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一幅「鬼畫」,內容詭異,在故宮沉睡多年,無人看懂其含義

2020-12-16 騰訊網

中國有著古老的繪畫工藝,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約七千餘年的新石器時代,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跟無數畫家的不懈探索,中國的繪畫工藝日趨成熟,獨成一派,出現了眾多繪畫大家跟佳作,比如大家熟悉的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描述了汴京繁榮昌盛的景象,一眼便能感受到北宋經濟的發達,不過今天要說的,是珍藏在故宮的南宋的一幅名畫,與《清明上河圖》直觀感受與欣賞迥然不容的是,南宋的這幅名畫是一幅「鬼畫」,內容十分詭異,在故宮沉睡多年,至今沒有人看懂它的含義。

這幅「鬼畫」便是南宋畫家李嵩創作的絹本設色團扇畫《骷髏幻戲圖》,整個畫面的中心人物是一個席地而坐、戴著幞頭、穿著透明紗袍的大骷髏,大骷髏裂開著嘴,好像是在說笑,坐姿看起來也十分的舒適,左腿曲著地,左手放在坐腿上,右腿弓起,右肘支著右膝蓋,不過大骷髏的右手卻提控著一個小骷髏。

小骷髏的左腳著地,右腳抬起,兩隻手臂做招手狀,看起來十分的活潑,與兩個骷髏相對應的,則是一個幼兒與一個婦女。小骷髏的對面有一個小小的孩子,雙手雙腳的在地上趴爬,昂著頭伸出右手,仿佛是想要抓住小骷髏,看起來頑皮而好奇,在小孩子的身後,則是一個婦人,臉上深情焦急,伸出雙手仿佛是要阻攔小孩一樣。

而在大骷髏的身後,則是一個懷抱著小孩正在餵乳的婦人,這個婦人則是神情安詳的著眼前的一切,與另一婦人形成了鮮明對照。

整幅畫,不管是骷髏還是婦人還是小孩,都描繪得栩栩如生,生動細緻,尤其是骷髏,更是造型精準。若單純從筆墨技法上看,該畫線條紮實,墨色細膩,衣紋纖柔飄動,器物工整嚴細,骨骼剛健凝重,皮膚圓潤彈性,濃淡之色層層渲染,染工嚴謹而典雅。

若從構圖上看,畫家將骷髏放置於貨擔之前,增添了陰森、黑暗以及恐怖的氣氛,但是又將小孩兒放置在大片空白的背景上,則又表現出了晴朗、陽光以及欣喜的感覺,對比如此強烈,反差之巨大,讓人不解其中之意。

