊陣營裡,一支來自雲南的部隊令人驚奇。他們頭戴法式鋼盔、腳踏剪刀口布鞋,作戰十分驍勇,隨著帶有一小瓶白色粉末。這些戰士受了傷,不管傷勢如何,只要還能動,就不打繃帶、不坐擔架,只把這白色的粉末,吃一點,外敷一點,又上陣拼殺。
抗日神劇一樣的情節。
滇軍將士們所用的白色粉末,就是被稱作療傷聖藥的曲煥章萬應百寶丹,後來叫做雲南白藥。
1955年,一對母女手持一沓藥品秘方交至中國政府。這就是如今幾乎家家必備的藥品「雲南白藥」的秘方。
明朝嘉靖皇帝20年不上朝,白天修道煉丹,晚上批奏摺到凌晨5點,服用龜齡集治好了陽痿,育有8個兒子、5個女兒。
龜齡集補腎壯陽,製作工序繁雜,以五行金、木、水、火、土對應銀鍋升煉、燒炭法、火燔法、土埋法、水潤法,共有99道大工序、360道小工序,經過49天的日曬夜露才能升煉成功。
有沒有武俠小說的感覺。
龜齡集由今天的廣譽遠承繼。
2003年,片仔癀股票上市,發行價8.55元,今日(後復權價)已升至2000元。
資本市場奇蹟起源於450年前一位醫務工作者的暴走。
明朝嘉靖三十四年,一位御醫不滿暴政,遁至漳州璞山巖修行,變成僧侶,根據宮廷帶出的秘方,將田七、蛇膽、牛黃、麝香配合起來製成片仔癀。
嘉靖煉丹不是白煉的,催生後世兩大神藥。
漳州天氣溼熱,毒蟲肆虐,片仔癀藥到病除。
當年下南洋人手一個片仔癀,成了幾代海外華人的集體回憶。
1954年生產的片仔癀
老爺爺每一道皺紋裡都有故事,中醫文化沉澱綿延至今,稀缺原料和絕密處方構築兩道護城河,掌握獨家定價權。
片仔癀是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工藝和配方雙絕密,主要原料天然麝香、蛇膽的供應需獲得行政許可。麝香一直是稀缺資源,1850年麝香價格為黃金價格的1/4,1870年是黃金的1/2,1950 年,價格等同於黃金,1970年前後,已上漲到黃金的3~4倍。國家每年天然麝香配額500公斤,一半給了片仔癀。片仔癀是唯一有養殖林麝資格的企業。另一種成分天然牛黃是牛吃草料形成藥劑性結石,每年產量400~700公斤,價格超過40萬/公斤。
片仔癀16年提價19次 把一粒藥做成奢侈品,零售價從325元/粒升至590元/粒,提價幅度81.54%,出口零售價從14.5美元/粒升至51.8美元/粒,提價幅度257.24%。
未來存在持續提價預期,到哪裡找這麼好的生意?
中國只有片仔癀和雲南白藥兩個是國家絕密配方,為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實際保護期為永久。
本著醫道同源的本意,廣譽遠的老藥工柳惠武老先生將安宮牛黃丸的秘方,傳給了同仁堂、達仁堂和山西黃河藥業,但獨有的炮製工藝還是完全掌握在廣譽遠手中。
廣譽遠安宮牛黃丸分兩個等級,雙天然安宮,即天然牛黃、天然麝香,單天然安宮,即天然牛黃、人工麝香。
雙天然安宮選擇58萬/公斤天然牛黃和48萬/公斤的天然麝香入藥,外包金衣。金衣是用黃金製成的金箔,包在藥丸外面,服用時可化開。
傳說有鎮靜安神的作用。
如果僅是抱住傳統,終將日漸枯萎。
2家中藥廠擁抱潮流,在知名品牌和厚重文化的土壤上澆灌出新花。
2家用心轉型,不言放棄。
2家卻是反面教材,可能被時代的車輪拋下。
雲南白藥
中藥向消費醫療轉型第一家,2005年推出高端牙膏,在濮存昕、黃曉明的代言下,成為全民消費品。
2020半年報以凡爾賽體提示風險:
雲南白藥眾多核心產品佔有很高市場份額,傳統產品保持持續高速增長的市場空間已經不大,轉型發展的需求十分迫切。
其實,轉型已成功,以牙膏為主的健康品事業部收入超過藥品事業部。
雲南白藥牙膏市佔率全國第一(20.1%),洗髮護理、皮膚護理領域也在拓展。
滿屏皆是年輕人的打法。玩國潮文化直播。採之汲面膜系列由中科院昆明植物所背書,驗證數十種植物成分的美白、抗炎、抗衰功效。將「豹七」塑造為中藥材三七代名詞。「白藥生活+」體驗店已開店14家,通過打造私域傳遞品牌溫度。茶品板塊主線產品線上線下造勢,形成燈塔效應。康養板塊天粹藥膳及崇悅SPA兩個自有品牌初具複製能力。
片仔癀
