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有一幅「鬼畫」,看似1人,仔細看3人,而且越看越恐怖

2020-12-16 奔走的文史

在中華上下五年的歷史文化河流中,無數的瑰寶藝術的出現都會給世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不管是古董花瓶還是青銅兵器,這些文物的出土就是對那個年代歷史文化的一次重現和象徵。

考古學家借著這些珍貴的文物來描繪千百年前古人的生活軌跡,他們或許在戰場上四處廝殺,或許會和朋友在花間酌酒,無論怎樣都是一幅幅瑰麗的畫卷。

但是最令世人讚嘆的還是要數古代的名人字畫,不少的書畫作品之所以能夠得到很多人的青睞,在拍賣會上脫穎而出,不單單是因為作家出名,也有可能是因為這幅畫本身背後的意義重大,比如唐宋時期蘇軾的書畫、黃庭堅的書法等等。

很多的名人字畫經過不斷地流傳,就會被收藏家無償的捐獻給各個地方的博物館,就像這一幅被放置在故宮的畫,作為故宮博物館的館藏之物,每每展出總會格外吸引觀賞者的注意,但是還有人居然稱它為「鬼畫」。

為何被稱作「鬼畫」

這幅畫一直被觀賞者稱作「鬼畫」只因為它看似只畫了一個人,但是當你仔細看的時候,卻發現這幅畫上其實有三個人,而且對於畫作人臉的部分,實在是越看越覺得有點恐怖。

但是這幅圖的深層含義遠遠不止如此,當你再次認真去看時,你就會發現,這幅畫雖然大概是在描繪一位笑面彌勒佛盤腿而坐,其實卻是三人合一,左邊是一個身穿道袍的老者,右邊是一位頭戴方巾的儒生。

這二人相互看著一卷經書,相對而笑,第三人則是將自己的手放在這兩人肩上,露出自己光光的頭頂,明顯就是佛教中人。

「鬼畫」是誰所作

這幅被人稱作「鬼畫」的書畫作品其實有一個很有寓意的名字,叫做《一團和氣圖》,相傳是明憲宗朱見深所作。

明朝的憲宗皇帝不單單是一位治國有方、痴情專一的皇帝,而且他的藝術水準十分的高超,對於花鳥魚蟲以及人物的繪畫極為感興趣,尤其擅長工筆畫作。

因為作好一幅工筆畫,首先要具備的就是細膩的心思和耐心的性格,不然也描繪不出人物花鳥的形態的,也恰恰是因為憲宗皇帝對於治國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才會繪製出這樣的一幅名畫。

「鬼畫」背後的故事

相傳朱見深繪製這幅《一團和氣圖》的靈感還來源於一段歷史佳話「虎溪三笑」,在東晉時期,有一位高僧法號慧遠,他居住在廬山東林寺已經有30多年了。

每逢有客前來拜訪到離開之時,慧遠送客從來只會將客人送至虎溪,而他也絕不會踏過虎溪,就這樣的習慣已經保持多年。

但是當陶淵明帶著道士陸修靜來訪後,慧遠送他們離開時竟然不知不覺的已經過虎溪很遠,此時山林間傳來三聲虎嘯,三人恍然大悟,隨機又開懷大笑。

這就是著名的歷史佳話「虎溪三笑」,也正是因為這一段佳話,才讓朱見深萌生了想要繪製這幅《一團和氣圖》的想法。

小結

其實作為一個皇帝,朱見深繪製這幅《一團和氣圖》的用意非常明顯,無非就是想要朝局安穩,各方勢力不再相互撕咬嘛,但是朱見深又有著自己不一樣的見解。

既然自己繪製的畫作上有著佛、道、儒三家,而長期以來,作為對中國影響較深的三大宗教來說,如果他們能夠和睦相處,不再相互對立,那麼對於國家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朱見深其實是借著這幅看似1人,實則3人的《一團和氣圖》來寄希望於世俗風氣,並對粗加以鼓勵。不得不說,明憲宗不僅是一位有著藝術修養的書法家,還更是一位有著治國韜略的好皇帝。