雖然李嵩的這幅充滿了恐怖與詭異色彩的《骷髏幻戲圖》與我們印象中含蓄、儒雅的中國畫不太一樣,但它作為南宋風俗畫的傑作,還是具有很高的歷史文獻價值,在中國古代繪畫發展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南宋一幅「鬼畫」,內容詭異,在故宮沉睡多年,無人看懂真正含義
    然而,就在南宋這樣一個注重生活表達、盛行山水畫作的時代,竟然出現了一幅另類的畫作。它是《骷髏幻戲圖》,在故宮沉睡了千年,被世人稱之為「鬼畫」。那麼,它為什麼被稱之為「鬼畫」呢?其實,《骷髏幻戲圖》的「鬼畫」之稱與它所表達的含義有關,它的內容詭異,含義更是讓人捉摸不透。
  • 南宋「鬼畫」到底畫了些什麼?內容詭異,至今無人看懂其含義
    南宋雖說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較為孱弱的封建王朝,但是這個時期的文化藝術卻百花齊放,尤其是美術工藝,其中的代表作是《清明上河圖》。而除了此畫之外,最著名的當屬李嵩所留下的那幅鬼畫《骷髏幻戲圖》,但是這幅在故宮中沉睡了數百年內容詭異的畫作,卻鮮有人能看懂其中的含義。
  • 南宋畫家這幅「鬼畫」,沉睡故宮角落多年,無人看懂其「畫中意」
    其中就有一副古畫在故宮沉睡多年,那就是《骷髏幻戲圖》,它以木偶戲入手,只不過畫的內容卻讓人細思極恐、不寒而慄。 其畫風古怪、構圖陰森,甚至被稱為鬼畫。多年來,一直沒有人能看懂其「畫中意」,這究竟是怎樣一幅詭異的畫作?
  • 故宮一幅「鬼畫」,畫中有2個詭異的骷髏,為何卻成為千古名畫
    故宮一幅「鬼畫」,畫中有2個詭異的骷髏,為何卻成為千古名畫他在800年前畫了一幅「鬼畫」,畫中有2個骷髏,究竟有什麼寓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眾多的館藏中,有一幅名為《骷髏幻戲圖》的畫作,這幅畫有800多年的歷史,該幅作品上赫然畫著兩個詭異的骷髏:大骷髏通過繩索操縱的小骷髏,大骷髏附近放著行李,後面則是一位正在給嬰兒哺乳的婦人,畫面右側地上有一個正在爬向骷髏玩偶的的兒童,兒童後面則是一位意圖勸阻的大人。
  • 故宮2幅奇畫,1幅譽為千年「鬼畫」,1幅畫出「盜夢空間」
    ,一幅被譽為千年「鬼畫」,又被稱為「鬼圖」,其畫作內容詭異畫面陰森;還有一幅則像是「盜夢空間」的時空重疊創意,畫著多重平行交叉的時空,但其含義卻非常燒腦甚至無人看懂。故宮首先來看被譽為「鬼畫」的這幅奇畫,因為畫中繪有兩個代表「死」這種禁忌題材的「骷髏」,此畫被稱為「鬼圖」的確沒錯,在追求吉祥的傳統藝術裡,這種與「死」有關的內容數千年來也沒幾幅,
  • 南宋有一幅「鬼畫」,畫中內容極為詭異,專家至今無法參透其奧秘
    然而今天,我們要跟大家說的這幅名畫,出自南宋時期,一直在故宮中收藏,與其他名畫相比,這幅畫的內容非常詭異,迄今為止沒有專家能看懂它真正的奧秘。 古人筆下的骷髏:人生不過一場「幻戲」 在故宮裡沉睡千年的這幅歷史名畫《骷髏幻戲圖》,出自南宋時期最著名畫家李嵩創作。
  • 故宮藏著一幅畫,畫風詭異有「鬼畫」之稱,幾百年來無人看懂!
    故宮內珍藏的名畫數不勝數,而這之中有一幅畫最為詭異,只因它素有鬼畫之稱。數百年來,無人能懂這幅畫的奧秘,直到今天,它也依然不被世人所接受。這幅畫名叫《骷髏幻戲圖》,它出自南宋名家李嵩之手,這幅畫之所以詭異,是因為它畫中的人物十分奇怪。
  • 故宮有一幅「鬼畫」,看似1人,仔細看3人,而且越看越恐怖
    考古學家借著這些珍貴的文物來描繪千百年前古人的生活軌跡,他們或許在戰場上四處廝殺,或許會和朋友在花間酌酒,無論怎樣都是一幅幅瑰麗的畫卷。很多的名人字畫經過不斷地流傳,就會被收藏家無償的捐獻給各個地方的博物館,就像這一幅被放置在故宮的畫,作為故宮博物館的館藏之物,每每展出總會格外吸引觀賞者的注意,但是還有人居然稱它為「鬼畫」。
  • 南宋有幅「骷髏畫」,內容看似簡單,600多年卻無人看懂其中深意
    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倖免於難,遷都臨安府(浙江杭州)建立南宋,南宋為求安定放棄了淮河以北的地區,雖然偏安於秦嶺、淮河以南,不過兩宋卻締造出了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盛世。北京故宮博物館的專家在找到這幅圖時,一度認為這是一幅訪畫,他們認為李嵩不會畫這樣的圖。不過在查閱古史時,專家發現了一位明代書畫家陳繼儒就《骷髏幻戲圖》作了點評:餘有李嵩骷髏圖,團扇絹面,大骷髏提小骷髏,戲一婦人;婦人抱小兒乳之,下有貨郎擔,皆零星百物可愛。
  • 故宮掛著一幅怪異古畫,數百年人無人看懂,背後卻蘊含深刻意義
    引言 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也被稱為紫禁城。其佔地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共有房屋9000多間。由於是皇家聖地,故宮內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文物古畫。這其中,有一副古畫非同尋常。今天,救生圈就來介紹一下。