有危機感、進取心,在消費轉型上很積極,推出與現有核心品種具有協同效應的日用品、護膚品,2020年前三季度日化板塊實現營收6.49億元,同比增長44.07%,實現品牌二次開發。片仔癀除自主開發的化妝品外,也嘗試跨界結合,與上海家化合作推出片仔癀牙膏,主打「清熱降火」功效,已實現盈虧平衡。片仔癀化妝品擬分拆上市,布局「片仔癀」高端品牌和「皇后」大眾品牌,片仔癀化妝品公司2020上半年實現營收3.30億元(+36.84%)和淨利潤7422萬元(+29.40%),2017-2019年營收和淨利潤的CAGR分別達到57.02%和96.20%,處於高速成長階段。體驗館持續擴張,有望持續為核心產品銷售帶來增量,現有260家在營體驗館,預計在2022年有望佔據片仔癀藥品終端銷售收入的48%,持續為公司收入與利潤增長提速。
片仔癀不再是中藥股。
馬應龍
2009年推出八寶眼霜,先知先覺。
「馬應龍口紅」瞬間爆紅,登上微博熱搜。
去年5月,馬應龍邀請武漢洪山區長作為「美妝主播」,專場推介馬應龍眼霜、眼精華、眼膜、嬰兒護臀膏。馬應龍還推出八寶凝時多肽系列護膚產品。
但是深耕多年,化妝品業務佔比較低,馬應龍八寶2020年H1收入為2422萬元,相比10億元營業總收入不值一提。
馬應龍以痔瘡藥知名,與日化消費品缺乏協同效應,反差過大。
所以,投資者總喜歡在互動平臺上發問:
既然馬應龍和辣醬是絕配,公司何不註冊推出「八寶辣醬套裝」,買辣醬贈送馬應龍痔瘡膏試用裝,這樣的產品搭配自帶流量。
現在還有一些人用馬應龍痔瘡膏當眼霜用,公司可否把眼霜產品連結、二維碼之類印在痔瘡膏包裝盒上。
董秘:感謝您的建議。
龜齡集說明書資料
廣譽遠
雲南白藥示範了怎樣利用品牌知名度,片仔癀演繹了怎樣挖掘文化積澱,中藥企業向消費醫療轉型的路徑已清晰。廣譽遠寶藏在手,480年中華老字號,擁有國家級保密配方兩個(龜齡集、定坤丹),龜齡集、定坤丹、安宮牛黃丸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龜齡集養生酒具有消費屬性,消費品先後推出靈芝孢子粉膠囊、精品代茶飲、高顏值花膠、燕窩。古法炮製工藝是核心競爭力,可以衍生多種消費可能性。
命運多舛,生死沉浮,嘗試年輕化營銷,但是消費品收入佔比過小,經營每況愈下,年報預告扣非淨利潤僅有1600 萬元,同比減少85%。
註冊地由青海變更至「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廣譽遠路 1 號」,引發市場期待。只要管理層智商正常,轉型成功概率不是沒有。
白雲山
白雲山最大問題在於國企管理層,沒有進取心,沒有商業意識,效率低,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本來可以藉助品牌知名度與文化底蘊,堅決向食品飲料轉型。
如果成為消費醫療股,市值可以翻倍。
王老吉、國產偉哥在手,卻寂寞空虛冷。
白雲山是那種明明有潛力有前景的貨色,引無數人入坑,可是卻有勁使不上,歷史上有一句諺語形容這種情況,叫做「皇帝不急太監急」。
同仁堂
寶藏老爺爺,中國十大名藥:漳州片仔癀、雲南白藥、安宮牛黃丸、大活絡丸、牛黃清心丸、紫雪、至寶丹、龜鹿二仙丹、人參養榮丸、金匱腎氣丸,同仁堂擁有後面8個,那又怎樣?
曾經的中藥第一號,股價5年不漲,市值不到350億,員工多達1.8萬人,中成藥式微,卻轉型緩慢,缺乏創新精神和進取心,為何不像片仔癀、雲南白藥、馬應龍一樣突圍,向大眾消費品延伸,藉助品牌知名度與文化底蘊,推出有協同效應的功能性食品、日用品、護膚品?
有投資者親測同仁堂的普通款國公酒,「我去,真是藥味濃濃。沒有絲毫口欲的享樂。相比之下,廣譽遠的酒口感是不錯的,甩出勁酒鹿龜酒一條街也沒話說。」
聽一聽董秘的原聲解毒:
同仁堂品牌歸控股股東同仁堂集團所有,我公司(上市公司)並不是同仁堂品牌的所有權人,屬於有償使用,每年支付品牌使用費給同仁堂集團。本公司及系內子公司只是同仁堂集團眾多子公司中的一部分,主要承擔中成藥的生產和銷售的業務。
一個代工廠,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