相關焦點

  • 故宮2幅奇畫,1幅譽為千年「鬼畫」,1幅畫出「盜夢空間」
    ,一幅被譽為千年「鬼畫」,又被稱為「鬼圖」,其畫作內容詭異畫面陰森;還有一幅則像是「盜夢空間」的時空重疊創意,畫著多重平行交叉的時空,但其含義卻非常燒腦甚至無人看懂。故宮首先來看被譽為「鬼畫」的這幅奇畫,因為畫中繪有兩個代表「死」這種禁忌題材的「骷髏」,此畫被稱為「鬼圖」的確沒錯,在追求吉祥的傳統藝術裡,這種與「死」有關的內容數千年來也沒幾幅,
  • 南宋一幅「鬼畫」,內容詭異,在故宮沉睡多年,無人看懂其含義
    中國有著古老的繪畫工藝,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約七千餘年的新石器時代,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跟無數畫家的不懈探索,中國的繪畫工藝日趨成熟,獨成一派,出現了眾多繪畫大家跟佳作,比如大家熟悉的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描述了汴京繁榮昌盛的景象,一眼便能感受到北宋經濟的發達,不過今天要說的,是珍藏在故宮的南宋的一幅名畫
  • 故宮一幅「鬼畫」,畫中有2個詭異的骷髏,為何卻成為千古名畫
    故宮一幅「鬼畫」,畫中有2個詭異的骷髏,為何卻成為千古名畫他在800年前畫了一幅「鬼畫」,畫中有2個骷髏,究竟有什麼寓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眾多的館藏中,有一幅名為《骷髏幻戲圖》的畫作,這幅畫有800多年的歷史,該幅作品上赫然畫著兩個詭異的骷髏:大骷髏通過繩索操縱的小骷髏,大骷髏附近放著行李,後面則是一位正在給嬰兒哺乳的婦人,畫面右側地上有一個正在爬向骷髏玩偶的的兒童,兒童後面則是一位意圖勸阻的大人。
  • 南宋一幅「鬼畫」,內容詭異,在故宮沉睡多年,無人看懂真正含義
    然而,就在南宋這樣一個注重生活表達、盛行山水畫作的時代,竟然出現了一幅另類的畫作。它是《骷髏幻戲圖》,在故宮沉睡了千年,被世人稱之為「鬼畫」。那麼,它為什麼被稱之為「鬼畫」呢?其實,《骷髏幻戲圖》的「鬼畫」之稱與它所表達的含義有關,它的內容詭異,含義更是讓人捉摸不透。
  • 女畫家畫了一幅「魔畫」,不少人看後產生幻覺,專家:越看越可怕
    而烏克蘭有位名叫斯韋特蘭娜·捷列茨的女畫家畫了一幅「魔畫」,不少人看後產生幻覺,專家:越看越可怕。這幅「魔畫」便是肖像畫《雨中女郎》,是斯韋特蘭娜·捷列茨耗時一個月完成的。作品展出後很受歡迎,也很快被售出,但被賣出後《雨中女郎》又很快被退了回來,一連被退了三次,三個人退回來的理由都是認為「雨中女郎」在盯著自己看,實在太恐怖了,尤其是晚上,更擾得人心神不安。三次售出三次都被退貨的事情也讓《雨中女郎》聲名遠播,不少人參與到討論「雨中女郎」為什麼讓人覺得恐怖的話題中。
  • 故宮這幅「鬼圖」,800多年無人看懂,放大10倍越看越可怕
    《範寬秋林蕭寺圖》:「禪有南宗及北宗,畫家筆法與之同。」書畫作品不僅因時代而異,更因人而異。從古至今,我國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傳世佳作。他們或寫實匠藝,或妙趣橫生,給我們後世之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國故宮中有一幅「鬼圖」,距今已有800年的歷史,卻一直沒人能看懂,將這幅圖放大十倍後看越看越恐怖。這幅大名鼎鼎的「鬼圖」名叫《骷髏幻戲圖》,現藏於我國北京故宮博物院。從名字中我們不難發現,此圖描述的主要內容大約就是骷髏鬼怪之類。那麼在八百多年前,這幅圖無異意於我們現在看的恐怖片,具有十足的魔幻以及超現代色彩。