  • 「鬼畫」《骷髏幻戲圖》的N種解釋,你更信誰?
    南宋畫家李嵩畫有一幅流傳千古的「鬼畫」,如今被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中。這幅畫中畫有一個骷髏狀的提線木偶藝人,席地而坐,在用絲線操縱一個小骷髏,藝人左側有一個正在給嬰兒餵奶的婦人。整幅畫畫面奇特,引人駐足,又讓人頗覺詭異,千百年來,引發了眾人無數的猜想,這幅畫就是《骷髏幻戲圖》。
  • 故宮一幅畫被稱鬼畫,800年無人看懂,放大10倍,網友:太可怕了
    故宮一幅畫被稱鬼圖,800年無人看懂,放大10倍,網友:太可怕了迷畫《骷髏幻戲圖》是南宋李嵩的經典作品之一,以詭異的骷髏入畫,又被稱為「鬼畫」。此畫摒棄了傳統國畫的溫文爾雅、點景寫意,相比之下它的魅力在於詭異和恐怖。《骷髏幻戲圖》南宋李嵩畫作這幅距今800年,準確地來說是808年的鬼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畫如其名,不看畫作,光聽名字就仿佛是現在的驚悚電影,沒想到在800年前就有人能大膽採用這種表現手法。
  • 南宋的這幅奇畫甚是詭異!
    在故宮深處的博物館裡,隱藏著一副十分詭異的畫卷:畫中人與骷髏和諧相處,一位穿衣戴帽的骷髏手上牽著另一隻小骷髏傀儡,正逗著匍匐在地上的兒童。在兒童的身邊有一名婦女正急匆匆的想要去抱住孩子,讓他遠離那堆骷髏傀儡,可小孩卻仿佛著了魔一般繼續爬向傀儡;此時的骷髏張大了嘴,他,仿佛笑了。
  • 中國古代也有超現實主義繪畫,這幅南宋名畫,至今無人看懂含義
    在中國遺留下來的無數書畫中,有讓人一眼就看懂的畫,同時也有讓人不知含義的畫。比如下面這一幅南宋時期所畫的畫,被人觀看多年,但卻沒有人知道這幅畫想要表明的含義。這幅畫是由是南宋的知名畫家李嵩所畫,畫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畫中的一大一小兩個骷髏。大的坐在地上,頭上包著頭巾,身上穿著一件薄衣服,臉上在微笑,一隻腿弓著,另一隻腿放在地上,用手撫摸著。
  • 她畫了一幅「鬼畫」,賣出3次被退貨3次,後被列為世界禁畫
    畫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藝術作品,畫家們通過畫作來表現自己內心的想法,烏克蘭的一位美女畫家斯韋特蘭娜·捷列茨,靈感之後畫出了一幅畫作,這幅畫作賣出三次被退貨三次,發生的詭異事件差點兒逼瘋了三位收藏家,由此這幅畫也被稱為是「鬼畫」,最終這幅畫被列為了世界禁畫,無人敢買,畫的作者斯韋特蘭娜·
  • 故宮一幅詭異古畫,流傳800年,一般人難以看懂畫中寓意
    故宮在好不容易的休息時間裡,人們的願望也都是非常簡單的,有時候甚至只是能夠完全不受打擾地睡上一覺就心滿意足了。故宮但其實這種題材還是國外的電影做得比較出彩,國產的恐怖電影往往都是槽點眾多,而且恐怖文化的源頭本來也就是源自國外。
  • 故宮有一副宋朝時期的「鬼畫」,因畫中圖案詭異,至今無人能看懂
    例如,在故宮就有著一副「鬼畫」,被不少人稱作是一副詭異的文物,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畫上的圖案根本讓人看不懂,它的名字也起得十分簡單粗暴,叫做《骷髏幻戲圖》,光聽這個名字,就有一種「百鬼夜行」的既視感了。
  • 故宮有幅名畫骷髏幻戲圖,800多年無人能看懂,放大10倍很恐怖
    這幅畫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無人看懂的鬼圖叫骷髏幻戲圖,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作者是宋代的李嵩,本來這只是一幅小扇畫,屬於小品,並沒什麼大作,卻被世人代代相傳。因為他具備兩個特點。
  • 故宮有一副「鬼畫」,被稱為最詭異的文物,至今無人看懂畫上圖案
    這是元代著名畫家黃公望為《骷髏幻戲圖》題的曲子《醉中天》,這幅圖畫是南宋畫家李嵩所作,因為其怪誕的主題和隱晦的寓意而受到關注,在古畫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作者李嵩是南宋著名的風俗畫家,師承李從訓,在宋光宗、宋寧宗和宋理宗三朝擔任宮廷畫師,被譽為「三朝老畫師」。
  • 故宮的一幅骷髏圖,千百年間無人懂,放大之後瞬間驚起一身冷汗
    我們國家書畫歷史非常悠久,歷朝歷代都有許多有名的畫家留下百世流芳的佳作,不過今天要說的這幅「鬼畫」自問世以來,就讓人難以讀懂,千百年過去很多專家學者都對這幅畫進行過研究和解讀,但是最終也說不出個所以然,直到專家將這幅畫放大十二倍後,人們才被畫中的內容驚出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