  • 550年前的一幅名畫,遠看一個人,近看三個人,網友:越看越可怕
    而提起明憲宗朱見深,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與萬貴妃纏綿悱惻的愛情,萬貴妃出身卑微年長他17歲,本是照顧他的姑姑。但朱見深長大後卻對萬姑姑分外依戀,繼位後更是直接冊封為貴妃,禮同皇后。萬貴妃死後第二年,朱見深也離世了。其實他還有一幅工筆畫作品為人稱道,至今還保存在故宮。
  • 故宮藏著一幅畫,畫風詭異有「鬼畫」之稱,幾百年來無人看懂!
    故宮內珍藏的名畫數不勝數,而這之中有一幅畫最為詭異,只因它素有鬼畫之稱。數百年來,無人能懂這幅畫的奧秘,直到今天,它也依然不被世人所接受。這幅畫名叫《骷髏幻戲圖》,它出自南宋名家李嵩之手,這幅畫之所以詭異,是因為它畫中的人物十分奇怪。
  • 他自學繪畫62年,一幅草稿賣10億,網友:根本不是畫,越看越詭異
    埃利·富爾曾說,蘇丁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畫家之一,由於他童年生活的不幸,給他留下的巨大的陰影,他將其都體現在了畫作上,仿佛想向人表達痛苦和恐怖的感受。有一位畫家的氣質和他很相似,並且比他還要恐怖,他曾經被英國首相稱為「最可怕的畫家」,但是在他去世後,他的一幅草稿卻賣了10億。網友看到了那幅畫時卻說,根本不是畫,越看越詭異。
  • 心理測試:人越專注,看事情越仔細,你能看到什麼?
    心理:人越專注,看事情越仔細,你能看到什麼?試驗開始:標題:這是一張由多個點組成的圖片,人內心越浮躁,點動得越快,看不見圖片的內容。你到底看到了什麼?即使內心再怎麼浮躁,相信大多數人都能看到猩猩的形象,因為它有地域優勢。它還顯示出,你的集中注意力指數很低,心事重重的事情太多,眼睜睜地看著那些事情發生,不管你選擇做什麼,都會讓你為自己沒有做的事情感到後悔。現在的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心態,總是放不下,同時做幾件事才會有「充實感」。實際上,這恰恰暴露了人們內心的匱乏。
  • 女畫家畫一幅「鬼畫」,賣出3次都被退回,最終成為禁畫
    但是,如果一生沒有做過任何的虧心事,以善良坦誠對待他人的人,就完全沒有必要害怕鬼的存在,畢竟他光明磊落,就算是鬼來了,他也他也不怕鬼對他做什麼事情,清白總是在人間的。話雖如此,但是並不妨礙有非常多的古文當中來記載鬼這件事情,而且在人類思想不夠先進,科技不夠發達的時代下,鬼神幾乎是所有人共同認定的存在。
  • 故宮一幅詭異古畫,流傳800年,一般人難以看懂畫中寓意
    故宮但其實這種題材還是國外的電影做得比較出彩,國產的恐怖電影往往都是槽點眾多,而且恐怖文化的源頭本來也就是源自國外。歐洲不僅僅是電影文化的發祥地,更是恐怖文化的發祥地,現在還是有很多歐美的作品靈感是來源於中世紀歐洲的各種恐怖故事,像是吸血鬼之類的傳說。中國對於恐怖文化的接受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外界的影響,因為大家也知道中國是靠著志怪小說起家的,你要說恐怖那還真是算不上,最多也就算得上是魔幻罷了。
  • 越看越有女人味的三大星座,回頭率超高,總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
    越看越有女人味的三大星座,回頭率超高,總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摩羯座摩羯女也是第一眼看上去,好像有點兒小特別,但是又稱不上大美女。可是越看她們,會越覺得她們真的好耐看,越來越好看,越看越有一種比較傳統、偏向古典優雅的味道,跟她們接觸,更是會發現摩羯女的美好之處。
  • 她畫了一幅「鬼畫」,賣出3次被退貨3次,後被列為世界禁畫
    作品發表之後賣出出現詭異事件 《雨中女郎》是一幅畫如其名的作品,畫作的內容是一位女子下著大雨的黑夜裡安安靜靜地待著,她的頭頂上有一頂黑色的帽子,眼神迷離,不知道她在想什麼,人們也無法看透她的內心。
  • 故宮一幅畫被稱鬼畫,800年無人看懂,放大10倍,網友:太可怕了
    故宮一幅畫被稱鬼圖,800年無人看懂,放大10倍,網友:太可怕了迷畫《骷髏幻戲圖》是南宋李嵩的經典作品之一,以詭異的骷髏入畫,又被稱為「鬼畫」。此畫摒棄了傳統國畫的溫文爾雅、點景寫意,相比之下它的魅力在於詭異和恐怖。《骷髏幻戲圖》南宋李嵩畫作這幅距今800年,準確地來說是808年的鬼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畫如其名,不看畫作,光聽名字就仿佛是現在的驚悚電影,沒想到在800年前就有人能大膽採用這種表現手法。
  • 她畫了一張「鬼畫」,賣出3次被退回3次,最終被列為世界禁畫
    鋪人皮於榻上,執彩筆而繪之。已而擲筆,舉皮,如振衣狀,披於身,遂化為女子。——《畫皮》古人喜歡通過繪畫來寄託自己的情趣與志向,畫裡有山川、江水和美人。而畫作越動人,畫中的世界就越是引人心馳神往。從古到今,橫貫東西,都不乏關於畫作的傳說。聊齋志異裡,蒲松齡就描繪裡畫中美人的故事。
  • 他一輩子專注畫「鬼圖」,大人看後毛骨悚然,小孩卻看的津津有味
    這些傳說算是建立起了我國古人對鬼怪的最早認知,像是「夔」這種半龍半人的生物,就是《山海經》裡記載的最古老鬼怪之一。 到了後來的《搜神記》裡,鬼怪的形象則進一步成熟,開始貼近現實生活。譬如其記載過一種叫彭侯的人面狗身的鬼怪,乃是吳朝建安太守派人砍樟樹時,從樹樁裡跳出來的了,據說這個彭侯鬼還能吃,味道則跟狗接近。
  • 越看越美,超級耐看的三大星座女,越看越叫人喜歡
    越看越美,超級耐看的三大星座女,越看越叫人喜歡水瓶座水瓶女的長相很少會讓人一見鍾情,但絕對不用日太久就會生情,單看五官或是整體看都老有味道了。水瓶的氣質給外表加分不少,從心底透出的那股機靈勁兒特別討喜,古靈精怪的小臉蛋看了又想看。
  • 放大50倍後看,越看越恐怖
    《最後的晚餐》也是達文西最為精湛的代表之作,以《聖經》當中耶穌和十二門徒共進最後一次晚餐為題材,刻畫出了一副眾生相,如果放大50倍,你就會找到它之所以能被稱為世界名畫的原因,其中人物的描寫清晰地表明了他們的反應,只要細細體會就能看出每個人都有著各自的心思,越想還越覺得有點恐怖。
  • 越虛榮的人,越喜歡在朋友圈炫耀這3樣東西,看似長臉,實則低級
    越虛榮的人,越喜歡在朋友圈炫耀這3樣東西,看似長臉,實則低級人到中年,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階段,過了大半輩子,看過太多太多的人,經歷過太多太多的事,對生活有了一定的頓悟。比如,那些喜歡炫耀自己生活的人,無非就是希望被朋友圈的人羨慕,證明自己過得比他們好,才會有所滿足。站在別人頭頂上的感覺,就真的這麼迷人嗎?在我看來,或許未必吧?越是這樣的人,往往人緣越差,不受人待見,沒有幾個真朋友。所以,奉勸各位最好節制,學會去為被人考慮。越虛榮的人,越喜歡在朋友圈炫耀這3樣東西,看似長臉,實則低級。